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之道 修行體悟 佛教網 般若文海 佛學文章 佛緣網站
今天本院,舉行畢業典禮,叄年之間,悠悠歲月,眾生境界,或時身 心煩悶,覺其太長,長如叄十年久;或時為學理難通,在在需時,又 覺得太短,短如剎那之暫。曾記本院開學時,余以不屈不撓之精神, 負擔重任,唯恐叄年,不能依已定之計劃,完成學科,遺人笑柄,豈 同兒戲。今幸所定計劃已按次完成,所缺者唯《成唯識論》,改為《 攝大乘論》而已。《成唯識論》為唯識學集大成之產品,出於世親晚 年之傑作,而《攝大乘論》,則為唯識學初期之產品,出於世親長兄 無著之手。若以循序漸進,則應先讀《攝大乘論》,斯課雖改,而於 修學者,亦無若何之損失耳。本院叄年,由院長一人獨力支持,未募 一緣。他姑不論,即此一端,在今日佛教中,已為難能可貴。若自命 清高,一事不辦,而專喜論他人是非者,視之能無愧乎?名譽院長靜 公長者,為本院最熱心護持之一人,本院能安然渡過,多出靜公護助 之力。佛在世時,常以護持佛法,付囑王公大臣,居此末法,更覺護 法韋馱不可少焉。勝會不常,盛筵難再。世間諸法,因緣假合。有生 即有滅,有聚必有散。別離在邇,今乘本院畢業典禮之便,特以做人 之道,為諸同學一言之。
一、自尊自重孔子云:「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欲人尊我,必先自尊,欲 人重我,必先自重。自不自尊,而望人之尊,自不自重,而望人之重 ,不先求諸己,而反求諸人,則必愈求愈遠。非唯不為人所尊,則人 必以卑下之心以鄙我,非唯不得人之重,則人必以輕視之心以賤我。 所求在此,所得又如彼,何耶?未得求自尊自重之道耳。詩云:「迨 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云 :「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誰敢侮之?」治國然,治身 亦何不然?人生之道,有坦蕩之大道,亦有羊腸之歧途。循大道,則 可登人生千仞之高峰,縱目四顧,爽然四解,睥睨一切。循小道,則 有墮坑落塹之危險,性命亦時有不保之虞!修品重學,居安思危,戒 奢以儉,人生之大道也。人能品學兼優,在在處處,均為人尊之重之 。反之,傷品敗德,不竭誠以待人,常縱情以傲物,則為人所賤,未 至其處,人已先避,道路以目。雖曰正生之年,竟成已死之日,行屍 走肉,雖生猶死,尚有何價值乎?君子居易以俟命,妄人行險而徼幸 。出師表云:「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 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賢臣小人之分無他,一則行正道,一則不 行正道。日與小人為伍,則為小人,日與君子為伍,則為君子。人人 知君子之行為光明正大,雖知之而不學,人人知小人之行為卑鄙不堪 ,雖知之而仍學之,豈其明於知,而昧於行耶?不入歧途者,為之上 根,入而知改者,為之中根,一入永入而不改者,則為之劣根。上根 者固可有大有為,而中根者,亦可援而升之,唯劣根者,則不堪改造 ,吾驗之數十年之經驗,雖多方設法,亦無可奈何,吾無以名之,名 之劣根性也。
孟子云:「昔者太王居??,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幣,不得免焉,事之 以犬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屬其老,而告之曰: 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聞之也。君子不以其所養者害人,二叄 子何患乎無君,我將去之。去??,逾梁山,邑於岐山之下居焉,從之 者如歸??。」太王自尊自重,居仁由義,不居危宅,而居廣宅,不舍 正路,而由歧途,不以養傷身,不以利累形,決開周室,永垂不朽之 基業者,豈偶然耶?反之,重利而不重德,不擇手段,唯利是圖者, 不知利未得,而名已傷矣。孟子云:「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 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間其與飲食者,盡富 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從良人之 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 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 托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 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不由君子之道,偽裝飾行,欲以自尊自 重於其妻妾,反遺妻妾之羞。與太王比之,一前一後,一正一反。其 相去又何如耶?麒麟走獸也,走獸亦獸也,何以不為麒麟,而甘為走 獸乎?鳳凰飛鳥也,飛鳥亦鳥也,何以不為鳳凰,而甘為飛鳥乎?泰 山山也;丘垤亦山也,何以不為泰山,而甘為丘垤乎?河海水也,行 潦亦水也,何以不為河海,而甘為行潦乎?聖人民也,庶民亦民也, 何以不為聖人,而甘為庶民乎?人不可失自尊,人不可失自重;否則 欲不甘為卑下,豈可得乎?諸同學,學養未豐,經驗不深,一入社會 ,難保不為社會所迷亂,尤其今日社會,如一萬花筒,五光十色,稍 一不慎,墮入其中,即難自拔,慎之!慎之!
