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偏旁部首解
手部,「手」象形字。用「手」作意符的字,多以手有關。「手」作意符,在漢字中的位置不同,而形態各異。
「手」作意符放在漢字下邊,多寫作「手」,如「拿」、「拳」等。
「手」作意符放在漢字上邊,俗稱「看字頭兒」,如「看」。手搭涼棚用目遠眺。
「手」作意符放在漢字左邊,寫作「扌」,俗稱「提手旁兒」,如「操」、「打」、「扶」等。
又部,「又」象形字。「又」的本意是「右手」,「又」是「右」的本字。《說文》:「又,手也。象形」。
用「又」作意符的字,多以手有關。
如「叔」,左邊「尗」音shū,是豆類;右邊是手(又)。本意是「用手拾豆」,泛指拾取。後來被借用為「叔伯」的叔。於是在「叔」上加「草」成「菽」,以表原意。
如「報(報)」,左邊的「幸」是古代刑具,「卩」跪著的人形,「又」是手。合起來是「逮犯人定罪判刑。」《韓非子·五蠹》「報而罪之。」
如「取」,《周禮》記載:「獲者取左耳。」割下左耳計數請功。
「又」作意符放在漢字中部或上部,寫作中間一橫有右頭的「彐」。如「秉」,手裡拿著禾穀。引申為拿著,持著。如聿,手裡拿著刻刀,後世書寫改為毛筆。「聿」泛指筆。
「又」作意符放在漢字下部,如「史(叓)」是手中拿著「冊」的形狀。上部「中」是「冊」。
部,「」音zuǒ,象形字。本意是「左手」。因與「右」相反,引申為「違背」。後來在「」下加「工」(工具)成「左」,表示拿工具助人,即「佐助」之意。再後來,在「左」的左邊加個「單立人兒」成「佐」。用「」作意符,多與手有關。
如「灰」,上部「」是手,下部是火。可以用手拿的火,就是「灰燼」。
如「友」,是兩隻手,用手相助叫做「友」。
父部,「父乃斧之初字」。石器時代,男子持斧。父與男性有關,如田父、漁父。爸、爹、爺。
攴部,攴(攵)音pú,會意字。上部是個器械,下部又(手),表示手持器械擊打。「攴」作意符,與手持器械擊打或勞作有關。如「敲」,形聲字,右形左聲。如敺(驅),拿著鞭子趕牲畜。
「攵」俗稱「反文兒旁」,是「攴」的隸變。如「政」,《周禮·夏官·序官》:「使帥其屬而掌邦政」註:「政,正也,所以正不正者也。」統治者用暴力施行他們的政治。如「教」,本意就是手持棍棒管教子女。如「敗」,本意就是手持器械毀壞貝殼。貝殼在古代作為錢幣,視為寶物。
廾部,「廾」音gǒng,,俗稱「弄字底兒」。 「廾」為象形字,甲骨文中是左右兩手捧東西的形狀。用「廾」作意符的字,多與手的動作有關。
如「弄」,上部的「王」是「玉」,下部是兩隻手。本意是兩隻手捧著玉玩賞。
如「戒」,是兩隻手持戈,戈是古代兵器。「戒」的本意是警惕、戒備。
如「典」,甲骨文寫成上部是簡冊,下部是一雙手(廾),是雙手捧簡冊的形狀。小篆把下部的「廾」寫成「丌(音jī)」,這樣「典」就成了把書放在書架上的樣子。後來把一橫下邊的兩豎變成了八字底。「典」的本意是「可以作為典範的重要書籍」。
寸部,「寸」指事字,小篆上部是手形,在手下加一點,指明「寸口」位置。寸口與手腕約有一寸長。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寸」與「又」字相同,所以古文中「寸」與「又」通用。用「寸」作意符,與手有關。
如「射」,金文左邊是弓上有箭,右邊是發箭的手(寸)。小篆把「弓上有箭」寫成了「身」。
如對(對),左上部是草木叢生貌,左下部是土,右邊是手(寸)。本意是:人工培植的草木長得茂盛。草木叢生,多株並立,引申為「相對」、「對著」、「對立」。
聿部,「聿」音yù,為會意字。上部 「彐」 是手,手中拿的是用來刻字的契刀。聿的本意是刻刀。用「聿」作意符表示與筆有關。
