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爆|《荒野獵人》攝影、特效、場景、化妝秘技全解析!
重要的話只說一遍——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截止3月25日(本周五)下午18:00,本文留言里獲得最多點贊的熱門評論人將獲贈《荒野獵人》中文小說一本。
包郵哦!
本文經公眾號「電影大爆炸」授權發布
《荒野獵人》的文藝氣質,可能讓一般觀眾認為它不過是一部小成本製作。
略微關心點幕後的影迷,熱心向朋友推介時提及的,可能也僅止於「小李生吃牛肝」這樣的八卦。
其實,論拍攝難度,和實現技術的先進程度,《荒野獵人》都是去年好萊塢電影中的翹楚。只是,這些幕後秘技,不像那些特效堆砌的大片般容易猜到。
在《荒野獵人》熱映之際,光影菌邀請技術達人「紅袖添飯」帶大家領略《荒野獵人》幕後那非同尋常的秘技。
A. 攝影篇:「作」到極致便無敵《荒野獵人》的拍攝過程,第一個非同尋常之處,在於它是全外景、嚴格按情節時序拍。
這樣做的實質,是將整個劇組的拍攝進展,大部分交給老天爺的同時,還要保證一切按部就班、完美到位。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要在最不可控的拍攝環境下、達到最完美的拍攝效果。
事實證明,好萊塢工業化程度再高,也沒法將老天爺變成俯首帖耳、有求必應的劇務。
《荒野獵人》劇情的時間跨度,是從秋天至深冬;按照原定計劃,影片的主體拍攝,也是從2014年秋,拍到2015年初。
可是,輪到要拍第三幕時,本該是凜冬的加拿大外景地,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居然成了暖春;劇情要求的冰雪世界,成了泡影。
整個劇組不得不停工,開始在全球緊急尋找合適的替代外景。等找到阿根廷一處合適雪景再開工時,已經過去了四個月。
可能在「一切以效率為重」的人看來,《荒野獵人》主創選擇的這種拍法,是「作大死」。電影,不就是「虛假」的藝術么?難道「以假亂真」,不是電影藝術追求的標準么?《荒野獵人》為何那般較真呢?
導演伊納里多不這樣認為。
在他看來,本片的核心價值之一,是「融入式的真實體驗」。嚴格按情節時序拍,不僅讓場景更真實;更重要的,是讓演員經歷劇情描繪的艱難環境與過程,物理體驗的真實,能潛移默化地加強表演的真實。
用大白話說:
在攝影棚內演出來的「冷」,與真的從冰河裡浸泡半天撈出來的冷,是完全不同的。
同理,演員先驗感悟到的經歷,與實際經過一番磨難,所傳遞的情緒與氛圍,也是截然不同。
最關鍵的:這些不同,敏感的觀眾能感受到。對於追求極致的導演而言,有這一點理由便足夠。
────
然而,《荒野獵人》劇組的「作」,還遠不止於此。
為了追求「完全符合劇情環境」的真實,影片主創決定基本上依賴自然光源拍攝,摒棄人工布光。
簡而言之,太陽、月亮、星星、火光,加上雪地等其他物體的反光,這些就構成了影片全部光源。
這種美學追求,給拍攝提出的挑戰,一是畫面的動態範圍很大,二是暗景很多,而且是充自然滿變化的、複雜的光影。
本片攝影指導盧貝茲基一開始想混用膠片和數字攝影機,為的就是兼顧動態範圍與暗景。
劇組一開始,都準備好了35毫米和65毫米膠片攝影設備,也試拍了部分片段;但是一系列後勤困難,讓本身更笨重、攝製與後期相對更繁瑣的膠片設備出局,最終成片中的鏡頭,全部是由數字攝影機拍攝。
讓盧貝茲基驚喜的是,由老牌電影器材商「阿萊」(Arri)研發的新一代數字旗艦攝影機Alexa 65,在拍攝時有驚艷表現。
雖說在動態範圍上比膠片稍遜一籌,但暗景處理能力遠超膠片,與該片的拍攝環境堪稱絕配。
Alexa 65的成像質素有多強,不妨先看一副圖:
