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在中國的發展及其影響
06-19
禪宗在中國的發展及其影響 [ 作者: 陸巧玲來自:鳳凰佛教已閱:1711時間:2008-1-22錄入:yangsihan2008年1月22日 佛學研究網禪在哪裡,禪就在大自然無限的生機中,大自然中物物是禪,處處是禪,禪就在您身邊,就在您心中,參禪打坐可以求禪,寧靜淡泊的生活中同樣也充滿禪機禪趣。禪如同山中的清泉,它可以洗滌心靈的塵埃,禪如同顆顆璀璨的明珠,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幾千年的歷史中,無數徹悟、睿智的禪師用最樸素、最具哲理的的思想和語言點化了世人,讓人們在塵世的喧囂中驀然發現生命的意義,使氤氳心靈豁然開朗。禪的來源及慧能禪宗在中國的發展狀況二千五百多年前,釋尊在靈山會上說法,他手拿一隻金色波羅花佛祖當即「拈花示眾」,聽眾默然不解其意,唯獨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一朵花和一個微笑之間「禪」誕生了!於是佛祖當即宣布,這個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法門付與迦葉。「拈花微笑」被禪宗奉為「以心傳心法門」,運用機鋒方法的根據迦葉也被後期禪宗尊為「始祖」。摩訶迦葉為了要續佛慧命,使法水長流,就把「正法眼藏」和「衣缽」以直指單傳的形式再傳給阿難,這就是西天第二代祖師。法燈續焰,一直傳到第二十八代菩提達摩,達摩大師又航海東來從印度把佛教禪宗傳到中國,被稱為中國禪宗「第一代開山祖師」。菩提達摩到蒿山少林寺九年面壁。以不立語言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祖師禪,接引有緣眾生。後來達摩以「衣法」付與慧可,以為傳法之信,所謂「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據說達摩傳法之時曾說道:「吾滅後二百年後,衣缽止而不傳法亦大盛」。並留一偈:「吾本來此土,傳法度迷津,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這是預言了禪宗將在中國興盛發展的前景,經過五代相傳,到了六祖慧能,慧能俗姓盧,唐朝貞觀十三年二月初八誕生,慧能是個目不識丁的粗漢,以賣柴為生,但悟性很高。一天偶聞他人念《金剛經》得啟悟,既而到黃梅山拜禪門五祖弘忍為師,起初慧能被按排在米房做舂米粗工,可是他時時刻刻都在迴光返照,靜慮修禪,內絕忘念,外息諸緣,用功修行。五祖弘忍為傳付法印,要全寺大眾每人都做一首偈子,神秀上座是弘忍的大弟子,寫道:「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五祖讀後,認為尚未見性,但照此修行也能證得聖果,慧能請人代書於廊壁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寺里僧人看到此偈,非常諒訝,五祖也被驚動,讀了慧能的偈,認為「法脈」在此。神秀的偈闡明佛法的道理,祇是漸此法門,還是著於有修有證的「執相染修」,而慧能的偈無修無證,遠離塵垢,絕相超宗,由此深得五祖弘忍大為賞識,一天五祖暗示慧能至三更相見,半夜慧能拜見五祖,弘忍為慧能開示說法,機教相當,心心相印,又將「正法眼藏」和「衣缽」傳付于慧能。稱為東土第六代祖師。當夜五祖親送六祖過江,在兩人爭執划槳時,慧能對五祖說道:「迷時靠師度,悟時要自度。」弘忍聽了大為讚賞說道:「今後的佛法,將因你而大盛了!」禪宗發展到六祖慧能時期已演化成「不立文字,頓悟成佛」的南宗禪,成為中國佛教最主要的一個宗派。慧能強調萬事萬物,一切現象都在自性(自心之中),外部客觀世界是由妄念浮雲蓋覆本心而不能顯現,如果去掉「妄念」內外明徹,就會頓現真如本性,自成佛道。慧能又曰:「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是佛,佛與眾生的區別在於一念之間,一剎那間」。