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講壇之大哉孔子
二、孔子的核心價值觀和理想追求——「仁者愛人」「和而不同」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麼,學術界有不同的解釋。我同意把「仁和」視為孔子思想核心的看法。「仁」是孔子最高的價值追求,「和」是孔子的理想境界。以仁濟和,以和成仁,二者相輔相成。 先講「仁」。「仁」在甲骨文、金文中沒有發現,,始見於《尚書》、《詩經》,至春秋時才被較廣泛使用。不過在孔子之前,對仁的解釋並不系統,是孔子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對仁作了系統闡發,成為「仁學」。什麼是「仁」,孔子在弟子提問時作過不同的回答。但最核心的內容是「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孔子這裡所說的愛人,是愛一切人,它沒有階級和等級乃至家族的限制。郭沫若說是「人的發現」(《十批判書》第88頁),匡亞明認為「這樣就不僅發展了春秋以來的重民思想,並且使之具有更深刻、更豐富的人道主義內容。」(《孔子評磚》第182頁)毛澤東也曾說過「仁像現在說的親愛團結」(《毛澤東書信選集》第147頁)。實現愛人的方法和原則是什麼呢,就是孔子說的「忠恕」之道。如曾子所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這是對孔子思想的高度概括。「忠恕之道」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前者是「忠道」,後者是「恕道」。忠是盡心於人;恕是將心比心。和起來講就是忠誠地推己及人、將心比心。也就是說,自己想在社會上立足,建功立業,也要幫助別人在社會上立足,建功立業;自己想通達、發展,也要幫助別人通達、發展。自己不願做或不願接受的東西,也不要強加於人。孔子的「忠恕之道」,被世界上看作道德金律。孔子在《論語》中一再強調要愛人利人,不要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互相拆台,損人利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顏淵)愛人,與人為善,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也是人類公共同生存的根本保證。人不是孤立的個體,他是社會群體中的一員。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成就一番事業,離不開社會群體對你的幫助。如果只以自己為圓心,處處事事只考慮個人利益,不為他人著想,甚至損人利己,最後只能成為孤家寡人。孔子和儒家提出的道德規範,並不是單向的付出,而是雙向互惠的。愛人者人恆愛之,愛人也就是愛自己。這就是人生智慧。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上》)「推恩」是由己推人,把自己愛父母和愛子女之心,推及別人父母、子女。這是對孔子「己立立人」思想的具體運用和發揮。上面兩句話是孟子對君主講的,是說你不「推恩」,不僅國家保不住,就連你的妻子兒女也保不住。一般人也是一樣,心裡只有自己,不關心他人,甚至損人利己做壞事,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人們常說,「以損人開始,以害己告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講得就是這個道理。在處理國與國的關係上也要堅持與鄰為善的原則,《尚書.堯典》就提出過「協和萬邦」的思想:「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左傳》也說「親仁善鄰,國之寶也。」(《.隱公六年》)因此處理族群和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要有「四海之內皆兄弟」(雍也)的胸懷。當然古代聖賢還不具備全球視野,但是他們提出的原則卻是值得我們吸收和借鑒的。綜觀中外歷史,凡是反其道而行之,恃強凌弱,欺負和侵略別國的霸權主義國家,最終都沒有好下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是屢試不爽的歷史的鐵則。 有一篇文章:《做好事,不要看對象是誰》(《參考消息》2007年1月3日第9版)。文章的主要觀點是「一歲半的幼兒會主動幫人撿起掉在地上的夾子,德國科學家進行的這個實驗說明,人類方便他人的態度是與生俱來的。而且大部分動物都具有不同方式的利他行為。生物學家認為,利他主義可以成為一種群體進化優勢。一個願意為了大家的利益而放棄個體利用的群體,將比一個完全自私自利的群體擁有更多的生存機會」「無私的幫助有助於改善個體在小群體或社會中的利益,因為它增加了他人回報恩惠的機會。這種現象為互惠利他行為。」又說「一個更好的集體有利於所有人,這是唯一可以讓人接受的自私想法。」 我之所以引這段話是想證明,西方科學家通過實驗手段證明了兩千年前孔子的「愛人」說和孟子的「性善」說,以及愛人與愛自己的關係。儒道相通,《老子》七章也把這問題說得十分透徹「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關於「和」的思想,在儒家經典中有不同的表述。如「中和」「和諧」。在《論語》中講「中庸」、「和而不同」「和為貴」等等。這些表述有的就事物的狀態而言,有的就方法和原則而言,有的就其價值和地位而言。其總的思想是說中和、和諧是事物存在、發展的最佳狀態。.也就是說,不論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只有處於平衡、協調的狀態下,才能生存和發展。孔子講中庸,就是講的平衡和協調。《中庸》說:「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個解釋符合孔子的原意。孔子反對「過猶不及」,過了、不及,都是失中。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判斷和處理之所以出現失誤和偏差的原因,就在於思想方法上的片面化、簡單化、極端化,不是過,就是不及,不符合事物的本來面貌和發展規律。