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界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第三十卷
請打開《講義》第五十四頁,「別明能持所持」。前一科說明「無上因果」,說我們信願持名是凈土的正因,臨終能夠蒙佛接引,往生凈土,是凈土的果。這當中,蕅益大師在簡別這個能持跟所持。意思就是說,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在操作佛號的時候,一句彌陀念誦聽,這當中有二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能持的心。第二個是所持的法,這個法就是彌陀的名號。這個地方,我們把「能持」的心,跟「所持」的法門作一個簡別,是這個意思。先看能持的心:
別明能持所持
┌出家、在家┐
┌男┐ │ │
┌善┤ ├者,不論┼貴賤、老少┼但聞佛名,即多劫
│ └女┘ │ │
│ └六趣、四生┘
│
│ 善根成熟,五逆、十惡皆名善也。
這個地方是說:誰有資格念佛?基本上我們今天在抉擇一個法門的時候,今天要修天台止觀、唯識止觀,我們一定要定一個標準,你內心當中要達到什麼程度,才能夠修這個法門?否則你怎麼修,不能相應。這當中就是簡別能持的心,到底是誰有資格念佛?這地方就講出這個道理。說:或者你是個「男」人你有資格念佛、或者你是個「女」人你也有資格念佛,這個男人、女人當中再把他擴大,事實上在經典上說「善男子、善女人」是一個簡單扼要的說明,事實上廣泛的來說,誰有資格念佛呢?「不論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連畜生道、餓鬼道、地獄的眾生,你都有資格念佛。怎麼說呢?「但聞佛名」,你能夠聽到十方諸佛的名稱,就表示一件事情:你多生「多劫」成佛的「善根成熟」了。雖然你是「五逆、十惡」,但是你也可以說是一個「善」男子、善女人。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一個人內心當中要發動一句佛號,這件事情是不容易的。在我們覺得我們要念一句佛號,不就是這樣念下去嗎?事實上從我們內心的因緣觀,我們內心有很多很多的作用。我們內心會起煩惱,我們內心當中會歸依三寶、念佛、念法、念僧,這個背後都是有因緣的、有熏習的。這過去有熏習的力量,現在才有這樣的一種作用。沒有熏習,是不可能發動這樣的作用。這凈土宗有一個祖師,他拿了很多的銅板,到乞丐堆裡面說:你念一句佛號,給你一塊錢。有些人他做乞丐,你明明說你念一句佛號給你錢,他念不出來。他這句阿彌陀佛,他內心要把這句佛號發動出來,他有困難。就是說他內心當中,不能生起這樣的作用,不可以。哪一個乞丐不喜歡錢呢?但是他內心當中要去創造一個佛號的功德,他創造不出來,因為他過去生沒有這樣的栽培。所以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上說:「殊不知恆沙世界無量劫中,妙法名字不可得而聞也。」我們今天在親近三寶,在三寶當中的造作,我們覺得很平常。他說「殊不知」,你要想一想,在廣大的時間當中「無量劫中」,在廣大的空間當中,十方世界「恆沙世界」這麼廣大的空間,無量劫中,有多少流轉生死的眾生,他對三寶的名字,「妙法名字,不可得而聞也」。他的生命當中出生了,他做了很多的事情、也受了很多的痛苦,他死掉了,他一輩子沒有聽過三寶的名稱就死掉了。下輩子再來,又做一隻螞蟻,東跑西跑,又被這個大雨給沖死掉了,也沒有聽過三寶的名字。這樣子的人,就沒辦法念佛了,他不能創造這樣的一種因緣,這個人沒有辦法,沒有善根就沒有辦法。就是說在念佛的過程當中,它還不怕你有罪業,說你五逆、十惡,不怕!這個罪業不能障礙善根的,黑暗不能障礙光明一樣。所以《唯識三十頌》裡面說:微小的善根,能夠破壞廣大的罪業。如果光明不能破除黑暗,沒有一個人能夠成佛。說無量劫來每一個人造的罪業有體相的話,盡虛空不能容受,誰能夠成佛?那三大阿僧祇劫都不夠!成佛不就是一念的相應慧嗎?一念的光明現前,無量無邊的顛倒戲論,它是一下子,所有的顛倒、粗重的種子都消滅。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在簡別:誰能夠念佛呢?就是這個因地能夠念佛的標準是什麼呢?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不」管「出家、在家,貴賤、老少,六趣、四生」,你是以什麼果報體出現都沒關係,乃至你這一念心當中,攝持無量無邊的煩惱罪業,像「五逆、十惡」也沒關係;但是你必須有「善根」,就是你必須對佛號有信心、有願力,這是個關鍵。你必須具足凈土的善根,這樣子你就有資格來操作這句佛號,就是說你有資格念佛了,你有這個標準來念佛。這個是在簡別能持的心,他必須有善根,而且這個善根必須「成熟」,這個「善根成熟」就是他已達到一個標準。其次,我們簡別我們所持的法門,什麼是我們在修行的法門呢?
