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春聯不如直接禁止貼春聯
俗話說,不出十五都是年。作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始終在生活中佔據著主導地位。慶賀春節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就有著貼春聯的環節。然而,這個習俗目前卻被定義為亂貼亂畫,嚴重影響市容。為此,山東濟寧特意下發通知整頓,還委派城管人員挨家挨戶上門撕毀春聯。此舉瞬間引發高度輿論,不少人覺得不可思議。
不妨先普及下春聯的由來。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是我國傳統民俗文化。春聯的來歷據說有兩種。首先是源自於桃符。大家知道,桃木是辟邪的好東西,道士在驅魔降妖時,手中往往拿的是桃木劍,能讓妖魔鬼怪打入地獄,永不得翻身。過去,紙張少,大眾就選擇把門神刻在桃符上。其次是看帖。春的來臨,預示著美好的開始,蘊藏著好兆頭,出於對他的敬畏,人們就在立春前後張貼「宜春」字樣,寓意求財接福。
早在五代時期,年輕的後蜀主孟昶在春節時曾撰寫副春聯:「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我國在楹聯史上有記載的首副春聯。可見其歷史有多麼的悠久。到了明代,發展到最高頂峰。因為太祖朱元璋比較好這口,他喜歡並擅長撰寫春聯。有這麼個故事,某年春節,為了落實貫徹自己的指示,朱元璋親自擬道聖旨,要求全國上下,從高官到布衣,每家每戶都要張貼春聯,而且他還要微服私訪,核查落實情況。
但總有刁民抗旨不尊。有個家庭就是光板。太祖很生氣,問詢原因。主人說,我家世代以閹割和宰殺豬為生,大字不識,若是情人代寫,還要花費些許的潤筆費,實在是划不來。太祖覺得情有可原,也就不太多的計較,當下說,那就有朕給你代寫吧。他是說話順了嘴,屠戶卻明白他的身份,急忙叩頭謝罪。朱元璋揮筆寫下,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非常生動的描述出這家人從事的職業,同時有驅邪納福的意思。因為這幅對聯,這家的生意更加的旺盛。
逐漸的,春聯不在單是春節時的獨特用品,平日的生活里也隨處可見,以至於還成為文化底蘊是否深厚的象徵。絕佳對聯的立意首先能看出創作者是否具有淵博的知識,同時還能彰顯其書法功底如何。從登科狀元到女子擇婿,都會有精彩的聯對出現。清朝有考生等第,殿試間,皇帝其有真才實學,就隨口問,你的祖父、祖母,你的父親、母親,都是幹什麼的?考生當時很緊張,因為家人從事的都是最平常的工作,說出來還怕皇上不信,或者他有別的想法。
這考生確實很機智,略加思索後回答,回稟皇上,草民的祖父和祖母從事的行業是『玉甑蒸開天地眼,金錘敲動帝王心』, 我父親和母親從事的行業是,『父在外,肩挑日月;母在家,扭轉乾坤』。皇上聽後,當時也沒弄明白,不過認真思量下,瞬間龍顏大悅,連聲稱讚考生的確不得了,有幾把刷子,讓人佩服。原來這兩幅對聯隱藏的意思是,他的祖父從事釀酒,祖母做彈棉花,母親做豆腐,父親則是買豆腐。多麼巧妙的回答。
不得不說,對聯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業餘時多讀好的對聯,才華橫溢者更是可以多創作楹聯,這是絕對的正能量。他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還能熏陶修養和情操。至於不同的窗花,門畫,從其身上能感受到剪紙工藝的精美,了解很多古知識和美好的神話傳說。在觀賞和創作中,真正的體會生活的美好,感受生活的品味。同時這才是傳播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最好途徑。恰如,家家和美享福壽,事事吉祥傳子孫。
可是發展到今天,貼春聯竟然成為了不雅的舉措,真的很讓人匪夷所思。現在,很多人都在抱怨年味越來越少,其實就是這些傳統風俗的流失。在過去,春節期間除了貼對聯,還有舞龍燈,舞獅子,高蹺,旱船等高難度的雜耍,同時伴隨猜燈謎,放飛孔明燈等典雅的文化活動。但現在,可能在個別的農村能看到,越是大都市,越難有這樣的場景。
因為那個難以說出口的污染物,煙花爆竹各地已經明確春節期間禁放,所以,最多的也就是選擇貼對聯,貼窗花,給自己的生活求個吉祥。經過此舉,看樣以後貼春聯也難了。不過,竊以為,濟寧市此舉有脫褲子放屁的嫌疑。既然貼春聯如此的污濁不堪,直接和煙花爆竹同樣,下個禁止張貼令就行了。大冬天的,大過年的,派那麼多的城管去登門撕毀,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真的是得不償失。(文/孫新合)
推薦閱讀:
※金猴獻瑞 「春聯」賜福
※沒事的時候可以來看看:十二生肖新春聯
※狗年春聯收集
※春聯起源的故事,原來如此!
※佛教春聯集錦【二】
TAG:春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