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萬物有靈論」的思考與探討》作者:郭德才

《對「萬物有靈論」的思考與探討》(《益生文化》春卷稿件選刊,請支持民間國學之發揚)

郭德才

  當西方文明發展到文藝復興時期的16世紀,義大利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喬爾丹諾·布魯諾,為了從物質世界中排除第一推動者,論證物質世界的自動原則,提出了「萬物有靈」的觀點。布魯諾認為,世界萬物都是有靈魂的,至少是有生命的,這是它們運動變化的原因。而19世紀法國的著名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也把這種人性外推和泛靈化的自然傾向,稱之為「天賦意向」。在此之後,英國的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則把孔德提到所謂的「物神祟拜」正式上升到「萬物有靈論」。在泰勒看來,這種由人之靈魂外推或泛化為「萬物有靈」的推理方式,是人類童年時期思維的普遍特徵。先民們認為:不僅人有靈魂,日月山河、樹木花鳥等無不具有靈魂。而人的靈魂與宇宙萬物的靈魂是相通的,可以相互轉化。

一、萬物有靈論的產生及歷史淵源

  「萬物有靈」論的最早產生,幾乎是所有原始宗教賴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並在這種基礎上相繼產生了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生育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這些原始宗教形式,儘管其產生的序列有先有後,但在其發展過程中,卻始終與萬物有靈觀念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並直接地映現著原始人的思維觀念。這正如加巴拉耶夫所說:「人類在其發展的低級階段,沒有把自己和自然界區分開來,人把自然界的事物和現象在他身上產生的印象和感覺,看作是它們的特性。人把實在的、非神靈的事物現象轉化為神靈的、幻想的實體。」(1)

  「萬物有靈」的觀念在許多國家的宗教和民族中都有。它既是祖先在科技尚不發達時期,人類對撲朔迷離世界的一種直覺認識,同時也是在自然界瞬息萬變的種種現象啟示下,探索大自然與人類本身奧秘的一種理性原始思維。「原始思維和我們的思維一樣,關心事物發生的原因,但它是循著根本不同的方向去尋找這些原因的。原始思維是在一個到處都有著無數神秘力量在經常起作用,或者即將起作用的世界中進行活動的。簡而言之,看得見的世界和看不見的世界是統一的,在任何時刻里,看得見的世界的事件都取決於看不見的力量。」(2)德國古典哲學家費爾巴哈在《宗教的本質》一書中說:「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對象,這一點在一切宗教及一切民族的歷史中都已被充分地證明。」多數宗教和民族對自然比較崇拜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國對「萬物有靈」的認識其歷史可追溯到原始社會,而較早、也最集中的記載見於戰國至初漢時期的《山海經》中。古人認為:大自然是神聖不可冒犯的,人類只有敬畏、尊崇自然,才可避免大災大難。《史記·禮書》中曰:「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禮記·祭法》中說:「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此五代立不變也。」《尚書·舜典》稱舜:「肆於上帝,禋於六宗,望于山川,遍於群神。」《左傳·紹公元年》中云:「山川之神,則水、旱、厲疫之災,於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則雪、霜、風、雨之不時,於是乎禜之。」由此可見,萬物有靈的觀念及其影響下的宗教祭祀活動,在我國有相當長的歷史。

二、植物同樣也有靈性

  「萬物有靈」的觀念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如果說人類和動物有靈、有情,相信大家都能認識、理解。但對於那些沒有大腦的草木、花卉你相信它們也有靈性和意識嗎?俗話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意思是說:人不能像草木一樣,無情無義。然而,據科學家近幾十年來研究表明:草木絕非無情之物,它們不但有很深的情感,而且還可與人進行對話及遠距離的思維溝通。許家參加過實驗的科學家認為:人們看不到植物的移動,並不意味著在植物體中沒有一個豐富的、動態的多元世界。實際上植物這些看似靜默的小生命也有嗅覺、聽覺,並擁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只是我們從前沒有察覺到它們罷了。