│ ┌以名召德┐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 ├故─
└罄無不盡┘
┌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至簡易┐
─┤ ├┤ ├也。
└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直捷┘
「念佛求生凈土,乃一門圓攝百千法門,非舉一廢百也。但必一門深入,念佛為正行,餘一切戒定慧等為助。」
本經當中所修的法門,就是「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所以這當中所操作的法是彌陀的名號。「彌陀」的名號是一個「萬德洪名」。什麼是「萬德洪名」呢?就是「以名召德,罄無不盡」。簡單的說就是以一句名號,來總持阿彌陀佛所有依正二報的功德,而這樣總持的情況是「罄無不盡」的,這個「罄」就是收攝,而沒有遺失的情況。所以在本經當中是「以執持名號為正行」,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這個「觀想」,它也是跟彌陀感應的方式,就是觀想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相貌。這個「參究」就是禪宗的參話頭,就是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時候我們不是對佛號生起歸依的心。你不是生歸依的心,那你念佛幹什麼呢?我是假藉這樣的造作,使令內心當中造作,去創造佛號,我迴光返照念佛是誰?剛剛在念佛的是誰?我為什麼能夠去念佛?從這個內心的作用當中,去迴光返照那個內在靈靈覺覺的本性,這個就偏重在自力法門,這是禪宗的方法,它偏重在參究念佛是誰。這個都不是本經所收攝的,本經是「以執持名號為正行」。這個地方值的我們注意的,就是說這個所持的法門,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開示說:念佛法門,是以一門圓攝百千法門;但必以信願持名為正行,其他法門為助行。就是說我們在修行凈土的時候,你容許持大悲咒來破障,你也容許兼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你也容許念地藏菩薩的聖號,都容許,也容許你修種種廣大的布施、持戒、忍辱等廣大的萬善來莊嚴凈土,都可以的,「一門圓攝百千法門」。但是這當中有一個地方你要注意,你這一念心在操作無量無邊法門的時候,你要以佛號為正行。就是站在跟彌陀感應道交的角度,這個彌陀名號是跟彌陀感應的一個正因,主要的因是彌陀名號。比如說你持大悲咒也是可以;但是你持大悲咒,它在凈土的一個定位是至心迴向,它之所以能夠莊嚴你的凈土,是靠迴向力。所以印光大師說:你不念佛兼修其他的法門,這個其他的法門是靠迴向。比如我念觀世音菩薩,可不可以莊嚴凈土嗎?可以,的確是可以。但是因為你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跟彌陀的本願是不相應,不相應怎麼莊嚴凈土呢?「至心迴向」,靠你的廣大信心跟願力迴向下去。印光大師就提出一個重要的看法,他說:凡夫至心迴向不容易,我們內心的信願,往往夾雜著對三界的貪愛。所以這麼一迴向下去,就要扣掉一點所得稅了。可能你念了一百句觀世音菩薩,你的功德是六十句乃至七十句;你念一百句佛號,念念的跟彌陀本願感應道交。印光大師說:念佛不必至心迴向。因為念念的跟彌陀本願相應,它本來就是往生的正因,你幹什麼要迴向呢?它的方向本來就趨向彌陀的本願,不必再迴轉導向再去做迴向了,不必了。所以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慈悲,「即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也。」所以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我們念佛,不要說:唉呀!這句佛號那麼簡單,這個力量夠不夠啊?