以上是當前電影界幾種主流攝影機感光面積之比較,膠片和數字機都有。
其中綠框所示,是35毫米膠片的感光面積,比藍色方框代表的Aexa 65小了不少。其他條件相等的條件下,感光面積越大,成像質量越高。
在數字攝影圈風頭很勁的Red Dragon和Phantom 65,也比Alexa 65頗有不如。
鑒於Alexa 65的超大畫幅,盧貝茲基原本只打算用它來拍攝壯闊的遠景。但在實際拍攝中,發現它簡直是「多面能手」,可謂搖臂與斯坦尼康皆宜,長焦遠景和短焦特寫都拿手。
結果,按照盧貝茲基的估算,《荒野獵人》成片有13%的畫面,是Alexa 65拍攝的。
雖說各人對「美」的定義不同,但《荒野獵人》絕對是你能在大銀幕上體驗到的、最清晰的自然光影魅力。在電腦上看所謂高清壓縮版,很可能無法領略影片的攝影之美。
不過,畫面美則美也,完全利用自然光,實際拍攝起來有另一種麻煩:最佳光影時機,總是很短暫。
特別是在加拿大北部地區,冬天9點多才見日出,下午3點多就是黃昏了。算上籌備及排練,一天真正適合拍攝的時間段,也就那麼一兩小時。
與外界傳聞相反的是,盧貝茲基澄清:自然光拍攝,並非導致該片製作延期的原因。雖說老天每天給的拍攝窗口小,但不用複雜的人工布光和調試,每天又節省了不少時間——只要保證攝影組與演員有足夠的默契即可。
────
然而,後面這一點,又因為影片主創另一種「作」,而變得複雜起來:除了按情節時序拍,和基本依靠自然光源,《荒野獵人》還熱衷於用運動長鏡頭。實際上,影片絕大部分鏡頭,都處於三種運動狀態:
手持:
斯坦尼康(穩定器):
搖臂:
熟悉伊納里圖和盧貝茲基的影迷,對此可能並不意外。他倆合作的前作《鳥人》,也基本上是全程運動長鏡頭。
這樣的攝影風格,讓觀眾彷彿參與其中,融入感很強。對於像《荒野獵人》這樣、需要觀眾強烈感受角色體驗的作品,運動長鏡頭尤其有效。
但是,運動長鏡頭很難拍,真的很難拍。
一方面是因為調度困難。
畫面表現的內容與元素越豐富,難度越高。《荒野獵人》開場不久的「突圍」一段,不僅有數十位演員的動作戲,人物表情特寫與全景交代得形成特定的節奏,樹梢、馬上、地面的空間與視角都得照顧到……再加上每天有限的拍攝窗口,這一段「長鏡頭」,劇組實際拍攝了一個半月。
其中,很大部分時間,花在了排練上;為的就是訓練演職員工配合的默契程度:在每一個特定的時刻,演員和攝影機都要到位。
像上圖演示的,排練畫面與正片,得一致到能無縫銜接。
運動長鏡頭除了場景調度的困難,對攝影技術,也是個挑戰。
比如說對畫面曝光度和景深控制,在一般影片的拍攝當中,可能只需間隔性地為不同的鏡頭進行設置。但在本片這樣自然光影的環境中,光線布局和變化都很複雜,加上機位本身的持續運動,要保持連貫的畫面質感,關鍵技術參數得時刻調校。
嚴苛而特殊的外景環境,也給攝影組技術人員添亂:
作為影片外景地之一的加拿大阿爾伯塔地區,經常出現欽諾克風(Chinook Winds),短時間內形成巨大的溫差,導致鏡頭髮生了熱脹冷縮。
為此,劇組不得不費時費力地測試每一個鏡頭,標出他們在不同溫度下的移焦幅度,並將其歸類,好在不同天氣條件下選用最合適的鏡頭。
────
看過電影的細心影迷,會發現片中有大量的特寫鏡頭。
伊納里圖和盧貝茲基,就想讓攝影機極端貼近演員,好讓觀眾彷彿能感受到他們的呼吸,從而傳遞更真切的體驗。在某些場景中,盧貝茲基想讓鏡頭貼到距小李子面部4英寸之內,但他們的14毫米焦距廣角鏡頭,貼近7英寸以內,就無法清晰成像。
為了滿足他那「偏執狂」般的要求,技術人員採用了兩組屈光調校,最後形成的視覺效果是這樣:
除畫面中心部位外,其他區域皆模糊且變形。這種獨特的鏡頭效果,與影片其餘部分的畫風比出入較大;一般來說,為保持全片風格統一,應避免這種「不協調」的情況。但盧貝茲基又覺得這種視覺風格很懾人,所以他在全片三處用了這樣的鏡頭處理。
最典型的,如影片最後那個「打破第四面牆」的凝視鏡頭:
