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唐明皇八月十五游月殿, 古人對廣寒宮還有哪些想像?

中秋節人們吃月餅賞月,與唐明皇李隆基八月十五夜遊月宮有關。據唐人薛用弱《集異記》的記載,李隆基於中秋之夜遊覽月宮,聽聞仙樂,回來便調教梨園弟子,譜成了其終身得意之作《霓裳羽衣曲》。元雜劇作家白樸則更關心唐明皇遊覽月宮時的艷福,其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描寫了楊玉環「一朝選在君王側」的過程。劇中,李隆基說起當初之所以看中楊玉環,是因為她的容貌酷似去年八月中秋夢遊月宮時見到的嫦娥。據唐人陳鴻《長恨歌傳》,明皇賜浴華清池,楊玉環芙蓉出水,光彩照人,覲見之日,梨園弟子奏《霓裳羽衣曲》引導玉環上前,明皇聖心大悅。又傳聞楊玉環善舞,曾親自為《霓裳羽衣曲》編舞,並領銜起舞,白居易有詩形容:「冬雪飄颻錦袍暖,春風蕩漾《霓裳》翻。」 四大傳奇之一的《長生殿》安排李、楊在身後重逢,也是在月宮之中。唐明皇夜遊月宮成就了一段傳奇愛情,那麼,他在夢中遊歷的月宮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嫦娥、蟾蜍與玉兔月宮的主人是羿的妻子嫦娥。東漢張衡的《靈憲》記錄了嫦娥飛升的前因後果,原來神射手羿為了長生不老,向西王母乞求神葯,卻被妻子嫦娥偷走。嫦娥服下神葯之後,翩翩飛升到了月亮之上,但卻變成了一隻癩蛤蟆。

馬王堆出土的描繪嫦娥奔月故事的T型銘旌。話說羿這樣的英雄,其妻嫦娥想必也是絕代佳人,為何變成了醜陋的癩蛤蟆?有觀點認為,可能是月球表面多環形坑,古人遠遠望見,覺得天上這輪圓盤凹凸不平,便將其聯想成了一隻蟾蜍。馬王堆出土的T型銘旌左上角描繪著一女子仰首飛升,眼前掛有一彎新月,月上便立著一隻巨大的蟾蜍,描繪的正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仔細看這幅帛畫,會發現蟾蜍的左上角還有一個小夥伴——玉兔!在嫦娥飛升的故事中本沒有玉兔的角色,這玉兔是如何來到月宮的呢?

江蘇睢寧漢代畫像。原來,玉兔原是西王母身邊持杵搗葯的小能手,在眾多漢代畫像磚和畫像石中,都可以看到西王母身邊的玉兔形象。漢代佛教傳入中原,與之俱來的印度神話中有關於月中兔子的傳說。這舶來的傳說與中原本土傳說相融合,便把昆崙山上的玉兔搬到了月宮。搗葯之聲從此遠離了西王母耳畔,反去伴隨孤寂的嫦娥夜夜難眠了。月亮有時呈現古銅色,有時又是一輪潔白的皓月,所以古人又把月亮稱為「白玉盤」,而玉兔的視覺形象恰與白玉盤暗通款曲。久而久之,玉兔便與蟾蜍一起被古人們視為月宮中的靈物了。

唐明皇夜遊廣寒宮銅鏡。在唐明皇夜遊廣寒宮銅鏡上,明皇站在青龍支撐起的橋面,對岸是由兩名素娥仙子扶持的嫦娥,而橋頭就有一隻蟾蜍和一隻玉兔。古歌辭《董逃行》唱道:「採取神葯若木端,白兔長跪搗葯蝦蟆丸。」看來嫦娥也曾想學西王母研製長生不老之葯,所以命令玉兔搗碎葯葉,由蛤蟆搓成藥丸。也許是嫦娥後悔當初不該偷葯,想自己做成神葯送給羿,好讓兩人在月宮再續前緣。只可惜天上一日,人間十年,長生不老的嫦娥哪裡還找得到當年的戀人呢。李商隱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詩句。其實這廣寒宮中的寂寞,又何止是嫦娥難捱,連她身邊的素娥和玉兔也忍受不了。

1986版《西遊記》中的玉兔精。月宮裡的素娥和玉兔還曾一起出現在《西遊記》中。《西遊記》寫到天竺國公主被一陣妖風掉了包,假公主架彩樓、拋繡球,當道結親,偏偏砸中了來自東土大唐的高僧唐三藏。原來這假公主正是月宮玉兔精化身,隨身兵器便是那搗葯杵。在與孫行者鬥法的過程中,玉兔精辯解自己的行為是「因為愛花垂世境,故來天竺假嬋娟。與君共樂無他意,欲配唐僧了宿緣」。悟空自然不管,直打得玉兔精奪路而逃。後來嫦娥親自調停才圓了場。原來天竺國真公主是月宮中動了凡心的素娥投胎,而假公主玉兔當年挨過這素娥的打,便下界來報復,順便想與唐僧結一段姻緣。月宮、桂樹與吳剛唐人柳宗元的《龍城錄》也記載了唐明皇夜遊廣寒宮的軼事,說開元六年中秋之夜,申天師、鴻都客施展法術偕同李隆基飛入月中。在一片玉光中,有宮殿飄忽不定、寒氣逼人,三人的衣袖都被寒氣浸濕。宮門口上書「廣寒清虛之府」六字,下有兵丁把守,攔住了三人。不得已,申天師只好攜李隆基再次飛升,從空中俯視廣寒宮。只見「玉城崔巍,但聞清香靄郁,視下若萬里琉璃之田」,可見廣寒宮佔地面積之大。隨後,李隆基又看見「仙人道士,乘雲駕鶴,往來若遊戲」,「素娥十餘人,皆皓衣乘白鸞往來,舞笑於廣陵大桂樹之下」。也許,中秋之夜廣寒宮中也有宴會,所以仙人道士,素娥宮女才往來不斷。

