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教案(3)
教案示例(3)
《鴻門宴》教學目的
1.學習作品中塑造歷史人物形象的方法:在矛盾、鬥爭中刻畫人物,個性化的語言,對照手法的運用。
2.繼續學習比較閱讀法,增強學生讀史的興趣。
3.了解項羽、劉邦等人的個性特徵,認識鴻門宴這場鬥爭中劉勝項敗的原因。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和難點。
鴻門宴是歷時四年(前206~前202)的楚(項羽)、漢(劉邦)之爭的開端。楚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在軍事上擁有絕對的優勢,但最後竟以失敗告終。它的失敗有多種複雜的原因,而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的領導人項羽性格弱點,即歷來評家所謂「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在這篇課文里,作者把這位失敗英雄的形象刻畫得十分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項羽在鴻門宴鬥爭中的失敗就已經預示了他未來的悲劇結局。因此,項羽形象的分析應當作為本文教學的重點,必須突出這個重點,才能使學生較好地認識歷史發展的進程以及個別領袖人物在這進程中的作用。
學習本文的困難在於:這場鬥爭的內容錯綜複雜,涉及眾多的人物,情節波瀾起伏,變幻莫測,以學生的一般閱讀速度在較短時間難以達到完全熟悉的地步,而讀史尤非十分熟悉人物的言行不可。解決這方面困難的辦法是:(1)加強預習,提出明確要求;(2)在課堂抽出一定的時間誦讀文中的主要部分。
2.教學方法。
打算以學生自由討論為主,有助於學生認識的加深和思維的發展。
必須為討論準備充足的條件,包括:(1)使學生完全熟悉課文的內容,特別是要熟悉那些重要的歷史細節;(2)大致了解楚、漢鬥爭的全過程;(3)向學生提供少量有價值的資料。
在本文教學的總體設計上要把讀史和學文言文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不但表現在計論的問題不超越課文內容這一點上,還表現在語文因素的充分利用上,包括結構層次的分析、文義的疏通、寫作技巧的探討和語言的積累等─這些因素有的可視為討論前的準備,有的可視為討論的深入。
仍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誦讀習慣,但由於本文篇幅過長,不能全篇誦讀,所以誦讀教法只起補充作用。
3.課時安排。
本文擬用3課時教讀。分配如下:
第一課時─介紹楚、漢之爭的概況,朗誦課文前4段,疏通文句、歸納各段大意,比較閱讀。
第二課時──分析項羽及其他人物的形象,誦讀第4段。
第三課時──分析寫作特點,積累語言。
預習安排
1.參照注釋閱讀全文後,按下列問題在課文中划出有關的語句。
(1)項羽決定進攻劉邦的原因是什麼?(「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的主要謀士范增對此持取什麼態度?(「其志不在小」「急擊勿失」。)
(2)劉邦是怎樣得知這件事的?採取什麼對策?項伯給他提出了怎樣的建議?
(3)劉邦來鴻門「謝罪」,項羽有哪些表示?范增企圖在席間殺死劉邦,項羽又有怎樣的表示?
(4)說說樊噲是怎樣「闖帳」的,項羽又是怎樣對待他的?