如「肄」意為「學習」。學習離不開筆。
如「畫」(畵、畫)。上部是「手握著筆」,下部是「田」,合起來意思是:把田地界限用筆畫下來作為依據。畫的本意是「劃分田界」。
如「書」(書)。上部是「手握著筆」,下部是「曰(說)」,合起來意思:用筆來說話。就是書寫。
隸部,「隸」音dài,為會意字。上部「彐」是手,手中拿的是一條禽獸的尾巴。「隸」表示捉住意。後來「隸」寫成了「逮」。因為捕捉要追趕,所以加了走之兒「辶」。用「隸」作意符,多與捕捉有關。
如「隷」(簡化為「隸」),音lì。形聲字,右形左聲。表示捕獲來的俘虜或罪犯。奴隸社會奴隸主把捕獲來的俘虜或罪犯當做禽獸看待,可以任意宰殺。「隷」本意是奴隸中的一個等級,泛指所有奴隸。「隷」是「奴隸」中「隸」的正字。「隸」為「隷」的簡化字。
爪部,爪音zhǎo,象形字。本意是鳥獸腳趾。也是人的指甲和趾甲的通稱。用「爪」作意符,多與人或動物的腳爪有關。
如「爬」,形聲字。本意為「搔」,瘙癢要用爪。引申為趴在地上向前移動或是攀援。
「爫」俗稱「爪字頭兒」。是「爪」作意符放在漢字上邊的變體。為了書寫簡便美觀。
如「受」,是形聲字。上面的「爫」是手掌朝下的一隻手,下面的「又」也是一隻手(又,手也)。「受」的本意是一方給予一方接受。這在文字學上叫「施受同詞」。由於這樣用起來不方便,於是後世為了區分,在受的左邊加個「扌」寫成「授」,表示用手給。「受」與「授」得以區分。上「爫」下「又」之間的「冖」,本是個「舟」字,作聲符。小篆把「舟」簡化成「冖」。
如「爲」(為),是會意字。上面的「爫」是一隻手。下邊是一隻頭朝左的大象形。一撇「丿」是象鼻。「為」的本意是牽著大象去幹活。所以,「干」和「做」是「為」的本意。
如「爭」(爭),會意字。上面的「爫」是一隻手,下邊的「彐」是又(手)的變體。是兩隻手爭奪棍形的東西「丨」。
如「印」,會意字。左部是「爪」字的變體(放在所構成漢字的左邊),右部的「卩」是跪著的人形。合起來意思是:用手按壓使人跪下。「印」的本意是「按壓」。圖章是被按的,「印」引申為「圖章」。秦朝時皇帝用的圖章叫璽,官私用的圖章叫印。
如「盥」音guàn,會意字。上部是兩隻手捧著水,下部「皿」是是水盆。「盥」的本意是洗手。
丮部,「丮」音jǐ,象形字。金文中,是伸著雙手蹲踞著的人形。意思是伸著雙手做事情。「丮」的本意是「握持」。用「丮」作意符,大都與用手勞動有關。「丮」作意符多訛變寫作「丸」。
如「埶」(藝的本字),意思是拿著禾苗去種植。「藝」的本意是「種植」。
如「蓺」音yì,意為種植。
如「藝」,甲骨文寫法:右邊是伸著雙手蹲踞著的人形,左邊是顆禾苗。即「秇」。經過金文、小篆和楷化,寫作「蓺」。由於後來大量漢字形聲化,就在「蓺」的下面加個「雲」作聲符,這樣把原來會意字,變成了會意兼形聲的字了。
厶部,「厶」音sī,會意字,向自己懷裡攬物貌。「厶」作意符,多與自私有關。
如「篡」,音cuàn,意為採取不正當的手段獲取地位或權利。所以用「厶」作意符。
鬥部,「鬥」音dòu,甲骨文中寫作兩人對打的形狀。「鬥」本意為爭鬥、對打。「鬥」現在簡化為「斗」。由「鬦」簡化而來。「鬥」與「斗」本義無關。「鬥」作意符多與爭鬥相關。
如「閙」,會意字,現簡化為「鬧」。市場上買賣東西,討價還價,爭論不休,所以「閙」字用「鬥」和「市」作意符。引申為嘈雜、熱鬧。
如「鬮」,音jiū。會意字,現簡化為「鬮」。至今仍在沿用的「抓鬮兒」,只因爭執一件事決定不下來。所以用「鬥」和「龜」作意符。「龜」(龜),古人用龜甲占卜,已決定行事。
走部,「走」字在金文中上部是一個甩開兩臂邁著大步的人形(楷化時變成了「土」),下部是一隻大腳,表示行進。合起來「走」的本意是「跑」。古時跑步叫走,快步走叫趨,不緊不慢地走叫行。用走作意符,大都與行走有關。