因此,中庸、中和、和諧,不是主觀臆造出來的,而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並且存在於自然和社會的各個領域。自然生態破壞是失中,貧富差距擴大是失中,身體有病是失中,等等。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研究、發現以及掌握事物的「中」,使其得以協調發展。我們國家提出科學發展觀,實際上就是協調發展觀,平衡發展觀。 孔子講的「和而不同」,也是指事物的協調與平衡,和而不同,是多種成分的融和與統一;同而不和,則是單一成分的「同一」。早在西周末年,史伯就提出「和實生物」的著名觀點:「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生長而物歸之。若以同裨同,盡乃棄矣……聲一無聽,物一無文,味一無果,物一無講。」(國語鄭語)晏子也對「和同」有過精彩論述。他說;「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 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可貴的是,他以調羹之和與音樂之和,引入政治領域,認為君主不能只聽頌揚之聲,而要聽取不同的意見,才能做到政通人和。他說;「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幹,民無爭心。」(左傳昭公二十年)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本來是多姿多彩的。自然界的山河湖海、飛禽走獸、草木蟲魚:人類社會的不同膚色、民族、社會制度和不同文化,只有和諧共處,才能生存和發展,這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按照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就是既要承認差別,又要有寬容之心,和諧相處。孔子最反對同,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拿一把尺子量世界,用一種眼光看人,只能窒息事物的發展。現在世界上有一極和多極之爭,多極是和而不同,一極就是同而不和。那種唯我獨尊,唯我獨霸,唯我獨好,把自己的制度和文化強加於人,按照自己的意志來改造世界的行徑,最終只能以失敗告終。
總之,和諧、中和涉及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滲透到各個領域。概括地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以及人自身平衡問題。不論從哪個方面講,離開了中和、和諧、中庸,失去了平衡、協調,都會出問題。所以有人講,中和思想是中華民族最高的生存智慧。這個說法,並不為過。 通過對孔子「仁和」思想的分析,我們看到,他確有一個和諧(仁和)社會的理想和憧憬,他把「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公冶長)作為他的志向,認為做到「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雍也)不止達到了仁的水平,而且進入了聖的境界。在《禮記.禮運》篇中孔子還設計了一個令人嚮往的大同社會的藍圖:「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處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孔子不可能提出科學的社會發展目標,他只能根據他理想化了的原始社會和夏、商、周三代治世,來編織自己的理想。他的這一理想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根本不可能實現,自然也找不到實現之路。但是他的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卻一直是歷代志士仁人,心嚮往之,並為之奮鬥的目標,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三、人之為人的道德和品格 圍繞「仁和」理想,孔子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規範和做人應具備的品格,其中最具有現實意義的有以下幾點。 (一)孝悌(弟):多年來人們諱言孝悌,認為孝悌,特別是孝,是封建的愚忠愚孝,應予拋棄。應該承認,自漢唐以來,特別是宋代以後,統治者便於其封建統治,把忠孝推向極端,提出了一些極端的口號,也出現了一些不近人情的愚孝行為,產生過消極的影響。但這不是孔子的責任,也不是孝悌思想對社會影響的主流。孝悌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對維護家庭和諧,穩定社會,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從現實社會來看,仍有重提孝道的必要。我們先來看孔子對孝悌的界定。孝就是孝敬父母,悌是友愛兄弟。他認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為人之本。他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學而)何謂孝,孔子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說法,但最要的就是兩條,敬和養,尊敬父母,贍養父母。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當然孔子也講過「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又說對父母「無違」,「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以及「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里仁)之類的話。