二、明恥尚義
人之生也,自呱呱墮地始,直至老死止,少則數十年。多則百年。居 此一期間,未有不愛自我,或不寶貴生命者,人人愛我,而不愛人人 ,然亦何曾知愛我之道耶?安於小成,不安於大就;安於近利,不安 於遠圖;安於懶惰,不安於精勤;安於怙惡,不安於改過;安於驕蓍 ??佚,不安於仁義忠信;安於貪??痴,不安於戒定慧。不以其道愛之 實以害之,豈其愛我者所曾思及耶?孔子云:知恥近乎勇。夫人不欲 愛我則已,若欲愛我,必先知恥,能知恥,必能尚羲。今人之有善也 ,我必效之,彼能善而我乃不能善,非我之大恥耶?彼之為聖為豎也 ,我亦必效之,彼何故能聖能豎,而我何不能,亦我之大恥也。反之 ,人之有惡也,我則以為戒,大則喪身失命,小則亦必遭人所共棄, 設我有惡,人以待彼者,亦必轉以待我,然則我又將何以容身乎?為 惡不去,較之為善不能,更為可恥。不作無禮之事,不作非義之行, 行一不義,殺一不辜,雖得天下而不為。「澗溪沼??之毛,蘋蘩楹藻 之菜,筐????釜之器,潢汗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 我行皎潔,我心清白,無愧恥之行,則我之所為,亦無所在而不得矣 。人而無恥,何事不可作,何事不可為,與禽獸無以異,雖生而為人 復何貴乎?知恥可以趄懦,不懦則能勇,勇則無事不辦矣。孟子云: 「北宮黝之養勇也,不膚撓,不目逃,思以一毫挫於人,若撻之於?? 朝,不受於褐寬博,亦不受於萬乘之君,視刺萬乘之君,若刺褐夫, 無嚴諸侯,惡聲至,必反之。孟施捨之所養勇也,曰:視不勝猶勝也 ,量敵而後進,慮勝而後會,是畏叄軍者也,舍豈能為必勝哉,能無 ??而已。」黝務敵人,舍專守己。孟子取捨,而不取黝。孟子以舍比 曾子,以黝比子夏,子夏篤信聖人,而不反求諸己,曾子既信聖人, 又能求諸己,所以舍賢於黝。曾子一日叄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獨能傳夫子之道。又云:「昔曾子謂子 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 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若以孟施捨比曾子,則曾 子又較孟施捨所守,為得其要矣。蓋孟施捨所守乃一身之氣,而不及 曾子反身循理也。夫然則孟子之勇,又何如耶?孟子以志為主,氣為 次,既持其志,不暴其氣,故孟子之勇,則非叄子所能及矣。孟子自 云:「我善養我浩然之氣」。又云:「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 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於道,無是??也,是集羲 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欲求氣之充, 必先身之正,循情盡理,義薄雲霄。反之其身不正,一味逞氣:則成 為剛暴之氣,剛暴之氣,唯能持之暫,而不能持之久。今日修學之青 年,應養正氣之氣,而不可養暴戾之氣也。不求速唯求永,一事存於 心,末得其正,則心必勿忘,念之載之:日日養,日日充,積日成月 ,積月成年,養之既久,則其氣自充,唯勿助其長,又何愁不充塞天 地之間耶?孟子云:「無若宋人然,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 ,茫茫然歸,謂人曰:今日病矣,予助??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 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而舍之者,不耘??者也, 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循序漸進,不可躐等 ,亦為學者不可不知也。夫我之氣既充滿於天地之間矣,則我之氣, 可以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我能動山嶽,即動山嶽 ;我能驚天地泣鬼神,即能驚天地泣鬼神:則邪惡之氣,亦必為我正 義之氣所化矣。攝大乘論云:「菩薩於自作罪,深見罪過,於他作罪 ,不??而誨故」。雖小過,必生慚愧,然後始能進之以化他,若夫子 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又安能化他乎?我故曰明恥尚義,亦為 今日僧青年所不可少也。
叄、堅苦耐勞吃得苦中苦,力為人上人,言雖淺,而義至精,不經一番寒徹骨,何 有悔花撲鼻香?松怕生於山林傲然長春,貫四時,閱千歲,無或稍變 ,而志士仁人,則常喜取之以為自勵。士也,農也,工也,商也,亦 無一非不經苫而得樂。叄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奮志時,不有十載 窗下苦,亦何有一登龍門聲價十倍之樂?胼手胝足,勤事耕耘,一至 收??,則甌實篝滿,汗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非勤事耕耘者 ,更何得有此收穫之樂乎?工不勤於技藝,商不勤於貿易,欲心滿意 足,復何能得?苦為樂之因,樂為苦之果,苦中求樂,則其樂愈樂, 樂中求樂,而所得必苦。樂因苦果,苦因樂果,山可崩,海可枯,石 可爛,天可墮,而因果之理,無能或變。今之學佛者,往往畏難而求 易,畏苦而求樂,不能堅苦,不能耐勞,衣食住行,無一不效仿俗人 ,骨氣不立,自甘沒落,自甘腐化,行不能為佛教增光,依賴佛門, 反為佛教之負累!不觀中國古佛教之大德乎?或參禪,或念佛,或宏教 ,必以徹悟為期:一日不徹悟,一日不息其精進勇猛之心。朝於斯, 夕於斯,磨血肉之軀,成金剛不壞之體,頂天立地,成為出格之上士 。威勢不足以動其心,富貴不足以移其志,不以小居自狹,故能遍天 下之廣居,不以邪惡自立,故能立天下之正位,不求樂而自樂,豈其 與一般期之求一時之樂者,所能比擬耶?