這就是慧能的見性成佛,頓悟成佛的學說。禪宗講的「頓悟」它所觸及的正是時間的短暫,瞬刻與世界、宇宙、人生的永恆之間的關係,是直覺感受和體驗領悟性的。慧能以後的禪學把佛教信仰從遙遠的彼岸世界移植到每個人的內心,把依靠佛教的經論和戒律改為祇相信自己的主觀信仰和覺悟,使佛教思想更人性化,把佛教由出世思想發展為入世的方向。禪宗由中唐至宋明,僧徒關係家族化,師徒相傳有如父子繼承,其教義不斷世俗化。宗教生活看成是日用常行,強調平常心是道,禪即生活,這就是慧能所說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慧能以後的禪學使佛教從否定人世間的一切,反過來又肯定了人世間的一切。這從佛教本身的發展來說應該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慧能創立的南宗禪是在中國本土發展起來的,其禪學思想中的世俗化和人格化,是深受中國儒家、道家思想的影響,是獨創性的「中國化宗派」,典型中國化的慧能禪宗是中國佛教史上流傳最久,影響最深的宗派,從唐末到宋明,一些理學家都出入佛道,主要是禪宗,他們吸取了禪宗思想中的思辯命題,使儒學理學化,大大豐富了中國哲學史的內容,推動了中國在哲學史上的發展。禪宗的思想和它的宗派形成,是有著歷史過程,從初祖達摩大師以後到六祖慧能大師為止,就是衣缽相傳,正法眼藏,心心相印。自從六祖慧能大師以後,為了要息滅爭端,祇傳法印,不傳衣缽。在慧能門下的得法弟子有四十三人,其中最出名的有南嶽懷讓禪師與青原行思禪師,兩位大德高賢,在六祖慧能禪師把正法眼藏的如來慧命傳付給南嶽和青原以後,禪宗的法脈就從這二支發展起來,一是從南嶽懷讓禪師再傳與馬祖道一;二是青原行思禪師再傳與石頭希遷禪師。又從馬祖和石頭二位大師以後,法水長流,智燈永耀,我們中國佛教的禪宗就分為五家宗派,聞名天下。一是「臨濟宗」、二是「曹洞宗」、三是「溈仰宗」、四是「雲門宗」、五是「法眼宗」。這就是初祖菩提達摩大師所預先囑咐的「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偈語的道理。後來禪宗大師的主張都是從慧能思想的發展變化過來的。各宗都發揮了各式各樣的豐富多彩的接化方法。機鋒棒喝,超佛越祖,甚至是非常奇特古怪的方式方法,禪宗歷史中最著名的有「德山棒、臨濟喝」。是針對條件成熟而還沒有開悟的學人要提出疑難問題,不用言語文字來講佛理,或用棒喝手段、猛擊一掌、大喝一聲、腳踢等動作、刺激誘導門人教人去思索,返歸本心,悟得本心,求得自我解脫。例如:德山宣鑒是青原下第四世,他用棒打的形式開導門人,史載:「小示眾曰:『今夜不答話,問話者三十棒』。時有僧出禮拜,師便打。僧曰:『某甲話也未問,和尚因甚麼打某甲?』師曰:『汝是甚麼處人?』曰:『新羅人。』師曰:『未跨船舷,好與三十棒!』」德山對門徒經常是「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德也三十棒,是一位經常使用棒打形式的著名禪師」。再如,義玄創立臨濟宗後,大力推行喝的方法,門人也都紛紛效法,師應機多用喝,會下徒亦學師喝。例如:「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僧便喝,師便打。又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亦豎拂子,僧便喝,師亦喝,僧擬議,師便打,乃曰:『大眾!夫為法者,不避喪事失命,我於黃檗先師處,三度問佛法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頓,誰為下手?』時有僧出曰:『某甲下手。』師度與柱杖,僧擬接,師便打。」義玄師生這種師喝僧喝、師打僧喝的動作性答問是禪宗不立文字的禪法的集中表現。自古禪師為接化有緣眾生都有一個特點:「面冷心慈。」禪師的無方便、無慈悲;其實既是方便也是慈悲。禪師的棒喝,更是大方便大慈悲。這就彷佛自然界中春風夏雨能使萬物生長,而秋霜冬雪亦可使萬物成熟。