2.班固《漢書.高帝紀》記鴻門宴一事,基本上摘抄《史記》。下面是該文最後一部分。讀後再跟課文第5-7段做一比較,說說作者作 了哪些刪節,刪節的理由是什麼。
「有頃,沛公起如廁,招樊噲出。置車官屬(指隨從人員),獨騎,,樊噲、靳疆、滕公、紀成步從,間道走軍。使張良留謝羽,羽問:「沛公安在?」曰:「聞將軍有意督過之,脫身去,間至軍,故使臣獻璧。」羽受之。又獻玉斗范增,增怒,撞其鬥起曰:「吾屬今為沛公虜矣。」
3.朗讀全文一遍。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提問學生:常用語「鴻溝」是什麼意思?(古運河名,比喻事物的分界)。
教師指出:鴻溝之後以出名,是因為它曾經是楚、漢之爭中的臨時分界線。
二、楚漢之爭概況簡介。
前207年10月,劉邦入關,降秦王子嬰,還軍霸上;12月項羽破關而入,劉、項在鴻門會面,雙方鬥爭開始。次年春,項羽以盟主身分召開戲西(今陝西臨潼東)之會,封18人為諸候王。本人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劉邦為漢王,都南鄭(今陝西省南境)。
劉邦到南鄭後,積極準備反攻。先奪取關中三秦之地作為根據地,然後出兵東向,進攻項羽,曾多次被項羽打敗。到前203年秋,得到韓信的幫助,才形成足以跟項羽抗衡的力量;項羽乃與劉邦約定:「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定約後,項羽東歸,劉邦也準備西歸。這時張良、陳平向劉邦提出建議,趁此時機消滅項羽。後在韓信、彭越幫助下,圍項羽地垓下(今安徽靈壁南)。項羽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自刎。
三。朗誦課文前4段並劃分結構層次。
進行的步驟:分段進行。每段先解釋詞句,接著檢查預習(要求划出重要語句)的情況,然後朗讀,最後歸納各大段大意。讀完這四段後,再分析結構層次上的特點。
1.講讀第1段。
正音、釋句:①「沛公欲王(讀破)關中」。②「說(shuì)項羽」。③「此其志不在小」:「此」是對上文「沛公居山東時……婦女無所幸」的總括詞,意思是「從上述情況看來,」。
劃重要語句(略,預習中已劃)。
補充提問:①曹無傷向項羽告密選擇了怎樣的時機?(沛公「未得與項羽相見」。)②先交代雙方兵力有什麼用意?(為沛公採取退讓策略張本。)
朗讀後歸納段意:項羽聽曹無傷的告密後決定擊破劉邦,項羽的主要謀士范增也力主進攻。
2.講讀第2段。
正音、釋句:①「誰為(wèi)大王為(wéi)此計者」,這句話可以改為「為大王為此計者誰」;「者」,代詞。②鯫:小魚,引申為短小、淺陋。③「足以當項王乎」:從沛公答語可以看出,「當」是相當、比得上的意思。④「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這句話在《漢書》中作「願伯明言不敢背德」,比原文少三字。⑤「因善遇之」:「因」後省賓語,意思是「借這個機會。⑥注意分辨「具」和「俱」的不同用法。
劃重要語句:①「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②「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③「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補充提問:①項伯見張良,張良卻要將消息告訴沛公,他的借口是什麼?(「臣為韓王送沛公」「亡去不義」。)②托項伯調停,究竟是誰的主意?(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
朗讀後歸納段意:項伯夜訪張良,劉邦、 張良乘機拉攏項伯,項伯勸項羽不要進攻劉邦。
3.講讀第3段。
釋語句:①范增──當時已70多歲,曾勸說項梁(項羽叔父)立懷王。懷王曾任命他為末將,隨宋義、項羽一起北上求趙。②翼蔽──「翼」「蔽」同義。「翼然」才是像鳥張翅那樣。
劃重要語句:①「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②「默然不應」。
朗讀後歸納段意:劉邦來鴻門「謝罪」,項羽設宴招待,范增企圖在席間殺死劉邦,未能實現。
4.講讀第4段。
釋語句:①「與之同命」──跟劉邦死在一起。「同命」,同命運之意。「之」,其最近先行詞是「沛公」。②「則與斗卮灑」──「斗卮」,容量為一斗的大灑懷,不應讀破。
劃重要語句:①「帶劍擁盾入軍門」「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②「賜之卮灑」「賜之彘肩」。
朗讀後歸納段意:樊噲闖帳,項羽賜以卮灑和彘肩;樊噲藉機譙羽,羽未有以應。四、將第5-7段跟《漢書》記載作比較。
先指出被刪節的內容(①陳平呂沛公;②沛公和樊噲關於辭行問題的對話;③沛公令張良留謝一事有「綱」無「目」(略去所有細節);④張良入謝,略去禮節性的的話語,只保留最重要的三句話;⑤刪去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一事。)
如此刪節說明了什麼?(從表面看,班固只保留了鴻門宴後事情的梗概,司馬遷則很重視宴後的許多細節,把當時人物的情狀寫得栩栩如生;從實質看,被刪節的內容大多跟劉邦當時的心態有關,揭露了劉邦當時驚惶萬狀的心情,而誅殺曹無傷一舉,更說明他心中不能「容物」,班固「為尊者諱」,所以不提這些事。)
五、留作業。
1.朗讀全文一遍,進一步熟悉故事情節。
2.準備分析項羽等人形象,認識鴻門宴鬥爭中劉邦勝利、項羽失敗的原因。著重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①項羽為什麼在一夜之間改變了決定?為什麼不在宴席上殺死劉邦?