這樣的功德是不是可以莊嚴凈土啊?果然不能莊嚴凈土。為什麼呢?因為你懷疑,這個功德在你的心中不能表現出來。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內心一定要有這樣的作意:「名以召德,罄無不盡」,無量無邊的功德,全部在這句佛號上,全部了。這個時候,你死心踏地,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個時候佛號在你的心中,發揮出最大的力量,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在操作法門的時候,站在你要求凈土往生的人來說,你可以內心當中攝持無量無邊的法寶,都可以。但是你要以佛號為主,就是在你的心目當中,佛號是你的本命元神,是最重要的一個根本法寶,其他的是在保護、在增上這個根本法寶的,你心中必須要有這樣的作意才行。不管你佛號念得多、念得少,你內心當中很清楚知道:你內心當中根本的依止處是佛號,這才是一個修凈土的人一個往生的正因。所以這個地方特別的標出來,不管是平時、不管是臨命終,你一定「以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這才是「至簡易、至直捷」的,也才合乎本經的無上因果。這一段是總標,以下「別明三慧」:
別明三慧三
蕅益大師把念佛的整個次第分成聞慧、思慧、修慧。這個聞思修的安排,我們先看經文。經文當中,蕅益大師的安排是:「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這是講到能修行的一個根機,是一個有善根的男人、或者是有善根的女人,他「聞說阿彌陀佛」,這個地方判作聞慧;「執持名號」是思慧;「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個是修慧:就是聞思修三慧。好,我們回過來看《講義》。先看「聞慧」:
明聞慧
這個「聞說阿彌陀佛」:
┌聞而信,信而願,乃肯執持。
聞┤
└不信不願,與不聞等,雖為遠因,不名聞慧。
這個地方,蕅益大師把聞慧畫出一個標準說,這個「聞慧」是什麼情況呢?就是你「聞」,這個「聞」就是你聽到了阿彌陀佛的名號,當然也包括了聽到極樂世界廣大依正二報的莊嚴,你要能夠深信三力不可思議。這三力當中,主要的就是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相信你現前這句佛號,能夠使令你業障消除、福慧增長,能夠使令你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你對這句佛號的現生跟臨終的功德,深信不移,這叫做「信」。相「信」還不夠,還要發「願」,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樣「乃肯執持」,你聽到這句佛號以後,生起了信、生起了願,這個叫做「聞慧」,是這樣的一個標準。你雖然聽到了,但你「不」相「信」;或者相信這句佛號功德很大,但是你又「不願」到極樂世界去;那跟「不聞」是相「等」的,「雖為遠因,不名聞慧」,這樣子就不能構成凈土的一種聞慧。所以「聞說阿彌陀佛」這句話的標準是在這個地方。什麼是「聞說阿彌陀佛」呢?就是你聽到阿彌陀佛這個廣大依正二報的功德、名號功德以後,你能夠深信發願,這句話叫做「聞說阿彌陀佛」,就是這當中的「聞」具足了信跟願的功德在裡面。接著我們介紹思慧──「執持名號」:
明思慧二
標
┌事持
執持─則念念憶佛名號,故是思慧,然有┤
└理持
這個「執持」就是用手去抓住一個東西,不令它丟掉,叫做「執持」。這個地方指的是我們這一念心「念念憶佛名號」,我們這一念心專註的、相續的去憶念彌陀的名號,這個叫做「執持名號」。前面的「聞」只是信跟願,沒有採取任何的行動;這個「思慧」就更進一步,他已經正式在修行了,開始在心中一句一句的去操作心中的佛號,「一句彌陀念誦聽,十句成片三三四」,一句佛號在他的心中,一句接一句的,就像這個泉水一樣,不斷的湧出來,這個叫做「思慧」。這個思慧有「事持」跟「理持」的差別,先看「事持」:
釋二
事持
┌信有西方阿彌陀佛
│
事持者┤ ┌是心作佛┐但以決志┌如子憶母。
