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跑魚之「趁手的魚竿」

複習一下,前面我們討論了釣魚的坐姿、合適的線組、正確的開餌、理想的釣點四個主題,裡面都談到了一個問題: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好的漁獲一定是三者的有機結合,但每一樣,都得從細節做起,可以說,細節決定成敗。

  還是重複一下:漁智樂是手桿釣小鯽魚的,釣場一般為中小型水庫,探討跑魚不是目的,目的是交流垂釣經驗和體會。謝謝!

  先科普一下:手桿一般有溪流竿、台釣桿、競技桿、鯉桿、強力手桿、超長手桿等6種,我們常用的就是溪流竿和台釣桿,因此,下文我主要介紹這兩種杆子的使用經驗。兩種杆子的一般特點:溪流竿:一般竿身較短,在60公分左右,竿身偏軟,多為四六調,相對較為短小輕便,適合於行動不便地區,即山地溪流垂釣。台釣竿:是一個較籠統的概念,主要是伴隨台釣法形成的竿種。又可分為鯽竿、鯉竿、羅非竿等。調性一般從四六調往上漸硬。竿身較為輕細。以碳纖維、碳纖維及環氧樹脂混合製造為主。

  杆子有兩個主要特性:調性和硬度調性:是指竿子在受同樣一個力時,彎曲點在哪裡的一個狀態。硬度:也就是說竿子的軟硬度,是指竿子在受同樣一個力時,彎多少的一個數據。簡單說來,調性是怎麼彎,硬度是彎多少。理解調性「釣剩」有個簡單說法:「將魚竿分10等分,桿梢掛重物,看發生彎曲的拐點在什麼地方,比如在離桿梢2等分處,就是28調杆子,同理可推。」而硬度就是彎多少的問題了。大家都知道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杆子硬度高,強度就高,釣大魚時硬度就很重要,但如太硬,就容易折斷,因此,一支好的魚竿就是兩者能達到一個相對平衡的位置。

  杆子為什麼有這些特性,主要是由它的材質構成和加工工藝造成的。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杆子一般都是由碳纖布纏繞而成的,經烘烤和塗漆,就形成了我們的魚竿了,因此魚竿的主要構成物就是碳,碳這個東西導電性非常好,因此我們釣魚時一定要遠離電源,遠離雷電,安全第一啊。

  那怎麼選擇魚竿呢?我一般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杆子本身的質量問題,這個裡面涉及兩個方面的選擇:第一是竿胚直曲與否?選擇釣竿時,將第一、二節釣竿抽出,然後對著燈光慢慢旋轉,並由後方觀察燈光所形成的反光是否成一直線。第二是竿壁厚薄是否均勻?可以將杆子單節卸開後從後方觀察竿壁厚薄外,還可以將整隻魚竿旋轉竿身觀察,便可察覺出部分隱藏在內的厚薄不均的問題。如果你是新手,一般聽漁具店老闆的推薦是不錯的選擇,但你對漁具店老闆的人品事先要有把握哈。其實除非很歪的杆子,現在的魚竿一般都沒有上述的兩個問題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品牌問題,因為品牌決定價格。現在的釣魚人,休閑的居多,我在想的話,至少99%的釣友都是,如果不是的話,用網打電捕不是來的更快些?!既然是休閑,對品牌就有追求了。因此這個問題就要因人而異了。魚竿品牌就是三類:國內品牌,台灣、韓國品牌,以日本為代表的西方品牌。其實現在全球的魚竿至少80%都在中國生產,不過由於價格、品牌的不同,那麼在原材料的使用、產品的設計、製作的質量控制有所不同,因此體現出來不同的價格和特性。漁智樂個人的使用習慣就是覺得國產品牌太雜,不容易選擇好的杆子,而日本杆子價格太貴,劃不著,因此,我選擇台灣品牌,我的杆子幾乎全是波塞冬系列,這個牌子的東西外觀漂亮,價格親民,使用性能良好。但這個問題真的是因人而異哈,有的人有很多錢錢,有的人錢錢不多,但非常愛好,也會選擇日系杆子,當然,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個道理我們還是懂的,但野外釣場我們的目的並不是所有的魚兒我們都要把它們釣起來的,偶爾跑兩條還可以給我們留個念想哈。個人認為,杆子只要上了200元(不包括那種被敲了竹杠的價格哈),一般都是不錯的手桿了,另外的就只和你對這把杆子的性能的使用經驗了,不是很贊同那種認為極品杆子才起魚,才多起魚的論調,有點引人誤入歧途!