如赴,形聲字,「走」作意符,「卜」是聲符。意為前往。
如趣,兩個讀音。讀cù,同促,表示「催促」,「催人快走」;讀qù,意為「趨向」,有引申為「意向」,「興趣」。
止部,「止」象形字,在甲骨文中是一隻腳的形狀。「止」的本意是「腳」、「足」。用「止」作意符,大都與腳的動作有關。
如正,會意字。下面的「止」是向前行進的腳;上面的「一」是由一點轉變而來,表示向這個目標一直走下去。所以「正」的本意是「不偏不倚」、「正中」、「正直」。
如步,會意字。是上下兩隻腳,「步」的本意是行走。古人把左右腳各邁出一次叫「步」,只賣出一隻腳叫「跬」(kuǐ)。
如歱,形聲字,用「止」作意符,「重」聲符,音zhǒng,即「腳後跟」。後來「歱」寫成了「踵」。
辵部,「辵」音chuò,「辵」的本意是「疾走」、「運行」。鄭玄說:「不拾階而下曰辵。」楷書用「辵」作部首時,寫作「辶」,俗稱「走之兒」。用「辵」作意符的字,大都與行走有關。
如「逐」,「豕」音shǐ,意為「豬」。合起來意思是:追趕一頭豬。「逐」的本意是追趕。
如「進」(進),「隹」音zhuī就是鳥。「進」本是會意字:鳥向高飛,人往前走。意思是「前進」。漢字簡化時,寫作「進」,改成了形聲字。
廴部,「廴」音yǐn,表示「長行」之意。「彳」音chì,表示小步走。小篆把「彳」的下部向右加長筆畫,後演化成「廴」,表示「長行」。後用引弓之「引」而「廴」廢。用「廴」作意符,大都與行動有關。
如巡,意為「往來視察」。如延,意為引申、伸展。
足部,足()是會意字。甲骨文中,上部的「口」是膝蓋的形狀,下部的「止」是腳的形狀。整個字是從膝蓋到腳趾,表示「小腿」。古人稱小腿為腳。「足」是支撐人體的,引指物器下面的腿狀物。用「足」作意符,大都與腳有關。
如「蹇」,音jiǎn,意為「跛足」。如「躗」,音wèi,牛用蹄子踢。
俗稱「足字旁兒」,「足」作意符放在字的左邊時,變為「」。
如「路」,形聲字,左形右聲。「」表示用足走路。「各」表讀音。
如「蹈」,形聲字,「」表意。「舀」 表讀音。「蹈」,踩踏之意。
疋()部,「疋」音shū。又讀"yǎ"古同「雅」,《爾雅》亦作《爾疋》;還讀pǐ 同「匹」。「」是「疋」的變體。「疋」的甲骨文寫法是:上部為膝蓋和小腿形,下部為腳形。「疋」和「足」的小篆寫法幾無差別。「疋」的本意是「腳」。用「疋」作意符,大都與腳或行動有關。
如「疏」,會意字。小篆的寫法是:左邊是足()形,表示行動,「破胞足動」。右上部是個倒過來的的「子」(嬰兒),(頭朝下順產)。右下部是分娩時留下來的羊水。合起來的意思是「產婦順利分娩」。 「疏」的本意是「通」。
夊部,「夊」音suī,會意字。甲骨文中象腳跟在上,腳趾在下的腳形。即翹起腳跟走路。「夊」表示走不快,行遲貌。「夊」作意符,今已併入夂(zhǐ)部。用「夊」作意符,多與腳或腳的動作有關。
如「復」,用「夊」作意符,表示「走老路」、「返回」。引申為「恢復」。進一步引申為副詞「再」、「又」。
夂部,夂(zhǐ)與「夊」(suī)不同,「夂」是由遠而近、自上而下的意思。用「夂」作意符,多與腳或腳的動作有關。
如「各」,上部「夂」是腳,下部「口」是門口,合起來意思是:人從外面走進屋來。「各」的這個本意早已消失,現為「每個」之意。
如「舛」,人與人抵足而卧的形狀。引申為相違背、不同。再引申為「錯誤」「不利」。
如「舞」,會意字,上部是人拿著獸尾或枝條的形狀,下部是兩隻腳。意思是在跳舞。
麥(麥)部,會意字。上部是麥穗形狀,下部是夂(zhǐ)(腳)。古人迷信,認為麥是穀神后稷送來的。在「來」(麥形)下加「夂」(腳)成「麥」,表示「來到」之意。因為「麥」字常用,後來為了書寫方便去掉了「夂」,成了「來」(來)。本表「來」講的「麥」,就當麥子講了。「來」與「麥」互換,沿用至今。麥是麥的簡化字。用「麥」作意符,多與麥子、糧食有關。