└而未達┤ ├ ┤
└是心是佛┘願求生故└無時暫忘。
這個事相的執持就是說,這個人也是很難得,他相「信有」,這個「有」就是存在,有「西方阿彌陀佛」,他內心當中很誠實的相信,「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他相信。但是他這樣的相信,是一種事相的相信,沒有把這種相信的境界,會歸到現前一念心性。換句話說,他相信離開了一念心性,另外有一個極樂世界,這個極樂世界跟我們這念心,完全是不相干的,心外求法,是這個意思,就是「事持」。這種情況,他為什麼會相信呢?因為他「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個地方是凈土宗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觀經妙宗鈔》很詳細的解釋這二句話,我在這個地方簡單的說明。這句話的一個觀念,「是心」這個「心」指的是現前一念心性,也就是我們現前一念明了分別的心性。這個「作佛」是講修德,這個「是佛」是一個性德。我們這一念心基本上有二種功德:第一個是「作」,這個「作」就是造作,它不是在一種寂靜的狀況,它是在那個地方活動。是在什麼境界活動呢?「作佛」,它是在佛的境界活動。這一念心,或者觀想、觀像彌陀的相好,或者憶念彌陀的功德,或者是憶念彌陀的名號,就是說他這個一念心在阿彌陀的境界活動,在這個地方思惟觀察、觀察思惟,這叫「是心作佛」,這一念心有一種修德。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是心是佛」。他這一念心在佛的境界活動的當下,他這一念心就有事情要出現了,就是這一念心念念成就佛的功德莊嚴。「是心是佛」,這個「是」者,成就也,他這一念明了的心性,就在它活動的當下,它就創造了一種七寶池、八功德水,依正二報的功德莊嚴,就在佛境界活動的時候,念念成就,就是他的自性功德表達出來,就「是心是佛」。這個「是心是佛」是性德的彰顯,這個「是心作佛」是修德的造作。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作一個簡別,他說:如果你只強調「是心作佛」,而不強調「是心是佛」,說「是心作佛」,但是你不知道「是心是佛」,這樣心外求法,執事昧理。就是我這一念心在佛的境界造作,這個功德不是我內心出現的,是另外有一個功德,這心外求法,執事昧理。如果你強調「是心是佛」,而忽略了「是心作佛」,這個是執事廢理,自然外道。我內心當中,本來就是佛;但是你內心當中本來就是佛,你不在佛的境界操作,他的性德彰顯不出來。所以這二句話必須同時具足。所謂的「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性修不二。」就是說我這一念心在佛的境界操作,也由我這一念心念念成就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簡單的說「妙因妙果,不離一心」。不管是因地的造作,不管是果地的成就,都是由我一念心所造作、一念心所顯現。就是說這個「事持」的人,他不能明白這樣的一個道理;但是他也非常難得,「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他說:離開我這一念心,佛當然不可能存在我的心中,因為我的心是如此的污穢,如此的煩惱障、業障、報障,佛是這麼光明的境界,怎麼會存在我的心中呢?那他存在哪裡呢?他存在十萬億佛土之外那麼遙遠。沒關係,我也是願意去,我「決志願求生故」。那個心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就像一個流浪在外的兒子,離開了家庭,三餐也沒飯吃,做乞丐,風吹雨打,也沒有一個房子可以遮蔽。他內心當中,不斷的憶念他的故鄉,乃至他的母親一樣,像這樣的一個心情。這種人基本上,他的念佛是一種信心,信行人。他這個信的建立,我們講三力不可思議,他偏重在佛力跟法力──本願功德力的攝持跟名號功德力的加被,他對這個自性功德力是不能明白的,不能明白自心本具無量的功德,不能明白這個道里,所以叫「事持」。
理持
