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核心價值觀有何不同

中西方核心價值觀有何不同 .TRS_Editor P{}.TRS_Editor DIV{}.TRS_Editor TD{}.TRS_Editor TH{}.TRS_Editor SPAN{}.TRS_Editor FONT{}.TRS_Editor UL{}.TRS_Editor LI{}.TRS_Editor A{}

  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提出了「三個倡導」。對於「三個倡導」,思想理論界有各種各樣的解讀,其中有一種觀點值得商榷。這種觀點認為,「三個倡導」,特別是第二個層次的倡導,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接受了西方的所謂「普世價值」。我們認為,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哲學範疇的價值是指客體的存在、變化對於一定主體需要及其發展的某種適合、接近或一致。而價值觀則是一種價值意識,是對價值關係的反映,是指導人們思想行為的根本準則。它所表達的是人們對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判斷、評價、取向和選擇,所反映的是價值主體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以及主體實現自己利益、滿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和活動方式等。價值觀可以分為一般價值觀和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就是一個社會處於主導和支配地位的價值觀。任何一個社會都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

  價值觀具有歷史性。所有的價值觀都是生活在不同歷史階段的人們的價值取向或價值願望,都必定反映著社會歷史發展不同階段的特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些價值,在奴隸社會就不可能出現。在古希臘,柏拉圖也講「公正」,但他所理解的公正是統治階級、保衛者與勞動人民各司其職、不僭越。在那時,自由也只是少數自由民的特權。即使被認為實行民主制的雅典,人人擁有同樣的「自由」顯然也不是當時的社會共識,連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哲人也認定奴隸只是會說話的工具。在封建社會,「民主」、「平等」顯然也不是什麼普世價值,農奴怎麼敢與農奴主談「平等」!在那個時代,如果有人想與君主平起平坐,顯然會被視為大逆不道。在一定意義上,封建社會也講「法治」,如中國古代就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說法,但那時講的法是公開維護統治階級特權地位的「王法」,而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民法」。在相信「君權神授」的專制制度下,大多數群眾並沒有「法治」觀念,在許多時候和許多地方,存在著「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現象,而這種現象在當時被認為是「正常的」。歷史就是歷史,特定的社會發展階段只能提出適合這個社會需要的價值觀。

  價值觀具有繼承性。馬克思說過:「歷史不外是各個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1卷第88頁)物質生產是如此,精神生產更是如此。任何真正推動歷史進步的價值觀都順應了時代的需要,是人類文明成果的反映。每一時代的價值觀都反映了自己時代的課題,是在社會歷史之中的,因而也發生了歷史性的作用。封建社會等級制的核心價值觀,顯然不同於奴隸社會視奴隸為會說話的工具的價值觀,具有歷史的進步性,推動封建社會取代了奴隸制度;資本主義社會法權抽象平等的核心價值觀,顯然比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價值觀更先進,因此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和戰鬥口號。價值觀的變動就是這樣一個隨著歷史進步而不斷演進的過程。在這個進程中,一方面,我們不能把較高階段的價值觀用於較低階段。如果把資本主義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拿到奴隸社會去講,它會因為沒有現實的社會基礎而根本不為人所理解,因而不可能發揮價值引導作用。另一方面,處於較高階段的價值觀一定吸收了以往價值觀的積極要素,是人類文明成果的演進。

  既然價值觀的變遷反映了歷史的進步,那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不能脫離人類歷史發展的大道而無中生有,而是要積極吸收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於「社會主義」這個定語的不同,而與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本質的區別。

  社會主義是作為資本主義的替代物出現的,同資本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二者的關係也深刻地反映在價值觀領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吸收包括資本主義文明成果在內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代表了人類進步的價值理想。這樣,在「三個倡導」中,出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字眼也就不難理解了。

  但是,社會主義又是作為資本主義的對立物出現的,必然同資本主義有本質區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主要基於生產資料的公有制而與資本主義區別開來。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反映的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代表的是資產階級的利益,是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集中體現。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的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要價值,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徵,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代表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同時,在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反映中國的實際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必須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必須能夠發揮引領方向、凝聚力量、展示形象的作用。這就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自由、平等、民主等價值,儘管概念術語與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相同,但其外延和內涵卻根本不同。

  顯然,不同的價值觀反映不同的所有制。自由是資產階級思想家最為推崇的價值,但在資本主義社會,失去生產資料的人除了出賣自己勞動力的自由之外,沒有多少能力行使其他的自由權。而社會主義的自由就不再是基於資本的自由,而是基於人民主權的自由,人民群眾享有實實在在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就平等而言,資產階級從法權的角度提出每個人的平等權利問題,它不僅將古希臘時期的權利適用範圍大大擴大了,而且在法律上確立了抽象的人人平等,相較於封建社會,這的確是一個進步。但是,由於權利的法權形式的抽象性,資本主義社會很難實現它所允諾的平等的「民主」權利。在這裡,財產權是關鍵,西方法律上的人人平等,由於現實中的財產權的不平等就變成了空話,財產權是一切權利的基礎,正是在這一點上,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區別開來。比如,西方國家所看重的「投票權」一開始就有財產的規定,更別說因為革命的妥協性使英國貴族長期保持某些政治特權。在自認為最平等的美國,婦女和黑人直到20世紀初才獲得了「投票權」。如果說在古希臘是少數奴隸主擁有自由和民主權利,那麼在美國建國之後很長的時間裡,則是擁有財產的白種男人才有「投票權」。而在社會主義社會,平等不再僅僅是法權的抽象平等,更不僅僅是周期性「投票權」的平等,而是人與人之間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諸方面的全面的平等。民主、公正也是如此:社會主義的民主也不再是資產階級政黨之間的輪流坐莊,而是真正的人民當家做主;社會主義的公正也不再是低於資本自由和個人自由的程序性和第二位的價值觀,而是規定著社會主義人人平等、共同富裕,反映社會主義本質的核心價值觀。

  總之,價值觀都是具體的、歷史的,核心價值觀反映的是不同社會制度的本質,從來就沒有什麼所謂的「普世價值」。「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價值,在同一制度下的不同國家就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之間,對它們的理解更是存在根本的差異。

  (執筆:韓 震)


推薦閱讀: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同傳統價值觀決裂
禪與悟 善與惡─如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人類價值觀的扭曲
借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培育核心價值觀
沒想到, 第一個向外輸出中國價值觀的竟然是個美圖應用

TAG:價值觀 | 價值 | 西方 | 核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