若更以聲聞乘菩薩乘,一比較之,則聲聞乘所得之樂,又遠非菩薩乘 所得之樂,所能比擬也。蓋聲聞乘歷時既短,由發心至證阿羅漢果, 僅六十劫,最多之緣覺,亦僅百劫。聲聞乘唯求急離生死,速得涅盤 ,唯求自了,不求利人,視叄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斷煩惱不斷 所知,了人無我,而不了法無我,故所證偏唯空,而不能證圓滿之極 樂也。發菩提心之菩薩則不然,了知諸法因緣假合,如幻如化,以六 種意樂,而求菩提,以視聲聞,則如小石小木之在大山矣。六種意樂 者,一廣大意樂,二長時意樂,叄歡喜意樂,四荷恩意樂,五大志意 樂,六純善意樂。略釋於下:
廣大意樂者,若諸菩薩由發菩提心,直至成等正覺,經若干無數大劫 ,剎那剎那,頓舍一切生命。或以??伽河沙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 來,內而自身,外而財寶,長時布施,無所貪惜,猶無厭足。非唯布 施度如此,即餘五度,持戒忍辱精進靜慮般若,亦無不中熾火,居此 極惡之環境,加之行住坐卧,四威儀中,資身之具,又常感缺乏:菩 薩既不畏環境之惡,又不畏資身眾具之缺乏,毫無厭足習修五度,斯 即菩薩修六波羅蜜,第一意樂也。
長時意樂者,即於所修,廣大意樂中,雖經若干無數大劫,不以時間 過長,心生懈怠,無間無斷,不??不息,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無間 斷,斯即菩薩,修六波羅蜜,第二意樂也。
歡喜意樂者,即發菩提心之菩薩,以六波羅蜜,利益一切有情,能利 益之菩薩,與所利益之有情,均心生欣喜,唯菩薩之欣喜,較之所得 利益有情,又有過之而無不及。喻如慈父之於愛子,父以玩具施之愛 子,心生欣喜,然慈父之欣喜,猶勝於得玩具之愛子,蓋菩薩視眾生 如一子,菩薩之偉大,亦豈平常人所能及之,斯即菩薩修六波羅蜜, 第叄之意樂也。
荷恩意樂者,又諸菩薩,以六波羅蜜,饒益一切有情,以唯見有情於 己有深思,而不見己於諸有情有大深思。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 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此受生」。故菩薩以六度利益有 情,即同利益自己之父母;父母於子女之恩極大,無窮無盡;加之一 切眾生,為菩薩之福田,因罘生而得成大菩提,故菩薩雖利益眾生, 而不見於罘生有絲毫之恩德也。斯即菩薩修六度波羅蜜,第四之意樂 也。
大志意樂者,又諸菩薩之修六波羅蜜,所集善根,不貪己有,而以深 心回施一切有情,普令一切有情,同得人天勝異熟果,斯即菩薩修六 波羅蜜,第五意樂也。
純善意樂者,又諸菩薩,以六度彼岸,所得善根,共諸有情,迴向無 上正等菩提,與諸有情,同成佛道,斯即菩薩修六度波羅蜜,第六意 樂也。
菩薩因修六度波羅蜜,果得十自在,一壽自在,二心自在,叄眾具自 在,由施波羅蜜圓滿所成。四業自在,五生自在,由戒波羅蜜圓滿所 成。六勝解自在,由忍辱波羅蜜圓滿所成。七願自在,由精進波羅蜜 圓滿所成。八神通自在,五通所攝,由靜慮波羅蜜圓滿所成。九智自 在,十法自在,由般若波羅蜜多圓滿所成。
菩薩有大智故,了生死即涅盤,一切諸法,本來寂滅,何有生死可舍 ?何有涅盤可證?不以煩惱為惱,不以菩提為欣,故菩薩能具六種意樂 ,不以苦為苦,不以樂為樂,即苦即樂,即樂即苦,無得而得,是為 真得,無樂而樂,是為真樂。吾人學佛,應效學菩薩,勿發小心,應 發大心。諸同學,方當壯年正努力修學之時,不畏難,不苟安,實幹 ,真干,由艱苦中求獨立,由困苦中求生存。經不能閱解者,必閱解 而後可,德業未修者,必修之而後安,外不欺於人內不欺於心。至誠 無息,不息則能久,能久則能徵,能徵則能悠遠,能悠遠則能博厚, 能博厚則能高明。高明所以配天,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無窮也,日 月星辰系焉,萬物覆焉!博厚所以配地,失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廣厚 ,載華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萬物載焉。悠久所以成物,夫山一 卷石之多,及其廣大,草木生焉,禽獸居之,寶藏興焉。夫水一勺之 多,及其不測,一黿鼉蛟龍,魚蹩生焉,貨財殖焉,始於玄冥,反於 大,則我之人格,必與天地共垂不朽焉。