另外一處比較輕微難辨的,是主人公受傷後醒轉卻目睹自己兒子被害時。
有趣的是,這三個鏡頭,正好代表主人公的三次「回魂」經歷,這種獨特的鏡頭效果,有助於讓觀眾感受到角色身心的劇烈震蕩。
B. 特效篇:於無聲處聽驚雷《荒野獵人》中,除了主人公夢境中,有幾處超現實畫面,全片鮮見「怪力亂神」或「天外飛仙」,奧斯卡提名「最佳特效」,是否過譽?
影片的整體視覺風格,的確不易看出電腦特效的痕迹;但實際上,全片可以說特效無處不在;只是在獨特的美學追求下,片中特效具有很強的隱蔽性。
別的不說,影片中多處使用到數字繪景、背景合成、場景延伸這幾種特效功能。
上圖所示曠野雪景,上面的圖是攝影機實拍畫面,下方的圖則是計算機添加雪地範圍後的畫面。
當然,這種常規性電腦特效,不是本文八卦的重點。《荒野獵人》中電腦特效運用的精妙,主要在兩個方面。
一個就是無縫拼貼長鏡頭。
經過《地心引力》和《鳥人》的洗禮後,關注好萊塢影片幕後的影迷們,至少對盧貝茲基這點「愛好」,都有所耳聞。
如前所述,長鏡頭很難拍,動態長鏡頭更難拍。但在數字魔術的加持下,當代「長鏡頭狂」們,可以用幾個鏡頭串起來冒充長鏡頭;玩得好就可以以假亂真。
比如片中開場不久「突圍」場景中的這個鏡頭:
仔細揣摩一下攝影機的運動:
當印第安人騎馬衝來、擊倒一人後,攝影機突然從相對於地面的靜止,變成彷彿粘在了馬身上一般與馬同奔,之後又隨著印第安人的落馬,而又嘎然靜止——權當物理慣性不存在,是不是很詭異?
顯然,這就是一個電腦特效拼接成的長鏡頭。Cinesite這家特效工作室,為本片拼了138個鏡頭,總時長為38分鐘。這種「拼接」的關鍵,在於找准「銜接點」,然後不著痕迹地將其抹去、或掩蓋。
像上圖這個鏡頭,就有兩處銜接點:其一是在印第安人擊中獵皮商人那一瞬間,其二是印第安人被槍擊中掉落馬背那一瞬間。它們分別代表了「銜接點」選取的兩大最優時刻:一是當畫面有運動模糊時,二是當畫面被大面積陰影遮蓋時,都方便電腦特效做手腳。
再仔細看上面這段,如果逐幀查看的話,會看到灰熊撲上前去時,由那麼三、四幀的畫面全黑,攝影師和特效組巧妙地利用「熊背遮身」的錯覺,掩飾了兩個鏡頭拼接的痕迹。
當然,「長鏡頭拼接」並非技術含量低的體力活。很多時候,為了保持鏡頭連貫,還需在畫面內添加數字生成物。比如這個鏡頭內:
拼接,是在鏡頭「搖」的過程中發生的。當鏡頭從展現印第安人追擊馬隊,再搖回、追蹤主人公時,這時畫面內的,已經不是小李子和真實奔跑的馬,而是電腦創造並插入的數字替身;它們此後代替不可能完成此動作的小李子墜入懸崖。
數字拼接長鏡頭雖然好玩,但已屬「老梗」;要論《荒野獵人》中最出彩的、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的特效運用,絕對是這個:
啊~不對,是這個哈:
沒錯,就是幫助小李子勇奪奧斯卡小金人的那位「熊大媽」。
當然,開始貼的那張藍色「熊形人」,也不算手賤:這位名叫格雷恩·艾尼斯(Glenn Ennis)的替身演員,是「熊大媽」背後的男人;而諸位在銀幕上看到的「熊大媽」,從頭到腳、由內而外、百分百是電腦特效!