這些話我看也無大錯。而最有爭議的是下面的話。一次葉公對孔子說「吾黨有直且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說「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子路)孔子並不主張子女對父母不分是非地一味盲從,他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無怨」(里仁)對「父子相隱」怎麼看,前幾年學術界有一次熱烈的討論,有贊成的,亦有反對的,沒有得出一致的看法,這裡不作詳細介紹。我是贊成孔子的主張的。孔子的主張是為倫親情留下了最後的道德底線。從古到今有「大義滅親」的說法,正面而又值得稱讚的例子不能說沒有,但是打著「大義滅親」的旗號而售其奸的非義的例子並不少見。文化大革命期間有些所謂「走資派」「牛鬼蛇神」就是因為妻子兒女「大義滅親」,失去了最後的倫理防線而自盡。 總之孔子關於孝的理論從總體上看沒有什麼錯誤,尤其他關於孝的核心內容,對父母敬和養,是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的。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贍養老人應當履行對老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這是對我國傳統孝親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我國已進入老齡社會,6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總人口的11%。這個比例還在逐年增加。在社會養老還遠不能普及的情況下,家庭養老仍是主要形式。然而現實的情況並不使人樂觀,不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不贍養老人的事例隨處可見。因此弘揚傳統的孝親觀念,對建立和諧家庭、和諧社會,是十分迫切和需要的。 (二)誠信。孔子講忠信,《大學》講誠,以後誠信連用。其實忠信、誠信、信用,講的都是一個意思,就是誠實無欺。誠信是社會交往的基本原則,也是維護和連結社會關係的紐帶。否則便一事無成。孔子認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必須「主忠信」、「敬事而信」、「言而有信」(學而)。要想得到別人的信任,就必須言而有信,「信則人任焉」(陽貨)。「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為政),孔子非常鄙夷不講誠信的人,他把這種人視為小人,不會有人和他交往。他認為,不論是為政、為學、為商、為工、為農,都不能失去誠信。他對政治誠信看得尤為重要,視政治誠信高於生命。子貢問政,孔子說要做到三條:「足食、足兵、使民信之。」子貢說必不得已要去掉一條呢?孔子說「去兵」,再不得已,食和信該去哪一條呢?孔子說:「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顏淵)政治誠信是社會誠的信風向標和導向儀,政治失信,社會誠信就難以保證了。一次季康子向孔子問政:「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風,必偃。」(顏淵)這裡說的「君子」是指執政者(不管他的道德行為是否能稱得上君子),再擴大一點說,也包括社會精英。如果執政者和社會精英缺乏誠信,「上樑不正,下樑歪」,社會誠信就難以保證了。孔子以後,儒家學者對誠信做了大量論述,《中庸》把誠信提到了「天道」的高度,「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在當今社會,我們提倡誠信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毫不誇張地說,社會上出現了誠信危機。坑蒙拐騙、偽冒假劣商品處處可見,防不勝防。有的政府官員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台上講廉政,台下受賄賂,既敗壞了官風,也帶壞了民風。實際上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與人交往沒有誠信,交不到朋友;從政無信,得不到群眾擁護;經商欺詐失去顧客,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左傳》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定公十五年〉。虞,是欺騙。就是我不欺騙你,你不欺騙我,這叫雙贏互惠。如果「爾虞我詐」,就雙敗雙毀,誰也得不到便宜。 (三)義利。義利觀是孔子和儒家重要的道德規範,對如何處理義和利的關係作了大量論述。孔子不是禁欲主義者,他承認人有求利的慾望。他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這就是孔子對待慾望和財富的態度。致富和脫貧,都必須遵守道義原則。他關於義利關係的言論,至今仍是膾炙人口的人生格言:「見得思義」(子張),「見利思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面對社會上見利忘義、貪污受賄、巧取豪奪、搶劫盜竊等等不法行為,用孔子的教誨,來教育和警示人們,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崇儉斥奢。崇尚節約,反對奢侈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孔子之前,人們就把節儉看做美德,視奢侈浪費、驕奢淫逸為醜惡行為。「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庄公二十四年)。孔子說「溫、良、恭、儉、讓」(學而)把「儉」看做重要的德目之一。林放向孔子問禮之本,孔子說:「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借為「侈」)也,寧戚。」