凈空法師:《了凡四訓》講的是初轉,初轉在世間法裡面就有求必應

我們今天這個境界哪裡來的?就是自己的心之染凈、量之大小、業之善惡,所現的境界。如果你把這個道理要是豁然明白,我現在在這個境界里,我修清凈、我修心量大、我修一切善業,這個境界就變了。境界為什麼變?境界不是實在的,境界是依他起。他是什麼?他就是染凈、大小、善惡,也是世間所謂相隨心轉。大家只曉得那個看相算命的說相隨心轉,我們自己的相貌是心轉,這個意思太狹窄了。它的本意是什麼?本意是整個大的宇宙都是隨我們的心在轉變。

「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你要問什麼東西隨心?什麼東西應量?就是前面講的如來藏,或者講真如本性,或者講我們的法身,我們自己的法性身、法性土隨心應量,而法性身、法性土就是自己的本來面目,禪宗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在我們佛法名詞里叫做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清凈本然、周遍法界,就這個意思。毗盧遮那這個意思翻成中文叫遍一切處,你們想想,遍一切處是不是周遍法界?就是《楞嚴》裡面講的「清凈本然,周遍法界」的意思。我們現在是不覺,這無明不覺了,我們的法身墮落在五道,或者墮落在六道裡頭,雖然六道流轉,我們清凈本然的法身依然是如如不動,所以有六道流轉之意,絕沒有這個事實。如果真有這個事實,那佛怎麼能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那不能講了,所以有流轉之意,而不是真正有流轉。

真正有流轉就是剛才講的,它能生諸緣,緣在流轉,不是法性身真有流轉,所以這叫「循業發現」,這一發現就起了現行。循業發現,現就是現行,轉如來藏為藏識,轉法性身變成我們五蘊之身,轉法性土變成我們依報的環境、器世間。「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也就是講相隨心轉,不但我們自己本身的相隨心轉,我們整個報土都是隨心所轉的。只要你的心清凈,你見到這個世界就清凈。你說我的心很清凈,這個世界還不清凈,實在講你的心還不清凈。心真清凈了,世界就清凈;心真正善良,見一切人都是善人。所以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菩薩,餓鬼看佛也是個鬼,修羅看菩薩也是個修羅,你們想想,是不是隨心應量?我們看觀世音菩薩,我們造觀世音菩薩的像,都造得非常慈祥。你們看看放焰口扎的鬼王焦面大士,那鬼王青面獠牙,樣子好難看,那是什麼?觀世音菩薩,鬼道裡面看觀世音菩薩就是那個相,我們看到很恐怖。這就是隨心應量,相隨心轉。

  你要轉境界,從哪裡轉起?從心地裡頭去轉。《了凡四訓》給我們講的那是初步,那是初轉,初轉在世間法裡面就有求必應。佛法裡面告訴我們深轉、微細轉,轉六道的境界成佛菩薩的境界,轉十法界為一真法界。我們今天念到這段經,應當是生起這個信心,為什麼?理論曉得了,理上能講得通,事上當然就有可能。有理必有事,有事必有其理,理佛給我們講的是「循業發現」,現是現境界,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所現的境界;能現的是業,業就是剛才講的染凈、大小、善惡等等。業是心造的,心又被業所牽引,因此心與業就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心清凈了,業就清凈;心染污,造的業就染污。實際上業的本身並沒有善惡,凈心造業就叫善,染心造業就是惡。染心,自私自利就是染。什麼叫清凈?大公無私就是清凈。隨其能知之心,正好就稱所知之量,或凈或染、或善或惡,這就變造十法界。這個造就是現的意思,變現出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事相。

  在菩薩法裡面,將業歸納為三大類,身口意叫三業。身口意裡面當然最重要的是意業,所謂是意清凈了,身口必然清凈。意要是不清凈,身口雖然裝得很清凈,依舊是不清凈,那隻能有個清凈的樣子,實在是不清凈。這就是說明,根本的修行法是在心地,修心。初學的時候,身口能夠影響我們的心意,所以叫你要受持律儀戒,為什麼?幫助你心地清凈。剛才講過,雖然業由心造,可是心往往也被業牽引。律儀戒重視在這一點,所以在身口七支上要認真的去修學,它的目的幫助你達到清凈心,要曉得這個意思。如果我們著重在身口七支上的修學,而不能達到清凈心,那我們的修行就錯了。到心地清凈之後,這個境界又要提高一層,可見得佛法修學,是天天把自己境界往上提升,不是終止在一個階段上。終止必定就要墮落,所以佛法講精進。《起信論》裡面講「始覺」,念念都是始覺、天天始覺,到成佛了,成佛叫究竟始覺,這就顯示精進的樣子。

佛在一般經論裡面講,修行要歷三大阿僧只劫,勤修六度。六度圓滿之後,還要再發心以一百劫的時間來修相好,我們得的相好是修來的。要是照這個說法,三阿僧只劫六度修圓就可以成佛了,何必還要修相好?諸位要曉得,三阿僧只劫修學六度是成就自己,我們以四弘誓願裡面來講,那就是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為了這三條。可是四弘誓願這三條實際上是為了第一條,就是度眾生。自己煩惱斷了,無量無邊法門也都通達,的確有資格教化眾生,有資格度眾生,如果眾生一見到你就討厭,掉頭而去,你雖然發心度他,他不接受,你這個願還是不能圓滿,所以百劫修相好就是為度眾生。這是佛門裡面常說的,「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眾生心裏面喜歡什麼樣的相,你就能現什麼樣的相。你有能力現這個相,當然你要種因,你不種因哪有這種果報?所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百劫所修的。我們看到一個人相好莊嚴,一看對他就很尊重、就很愛慕,人家是修來的。不學佛的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學佛的人曉得這是修來的。

摘自 楞嚴經  (第一O五集)  1981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105

妙藏妙法分享凈空老法師開示微信號:zhxuefo
推薦閱讀:

了凡家庭四訓講記十四(凈空法師)
《太上感應篇》講解二五(凈空法師主講)
太上感應篇  (第一七0集)凈空法師講解
凈空法師:三月共修答問(節選)
凈空法師:造作罪業的時候,口業最重!

TAG: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 世間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