如麩,形聲字,左形右聲。即「麩子」,麥子皮。現在「麩」簡化為「夫」。
癶部,「癶」音bō,會意字。「癶」的小篆寫法是:左邊是個足(止),右邊是個反足(反止)。是兩隻腳向外撇著的羅圈腿。所以,「癶」的本意是「兩足分張不正,行走不便」。 「癶」的寫法是從小篆隸變而來。「癶」作意符,多與腳或運行有關。
如「發」(發),上部「癶」是運行之意。下邊的殳(shū)是持箭開弓的手。意為「射發」。
如「登」,本意是手捧豆子向前進獻食物。「登」本意是「向上」。
韋(韋)部,會意字。上下是兩隻腳的形狀,表示人;中間的「口」代表城。合起來是圍攻城池。「韋」是圍的本字。因「皮條」能圍繞纏東西。後「韋」(韋)借用為「皮條」。在「韋」的外面加「囗」成「圍」(圍),表示「圍繞」。用「韋」(韋)作意符,多與皮革有關。
如「韜」,形聲字。本意是「弓和劍的套子」。 「弓和劍的套子」多用皮革製成,所以用「韋」作意符,「舀」作聲符。韜是用來藏護攻劍的,引申為「韜略」、「計謀」。
是部,「是」上部是「日」,下部是「正」,意思是:太陽照到的地方看得最清楚、正確。用「是」作意符,多表示「對」、「正確」。
如「韙」,音wěi形聲字,「是」作意符,「韋」表聲符。意為「對」、「正確」。引申為「好」、「善」。
旡部,「旡」音jì,「旡」象形字。是身子朝左背過頭去張著口在嘆息的人形。與「欠」相反。「欠」的甲骨文身、首方向一致,氣息通暢,打呵欠。「欠」身、首異向,咽喉不通暢。「旡」《說文》解釋:「飲食氣逆不得息。」用「旡」作意符的字,多與飲食有關。
如「既」,會意兼形聲。金文寫作:左邊是個食器;右邊是個「旡」(半跪的人形,扭過頭去,張著口,不看面前的食物),意思是吃飽了。楷書寫作:左邊是個食字的下半部分,右邊是個「旡」。「既」的本意是吃完了。引申為「完了」。又引申為副詞「已經」。
自部,「自」是象形字,甲骨文象人鼻子的形狀。「自」的本意是「鼻子」。在古代,「自」與「鼻」音義相同。由於人們說話時常用手指著自己的鼻子以表示自己,「自」漸漸地被借用為第一人稱代詞「自己」。「自」的本意逐漸不用了,又另造一個「鼻」字。用「自」作意符多與鼻子有關。
如「臭(xìu)」,會意字,上部「自」是鼻子,下部「犬」是狗。會合起來意思是:狗用鼻子聞氣味。「臭」的本意是「嗅」,用鼻子聞。「臭」也當名詞「氣味」講。「臭」還當形容詞表示氣味難聞,跟「香」相對。後來造「嗅」字,以代「臭」的本意。
如「息」,會意字。上部「自」是鼻子,下面是「心」是心臟。古人認為呼吸是心臟的活動,通過鼻子來完成。「息」的本意是「喘氣」。引申為「氣息」。在引申為「休息」。
鼻部,「自」(本意鼻子)被借用為代詞「自己」後,另造出形聲字「鼻」。上形下聲。用「鼻」作意符與鼻子有關。
如「鼾」,音hān,形聲字,俗稱「打呼嚕」。
如「劓」,音yì,形聲兼會意。古代割鼻子的一種刑罰。
耳部,「耳」象形字。本意「耳朵」。「耳」作意符,多與耳朵有關。
如聲(聲),形聲字,意為聲音。後簡化為「聲」。
目部,「目」是象形字。本意是「眼睛」。引申為「看」。用「目」作意符多與眼睛有關。
如「睡」,會意兼形聲。左邊「目」是眼睛,右邊「垂」表示眼瞼下垂(兼表音)。合起來意思是「打瞌睡」。古人稱「坐著打瞌睡」為「睡」;「閉著眼睛」叫「眠」;「躺在床上」叫「寢」;「趴在几上睡」叫「卧」;「睡著了」叫「寐」;「睡醒了」叫「寤」。
如「面」,甲骨文畫一張臉的輪廓,中部畫了一隻眼睛。表示一個人的面孔。「面」的本意是「臉」。引申為「表面」。
如「眉」,金文是在眼睛上畫三根眉毛。如果不在眼眉下畫出眼睛,就很難看出是眉毛。這叫「襯托性的象形文字」。「眉」的本意是「眉毛」。