  早在上個世紀的1966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測謊專家克里夫·巴克斯特一時心血來潮,他將測謊器的電極接到了一株名叫「龍葉蘭」的葉子上,然後他又拿起水杯向龍葉蘭的根部澆水。當根須吸足了水分以後,巴克斯特卻意外地發現,在自動記錄儀上,竟畫出了如同人類在短時間內,感情衝動時所表示出的一種鋸齒波圖形。此時巴克斯特又突然想到:如果我用火柴去燒龍葉蘭的葉子,儀器上又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沒料到他剛剛有了這個念頭,記錄儀上的顯示就開始不停地向上跳動。(3)

  在以後,巴克斯特又和他的同事們在全國各地的許多機構,依然用測謊器對包括萵苣、香蕉在內的25種植物做了類似觀察,其實驗結果如預料的那樣完全相同。另外,巴克斯特還專門設計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將兩棵植物並排放置於同一房間內,然後讓一名學生當著一株植物的面將另一株植物毀掉。接著巴克斯特又讓這名學生戴上面具後,混在幾個穿同樣服裝的人群中,再讓他和大家一樣,一個個地向活著的那株植物走去。結果只有「毀壞者」走過去時,植物才在儀器上記錄下極為強烈的恐懼信號。(4)

除此之外,巴克斯特還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首先在房間里放置了一棵植物,然後用新設計的一種儀器與它的葉子連接,併當著植物的面將還活蹦亂跳的蝦米投入到滾燙的沸水中去。結果發現每當他投蝦後的六、七秒鐘,記錄儀上的顯示曲線就會有一次急劇上升。接著他又將一枚雞蛋放入沸水,自動記錄儀上再次顯示出上升曲線。這說明植物不但可以與人交流感情,而且還可感知其它生物的痛苦,並可與其它生物發生思維溝通。而以上這些對植物的一系列重要發現,就是生物界著名的「巴克斯特效應」。

  在以後英國的喬治·德拉瓦爾,經三年的艱苦努力並耗資數萬美元,意外地發現人類的意識還可影響細胞的生長。他在論文中這樣寫道:如果你希望植物能迅速生長,最關鍵的是將種子小心地放在手裡,然後用虔誠而堅定的態度,去祈求保佑植物快速生長。實驗證明,只要你是誠心實意的,那麼就一定會起作用。據2014年9月7日有關媒體報道,在福建省南安英都鎮良山村,有400多畝晚稻在聽了一段時間《感恩歌》和《大悲咒》等樂曲後,竟增產了15%。據參加實驗的負責人介紹:這400多畝稻田裡,共放著500多個播放器。每個播放器裡面存有二三十首樂曲,可24小時全自動循環播放,並採用太陽能電池供電。經多年試驗發現,水稻在聽過這些樂曲後不但顆粒飽滿、產量提高,而且病蟲害也減少了許多。(5)

美國科學家馬塞爾·沃格爾,在做過大量有關人與植物溝通實驗後指出:「用一般人的標準來衡量,植物是瞎子、聾子、啞巴。而人是可以,而且也同時做到了與植物的感情溝通。」據1973年由彼得·托姆金斯,和克里斯朵夫·伯得合作編寫的《植物生命奧秘》一書介紹:近幾十年來,許多生物學家都對植物這項研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大量研究實驗,科學家們現已揭示了植物生命的諸多奧秘,並用大量事實證明了植物確有意識、思維及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在當前,世界上許多一流的科學家也都承認:任何一個有生命的細胞,都具有心理特性。而在如今,這項研究已成為了一門新興的生物學科——植物心理學,現已有大量其它學科的有關專家,也紛紛加入了這一研究行列。

三、與植物種子的神奇對話

  據孫儲琳老師寫的《萬物有靈——我與植物溝通時的一些體驗》一文描述:我堅信植物是「有靈性、有意識、有感情的」,當我進入某種功能態後,確實可以與植物溝通、對話,並可以在植物「同意」的情況下,極大地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如快速催開花蕾,使各類種子在瞬間發芽。而在狀態特別好時,甚至還能使炸熟的各類種子「起死回生」或「返老還童」。在幾年的時間裡,我與各方面的專家及研究者合作,曾對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進行過180餘次的實驗和演示。我認為,實驗成功的最重要條件是:要與植物「心心相印」,並要對植物充滿愛與激情,而只有這樣才可能實現與植物產生「心靈上的溝通」。

