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經典文化培養傳統美德

安口鎮學校 劉樹春

小學的育人目標是培養傳統美德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的優秀學生。身臨其境是學習的一個最好的輔助手段。為了更好地實現我們的育人目標,我們在校園環境建設中突出一個宗旨:即讓校園處處洋溢著濃郁的古典文化氣息,注重厚德載物、大氣沉靜的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內隨處都可以看到經典的古詩詞、文明禮貌教育宣傳標語、學校經典誦讀活動剪影等等,還利用廣播站、學習園地、圖書角、牆報等多種形式展示經典佳句、學生優秀作品,營造經典文化氛圍,使學生走進經典,耳濡目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陶冶情操,培養優秀道德品質。校園環境美麗宜人,於無聲處潤童心的校園優美環境。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9/view-5727534.htm  課堂教學是學校育人的主渠道,為了保證經典文化教育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學校重視學科滲透,將經典文化學習活動引入語文課堂。現在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就有大量的經典文化內容,在教學活動中應充分憑藉這些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情感、人格培養。老師們能深入挖掘語文教材中涉及到的與經典相關的知識,結合上下文的內容,分析經典的人文內涵,讓學生在學習中洗滌靈魂,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如,大家都知曉的唐代詩歌大多數積極向上、激情健康、關注現實,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能產生深遠的影響。讓經典文化在潤物細無聲的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熏陶,促使其良好美德的形成。  把經典與德育活動相結合。能對學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是一項活動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主要體現。在不斷的反思中,我們感到傳統的德育工作老師說的多,學生聽的多。師者以傳道,授業,解惑的姿態,以俯視的角度告訴學生,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應該怎樣,不該怎樣。久而久之,大多數學生的感受是,如入芝蘭之室,久聞而不覺其香,其結果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左耳聽,右耳冒,達不到德育的真正目的。而經典文化的學習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感悟,自己體會,其意義與影響在許多先行地區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驗證。因此,我們以經典文化學習活動作為突破口,使之成為德育工作的遞進,拓展,補充與提升,使德育工作更具立體感。  我們結合傳統節日教育、國旗下講話、班隊會活動等德育載體培養學生良好品德,根據學生年級特點,合理安排並紮實開展學校德育系列活動,形成德育培養體系。通過經典文化的學習,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都經歷了一個螺旋上升的轉變。學生在其中耳濡目染,身心經受著熏陶。學生們在積累的過程中,更多的是文化知識和道德品質的積澱,積澱著知識,積澱著文明。
推薦閱讀:

布熱津斯基的「奶頭樂"理論有什麼更深的內涵嗎?
有哪些字在繁簡體轉換中容易出現問題?
【陶器】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01
怎麼回答「你整天看那多書有什麼用」?
「翡翠教父」王春雲是什麼人物?

TAG:文化 | 經典 | 傳統 | 美德 | 傳統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