┌是我心具┐
理持者─信西方阿彌陀佛┤ ├即以自心─
└是我心造┘
┌所具┐ ┌為繫心之境,
─┤ ├洪名┤
└所造┘ └令不暫忘也。
這個人圓滿的相信三力不可思議,他相「信阿彌陀佛」是真實的存在。阿彌陀佛存在哪裡呢?「是我」內「心」當中本來「具」足,無量無邊的彌陀依正二報的功德,是我內心本具,性德。我怎麼去受用呢?也是我念佛的當下,念念去創造出來。就以內「心」當中「所具」足的功德、所創造的這個名號,「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也」。他整個修行的操作當中,他都是法法消歸心性,妙因妙果,不離一心。
我過去認識高雄的一個居士,這個居士他是一個很有信心的佛教徒,對三寶的護持不遺餘力。有一次這個居士組團到大陸去朝禮四大名山。他們朝禮四大名山的方式,就是到了一個道場以後,距離約幾百公尺的地方,三步一拜的拜上去,非常的虔誠。他去了一個月回來,那個時候我去看他,我說:你這一次去朝禮四大名山、參訪善知識,有什麼樣的心得呢?他說:他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心得。怎麼回事呢?他說:他有一天到了一個道場,那個時候天氣非常寒冷,路況也非常不好,都是石頭路;但是他堅持要三步一拜拜上去,拜得整個腳都破掉了,但是他們還是虔誠的拜下去。一直拜、一直拜、一直拜,拜到最後到了山門口,他拜下去的時候,他頭一抬起來,看到山門寫了四個字:「莫向外求」。他內心當中很大的感動跟衝擊,那時候他心裏面就生起很多很多的智慧。他說:我從台灣坐這麼遠的飛機來到大陸參訪善知識,三步一拜的求佛法的開示,原來「莫向外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原來無量無邊佛法的功德不必向外追求,就在你的內心當中,你怎麼去操作它,它就在你一念心性當中,「莫向外求」,善知識莫向外求。這個居士回來以後,他的修行就改變了,他很少出去攀緣(哈哈),而在家裡的佛堂裡面,念念的創造廣大的功德。
所以說我們明白了「理持」以後,我們會知道極樂世界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不離開我一念心性之外,是我心性本具,是我念佛的當下,念念成就。這個時候對我們的心中有很大的加持力,不管它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這個距離不能障礙我們、距離不能障礙我們。這個時候,他信心的建立,就不完全只是心外求法,本願功德力、名號功德力,他也相信自性功德力。「信我雖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他不但對於外在佛力的加被有信心,他更對於他這一念心性當中,本具無量無邊的功德也有信心。能念的心本自不可思議,所念的佛本自不可思議,這二個不可思議他都相信。這個人就是理持,他就能夠達到更高的功德,是這二個差別。再看「修慧」,就是「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明修慧二
明七日剋期
┌利根─一日即不亂。
│
┌─┼鈍根─七日方不亂。
│ │
一日至七日者│ └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
┤
,剋期辦事也│ ┌利根─能七日不亂
│ │
└又┼鈍根─僅一日不亂
│
└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