這一段落沒法用真熊拍,理由是不言而喻的:安全問題。小李子好歹也算美國國寶級演員,被真熊叼在嘴裡可不是鬧著玩的,可能沒一家保險公司願意承擔這個風險。
所以,劇組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打造一頭「以假亂真」的數字熊。
儘管工業光魔迄今為止都未透露「數字熊」的細節,但類似這種純數字角色,其創造流程已不是秘密,無非建模、模擬、渲染幾個常規步驟。
和其他「有血有肉」的好萊塢創造生物一樣,《荒野獵人》中的「熊大媽」,也是由內而外打造的,骨骼、肌肉、筋膜、皮膚、毛髮,一層疊一層系統的建構與模擬。
這當中值得一提的,是毛髮系統。最近火爆的迪士尼動畫《瘋狂動物城》,讓人領略了iGroom毛髮渲染系統的威力。但是筆者覺得,兔警花跟本片中的「熊大媽」一比,就是動畫與真人精細度的差距。
特別是在此段設定中,環境中的雨水、霧氣,加上「熊大媽」此前被小李子打傷的血水,都對毛髮的呈現狀態有影響,期間的演算法,搞過動畫的人應該覺得很恐怖。最後呈現的效果,讓不明所以的觀眾,完全察覺不到是特效,這才是真功力。
將角色做到以假亂真,不一定能保證這個場景能騙過觀眾;「數字熊」與小李子真人之間的互動,也得讓人看不出做假。
格雷恩老師的作用,此時就凸顯出來了。需要指出的是,他那身搞笑的藍色行頭,不是在做「動態捕捉」。確切地說,他的作用,不是努力演得像一頭熊;而是模仿灰熊的攻擊習性,通過與小李子的肢體接觸,來為特效動畫師們提供動作參考。
上面這個《荒野獵人》沖奧動態海報,揭示了格雷恩老師在片場的工作動態(大圖右上角小圖)。簡而言之,動畫師們需要參考格雷恩對小李子施暴,以獲得後者正確的身體反應;這樣當後期替換成數字熊時,二者之間的互動,還是和片場由格雷恩與小李子之間發生的那般自然(見下面動圖)。
不過,有些動作,是現場的格雷恩無法單獨完成、因而需要藉助其他器具、來獲得小李子的真實反應。比如這個鏡頭:
實際拍攝時,小李子身上綁著幾條鋼絲,受力點位於後期「熊大媽」的利齒所落之處,由鋼絲帶動小李子的身體,做齣劇烈的甩動。可能還要格雷恩穿藍服對著空氣表演一遍,然後與小李子吊鋼絲的畫面合成,作為特效動畫師後期貼數字熊的參照。
當模擬、渲染「熊大媽」的攻擊動作時,很重要的一點,是掌握節奏。
特效組在網上參考了上百條灰熊攻擊人類的視頻,總結出不少令人吃驚的規律,比如說它們的攻擊,看起來總是隨意而突然,並非像以往部分作品表現的那般持續而猛烈;在一兩次動作之間,往往有相對平靜或者說試探的時刻。
電影主創們一致覺得,那樣的相對平緩的時刻,才是最可怕。電影中突出那樣的時刻,彰顯了灰熊的攻擊節奏。
了解了這番真相,與其說「熊大媽」該得奧斯卡,不如說「她」背後的特效工作人員才是真英雄。
C. 場景篇:引經據典但求真無論是攝影,還是特效,導演的要求,都是要有真實的體驗感。
作為畫面質感很重要一部分的場景,自然也要達到同樣標準。
《荒野獵人》的美術指導傑克·菲斯克(Jack Fisk),此前和泰倫斯·馬利克、大衛·林奇、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等大家合作過,並憑《血色黑金》斬獲一尊奧斯卡小金人。
片中出現在小李子夢境中的牛頭骨堆,令人印象深刻。在導演伊納里圖最初的設想中,那應當是人的頭骨,確切得說是印第安人的頭骨,寓意他們在白人高壓下的消亡。
野牛頭骨堆
