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無聊至極的體驗……就是會拿電棍電自己一下
一個人無聊至極是什麼一種體驗?
暗涌,The Follower of Psychology
不知道哪位作家曾經說過,古代的帝王們發明了種種酷刑,卻沒有百無聊賴的殺傷力來得大;酷刑我們是無福消受了,倒是飽受百無聊賴的折磨。無聊的時候,有人會數洽洽香瓜子,有人給猴年春晚做筆記,甚至還有人想學習。
那麼,在你無聊的時候,如果桌子上恰好放著一根電棍,你會不會沖著自己來一下?
2014 年,《Science》上發表了 Timothy D. Wilson 等人開展的一項關於無聊的研究。研究者招募了 55 名被試,並進行了兩個階段的實驗:第一階段需要被試對不同類型的刺激進行評分;第二階段則需要研究被試怎樣度過無聊時光。
首先是第一階段。在被測試了當下的情緒狀態後,每個被試被單獨領進一間陳設簡陋的房間。首先他需要對呈現的一系列刺激進行評分,這些刺激包括:
* 關於電擊,現在可公開的情報:
- 在電擊前,電腦會彈出詢問窗口,被試確認後才會觸發電擊;
- 電擊器裝在腳踝部,因此電擊不會對思維能力產生影響;
- 由於女性的疼痛閾值較低,為了使男女感覺一樣痛,男性受到的電擊強度為 4 毫安,而女性受到的電擊強度降低至 2.3 毫安。
被試被要求用 1 到 9 的數字代表自己的感受,1 代表這個刺激十分令人不快,9 代表這個刺激非常令人愉悅;同時研究者要求他們想像,如果研究者給他們 5 美元,他們願意花多少錢再次體驗某個刺激,或者願意花多少錢避開某個刺激。電擊的痛苦是如此劇烈,55 名被試中有 42 名表示寧願花錢也不想再被電擊了。
第一階段結束後,第二階段的無聊實驗就開始了:
為了使被試感受到無聊,研究者要求被試坐在電腦前,不許說話不許動,只靠 YY 度過 10 到 20 分鐘的無聊時光,儘力使自己高興起來,並在結束後報告自己的愉快程度。
為了幫助被試們 YY,研究者讓每個人寫下三件自己也許會樂于思考的事情作為啟發。除此之外,研究者還特意為他們「網開一面」:如果你實在閑得無聊,可以在電腦上重新體驗第一階段中的那些刺激,包括電擊在內。
你們猜猜看,在短短的 10 到 20 分鐘內,可選的刺激多達 6 種(四捨五入就是一個億),並且此前 42 人表示不願意再次被電擊的情況下,最終有多少人電擊了自己呢?
有十個嗎?
有二十個嗎?
實驗結果令人震驚:71% 的男性被試和 26% 的女性被試選擇電擊自己,總人數達到 25 名,佔到被試總數的近一半,有的人還不止一次地電擊自己。不僅如此,就連對於這一段無聊時光的感受,男性也表現出了更多的愉悅。聯想到 42 名被試在實驗前信誓旦旦表示「再也不想被電擊了」,不由得讓人感嘆:嘴上說不要,身體還蠻誠實嘛!
比起電擊自己來,什麼數瓜子、給春晚做筆記是不是都弱爆了?那麼問題也接踵而至:為什麼人在無聊的時候總要找點事做,哪怕電擊自己都不肯安安靜靜地呆一會兒呢?
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人的大腦天生閑不住。
「掃描假說」認為,當一個人無聊的時候,大腦會試圖讓注意力穩定在某個值得注意的東西上——我們有時會望著某樣東西出神,就是這個原因。那麼,如果連一個值得注意的事物都沒有呢?大腦仍然會一直搜尋能讓它興奮的東西,而這一過程持續消耗大量的精力,最後你會發現,注意力被消磨殆盡,以至於無法集中精神坐下來 YY。此時,任何事物都是大腦的救命稻草,和你那無處安放的注意力的歸宿。嗑出來的瓜子皮,春晚,《5 年高考 3 年模擬》,甚至電擊器的開關,都變得親切起來……
還是換個話題吧,比起把手伸向電棍,我們應該怎樣才能更快樂地度過無聊時光呢?
在一系列的研究中,研究者通過分析被試無聊時 YY 的事情及他們的快樂度,發現了兩種能使自己更快樂的念頭:
- 與交流、互動有關的辭彙往往伴生更高的快樂度。這也難怪,因為和他人接觸的次數和質量本就是幸福的主要因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被試無聊時又不能與人接觸,就會在腦海中想像幾個角色,投身於一場虛擬的社交中。
- 回憶過去,往往使人只關注到自己的短處和出過的洋相,而且越陷越深;而與未來有關的辭彙卻伴生更高的快樂度。因此在你無聊的時候,不妨暢想一番未來,無聊的時光也許會多幾分色彩。
下次在你監考、等車時感到無聊的時候,不妨嘗試一下,說不定這段無聊時光會變得不那麼枯燥呢。
文末彩蛋:
【被電棒電擊後的感覺】
從某些渠道搞到 1000 千伏(100 萬伏)的電棍一隻,今日 18 時左右,在百無聊賴之際,我穿上秋褲和牛仔褲,關閉了電棍保險,推到電擊擋,將電擊頭緊貼我的右大腿外側,按下了電擊開關……
看來,如果在無聊的時候桌子上恰好放著一根電棍,真的有人會沖著自己來一下哦。
參考文獻:
Wilson, T. D., Reinhard, D. A., Westgate, E. C., Gilbert, D. T., Ellerbeck, N., & Hahn, C., et al. (2014). Just think: the challenges of the disengaged mind. Science,345(6192), 75-7.
查看知乎原文(405 條討論)推薦閱讀:
※全方位的提升!華為Mate 8深度評測體驗報告
※甜美OL珠珠帶你體驗職場
※左撇子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有兩個孩子,到底是怎樣一種體驗?
※大學裡有個刻苦的室友,是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