「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個是一種「修慧」。前面的思慧,它是一個散亂心的狀態,不管是事持、理持,還是在散亂心。這個「修慧」是一種專註心,心一境性。「剋期辦事」(這個「克」字沒有打)這個「克」就是限定,限定一定的時間,來承辦這個生死大事。「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這當中有二個解釋:第一個是約著他成就一心不亂的時間,說「利根」的人,一天就達到「不亂」;「鈍根」人要「七日」才能「不亂」;「中根」的人,「二、三、四、五、六日」才能不亂,不一定。所以,「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個經文也可以解釋說:他成就一心不亂的時間,有三種根性的差別。其次,是就著他保持一心不亂的時間。說「利根」的人,能夠保持「七」天,這個佛號在心中「不亂」,一心而且不亂;「鈍根」的人,保持「一」天「不亂」;「中根」的人,「六、五、四、三、二日不定」。這二種解釋,一個是成就一心不亂的時間,一個是保持一心不亂的時間。不過一般的解釋偏重在第二種解釋,就是保持一心不亂的時間多。再看「一心不亂」,蕅益大師分成二部分,先解釋「一心」,再解釋「不亂」。看「一心」:
明一心不亂
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
┌
│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
┌一心亦二種┤
│ │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
┤ └
│ 見本性佛──────皆理一心。
我們在因地的時候,不管「事持、理持」,總之你把這句佛號的操作「持」到「伏」,這是一種狀態,把「煩惱」給「伏」住了;其次「除」,把煩惱給消滅了,消滅「乃至」到「見思」脫落,這都是「事一心」。所以這個「事一心」,蕅益大師判定的範圍非常廣大。就是你最低標準,能夠折伏現行煩惱,就是伏,伏煩惱,這也是事一心;最高達到見思煩惱的脫落,這也是事一心。這個範圍很廣,從凡夫的折伏現行煩惱,到聖人的見思脫落,這一個大範圍都叫做事一心。「理一心」不亂,「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就是你在操作佛號的時候,能夠達到「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這個「心開」,這個地方的「心」能夠被打開、被破壞,這個「心」指的是無明妄想,無明妄想那個烏雲被破壞掉、被打開了,這個時候自性的光明顯現出來,這個是「理一心」。一般在我們修行的方法當中,不管是天台止觀、唯識止觀:一般講「事一心」,是偏重在定門,這事相上的無分別住,一種三昧的力量;這個理一心則偏重在慧門,這種大乘圓頓止觀的慧。但是在凈土上它不是這樣子安立的,從蕅益大師的看法:因為不管事一心、不管理一心,你在操作的時候,都有信願,這個信願本身就是觀慧。所以他事一心也能夠伏、也能夠除煩惱,就在這個地方。他在這當中操作佛號,他一定要有信願的觀照在裡面。只是說他到達的標準不同,他這個「事」也有智慧、也有禪定,這個「理」也有智慧、也有禪定,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這個是講「一心」的情況。當然這個地方主要是講臨終的時候,臨終的時候要達到一心,最低標準要能夠伏煩惱。
│┌事一心不為見思所亂┐
└┤ ├即修慧也。
└理一心不為二邊所亂┘
這個地方解釋「不亂」。就是說你這種一心的狀態,要能夠「不為見思所亂」就「事一心」。所以我們講帶業往生,他帶的是一個業種,不能帶現行。就是說你在操作佛號的時候,這句佛號的相續,不能被見思所破壞,你念念之間,每一句佛號,都有深信切願的觀照光明在那個地方現前,見思煩惱不能活動,只能夠帶業種,不能帶現行,這個地方是「事一心」。達到「理一心」那更高了,「不」落空有「二邊」,這個是「修慧」。
不落空有二邊,就是說你相信極樂世界不離開你現前一念心性,簡單的說就是「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無量無邊的莊嚴,是不離開你一念的清凈心所顯現。「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你這一念理性當中,具足莊嚴;而所有的莊嚴,也不離開你一念心性。套一句古德的開示:「托彼名號,顯我自心。」他內心當中是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操作佛號,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操作佛號。