《廣寒宮圖》。如此富麗堂皇的廣寒宮殿,修造過程自然也頗費人力。晚唐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記載了王秀才與月中工匠的對話,工匠說:「君知月乃七寶合成乎?月勢如丸,其影日爍,其凸處也,常有八萬二千戶修之,予即一數。」以後,人們便以七寶樓台來形容月宮。晚清著名文人王韜的小說《淞隱漫錄》描繪少年攜仙子遨遊天河,寫道:「言未已,舟子報入廣寒宮河界矣。兩堤俱種桂樹,殆不下十萬株,正當花開,芬芳徹遠近;桂實繽紛,多墮河畔,河水為之亦香。少年即命維舟,俱攜仙子登岸遊玩。廣寒宮闕皆以水晶築成,內外通明,表裡透徹,人行其中,歷歷皆見,無遁形也。西偏崢嶸聳霄漢者,曰七寶樓台,乃以諸天寶貝所建造者,蓋即嫦娥所居也。」由此,七寶樓台又成為了嫦娥的寢宮。南宋著名詞人吳文英,作詞纏綿悱惻,辭藻繁富,就被當時人比作是月亮上的七寶樓台。提到月亮上的桂樹,其傳說大約始於漢代,在《淮南子》中已有記載。唐明皇夜遊廣寒宮銅鏡和《廣寒宮圖》中都可以看到一顆大桂樹。桂樹之下,還有一個名叫吳剛的人,《酉陽雜俎》記載:「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說這月亮上的桂樹高達五百丈,學仙時犯了錯誤的吳剛被罰在此伐樹,只可惜每次斧頭揚起,樹的創口就已經恢復原樣了。李商隱有詩:「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看來這吳剛倚樹無眠,也知道終究看不到伐倒桂樹的那一天了。有人曾把吳剛與西方神話中的西西弗斯相比較,兩人都在承受一場永無止境的懲罰,都象徵著人類從古至今都永無止境的贖罪之旅。其實,無眠的不是吳剛,寂寞的不是嫦娥,而是寫下詩句的李商隱,以及無數為情所困的痴兒怨女。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北宋橫空出世的天才蘇東坡曾在中秋之夜寫下了著名的《水調歌頭》,他說月亮「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這月亮從屋頂上繞過,故意落到綺窗之前,照映出那無眠之人的寂寞。他問,月亮啊,你為什麼總是在人們分別的時候才圓呢?網上的段子把今天人們出外打拚而見不到父母的鍋甩到簡體字身上,偏要說「親(親)不見」導致了這樣的社會現象。段子手哪裡知道,古往今來,多少人為了實現理想而離鄉背井,又有多少相思相愛之人不得不忍受離別之苦。

黃永玉《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的《春江花月夜》,在描寫離人之苦時也借月亮抒情:「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駕著扁舟遠去的才子,與留在樓台上的佳人,分隔兩地,卻被同一片月光照耀。相思之苦難熬,佳人只盼化作月光,去映照在才子的身上。親人、有情人之間的離別之苦,就如同西西弗斯推不到山巔的巨石,吳剛永遠伐不倒的桂樹一樣,困擾著一代又一代人。因此,在中秋之夜,人們仰首那一輪映照分離之人的月光,想起唐明皇與楊貴妃天人兩隔仍要彼此尋找的故事,想起嫦娥與羿分離之後長久的悔恨,才更懂得珍惜眼前人,珍惜此下的團圓。《紅樓夢》第七十五回寫中秋之夜,榮國府內拜月景象,「嘉蔭堂前月台上,焚著斗香,秉著風燭,陳獻著瓜餅及各色果品。……地下鋪著拜毯錦褥。賈母盥手上香拜畢,於是大家皆拜過。」拜月祈求的是一家人團圓美滿,莫要分離,所以連德高望重的賈母都要親自祭拜。再說回蘇軾,當年蜀中奇士蘇洵,帶著兩位公子蘇軾、蘇轍進京趕考,不曾想兩兄弟齊齊中第。在考試之前,兩兄弟曾在風雨之夜許下願望,希望能早日退休,攜手隱居。結果,兩兄弟中第以後便各分東西,從此聚少離多,有時甚至幾年見不上一回。丙辰中秋,蘇軾在密州寫下這首詞作,懷念蘇轍,感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看似信手拈來的詞句,卻不小心唱出了古今多少人心底的遺憾。只願從今往後,人們在中秋之夜,都能與親人團聚,與有情人共賞一輪圓月吧。
推薦閱讀:

早在幾千年前古人就把這些宇宙現象推算出來了
《掌上乾坤》古人掐指一算的絕技(2)
古人筆下的花果
「會心山水真如畫,名手丹青畫似真。夢覺難分列禦寇,影形相贈晉詩人。」什麼意思?

TAG:古人 | 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