如「省」xǐng,甲骨文下部是眼睛,上部畫出個目光四射的樣子。「省」本意「省察」。引申為「自我檢查」,再引申為「明白」、「覺悟」、「探望」。後被借用為行政區名稱。
臣部,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都寫成豎立著的眼睛形狀。當人低頭側面而視時,眼睛就是豎立著的形狀了。古代奴隸是不能抬頭正視主人的,只能低頭側面而視。「臣」是奴隸俯首聽命的眼睛特徵。臣的本意是「奴隸」(男奴)。男奴曰臣,女奴曰妾。古代官吏在君王面前自稱「臣」,表示謙恭。這樣,引申出「做官的人」的含義。用臣作意符多與眼睛或下人有關。
如「卧」,左邊「臣」是豎立著的眼睛;右邊是個「人」字。古人把「趴在几上睡」叫「卧」。人伏案而眠,常側著頭,枕著胳膊,眼睛自然豎立著。引申為「躺著」,在引申為「平放著」。
如「監」(監),甲骨文是一個人低頭對著器皿豎立著眼睛。表示對著水照自己的模樣。「監」的本意是用來照自己影子的器具。引申為「照影子」。再引申為「監視」。後來,發明了銅鏡,「監」就寫成了「鍳」。「監」現簡化為「監」。
如「臨」(臨),是一個人對著許多器物(口為器物口,三個口表示很多器物),低頭豎立著眼睛(臣)。「臨」的本意是「從高處往低處看」。引申為「降臨」。再引申為「面對」。「臨」現簡化為「臨」。
見(見)部,「見」甲骨文畫成一個面朝左跪著的人,人的頭上畫隻眼。「見」的本意是「看」。引申為「會見」,再引申為「接見」、「見解」、「見識」。東西是被看見的,所以「見」又用來表示被動,「見笑」。「見」先簡化「見」。用「見」作意符,多與「看」有關。
如「覓」,mì上部是「手」(爫),下部是「見」。意思是一邊用手撥弄,一邊用眼看。「覓」的本意是「尋找」。
如「覚」(覺),音jiào或jué形聲字,下形上聲。上部是「學」字去掉了「子」。下部「見」就是看見。「覚」的本意是「睡醒」。引申為「知覺」、「感覺」,再引申為「覺悟」。「覚」現簡化為「覺」。「睡覺」的覺,與「覺」的本意相反,是後來詞義變化的結果。
如「視」,為形聲字,右形左聲。本意是「看」,引申為「看待」、「視察」。
毛部,「毛」象形字。像羽毛的形狀。「毛」的本意是「鳥的羽毛」。引申為「毛髮」,再引申為「細小」,還引申為「粗糙」。用毛作意符多與毛髮有關。
如「毫」,意為「又長又尖的毛」,又指「細毛」。因為毛筆的頭是用毫毛做的,所以「毫」被用為毛筆的名稱。「毫」也是長度單位。
如「毳」音cuì,會意字。用三個「毛」會意絨毛很多。
彡部,「彡」音shān,指事字。象裝飾用的毛髮或色彩條紋的樣子。由三個「丿」組成,指毛畫文飾之數無窮。「彡」本意是「花紋」。用「彡」 作意符多與毛髮或描畫修飾有關。
如「形」,本意是形象,事物的形體。引申為「容貌」、「樣子」。再引申為抽象的「形勢」、「顯露」。
如「須」,金文像一個面朝右的人形,面上翹著三根鬍鬚。「頁」本意是「頭」, 「彡」在頭側即「臉上」。 「須」的本意是鬍鬚。假借為「等待」,引申為「需要」、「應當」。
髟部,「髟」音biāo,小篆寫成「人披著長發的樣子」。用「髟」作意符多與人頭髮有關。
如「髮」(發),「髮」形聲字。用「髟」作意符,「犮」是聲符。「髮」就是頭髮。現簡化成「發」,只是一個符號了。
如「髫」音tiáo,意為「小兒垂結」。古代男子二十歲以前頭髮不挽在頭上。「髫」引申為「兒童」。
如「髻」音jì,就是把頭髮挽起來後扎在頭頂上的髮髻。
而部,「而」象形字。金文中下垂的四條線,象往下垂披的頰毛的形狀。「而」本意是「頰毛」。後來被借用為連詞,當「如果」、「但是」講。用「而」作意符多與毛髮有關。
如「耍」,意為「玩耍」。古代嬉戲,多在鬚髮上打扮,所以用「而」和「女」作意符。引申為「戲弄」、「施展」。