這樣子講,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操作佛號,那正是蕅益大師所說的:原來你在念佛的當下,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號也不可思議,二個都不可思議。所以你的果報也不可思議,就會有這廣大的正報壽命、這麼廣大的依報國土,是這樣子來的,這個因果就是這樣來的。你為什麼以後會有這麼廣大的正報壽命、這麼廣大的依報國土呢?因為你在因地念佛的時候,你依止的是現前一念的清凈心,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時空無盡;所念的佛號無量光、無量壽也不可思議。所以這個功德就是這樣成就的,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是往生因地的各別解釋,蕅益大師把它分成聞思修三慧,先成就信願,然後持名,然後持名當中達到「伏除」煩惱,就是「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亂」,這個是無上的因。再看無上的果:
往生二相
┌變化身佛┐
┌不為見思亂─故感┤ ├現前,心不復起─
│ └及諸聖眾┘
│
│ ┌娑婆界中┐ ┌同居┐
│ ─┤ ├往生┤ ├二種極樂世界。
│ └三有顛倒┘ └方便┘
│
│ ┌受用身佛┐
└不為二邊亂─故感┤ ├現前,心不復起─
└及諸聖眾┘
┌生死涅槃┐ ┌實報┐
─┤ ├往生┤ ├二種極樂世界。
└二見顛倒┘ └寂光┘
在臨終的時候,他的果相有二個:第一個如果「不為見思亂」,臨終看到的佛是「變化身」跟「諸聖眾現前」;「心不」起「娑婆」世「界中」的「三有」,這個三有指的是三界,不起三界的「顛倒」,對三界不再生起常樂我凈四種顛倒。換句話說,你對三界,能夠觀察它是「不凈、苦、無常、無我」,這個四念處的光明現前,來破除你心中的障礙,「往生同居、方便二種極樂世界」,這是事一心的情況。「不為二邊亂,故感受用身佛及諸聖眾現前」。這個「受用身」指的是報身,功德報身。慧遠大師一生,三睹聖像,第三次的時候,他看到聖像是遍滿虛空,無量光明、無量相好,這個是看到報身佛,到了理一心。臨終的時候,不再生起「生死涅槃」這種空有「二見」的「顛倒」,「往生實報、寂光二種極樂世界」。這個是講到事一心跟理一心,臨終所見的佛不同,跟往生果報的不同。最後總結:
結前啟後
┌簡易┐
┌既┤ ├┐
│ └直捷┘│
┌當知─執持名號┤ ├以念念即佛故─
│ │ ┌至頓┐│
│ └仍┤ ├┘
│ └至圓┘
│
│ ┌不勞觀想┐
│ ─┤ ├當下圓明,無餘無欠。
│ └不必參究┘
這個「執持名號」的法門,蕅益大師作一個總結:它是下手易,但是成就高。就著下手來說,它至「簡易」至「直捷」,一句彌陀念誦聽。只要你有善根,只要你有本事把這句佛號創造出來,就可以了。它果上的功德,是「至頓、至圓」,頓超圓滿,你到極樂世界圓生四土、圓證三不退。這樣的因果一個主要的關鍵,是建立在「念念即佛故」,就是你念佛的當下,你每一句佛號的操作,都是隨順於彌陀的本願功德力,就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你在念佛的時候,能念的這一念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號也不可思議。所以這二個不可思議的力量結合在一起,這個心跟法的和合,就變成一種能感,能感性,跟彌陀本願的能應就感應道交了,所以念念的隨順彌陀的本願功德力。所以這個當中不必其他的「觀想」,或「參究,當下圓明,無餘無欠。」所以這個凈土法門,它是一行三昧的法門,古德說它是一行三昧,它以「一門圓攝百千法門」,這是一種總持的一個法門,一行三昧。
│┌上上根─不能逾於閫┐ ┌所感佛┐
┼┤ ├其┤ ├往往勝進,
│└下下根─亦能臻其域┘ └所生土┘
│
│ ┌橫該八教
│ 亦不一概,可謂┤
│ └豎徹五時
│
└所以徹底悲心,無問自說,且深嘆其難信也!
