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本指引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本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於中華文化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陳 來《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22日 07 版)在習近平同志關於文化發展繁榮的系列重要講話(以下簡稱講話)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重要主題。習近平同志的講話在國內外引人注目、廣受好評,產生了巨大反響,為我們在新形勢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根本指引。關於中華民族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係習近平同志指出,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創造的精神財富,反映了中華民族強大的文化創造力。全面闡述中華文化對於中華民族發展、壯大、復興的意義,是講話最核心的部分。講話深刻闡明了中華民族歷史發展與中華文化傳承弘揚的辯證關係:中華民族創造了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提供了豐厚滋養;中華文化既記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又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品格;中華文化既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特性,又培育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這就從根本上確定了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的內在關係,指明了中華文化的根本性質。在肯定中華文化的歷史功能方面,講話既從中華民族整體發展歷程的角度指出,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支撐;又從政治、文化、民族、社會等方面,肯定了中華文化的歷史作用。講話指出,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經歷了無數艱難困苦,但我們都挺過來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中華文化使中華民族保持了堅定的民族自信和強大的修復能力。這不僅指出了中華文化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克服艱難險阻提供了精神支撐,而且意味著中華文化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內在動力和民族精神。講話還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優秀成分,對中華文明的形成並延續發展幾千年而從未中斷,對形成和維護中國統一的政治局面,對形成、鞏固中國多民族和合一體的大家庭,對形成和豐富中華民族精神,對激勵中華兒女維護民族獨立、反抗外來侵略,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中國社會利益和社會關係平衡,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就從文明延續、社會平衡、政治統一、民族和合、反抗外侮等方面全面肯定了中華文化所發揮的積極歷史作用。講話不僅從歷史的高度全面論述了中華文化的性質和意義,而且從政治、文化、改革開放、世界格局等多方面揭示了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和意義,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今天依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精神力量,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以中華文化的發展繁榮為條件。這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中華文化的深刻認識,值得認真學習領會。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係強調中華文化價值觀對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意義,這是講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在理論上的重大發展。講話指出,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有其歷史、文化的根本,拋棄傳統就等於割斷自己的精神命脈。這就從根本上闡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根源、文化命脈,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必須自覺地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重要基礎和源泉。講話指出,中國人民的理想、價值觀和精神世界是始終紮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的,同時又是隨著歷史和時代前進而不斷與時俱進的。因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要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深入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精神世界,把長期以來我們民族形成的積極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繼承和弘揚起來。我們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營養,否則就不會有生命力和影響力。講話提出,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我們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體現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升華。講話對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天人合一、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理念的當代價值作了明確肯定,強調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努力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講話反覆強調要弘揚「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充分肯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超越具體時代的普遍價值,這對於我們正確認識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根本指導意義。與價值觀問題相聯繫,講話特別重視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強調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講話指出,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道德精髓,中華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範,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要繼承和弘揚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傳統美德,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讓每一個人都成為傳播中華傳統美德的主體。講話還指出,重視基本生活規範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傳統。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養和形成的傳統美德規範,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長河中能夠生生不息、不斷壯大的一個重要支撐力量。中華傳統美德系統完備、博大精深,我們要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使之成為推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資源。可以說,中華傳統美德和道德建設是講話關注的重點,其中的關鍵是要解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關係。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要有兩個領域:制度建設和道德建設。在道德建設上,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每個人身上,體現其道德規範的功能,就必須以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實踐為基礎。核心價值觀與傳統美德必須「兩手抓」,一方面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另一方面注重對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只有這樣,「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才能落到實處。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係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論述了中華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係,提出了中華文化是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支撐、中華文化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厚基礎等觀點。講話對此作了新的發展,強調中華文化不僅是精神家園的支撐、先進文化的基礎,從根本上說,中華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沃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應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自己的深厚歷史淵源,要植根在中華文化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中華大地上的偉大實踐,以中華民族為實踐主體,必然要立足於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立足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紮根中國的歷史文化,依賴中華文化的精神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今天我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鬥目標,而中國夢的實現需要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弘揚中國精神。弘揚中國精神必須把長期以來中華民族形成的優秀思想文化充分繼承和弘揚起來,使之成為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重要思想基礎。中國夢不是簡單地追求強國富民,而是包括中華文化發展繁榮在內的全面進步、全面發展,包含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因此,中國夢的實現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價值觀、價值理想的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道路的歷史展開,中國道路是從5000多年中華文明的傳承發展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講話理順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化的關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大創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從治國理政的新高度提出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方針講話十分重視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指出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要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研究,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長期以來中華民族形成的積極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繼承和弘揚起來,對傳統文化中適合於調理社會關係和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我們要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揚,賦予其新的涵義。講話進一步指出,我們要善於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繼承要基於辯證的分析。講話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下來的道德規範,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從治國理政的整體需要出發對文化建設方針的新思考。講話關於文化建設方針的重要論述體現了「綜合創新」的鮮明特點。「綜合」就是把我們黨在過去提出的許多文化主張綜合起來,「創新」就是提出新論斷、新方針。講話反覆指出,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基礎上,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講話強調,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捨、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些提法既有綜合,又有創新。講話還指出,傳統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時代條件、社會制度局限性的制約和影響,因而也不可避免會存在陳舊過時或已成為糟粕的東西。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研究、應用傳統文化時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要求進行正確取捨,而不能一股腦兒都拿到今天來照搬照用。要堅持古為今用、以古鑒今,堅持有鑒別地對待、有揚棄地繼承,努力使傳統文化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這些提法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講話綜合了我們黨歷史上提出的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文化方針,又在此基礎上吸收了學術界有關傳統文化研究的成果,並加以發展創新,提出了「兩有」「兩相」「兩創」的方針。「兩有」即對古代的文化要有鑒別地對待、有揚棄地繼承;「兩相」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兩創」即對中華文化要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其中,「兩有」是講繼承的區別原則,「兩相」是講繼承的實踐要求,「兩創」是講繼承和創新的關係。按照講話的精神,繼承是基礎,創新是重點;結合時代條件賦予新的涵義就是轉化,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的生面就是創新。講話強調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發展的關係,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面對當前治國理政的複雜實踐需求,我們應堅持以理論聯繫實際的態度,積極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等還存在需要協調適應、建立合理關係的地方。創造性轉化,就是要按照時代特點和要求,對那些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加以改造,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創新性發展,就是要根據時代的新進步新發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講話在這些方面創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觀點,體現了對黨的文化建設方針的新發展。(作者為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
推薦閱讀:

七夕吃什麼傳統食物?七夕節帶女朋友吃什麼好呢
7傳統中醫皮膚科
古典詩歌與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老師版本)
傳統風水中什麼叫「照山蓋山」以及什麼樣的蓋照最好

TAG:文化 | 傳統文化 | 傳統 | 優秀 | 中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