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年前紅山文化區域的先民最先吃小米

小米是我國北方典型旱作穀物,人們一直認為它起源於中國,但具體起源於何時何地,學界一直沒有定論。

2015 年12月末,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趙志軍告訴記者,經過10年的考古研究,學界終於確定,世界上分布的所有種植黍都來自中國北方,且主要位於紅山文化的分布範圍。

延伸

小米經歐亞草原

傳入歐洲

據趙志軍介紹,我國的小米主要是從草原通道(也就是歐亞草原),經過畜牧民族世世代代的接力傳播,進而到達歐洲。

歐亞草原是世界上最寬廣的一個草原地帶,也是最早貫穿歐亞大陸的道路。這條通道在史前就非常活躍,其最西端自歐洲多瑙河下游起,呈連續帶狀往東延伸,經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哈薩克丘陵、蒙古高原,直達我國東北地區。紅山文化分布範圍恰是歐亞草原東端上一個重要的點。

趙志軍告訴記者,黍從紅山文化分布範圍傳播到中亞地區之後,繼續向西傳播到了高加索地區和歐洲。另外,粟從我國北方向南傳播,最遲在距今4000年時便到了泰國和印度,這一點已經從相關遺址中得到證明。

年代測定不準,才有小米起源於西方一說

提起小米,很多人想當然地都將其與穀子畫等號。但在學界,小米包括兩種硬質的小粒糧食作物——粟(俗稱穀子)和黍(俗稱糜子)。早前,學者將小米的起源地圈定在三大區域:西遼河流域、太行山東麓和黃河中游,其中西遼河流域恰好屬於紅山文化的分布範圍。

作為一名植物考古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趙志軍早在10年前就開始研究小米的起源問題。他告訴記者,在過去的10年里,就黍和粟的起源與傳播問題,他和英美一些學者展開合作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他們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小米可能同時起源於東方和西方。

在一份放大的歐亞大陸地圖上,趙志軍將出土早期小米的遺址點一一標註。記者發現,地圖中歐洲早期小米出土遺址點遠遠多於亞洲,這是一些人提出歐洲是小米發源地的理由。不過,在趙志軍看來,早期小米出土遺址點的多少並不足以判定小米的起源地,畢竟歐亞各國的考古發掘進度不一致。

「認為小米起源於西方,主要證據是對出土的小米的年代的測定。」趙志軍解釋,古人在做飯之際不經意間將小米撒出了一些,這些遺漏的小米恰好又落到了灶膛,經過火的焚燒而炭化,而一些未完全炭化的小米為後人研究其「出生」時間提供了依據。

「然而由於早期技術上的局限性,一些遺址點的小米年代測定並不準確,致使歐洲一些遺址出土的小米年代計算有誤,出現了所謂距今7000多年的小米,這和中國一些遺址出土的小米年代相近,因此才會出現小米具有東方和西方兩個起源地的說法。」趙志軍說。

興隆溝遺址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小米

經過最新技術檢測,考古界最終確認歐洲遺址點出土的早期小米年份多在距今3500年至4000年之間。同時,考古專家對我國一些遺址中出土的小米進行測定,在這個過程中,位於紅山文化分布範圍內的興隆溝遺址有重大發現。

興隆溝遺址位於今天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村落遺址。在這一遺址點,考古專家採集並浮選了1200餘份土樣,出土了豐富的炭化植物遺存,從中發現了黍和粟兩種炭化小米遺存共計1400餘粒,其中以炭化黍粒居多。

「我們選取了4份炭化黍粒樣品,分別送至北京大學、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和日本的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的3家實驗室進行測定,結果幾乎完全一致,4個數據最終校正年代為距今7670年至7610年之間。根據這一最新研究結果,我們可以判定,該遺址出土的小米是目前歐亞大陸上所發現的具有直接測年數據的最早的小米遺存。由此可以說,在距今8000年前後的興隆窪文化時代,小米已經成為當地人的食物之一。」趙志軍信心滿滿地說。

另外,根據形態特徵和尺寸大小,考古專家還發現興隆溝遺址出土的黍和粟都屬於栽培作物。

黍屬在禾本科中是一個大屬,包含約400個種,其中究竟哪一種是栽培作物黍的野生祖本目前還不清楚,但常見的黍屬植物的種子一般為長扁形、腹部扁平、背部微隆,長度在1毫米左右。現代黍的穀粒為圓球狀,直徑在2毫米左右。興隆溝遺址第一地點出土的炭化黍粒呈長圓形,粒長和寬的平均值分別是1.6毫米和1.2毫米。不難看出,興隆溝遺址出土黍粒的形態特徵和尺寸大小明顯有別於野生的黍屬植物種子,但與現代黍的穀粒也不同。

「根據現代樣品的對比和分析,我們推測粟和黍這兩種小米在這個時期正處於馴化過程中,也就是說,興隆溝遺址出土的黍應該處在由野生向栽培過渡時期,興隆溝遺址的古代先民已經開始種植黍和粟這兩種小米。」趙志軍說。

小米的栽培與環境密不可分

最早的小米為什麼會出現在紅山文化區域呢?

趙志軍告訴記者:「栽培作物的出現是環境、植物和人三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紅山文化區域之所以會出現最早的小米,首先和這一區域的環境密不可分。」

西遼河上游地區的地貌環境多樣,有山地、河谷、草原、荒漠以及黃土丘陵等一系列截然不同的地貌景觀,並且此地區還處在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向中溫帶半乾旱氣候的過渡帶上,因此當地的農業區以旱地為主。另外,由於受科爾沁沙地的影響,西遼河上游地區生態環境脆弱且多變,這樣的環境只有生命力特別頑強的植物才能生長。

大多數學者認為,粟和黍分別是由狗尾巴草和鋪地黍(一種多年生雜草)進化而來,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單株所產的種子數量非常多,比較適應多樣、多變、脆弱的地貌環境和生態環境。

「糜子尤其適合在一些新開墾的土地上種植,可以說是首選。」趙志軍說。

另外,生態環境的變化會影響到人類對植物種植的選擇上,人們會將目光投向一些原本不喜好或者不適合食用卻生長繁殖旺盛的動植物身上。原是雜草的黍和粟就此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日常食物的選擇。在人類採集、種植等一系列活動的干預下,它們的生物特性逐漸發生變化,最終進化為栽培穀物。

「以興隆溝為代表的紅山文化遺存剛好處於河谷之地,並且這一地勢一直延續至朝陽一帶的更大的紅山文化分布區域,因此,最早的小米最終出現在紅山文化的分布範圍內。」趙志軍表示,「可以說,紅山文化不僅是中華文明的主根,也是北方以粟和黍為代表的旱作農業起源的主根。」


推薦閱讀:

跨區域用鹽犯了什麼"罪"?
區域物流
悉尼買房幾個公認的安全區域一定要知道
阿里鐵軍總監:怎樣看一個區域的銷售潛力?有些市場早不行了!
匈奴鮮卑突厥傻傻分不清?看完這些圖起源區域一目了然

TAG:文化 | 區域 | 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