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嵇山與嵇康

  蒙城縣城東北隅,有一座四周環水的小土山,名叫嵇山。魏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因憤世嫉俗,仰慕莊子,曾隱居於此。山因人而得名,故名嵇山。

  蒙城縣城東北隅,有一座四周環水的小土山,名叫嵇山。魏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因憤世嫉俗,仰慕莊子,曾隱居於此。山因人而得名,故名嵇山。舊時每當春夏之際,山上桃花盛開,綠樹成蔭;水中碧荷香溢,隨風飄散;夜晚月照山頭,水光雲影,情趣幽然。"嵇山夜月"為蒙城八景之一。

  嵇康,字叔夜,三國魏譙郡銍縣(今濉溪縣臨渙)人;官至中散大夫,又號"嵇中散"。《魏書.嵇康傳》:"嵇康文辭壯麗,好言老莊而尚奇任俠。康家本姓奚,會稽人,先自會稽遷於譙之銍縣,取稽字之上,加山以為姓,蓋以志其本也。一曰銍有嵇山,家於其側,遂氏焉"。

  嵇康和一般文人的生活頗不相同,除了"尚奇任俠",還自己鍛鐵、灌園。一次,他正在柳樹下打鐵,司馬昭的親信鍾會前來拜訪他。他只顧打鐵,亳不理會。鍾會臨走時,嵇康才問道:"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受了諷刺,氣憤地答道:"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回去以後,便在司馬昭面前進了讒言。這便是嵇康殺身的一條禍根。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時司馬昭篡魏之勢已成。嵇康反對司馬昭是見之於言行的。司馬昭欲效法湯武以武力奪取天下,又想學周禮通過禪讓篡權,嵇康就"非湯武"而"薄周禮";司馬昭拉攏天下名士,他就避地河東,並因友人山巨源薦舉他而與之絕交(見《嵇康集.與山巨源絕交書》);司馬昭標榜以孝治天下,他就在居喪期間飲酒食肉。

  後來,嵇康的朋友呂安遭誣告不孝而被捕下獄。呂安申訴說:嵇康了解我,可以證明我無罪。嵇康便挺身而出,為其作證。司馬昭於是乘機誣其為同夥,以不孝罪判處嵇、呂死刑。據《晉書》記載,臨死前,嵇康行於東市,索琴高歌所作《廣陵散》,後悲憤交集地說:"吾死不足惜,憾無人續《廣陵散》耳!"

  嵇康死後,葬於蒙城西北石弓山南麓(今歸渦陽縣)。其所著《嵇康集》十卷,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魯迅先生曾經校閱過《嵇康集》,並給予很高的評價:"嵇康的論文比阮籍的更好,思想新穎,往往與古時舊說反對。"

  這位秉性剛直、敢於說真話而被殺的魏晉詩人、音樂家和思想家,素為後人所敬仰。為了紀念嵇康,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蒙城知縣淡如水建亭於嵇山之上,名嵇康亭,後毀。嘉慶十八年,知縣周鶴立重建一亭,較前擴大,後又遭毀。解放後,地方政府下令對所有的名勝古迹,儘力加強保護和修復。一九六二年,城關鎮政府開始動用民力,清理池塘,重建嵇康亭。1984年,蒙城縣人民政府撥款重建嵇康亭,特請我國著名書法家舒同為嵇康亭題名。

  該亭已載入《中國名勝詞典》。歷代文人學士每登臨嵇山,憑弔前賢,都會發出無限感嘆。清順治教諭汪作霖曾作《嵇山秋水》詩:

  獨上嵇山意邈然,追君絕調只狂顛。

  一相思處人俱往,七不堪時客自傳。

  露不寒蟄依淺水,月明孤鶴唳遙天。

  當復奏《廣陵散》,彷彿松風向耳穿。

  至今,蒙城一帶有些名氣的鐵匠在自己鍛造的鐮刀上還列印一"嵇"字,以示其得嵇康鍛鐵技藝真傳。抗日戰爭前,有一江湖術士路過當地,對地方紳士說:"嵇山(雞山)是個風水之地,只是山有點低,因城東北有一石山(食山)雞不得食,如把雞山加高數米來,站在嵇山峰頂,能看到石山的峰頂,雞可足食,風水好,蒙城將百業旺,大吉大利。當時地方士紳於是出面發動百姓捐錢獻力,將嵇山用土加高數米。

推薦閱讀:

嵇康這件離奇的事,宿命這件小事
嵇康:龍章鳳姿
廣陵散流傳至今,為何嵇康臨死前說「廣陵散於今絕矣」?
為何金庸喜歡在小說中大量描寫嵇康的廣陵散?廣陵散在音樂歷史上有很大影響么?
古琴賦 ——和嵇康先君

TAG:嵇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