(八.佾)孔子把理想和事業作為一生追求的目標,不貪圖物質享受。他說:「飯蔬食而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述而)他讚賞他的得意門生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後人把孔子和顏回對待物質生活的態度稱為「孔顏之樂」。孔子還把對待人生的態度歸納為「三益」「三損」:「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季.氏)現在社會上一些人以奢華為時尚,視儉樸為寒酸,一擲千金,揮霍無度,競比奢華。物必自腐而蟲生之。這種風氣一旦形成潮流,將會產生嚴重後果。古人尚且有「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之嘆,我們對此能漠然視之嗎!因此繼承艱苦樸素的傳統美德,提倡並切實貫徹胡錦濤同志的「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的號召,是十分必要的。 (五)知恥尚志。知恥,是做人的道德底線,古人把知恥做為維護國家的「四維「之一。「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管子.牧民)孔子強調做人要「行己有恥」(子路),「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學而)孟子也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孟子還把羞恥之心作為人的「四心」之一。他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應該說榮和辱、有恥和無恥,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內容,但是孔孟講的榮辱觀的基本原則和合理內容,仍然是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的。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就是結合時代精神,豐富和發展了傳統的榮辱觀。 再說尚志。這也是做人的道德品格。何謂尚志?就是立志實現人生價值。孟子的話對我們會有所啟示:「何謂尚志?曰仁義而已矣。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孟子.盡心上》)這是對孔子思想的直接繼承。努力追求人生價值目標,一直是我國古聖先賢極力倡導的。古人就提出以「三不朽」作為人生的最高價值追求:「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我們前面提到,孔子為實現「仁和」的理想社會和人生價值,孜孜不倦地奮鬥了一生,「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他把實現自己的志向看得高於一切,「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求仁」(衛靈公)。孔子為了推行自己的主張,周遊列國,處處碰壁,歷遭磨難,還在陳國、蔡國之間斷糧,隨行弟子病餓而不能行走。有的弟子對孔子的理想產生了懷疑,勸孔子降志以求。孔子堅持「不辱其身,不降其志」(微子),「吾道一以貫之」。子貢甚至質問孔子,你講的那套仁呀、道呀,人家不信,你有什麼辦法。孔子回答說:「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史記.孔子世家》)伯夷、叔齊和王子比干都是商朝人,被後人稱之古代賢人,他們都是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主張而獻出了生命。孔子在當時的情況下引述他們的事迹,以表明自己為實現理想而不惜犧牲生命。孟子把「居仁由義」作為「大人之事」,視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為「大丈夫」。孔孟提倡并力行的這種精神和人生境界,激勵和教育了一代代志仁人,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人生價值追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寬廣胸懷;岳飛的「精忠報國」和氣貫長虹的《滿江紅》;文天祥矢志不屈的《正氣歌》和李大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豪情壯志,都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六)言行一致。言行是否一致,是孔子區別君子、小人的重要標準之一,也是重要的德目。他主張「訥於言而敏於行」,少說多做。他最討厭花言巧語,不做實事的人:「巧言亂德」(衛靈公)、「巧言令色鮮矣仁」(陽貨)。孔子曾經有聽其言而信其行的教訓。他說:「昔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公冶長)他主張觀察人要「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為政)「所以」是看向他向哪個方向努力;「所由」是看其行為路徑;「所安」是看他的興趣在哪裡。這樣一個人要想隱藏自己就不容易了。又說「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憲問)那種夸夸其談,大言不慚的人,要他做到言行一致,是十分困難的,「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憲問)子路向孔子問政,孔子諄諄教誨「君子名之必可信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子路)中國哲學有知行問題的討論。討論的主要內容,是知和行孰先孰後,以及知易行難,還是行難知易。但其中也有知行一致的問題。古往今來,知行脫節,言而不行,言而無信者有之;在漂亮的言詞掩蓋下而售其奸者亦有之。