  魚竿的基本裝備,各人有愛好,不是太好說。我個人的魚竿準備

  3.6兩支,4.5一支,6米可變5.4、4.5一支,凱藍改手車桿兩支,一支5.4變4.5,一支6.3變5.4

  (後兩支現在幾乎未用了,缺少刺激)一共6支。這6支魚竿幾乎可以玩遍全年了。大家看我的杆子都是雙份備份,這個非常有必要,因為野外釣場有很多意外情況導致你的杆子不能使用,比如斷桿,這時如果有備份,你會覺得很愉快。我曾經在合川申龍水庫用5.4釣鯉魚,連發3尾,但第三尾杆子斷了,我眼睜睜看著我的窩子泡子翻天,但那時我的杆子不多,沒有5.4了,讓我懊惱不已。

  我們要善用魚竿,才能漁獲多多。那麼,到底如何選用呢?我覺得影響最大的就是季節和釣點了。

  因季節而選擇魚竿。這個問題是基本的,當然和我們娛樂的對象的生活習慣有強烈的線性關係。我們一般知道,溫度在15度以下時,魚兒在深水且相對遠離岸邊,在15度以上時近岸有魚。因此,在重慶冬季一般要使用4.5及以上的杆子,其他季節完全可以用3.6的杆子,有個釣友的名字就叫「只釣3.6」,說明重慶的氣候一般都不在15度以下哈。我本人也是超級喜歡3.6的杆子,不累,觀漂清晰,不費眼力,小魚可以當成大魚來遛,哈哈哈。以上是講的一般情況,但又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春釣灘,灘一般都是長而淺的地形,因此這時雖然溫度已經上升,但我們就要選長桿釣灘的遠點,有誇張的釣友用8米的杆子,漁獲不錯,漁智樂也是頭腦發熱,買過一隻8米的杆子,但幾乎未用過。再比如,現在很多野釣場電工網民特別多,魚兒被整得膽子特別小,輕易不敢靠岸覓食了,碰到這種釣場也可選擇稍微長點的魚竿。我8月份在一個飲用水源的野水庫垂釣,3.6,鯽魚個子較小,後來老釣這個水庫的釣友告訴我這個水庫經常都有電工,用4.5效果好一些。

  那麼,因因釣點而選擇魚竿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了。因為這個問題實際上是經驗了。我們知道了,一般情況下選擇3.6,冬季用4.5以上。但有時釣位不同,我們得選擇不同。比如,釣草洞,或釣點周圍情況比較複雜的時候,我們就要選擇調性比較高一點的杆子,硬一點的杆子,直接拖(有個網友的名字就叫直接拖哈)。有時魚兒體型相對較大時,就要選擇調性適中,但硬度較高的杆子,調性越低,爬魚性越好,但如果硬度不夠,上魚比較麻煩,半天起不來。比如昨天我釣的水庫,裡面板板鯽魚超多,3兩以上的野生鯽魚力道不錯,好多次我拿不起來,就只好直接拖上岸了,所以昨天的鯽魚PP看得到魚身很多泥。因為是探釣,以為裡面是小鯽魚,偶爾有大鯽魚。因此,我們的備份杆子最好選用不同的調性和硬度組合,可以一支偏軟,一支偏硬,這樣可以有更寬的適應性。

  還有一種情況就涉及釣點水底的情況了。一般來講,越遠水越深,但有時不同,深水在腳下,遠端反而較淺,怎麼辦,這時即使是冬季就不能以為用長桿了,而要用短桿釣近。有時,我們釣點岸邊的水只有1米以下,前端5米以上才有2米左右水深,也只好選擇長桿,因此,要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杆子長短。這一節談到的另外一個經驗就是你到了一個新釣場,充分考察水底的情況是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了。不然,像我這種裝備較多的人,換起釣位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

  但如何有效的使用魚竿的特性才是不跑魚的關鍵。如果是軟桿,頓桿力道可稍大,如果是硬桿,力道要細膩。小魚倒無所謂,只要是上了一兩的魚兒,在水裡掙扎的動靜是不小的。切忌直接拉魚出水,因為魚兒出水的一剎那,先是掙扎的力道加強,你會用力,但魚兒一旦50%的身體出水時,力道馬上減輕,這時,魚竿的彈性會在這幾個動作時發生急劇變化,手法稍有不慎,魚兒立即拜拜。那麼,這個手法就是注意保持對魚兒的拉力值一致,不因上述談到的情況而跑魚。而要做到保持對魚兒的拉力值一致,就需要我們去用心體會和琢磨,不斷修正我們的每一次遛魚,細膩我們的手法。比如昨天釣土老莽,開始我就因為好久沒使用我那隻4.5了,不太適應這把杆子的軟調性,跑了好幾尾,後來注意到了,控魚時注意,跑魚現象大量減少了。

  以前沒有接觸台釣時,成天拿著一支6.3到處跑,不嫌累,總覺得魚兒就在我的杆子的遠端極限處,呵呵呵。隨著魚兒越釣越多,才知道,其實魚兒常常就在我們的腳下和我們捉迷藏。一支3.6足矣!(中小水庫哈)

  對初學者,推薦3.6,4.5,6.3各一支,常用3.6!

  對你的桿桿要愛惜,要多聽它說話,多看它的肢體語言,一旦你讀懂了它,那麼,它就是你的趁手的魚竿了。適合你的魚竿就是一支趁手的魚竿!


推薦閱讀:

一眼辯好壞,魚竿選擇重在適合自己
詳解魚竿調性,究竟是軟竿好還是硬竿好?
魚竿釣具——選購錦囊
魚竿什麼牌子好什麼牌子壞?

TAG:魚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