禪對中國的詩歌、繪畫影響及互為貫通在整個社會意識形態中,中國自創的頓悟禪宗成為中國佛教最主要的一個宗派。禪宗對中國人的文化形態、思維方式、審美情趣影響很深,這種祇憑完全獨特的個性感受和直觀體會的禪門況味特別滲透進中國文人的心靈,使這心靈在走向大自然時變得更加深沉和超脫,從而領悟到大自然的和諧、有序、人與自然的融通合一。使人的平凡生命、日常生活躍升為具有藝術,詩意色彩。中國文人常把這種感悟情境融匯到自己的詩歌、繪畫中作品滲透出濃濃的禪意。在繪畫方面,自唐宋以來出現不少優秀的佛畫家。中國畫發展到明清時,佛畫藝術已進入了一個百家爭鳴、繁榮的新時期,各個流派競相爭奇鬥豔。其代表畫家有董其昌、朱耷、石濤、金農等。這時的佛畫家不像宋代以前繪畫注重寫實性,人物造型嚴謹,衣飾圖案繁多精細,畫面多數恭繪在佛寺的壁畫上。明清畫家更多的在紙面上表現於對宗教的信仰,著立於畫面意境的追求,畫面呈現出一種空靈、虛靜、深遠的情境。這時期出現了禪品畫的傾向。畫家邊作詩邊習畫或者依據一些禪味十足的詩來描繪,例如根據(唐)白居易所寫的「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時多?去時朝雲無覓處!」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花非花,霧非霧」眼中的花不是實實在在的花;霧也不是實實在在的霧。祇是「本心」外射的花與霧的「幻化」,來的時候突然,去的時候毫無知覺,不可追尋,不可捉摸。這首詩不知吸引了多少歷代繪畫大師,許多畫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揮灑筆墨,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或潑、或灑、或點、虛虛渺渺、隱隱約約襯托出似花非花,似霧非霧的畫面,意境空靈、深遠,情境中透露出凄美、感傷即逝的「色調」。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到了唐宋時期出現了不少傑出的詩人。由於當時禪宗在中國發展影響很深,許多文人常出入寺廟或向高僧請教,或與高僧一起吟詩作詞,因此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少有一定影響力的寫禪詩人。例如(唐代)白居易、(唐代)王維、(宋代)蘇軾等等。唐代最著名的禪詩王維在詩中最擅長寫靜,其詩意和禪境寂靜空靈。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日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在詩中詩人的心境是多麼空虛寂靜,閑恬空淡,詩中以動寫靜,以動襯靜,更襯托出廣大夜空無邊的空寂。這種空靈透徹的虛空之景,雖然短暫,瞬間即逝,但卻在禪者的心中獲得了永恆。祇要心中有禪,則處處可以感悟到禪的意境和情趣,在禪的世界裡,物我是一體,上下與天地同流,渾然與萬物同體,心容天地萬物,外在的山河大地就是內在的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就是內在的世界,物與我之間已無分別,而是完全調合為一。且看,宋代蘇軾有詩曰:「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現前一段西來意,一片西飛一片東。」好比一棵樹上,雖然接受同樣的空氣、陽光、水分,但樹葉卻有不同的生機,最終卻能彼此無礙地共存於同一棵樹上。佛門中說一個人悟道有三個階段:「勘破、放下、自在」。的確,一個人必須放下才能自在,當今社會是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市場競爭激烈,人們生活壓力加重,過慣高樓大廈,現代化生活的都市人更嚮往鄉村田園,山間野趣那份回歸自然、寧靜、恬淡的生活。