菲斯克老師卻對網上找到的一幅圖(見上)很感興趣。19世紀的時候,無恥的美國政府,為了驅趕印第安人,想出了一記毒招:印第安人不是有充沛的野牛為食就不想搬動么?我們殺光你的野牛!上圖的野牛頭骨堆,也就代表了白人針對印第安人的險惡用心。伊納里圖覺得這個意象更好,就採用了。
菲斯克老師原本打算真的買上10000個真·野牛頭骨;後來發現一來太貴,二來也沒那麼多貨。
所以,他後來只買了幾個真傢伙;並以那些為原型,做了5個頭骨倒模,美術組一天就能用泡沫複製出100個。
片中出現的骨堆,當導演確定外景地後,美術組只花了一天就堆成。夢境中分別出現骨堆在清晨和黃昏時的景象,也是在同一天拍完的;那一天,他們還拍攝了小李子騎馬墜崖的鏡頭,效率超高。
────
由於影片發生的19世紀二、三十年代還沒發明照相術,所以很多建築以及印第安風俗,都只能從歷史文獻中摸索。
好在菲斯克此前參與開發一個以19世紀初西部探索者為對象的影片,雖然最後沒拍成,但做的研究還有用。
後來,他有找到了一本洛基山皮毛商人在1834-1843間的日誌,雖說有些落後於《荒野獵人》的劇情年代,但也能提供很不錯的參考。
印第安人村落的圓頂房子
比如印第安人村落的圓頂房子,菲斯克發現遠不如人們想像的那般圓潤規則,因為使用了很多稀泥,日晒雨淋的多有變形。
皮毛商人的航船
在製作皮毛商人的航船時,菲斯克嚴格要求,只能用符合那個年代特徵的結構和工具,比如特定的釘子。
夢境中出現的殘破教堂
片中還是在夢境中出現的殘破教堂,主要是受塔可夫斯基電影《安德烈·盧布廖夫》的啟發(下圖)。
電影《安德烈·盧布廖夫》
只不過,《荒野獵人》中的殘垣斷壁,其實都是泡沫做的。上面的宗教壁畫,是菲斯克從俄羅斯網站上「抄」過來的。注意到靠近地面的壁畫,並非宗教內容。那是伊納里圖堅持要加上的、西班牙人殘害印第安人的意象。
毛皮商人基地
影片搭設的最大場景,是皮毛商人的基地「要塞」。
如上所述,其外形結構布局,都是根據歷史文獻設計的,材料方面也盡量仿古。最後打造得是如此真實,以至於蒙大拿一家以那個時代皮毛商人為展覽內容的博物館,找上劇組看能否在影片拍完後整個將「要塞」搬過去。最後證明實在不可行,整座要塞的木料,都被拆散做了柴火。
D. 化妝篇:為伊消得人破碎地球人都知道,小李子拍《荒野獵人》,那真是不顧一切。
既然生牛肝都吃了,忍受幾個小時的化妝,也不在話下。
看過影片的都清楚,小李子的角色,被灰熊攻擊了三輪,從頭至腳,都每一塊好地方了。
喉嚨破了個大洞,喝口水還哧溜漏出:
胸前被抓得稀爛:
手臂被咬得不成形:
腳脖子也被「熊大媽」甩脫臼了:
為了化這身重傷妝,4位特效化妝師要勞累4個半小時。
和不能動彈忍受裝束的小李子相比,到底哪一個更累?沒試過還真不好判斷啵。
了解更多幕後的樂趣,是希望能從創作理念與過程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影片。看了《荒野獵人》這些幕後秘技,你對它的觀感是否有改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轉自公眾號「電影大爆炸」,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推薦閱讀:
※日本平價彩妝系列-眼線筆PART 1
※腮紅掃盲3步走,冬天也能畫出好氣色
※誰說編髮丑!《無心法師》主角陳瑤玩出新花樣!
※小眾白菜彩妝之KIKO篇()
※這樣化妝相差10歲,讓你瞬間變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