  而在《萬物有靈——我與植物溝通時的一些體驗》一文中,孫儲琳還曾這樣寫道:在與植物溝通之後,植物不但會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告訴你,甚至還會向你傾訴她們的各種情感和願望。有一次沈今川教授買了一大包黃豆,並把她們放在一個小玻璃瓶內,要我加意念讓她們快點發芽。此時我什麼也沒考慮,就開始和她們溝通讓她們儘快發芽。但我很快感覺到植物反饋的一個(聲音)說:「哎呀,太擠啦!太擠了!我受不了啦!」可我當時並未弄明白,因此還是不斷向她們發出:「請給我發芽!發芽!」的信息。過了一會我睜眼一看才知道,雖然豆子都發芽了,但一大堆豆子放在瓶子里沒有足夠的空間,長出來的芽都像蘿蔔須一樣的細,這時我才明白豆子們為什麼一直喊擠。

  還有一次,沈教授給了我三顆紅豆要我發芽,而當我和她們溝通時竟忘記了這是紅豆。我對著紅豆稀里胡塗地一個勁地默念:「綠豆、綠豆快發芽!綠豆、綠豆快發芽!」結果豆子向我發出信息說:「錯啦!錯啦!」我當時沒有領會過來,便對豆子說:「什麼錯了?別瞎講。」過了一會兒豆子又對我說:「我沒瞎講,是你錯啦!」我還是不明白怎麼錯啦,就集中精力通過天目一看才恍然大悟,原來要發芽的對象是紅豆,而不是綠豆。當我改正了對她們的稱呼後,紅豆很快就發了芽。孫儲琳在文章中還強調說:植物的種子雖然沒有嘴,但在功能態中,我能聽到她們發出的聲音信息。在與種子的對話中,聲音是清晰的、甚至是有個性的,不同的品種聲音也不一樣。(6)

四、與無生命體的神奇對話

  如果說,植物雖然沒有大腦,但它仍屬生物有感知可以理解。那麼,對無生命的其它物體依然可以感知、對話,你相信嗎?據《教師博覽》雜誌報道,2001年11月30日,天津紅橋區復興路工地文物發掘現場,有十幾位考古專家,在仔細端詳著一塊剛出土的鐵疙瘩,但沒有人能說明白它的來龍去脈。此時,只見一位貌不驚人的青年肯定地講道:「這是清咸豐年間福建寶福局鑄造的鐵錢,因為工藝粗糙沒有流通,就運到天津當炮砂,再往下挖應該還會有炮彈。」一個15歲孩子的話讓大家嗤之以鼻,但10分鐘後果然挖出一顆直徑4厘米的鐵炮彈。而這個孩子,就是能與文物對話的考古奇才——郝笛。

  郝笛當年已在考古界名震大半個中國,後來天津的許多大型考古挖掘現場都邀請他到場。8歲時,他花5元錢買下了直徑15厘米的、太平天國時期孤幣「洪武通寶」;10歲起他收藏考證古代盔甲,現在是國內外此項研究的頂級專家;12歲時,他破解了困擾中國考古界2000年的謎題「白金三品」和「魚腸劍」,初步確立了在中國考古界的地位;13歲時,他成為中國文博學會專業委員會年齡最小的會員。他的鑒定結果,往往決定著幾百甚至上千萬元額度的大宗文物交易。

  11歲時曾有人問郝笛,「你憑什麼給人家鑒定文物的真偽?」郝笛說:「很簡單,老的東西都是有神韻的,像圍棋的黑白子一樣分明。」「那什麼是神韻呢?」記者接著又問道。「是一種感覺,很微觀,說不出來,不過肯定不是唯物的東西……」山東電視台導演許凡和他打賭,並把他帶進山東博物館庫房,隨便指出一件文物讓其辨認,但郝笛只要看上一眼,他就能滔滔不絕地講上幾十分鐘。