②劉邦決定到鴻門去見項羽?這個決定是否顯得草率?後來逃席,是否做得對?
③比較一下劉、項兩個集團中的某些人物(如張良、樊噲、項伯、范增),說說有怎樣的不同。
3.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可印發給學生)說說自己的感想。
高祖置灑洛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聯,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有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節自《史記.高祖本紀》
4.思考課本練習第五題。
第 二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
1.複述故事情節。揭示學生:課文可分三部分:①鴻門宴的來由(前兩段);②鴻門宴上的鬥爭(中間兩段,這是重點部分);③劉邦逃席回軍(最後三段)。
2.朗讀第3、4段。
二、學生討論。
方式:按座位四人一組進行討論(討論題見上文),推代表發言,最後由教師做小結。小結要點如下:
1.關於項羽的形象。
①應涉及的幾點內容:優柔寡斷(改變進攻劉邦的決定、對范增在席間殺死劉邦的企圖不表態、沛公逃席而安然受璧);率直粗獷(聞劉邦「謝語」而說出告密人姓名、聞樊噲「譙語」而「未有以應」);不善用人(在關鍵時刻不聽范增);驕傲自大(宴會上的排座次)。
②要害是他「自矜功伐」(一聽說劉邦「欲王關中」,觸犯了他的尊嚴,所以決定進攻;而在獲悉劉邦「籍吏民,封府庫」待他來處理之後,使放棄了進攻打算。他不把劉邦視為主要對手,以為殺之無益,而劉邦又注意維護他的尊嚴,使他動了「不忍」之心」。)
③自矜功伐而最後終於遭致失敗,就是項羽這一悲劇形象的實質。正是從這一點上,我們才說鴻門宴的鬥爭雖然是劉、項鬥爭的開始,卻已經預示了這場鬥爭的結局。
2.關於劉邦的形象。
①劉邦親往鴻門謝罪,是一個大膽的決策,非此不足以阻止項羽進攻;「至軍,立誅殺曹無傷」──從這些事都能看出的堅決果斷。②劉邦「先破秦入咸陽」,是「有大功」之人,但在項羽面前謙詞卑禮,唯恐有所不至,甚至「出」而「未辭」,也覺得於禮不合,這又表現了他能屈能伸的性格。
③初見項伯,即「兄事之」,「奉卮灑為壽」,「約為婚姻」,可見他善於拉攏人,為己所用。
3.其他人物形象。
劉邦集團中的人物:①張良──足智多謀(請項伯調停是他提出來,樊噲是他找來,「留謝」一事也處理得恰當。)②樊噲──非凡勇敢而又粗中有細(闖帳的動作;入帳後怒目而不語;藉機面責項王;主張不辭而別)。
項羽集團中的人物:①范增──有遠見卓識而剛愎自用(斷言劉邦「志不在小」;呂項莊擊殺劉邦;碎玉斗;斷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②項伯──看重情義,而又易為假情義所盅惑。③陳平──當時已有心投奔劉邦(奉召而放行)。
4.對鴻門宴這場鬥爭的認識。
項羽自矜功伐,在這場鬥爭中猶豫不決,不善於處理內部矛盾,致使互相牽制,坐失良機。劉邦狡詐多端,能屈能伸,處事堅決果斷,知人善用,終於取得這場鬥爭的勝利。
5.補充說明。
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在討論中也可能提出以下的問題,教師應略作解釋:
①劉邦是否可以不親自去鴻門:不去則事情不能定局;即便項羽一時聽從項伯勸告,也可能改變。