這個凈土法門當中,「上上根」的人也不能超越他的「ˇㄎㄨㄣ閫」(閫,三聲閫),這個「閫」是範圍。你根器再利,整個修行也不就是稱性起修嗎?蕅益大師也強調:能念的心力本來就不可思議,這個理持就是上上根人。如果你不能了解你的心力不可思議,也可以,信我是業障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信阿彌陀佛有大願力,一定能夠救拔我們,也是行,這個是事持。不管是理持、事持,他所感應的佛、所生的凈土,「往往」是「勝進」。這個「勝進」的意思是說:他這個功德超過他的因地,他的因地很小,但是功德很大,是這個意思。就是這種法門,都是偏重在稱性起修的法門,就是微小的因地,能夠創造廣大的功德。因為他念念即佛故,「往往勝進」,是這個意思。「可謂橫該八教,豎徹五時。」佛陀講的五時、八教,無量無邊的法門,也都是因為一大事因緣故,而宣說的──為了成佛的因緣故。所以在本經當中,佛陀徹底的悲心,雖然沒有人發問,佛陀的大悲心自然的流露這樣的法寶,而且後面還很深的感嘆:這的確是一個難信的法門、難信的法門。
古德講一句話說:我們修行的過程,成佛的一大事因緣,每一個人各有各的因緣。是什麼因緣呢?「妙得其門,成佛不離當念。」有些人他在成佛的時候找對了門,說這個房子裡面很多的寶,誒,他找到了門可以進去了,「妙得其門」。「成佛不離於當念」,不就是當下的那一念!臨終的時候,「但憑六字出乾坤」,他出去了,往生極樂世界成就佛道。誒!說這個人成佛怎麼這麼容易啊?是的,「妙得其門,成佛不離當念。」「若失其旨,徒困修因於多劫。」說這個人找不到門,可惜啊,「若失其旨」,他失去了這個門的宗旨,「徒困修因於多劫」,他也希望能夠厭離生死、成就佛的大般涅槃、萬德莊嚴,但是他沒有遇到這樣一個法門的教導,當然他也不可能在打坐當中,自己想出這樣的一個真理。怎麼辦呢?只好自己摸索,「徒困修因於多劫」,無量無邊在生死當中打滾,但是他就是找不到門。你看看外道,你會憐愍他們。《成唯識論》上說:外道的修行,百千萬倍於我們的精進力。所修的苦行,一天當中吃什麼東西呢?一個手掌往這個米的地方按下去,拿起來多少米,今天就吃這些米,一天就吃一個手掌的米,不是用抓的,就這樣放下去拿起來,一天就吃這樣,整天的修苦行、修禪定。但是在成就聖道當中,沒有一個人成就聖道,連一步都跨不出去,連善根都沒有栽培。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他也很感嘆:我已經盡了我的全力了。「若失其旨,徒困修因於多劫。」說這個人找不到門,在外面晃了幾劫,他就是不能進去,因為他找不到門。所以我們遇到凈土法門,要真正生起感恩的心:內心當中被彌陀的本願感動,對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娑婆為我們宣說的一種感恩,對於歷代弘傳凈土法門的上師感恩,然後你要發願:好好的弘揚這個法門。末法時代,真正惠以眾生真實利益的,就是凈土法門,這是根本法寶,其他的都可以當助行。所以祖師大德感嘆:這個成佛的因緣,有些人來說,很快的就成佛了,好象沒有什麼事情發生;有些人來說,撞得頭破血流,但是他就是沒有辦法。這個「妙得其門,成佛不離於當念。若失其旨,徒困修因於多劫。」所以這個法門是很重要,你選擇一個正確的法門,這件事情太重要、太重要。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討論一下:
問:事持能不能見本性佛?
答:他如果一開始就從事相下手,而見本性佛,這個人肯定過去有圓頓的善根在裡面。我們講善根發相,有些人修禪定,他的善根發相以後,他生起了智慧。智者大師解釋說:因為他觸動了他過去的善根。因為我們生命的流轉,不是今生而已。他今生雖然沒有得到大乘的思想,但是他過去生有這樣的善根,他可能在修止的過程當中觸動了,也是有可能的。
問:
答:一行三昧,這是《華嚴經》一行三昧的法門。一行三昧就是說,有些菩薩喜歡修廣;有些菩薩他不想廣修一切法門,喜歡修略,他希望你告訴他一個法門,他就能夠成佛,就是喜歡坐直達車,這叫一行三昧,那可以,正念真如。如果從自力的角度,你就正念真如;如果他力法門,就念阿彌陀佛,一句佛號就能夠成佛,這叫一行三昧。就是一個法門就好,專修一個法門,以一個法門成就無量功德,這叫一行三昧。《華嚴經》有這樣的一個法門叫一行三昧,念佛法門它正是一行三昧。
問:
答:其他法門也是有,它有一些也是總持的。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推薦閱讀: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第22集 凈空法師講解
※凈空法師開示:既有護法神,為何還會著魔?
※【恆傳信箱】法師沒受戒,能收弟子嗎?
※凈慧法師:《大般涅盤經》略釋(二)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