  另外,郝笛還是第一個敢用照片鑒寶的人,而且從未失過手。不久前,蘇北山區一位農民給他寄來幾張照片,說這是他在自家院里打井時挖出的一個小銅盒。郝笛看了興奮不已,原來那是個只有記載沒見實物的秦朝衡器。他撥通那位農民的電話講道:「你的東西太珍貴了,實在難以做價……你去找某博物館的吳館長,就說我看過了,他能給你300萬。」有關郝笛鑒寶的傳奇在文物界傳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說,他親眼見過,一個被罩住的青銅鼎只露出針鼻大的小眼,郝笛竟能鑒出它的真偽。(7)

  據媒體介紹,1938年出生的王清舉,是個三級警監,及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在40多年來的辦案過程中,他只要看一下腳印,就能在眼前浮現出犯罪嫌疑人的特徵。王清舉利用他能與腳印對話的獨特絕技,曾幫助過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偵破了1200多起案件。由此,王清舉曾獲得過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一等獎、公安部授予的一等功、勞動模範、共和國英模等多項榮譽稱號。而又由於王清舉的破案故事傳奇,中央電視台等多家媒體還稱其為「足跡神探」。(8)

  據《神州》雜誌報道,2010年2月15日夜,江洋大盜潛入永城市工商銀行ATM機室,盜竊走現金80多萬元。王清舉接案後及時趕赴現場,僅依據一隻殘缺不全的鞋印,便鎖定了作案人的身高、體重、身體形態、走路姿態、職業、健康狀況等特徵,併當即排除了警方懷疑的當地500個嫌疑人,最後確定為與當地人有聯繫的外地人作案。警方根據王清舉提供的線索,歷經58天的艱苦奮戰,終於將逃回四川的江洋大盜陳相同抓獲。

  1987年6月15日,沈丘縣公安局民警張某某報案,稱其配帶的一支手槍和一套警服夜裡被盜。省公安廳和公安部鑒於案情重大,很快就決定請「足跡專家」王清舉來勘查破案。王清舉看了現場足跡後說:「作案人系男性青年人,年齡在25歲左右,身高167公分上下,中等體態,羅圈腿,小外八字步態,走路姿勢端正,腳跟出現磕痕,可能是複員軍人,並熟悉現場情況,應是當地人作案。」根據案情分析,縣公安局部署大批偵查人員在發案所在地開展排查,很快發現複員軍人李某符合條件。經過幾天的審訊,李某對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供認不諱。

  1998年1月21日夜,商水縣城關鎮南關行政村的一個建材門市部,發生了一起惡性縱火焚屍案。王順山的妻子和大女兒燒成重傷,另有兩個兒童被燒死,現場慘不忍睹。接到報警後,副局長張國營帶領偵技人員趕赴案發現場,並迅速準確地提取了犯罪分子留下的足跡。王清舉僅根據足跡樣本,就對犯罪分子進行了形象描述:作案人應是男性,年齡在40歲左右,身高165厘米上下,中等身材,走路姿勢不怎麼協調。公安幹警根據王清舉描述的形象,很快就鎖定了犯罪人是田四才,在大量事實與證據面前,田四才對自己的犯罪經過供認不諱。(9)

  我們都知道,在現實世界裡,由紙張、油墨構成的書本是沒有生命、沒有靈性的。但在「空性的世界」里,它們卻是鮮活的、有靈性的。2014年初,雲南大學新空間實驗室的幾位老師,在朱念麟教授的帶領下,進行了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人——書對話」試驗。他們讓被培訓的學生,首先利用如念佛機一類的發聲裝置打開「天耳」,然後讓受試者在用手摸著書本的同時,心中默默地先向書本問好。當用「天耳」聽到書本的回答之後,就可以開始與書本對話。通過幾次試驗發現,與書本對話不但可指導孩子提高學習成績,並且可以預測考試的分數。而在此之前,雲大的老師們還成功地做過許多,如火柴、玩具等「無生命體」的對話試驗。另外他們還發現,書本的靈性決不亞於我們人類,因此在與它們溝通時,得像對待受尊敬的人、甚至是神一樣要心存恭敬。而只有這樣,才可能實現與書本等「無生命體」的對話。