②項伯是否只看重「情義」而不顧大局。劉邦既已說過「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則項羽師出無名,更不應在席間殺死劉邦。
三、留作業。
1.誦讀第3、4段。
2.仔細品味下面兩段話,說說它們在表現人物性格上的作用。
①「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令將軍與臣有郤」
②「臣死且不避……竊為大王不取也」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背誦第3、4段。
二、個性化語言的分析。
1.劉邦見項羽時所說。
引導問:這段話有幾層意思?(先敘舊──「戮力而攻秦」;次說眼前──「復見將軍」;最後否認有「王關中」之意──「小人之言」。)說這段話的目的是什麼?(平息項羽的憤怒,消除嫌隙。)是否達到了目的?(從項羽說出告密人可知達到了目的。)
主要問題:為什麼能達到目的?試分析這段話有哪些特點。(①親切;②謙卑──自稱「臣」,把「破秦入咸陽」的大功說成「不自意」,言外之意是先入咸陽者應是項羽;③為對方開脫──把責任推到「小人」身上。)
補充問:劉邦這樣說是他的本意嗎?(不是,他確有「王關中」的打算。)
小結:這段話生動地表現了劉邦的狡詐和能屈能伸的性格。
2.樊噲陳辭。
引導問;樊噲闖賬的目的是保護劉邦的安全──「與之同命」,他是怎樣找到發言機會的?(借項羽賜灑之機)他的話有幾層意思?(先述秦王朝滅亡原因;次申懷王約束及尊崇項羽之意,最後就宴會上的緊張形勢指責項羽。)
主要問題:樊噲說這番話不怕激怒項羽嗎?他的話有啊些特點?(宴會上出現緊張形勢,作為主人,項羽難辭其咎,儘管他不主張殺死劉邦。因此,樊噲入帳時,「瞋目視項王」,已有責備之意,這正是以進為退,將眾人視線集中到自己身上來。這番話說得有理有利:說秦亡教訓,申懷王約束,是為有理;沛公不自王而待項羽來,期待「封侯之賞」,是為有利,雖是指責而又寓尊崇項羽之意,使項羽無言可答。)
教師指出:樊咐作為劉邦的警衛,本無參加宴會的資格,他是在張良通報緊急情況後闖進來的,可見他說這番話事先並未徵得劉邦同意,但他的這番話卻起了緩和席間的作用,這是他有謀略的表現也反映了粗獷、果敢的性格。三、在矛盾、鬥爭中刻畫人物。這一條在項羽、劉邦的形象分析中已經涉及。其餘次要人物,可著重說說張良和范增,前者的足智多謀和後者的剛愎自用都是在鬥爭中最緊要的關頭表現出來。
四、運用對照手法烘託人物形象
進行方式:先讓學生自己將可對照的人物列出來,並指出對照的效果,然後教師小結。
可對照的人物是:①劉邦的虛偽狡詐與項羽的直率粗獷;②張良善於事主而范增剛愎自用。
應注意的是:①不要把樊噲跟項莊對照,因為二人沒有可對照之處;②不要把項伯跟曹無傷拿來對照,更不要把項伯當作項羽陣營中的內奸,這是性質不同的問題。
五、語言積累。
將下列語彙抄在筆記本上。
默然不應 為人不忍 翼蔽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與之同命 頭髮上指,目眥盡裂 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毫不敢有所近 勞苦而功高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不勝桮杓 豎子不足與謀
推薦閱讀:
※鴻門宴教案
※從鴻門宴到彭城之戰 劉邦的時運決定了其成功
※<鴻門宴>項羽豈是"勇釋"劉邦
※劉邦闖過了鴻門宴,卻差點在漢王的封爵前敗亡?
TAG:鴻門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