因此倡導誠信,強調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健康發展的要重保證。 四、「有飲水處即有儒家」——孔子的歷史影響 孔子的思想,以及他所代表的儒學,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產生了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正如著名歷史學家楊向奎先生所說「孔子發展了儒家,使相禮的小人儒變成了君子儒,遂使經學注我,而經學變成了儒家私學。於是經學與儒家合,儒家與教師合,師儒不僅經師,且為人師矣。華夏族之民間教育遂為師儒壟斷,有此壟斷,儒家遂無孔不入,有飲水處即有儒家。儒家思想陶冶了民族性格,於是,我們的民族性格是「極高明而道中庸」。不高明不會有四千年的燦爛文明;不中庸不會長期穩定而守恆。」(《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頁)也有學者指出「對於中國人來說,儒家的精神實質已經內化為自己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信仰方式,成為一種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東西。」「在當今世界上,一個中國人要想真正理解自己的民族特徵便不得不首先理解儒家文化;一個外國人要想真正理解中華民族,便不得不首先理解儒家文化。」(陳炎:《多維視野中儒家文化》,山東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頁)的確如此,孔子和儒家的思想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不僅孔子提出道德規範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有直接的影響,就是《論語》中語言已成為膾炙人口的成語和格言,活在現實生活中。《論語》中的許多德目,像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以及訥、敏等等,都成了中國人取名的經典依據。在下面我想概括地談三點看法。 (一)孔子以及他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孔子提出的「仁愛」「中庸」學說,已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理念。孔子提出的道德規範,奠定了封建社會的道德倫理基礎,成為中國人的道德共識和道德導向。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裡,儒家道德的主要載體是勞動人民和知識分子,對封建統治者也起到了震懾作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踐行了儒家道德。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新道德,不能、也不應該割斷歷史。因此應該對孔子、儒家以及整個中華文化懷有崇敬之心,認真總結、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復興,理所當然的應包括中華文化的復興。 (二)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華文化是凝結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維護民團結有兩條紐帶。一條是血緣的。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同一個祖宗,同根同源。一條是思想文化紐帶。只有這兩條紐帶結合起來,國家認同、民族團結才有保證。在一定意義上,文化認同更為重要。如果只有黑頭髮黃皮膚,而不認同中華文化,就失去了靈魂。前人講過,欲亡其國者,必先亡其文化。近代以來,侵略我國的「列強」都干過這種勾當。陳水扁搞台獨,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不承認中國歷史,說孫中山是外國人,孔子就更不要說了。這就是亡文化的具體表現。有人說,顧炎武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個「天下」指的就是文化,是非常有道理的。 (三)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華文化是我國「軟實力」的重要內容。一個國家只有具備強大的硬實力和軟實力,才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文化就是我們軟勢力的重要內容。孔子和儒家思想早已遠播海外,公元前三世紀,孔子思想和漢字傳入朝鮮,之後又傳入日本,以及東南亞各國,形成了東亞儒家文化圈。十七世紀儒家思想傳入歐洲,對法國啟蒙思想家產生了重要影響。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儒家思想重又受到世人的重視,聯合國把孔子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前些年歐洲一位諾貝爾獎獲者曾說,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裡尋找智慧。近幾年我國在50多個國家建立了130多所孔子學院,以促進漢字教學和文化交流。總之,隨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也指日可待,孔子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推薦閱讀:
※山西推出同名同姓查詢服務 你的名字是否「大眾」?
※大眾新Polo要來了,空間加大內飾脫胎換骨,售7萬完虐飛
※三個月才賣800台,大眾輝昂直降5萬都沒人要
※大眾車系「遙控匹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