五、水也可感知人的思維

  早在上個世紀的1987年,法國科學家傑克·班伯尼就曾對水做過許多實驗,他發現水有一定的記憶功能,並懂得人的情感。到了1994年,日本INM研究所的另類醫學博士江本勝等人,又通過高速攝影機觀察放大了的水結晶體,進一步證實了水不但賦有豐富的感情,而且還可識別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及民族的語言、文字,甚至是你瞬間的思維變化。據江本勝所著《水知道答案》一書介紹:當我們給水以感謝、神聖、關愛一類讚揚的美好語言、文字等信息時,水的結晶體是既美麗又規整的六角形狀。但當我們給水加以咒罵、痛恨及悲哀的信息時,水就會變成十分散亂、難看的結晶體。更奇怪的是當科學家不用語言和文字,而只用意念給水試驗時,水依然能夠感覺到給它的好壞信息。科學家們又讓水傾聽不同的樂曲,結果水也會以不同的結晶形態表達不同的感受。(10)

  1997年2月2日的下午,江本勝博士還做過一次這樣的試驗。他將一杯取自東京品川的自來水,放在實驗室的辦公桌上,然後讓來自日本各地的500人,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為這杯水發出如:「水變乾淨」、「謝謝」之類的各種美好祝福。結果使這杯原結晶體十分散亂的標本水,變成了美麗的六角形結構。科學家們又將水的樣本拿到寺院或教堂,結果發現經過祈禱過的水晶體形狀最為美麗。科學家們還將一鍋米飯,煮熟後分別裝在兩個玻璃瓶中試驗,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貼有感謝、友好字樣瓶子的米飯變成了微黃色,吃起來味道也要比以前好的多。但貼有憤怒、辱罵標籤瓶子的米飯不僅顏色完全變黑,而且還發出了難聞的惡臭。江本勝博士最後說:經科學證實,人的意念和情感是完全可以改變水分子的結構,並且還可以影響到我們的身體。(11)

  2006年元月,俄羅斯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斯坦尼斯拉夫·澤寧,與日本的江本勝博士合作,在對水的這種神奇特性進行研究時又發現:當他們將世界各地的自來水,與各大洲的泉水及荒郊地下水比較觀察時,發現絕大部分城市自來水的結晶體都顯示模糊不清、形態醜陋。而各大洲泉水及荒郊地下水的結晶體,卻都是如寶石首飾那樣令人為之神往的六角形結構。科學家們還將個別具有不同形狀和重量的雪花晶體,分別融化後再將它們凍結,發現重新凍結的雪花晶體形狀和重量與融化前竟完全一樣。江本勝在書中還表示:如果小小的水結晶都有靈性,那其它物體也是應該有靈性的,萬物都是有意識的生命體。(12)

  美國著名生物學家賴特曾經說過:「精神是普遍存的,它不僅存在於生物及它們的細胞之中,而且也存在於原子、分子和基本粒子之中。」早在上個世紀的1982年,法國物理學家艾倫·愛斯派克特和他的小組,就成功地完成了這項實驗,證實了微觀粒子之間存在著一種叫作「量子糾纏」的關係。在量子力學中,有共同來源的兩個微觀粒子之間不管它們被分開多遠,都一直保持著神秘的糾纏聯繫。假如說對一個在地球上的粒子進行擾動,那麼另一個粒子即使遠在太陽系邊緣的冥王星上或更遠,也會在瞬間感覺得到。量子糾纏目前已經被世界上許多實驗室所證實,科學家認為量子糾纏的實驗證實,是近幾十年來科學界最重要的發現之一,雖然人們對其確切的含義還不太清楚,但是對哲學界、科學界和宗教界已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對西方科學的主流世界觀產生了重大的衝擊。(13)

六、結束語

  「萬物有靈論」自19世紀歐洲人類學開始,就不被現代科學所接納,因而也被某些主流科學家,當成是有別於知識的「信仰」。然而在今天,當我們用宇宙全息統一論的觀點,來分析先民的這一原始信仰時,會發現在所謂愚昧迷信的深處,卻有著許多合理的哲學思想,甚至有些已被當今科學所證實。早在公元前的500多年,希臘第一自然科學家和哲學家泰勒斯就說過:「整個宇宙是有生命的,而人正是有靈魂,才使一切生機盎然。」自然保護學家卡佛也曾說:「只要你愛的深,萬物都會向你訴說。」而現代「自組織派」的理論則更認為:就是無機物,也普遍存在有「生命」特徵的「自組織現象」。