四、忘人我相今日之佛教不能振興,不能團結,乃由人我相之作祟也。有我相則有 人相,我以彼為彼,以我為此,彼又以我為彼,以彼為此;我之彼者 ,彼則此之,彼之此者,我則彼之,鴻溝既分,則是非亦何能免?小 之一寺之中,大之全部佛教,莫不以相互是非為能事。為長輩者,則 曰我之不惜犧牲,我之不惜辛勞,無非為子孫多爭產業,以期常住之 永久:為子孫者,又曰:我之終日作牛作馬供長輩之驅使,彼則享樂 ,我則受苦,心有不甘!蓄之既久,憤怒斯生,各是其是,各非其非 ,雖處一室,不若路人,寺廟具此現象者,固所在皆是也,欲求其誠 心合作,又何得耶?不化除小我,而求大公,不開誠以相與,則佛法 亦何得興?至如香港佛教,余初來港時,從外表觀之,似較大陸為優 ;詎料可以觀之暫,而不可以觀之久,可以觀之外,而不可以覷之內 ,光怪陸離,非唯大陸所有者,彼盡有之,即大陸所無者,彼亦有之 。出家二眾,各分黨派,在家二眾,亦各分黨派,甚至黨中有黨,派 中有派,黨於此者,必謗於彼,黨於彼者,必謗於此,推波助瀾,演 成奇觀!彼等所非者,豈真非耶?彼等所是者,豈儘是耶?莊子云:「 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乎?是末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惰者也;是 猶師天而無地,師陰雨無陽,其不可行也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非愚 則誣也。」佛教本重六和,今者則變六和為六不和。身和同住,一變 而為不能相容;戒和無爭,一變而為大事毀謗;意和同悅,一變而為 此欲彼死,彼欲此亡;利和同均,一變而為各爭其利;見和同解,一 變而為各懷異見;戒和同修,一變而為各爭破戒;致大好之佛教,一 變而為支離破碎之佛教,思之能無痛乎?吾以為今日復興佛教,不在 徒??言,唯在重實行,不以人事為對象,唯以佛教為主體,我之能力 所及,我應為佛教作事,我為佛子,不為佛教服務,又何為乎?重實 際不重虛名,同我者來,不同我者去,多力則多作,少力則少作,無 力則退而作一人之修持。佛教教育,已為今日,急不容緩之事,能教 一人則教一人,能教二人則教二人,不論他入非,唯求己之是,由點 而線,由線而面,基礎既立,再以擴充,則佛教之頹風,未始非無振 興之一日也。諸同學,能以我之思想為思想,不誇大虛張,一息尚存 ,此志不容稍懈,不計功成與否,唯求心安理得。無人我相,雖為佛 教老憎常談之曰禪,然言之則易,行之則難,初出家之僧伽或能言之 鑿鑿,而久受佛法薰陶之大德長老,亦何曾如說而行?余常笑謂人云 ;世俗人或唯四大不空,佛教徒則有五大不空,空大本空,連本空之 空大,亦不能空去,尚何能更談忘人我之乎?不知者以為余言,似出 滑稽,實則余乃如實而說,並無絲毫過份之渲染,故修學佛法者,對 忘人我相之條件,亦不能不予之慎重注意也。
由上四點觀之:第一點自尊自重,重在不輕小自己。第二點明恥尚義 ,以激我上進之心。第叄點堅苦耐勞,辱忍負重,以求充實。第四點 忘人我相,開擴心胸,為教服務。做人之道,雖未具備,然能依之而 行,或不致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之危險乎?
「伸手攀南斗,翻身依北辰,舉頭天外望,無我這般人。」與諸同學 共勉之。
推薦閱讀:
※怎麼擠青春痘跟幸福有關
※你們有過輕生的想法嗎?
※在歲月中跋涉,在年輪中修行
※釋隴道的修行體會
※佛家追求的終極理想狀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