「頁」(頁)部,「頁」在甲骨文中,上部是個頭,面朝左,中間是眼睛,頭頂長著三根毛髮。下部是朝左半跪著的人。「頁」的本意是「頭」。假借為「書頁」的頁後。就另造個形聲字「頭」。用「頁」作意符多與頭有關。
如「題」,本意是「腦門」,即眉毛以上,頭髮以下的部分。「頁」作意符,「是」為聲符(古代「是」與「題」讀音相近)。由「腦門」引申為「標題」、「題目」。
如「顧」(顧),回頭看。「頁(頁)」作意符,「雇」為聲符。引申為「看」、「探望」、「拜訪」、「照顧」。
如「顴」,形聲字,意為「顴骨」。眼眶以下,兩腮之上的突起部分。
首部,「首」甲骨文是象形字。是面朝左,有眼睛,有嘴巴,頭頂有三根毛髮的形狀。「首」的本意是「頭」。引申為「首領」、「第一」。又引申為量詞。用「首」作意符多與頭有關。
如「馘」,音guó,割下左耳。耳長在頭上,所以用首」作意符;「或」是聲符。
心(忄、)部,「心」象形字。金文中象人和動物心臟的形狀。「心」的本意是「心臟」。古人以為思考是心臟活動。引申為「心思」、「意念」。因為「心臟」在胸腔正中,又引申為「中央」的意義。用「心」作意符,多與「心」、「心理活動」有關。
如「慮」,思考,「心」作意符。
如「思」,思考,「心」作意符。
如「忠」,盡心竭力,「心」作意符。
如「快」,高興,「心」作意符。
如「慕」,下形上聲,本意是「思念」, 「心」作意符。
如「恭」,從心共聲的「恭」,本意是「恭敬」。恭敬是一種心理情感。「恭」原寫作「龏」,上部是一條龍,下部是拱起的兩隻手。是拱手拜龍,表示恭敬。(「廾」音gǒng,,俗稱「弄字底兒」。 「廾」為象形字,甲骨文中是左右兩手捧東西的形狀。用「廾」作意符的字,多與手的動作有關。前面已解說)。
骨部,「骨」字在甲骨文中象骨架的形狀。本意是「骨頭」。引申為支撐物體的骨架,再引申為人的品質、氣概。用「骨」作意符,多與骨頭有關。
如「髕」bìn,左形右聲,「膝蓋骨」。古代有一種剔去罪人膝蓋骨的酷刑,叫髕刑。
如「髀」 bì,左形右聲,「股骨」,即大腿骨。引申為大腿。
歺(歹)部,音è,甲骨文中象剔去肉的殘骨形。隸書寫作「歺」(è),宋元以後與「歹」(dǎi)混合。「歹」是宋元時代北方少數民族的一個文字,隨著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被漢字吸收,即「外來文」。因「歺」 與「歹」的形和義均相近,所以宋元以後就把「歺」寫作「歹」。《說文》:「歺,列骨之殘也。」即剔解之殘骨。又承襲外來文「好歹」的「歹」,與「好」相反。用「歺(歹)」作意符,多與壞、死傷、不祥有關。
如「殤」,人未到成年而死。用「歹」作意符。《儀禮·喪服》:「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不滿八歲以下,皆為無服之殤。」引申為「戰死者」,為國而死的叫「國殤」。
如「殘」, 左形右聲,用「歹」作意符。意為「殺害」。引申為「殘暴」、「殘缺」、「禍害」。
如「死」,甲骨文象生人拜於朽骨之旁。「歹」殘骨形。
如「斃」,本意是「身子向前倒下」。引申為「死亡」。漸漸地,「死亡」成了斃的常用義了。其本意卻很少有人知道了。
如「薨」hōng,周代指諸侯死。古代帝王死叫「崩」;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庶人死叫「死」。
推薦閱讀:
※論漢字再簡化
※常用漢字的筆畫和五行屬性(轉載)
※常用漢字五行(木、火、土、金、水)屬性字型檔大全
※現行漢字識字教育模式下的識字過程及其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