  「萬物有靈」的觀念,不僅反映出先人對自然萬物尊崇的一種謙卑美德,另外也體現出先人對宇宙關係和生態系統的熱愛和關懷。而更重要的是它擺脫了在西方人本主義思想傳統下,人與自然客觀對立的征服關係。自17世紀以來,人類文明史上出現了一次以科學技術為主要標誌的偉大革命,它給我們的物質生活和社會文明帶來了空前的進步。近百年來,人類在改造環境、征服大自然的歷史進程中的步伐更快了,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環境的全面破壞、溫室效應增加所造成的全球氣溫急劇上升,以及氣溫上升所帶來的更多災難。大自然雖然無語,然而大自然卻用這種不言的方式回答了傷害、破壞她的人類。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一書中說:「不要過分地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

我們的先人講:「山川,是有道性的。」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也曾說過:「自然,是有意識的。」道家典籍《太平經》曰:「自然之法,乃與道連。守之則吉,失之則患。」而我們在嘗到了無數苦果的現在,才逐漸懂得了要「善待自然」的重要。我們在付出了沉重代價後的今天,才開始意識到「萬物有靈」思想的真諦。所以說,「萬物有靈」的觀念不但有對自然崇拜、敬畏的宗教情感,它裡面還蘊含有極其樸素而又深刻的環保智慧,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精髓,它對解決現代人所面臨的生態危機等自然災害,有著一定的指導意義。面對傷痕纍纍的地球母親,那麼我們今天是否可以這樣認為:古人對自然萬物的敬仰、崇拜,並不單單是出自於愚昧和畏懼。恰恰相反,而是出自於對大自然的真正了解呢?

除此之外,「萬物有靈」論的思想精髓,對於開發人體生命科學,及重新認識當今的物質世界,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啟迪作用。而實際上,宗教及神秘文化中的更多理論、思想,我們今人並非都能真正理解、認識。所以說:許多問題在我們沒有完全搞清、弄懂之前,不要妄下什麼愚昧及迷信的定論,而是要利用它們中的一些積極因素,如何更好地服務於當今社會。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我們不了解的東西實際上是存在的,它以最高的智慧與內在的美麗表現出來。而我們愚笨的感官只能感到它們的粗淺形式……有些人認為宗教不合乎科學道理,我是一個研究科學的人,我深切地知道,今天的科學只能證明物體的存在,而不能證明某種物體的不存在。」

主要參考文獻:(1)加巴拉耶夫著《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頁;(2)列維·布留爾著《原始思維》,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418 頁;(3)(美)希拉·奧斯特蘭德著《人體特異功能研究和運用》,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頁;(4)(美)希拉·奧斯特蘭德著《人體特異功能研究和運用》,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年版第195頁;(5)林志安戴曉暉《真的嗎?水稻聽音樂增產15%》,《東南早報》2014年9月7日;(6)孫儲琳《萬物有靈——我與植物溝通時的一些體驗》,《中國人體科學》總第31期;(7)魏東平《考古奇才——郝笛》,《教師博覽》2007年第7期;(8)田林《腳印神探——王清舉》,《東方今報》2012年11月10日;(9)趙祚令《腳印神探——王清舉》,《神州》2011年第24期;(10)江本勝著《水知道答案》,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16頁;(11)江本勝著《水知道答案》,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63頁;(12)江本勝著《水知道答案》,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62頁;(13)(美)布萊恩·克萊格著《量子糾纏》,重慶出版社2011年6月版第1頁。


推薦閱讀:

2018年關於獵頭行業的思考:深耕行業,精耕客戶
關於我國政府公共管理法治化的思考
班級管理共振模式的實踐與思考
【日進一詞】AGO思考法
《棋事》專訪羅洗河:思考 以應棋之聲

TAG:思考 | 探討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