在假日里人們往往走出戶外回到大自然中,讓心慢慢平靜下來,看天藍海碧、青山綠水、草長鶯歌……眼前這些美妙景色中都蘊含著無窮禪味,一切是那樣地悠閑、自然無掛無礙,伴隨(唐)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詩詞更平添幾多洒脫,隨意。任情走去,隨己之意,祇管行走,行到水盡去不得處,我亦便止,倘有雲起,我即坐看雲起……修禪最高境界:「萬古長空,一朝風月。」就是要放下一切虛榮、偏見、貪婪。對於人生的榮辱、毀辱,能夠超然物外,對於虛幻的功名富貴,能夠淡然不著,凡事提得起,放得下,身心不再為名利枷鎖所系縛,自然能夠得到大自在。禪 心 . 茶 味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品,它發源於神農聞於周魯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經歷了藥用,食用。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嗜好飲茶者遍及全球,世界各國最初所飲的茶葉以及飲茶的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中國傳播出去的,中國是茶的發祥地,佛教文化在我國的傳播和發展對我國茶葉事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佛教講究坐禪時要五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講「戒、定、慧」三學的修行理念都是以「靜」為基礎。這於茶道講究「靜」有著緊密關係。「靜」是中國茶道的靈魂,中國茶道是修身養性之道。禪宗所講的靜思靜慮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內涵,使茶道更有神韻。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唐宋時期出現了不少著名茶人,主要是僧人和著名文人,這樣就更加促進了茶、禪、藝術之間相互圓融的過程。高僧們在寫茶時、吟茶詞、作茶畫或與文人唱和茶事,溶入了文人的氣質和禪的思想內涵,使茶由一種習慣、愛好、生理需要升化為一種文化、一種修養、一種境界。禪師曰:「雖祇是一杯茶,森羅萬象都在這裡,宇宙就是一杯茶,一杯茶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棵茶苗集合了宇宙萬有的力量才能生長(陽光、雨露、空氣、肥土等)一杯茶就是宇宙的中心,這正是禪的精義所在。在禪宗祖師眼裡,「喝茶」也是一種禪機悟道的法門。「著名的趙州吃茶去」成為禪宗史上千古佳話。話說河北趙州有一柏林禪寺,寺中「從念禪師」是位得道高僧,人稱「趙州」。有一天清晨,他接見了許多新到的和尚,趙州問其中一位年輕的和尚說:「你以前曾來過嗎?」對方點頭說:「是」!趙州便說:「吃茶去。」又問另一個年長的和尚,那和尚回答:「不曾到」。而趙州依然說:「吃茶去」!站在一旁的當家和尚感到詫異,迷惑不解地問趙州:「為何到也吃茶去?不曾到也吃茶去呢?」趙州嚴厲呵斥他,依舊回答:「吃茶去!」趙州對三個不同者均以「吃茶去!」作答,正是反映了茶道與禪心的默契,其意在消除常人的妄想,飲茶時需心平氣靜,講究井然有序地啜飲,以求環境與心境的寧靜、安逸。參禪要「澄心靜濾的體味,講究專註精進,直指心性,以求清逸,喝茶過程與參禪一樣。二位一體,水乳交融,方可體味「茶禪一味,茶禪一體」的境界。佛法但平常,莫作奇觀想,不論來過還是沒有來過或是相識還是不相識,祇要真心真意地以平常心在一起「吃茶」方能得清凈心境,唯是清靜心境,方可自悟禪機。結 尾思想家說:「禪是一種智慧」。禪詩曰:「禪是一首無聲的詩。」藝術家說:「禪是一幅無形的畫」。茶師曰:「禪是一杯清醇甘美的茶。」——這,就是禪。禪,就是機緣,你懂得無時不禪,無處不禪,無人不禪,無事不禪——生活就是禪。(信息來源:鳳凰佛教)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