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故事:知識分子的辦報夢想
|
|||
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胡適等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一再辦報刊議論時政,留下不少抨擊專制、腐敗和推進民主、法治的精彩文章。他們的皇皇大文,為20世紀中國思想史增添了光彩
傅斯年是個滿腔熱血的愛國知識分子,他不但在學術事業中卓有成就,而且參政、議政,在履行公共知識分子的職責中也寫下了引人注目的篇章。1947年,國共兩黨分裂後,身為自由主義者何去何從?蔣介石力圖把胡適等人吸納到他的政府中去。作為胡適摯友的傅斯年做出一個判斷:「與其入政府,不如組黨;與其組黨,不如辦報。」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政府必須受到獨立力量的監督。這既是他吸收的現代西方政治理念,又是他的政治經驗的總結。 傅斯年辦報是從新文化運動中辦《新潮》開始的。他和他的朋友懷著「所想所學,不致枉費」的願望,決心「嘗試一回」,結果辦出一份僅次於《新青年》的優秀刊物。而這次嘗試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大批傑出人物蔡元培、陳獨秀、胡適、李大釗等人的支持。 這一群自由知識分子們儘管一再受挫,但辦報辦刊的夢想卻始終沒有放棄。1932年5月至1937年7月,傅斯年和胡適等人出版《獨立評論》周刊,評論時政,發出自由知識分子的獨立聲音。籌辦之初,他和胡適等11位好友每人按固定收入5%捐款,幾個月內籌得4205元,就把這份周刊辦起來了。而且這不是孤例,1922至1923年間,胡適他們辦《努力周報》,用的也是這個辦法。《獨立評論》出版244期,發表1309篇文章,涉及對日方針,訓政還是憲政,民主還是獨裁,民族自省,如何統一等等外交、內政等領域的重大問題。不論他們的意見是否正確,但他們確實無所顧忌地講出了自己的真心話。 以傅斯年來說,1932年,他直截了當地發表言論:「今日國民黨的領袖,曰胡(漢民)、曰汪(精衛)、曰蔣(介石)……胡之人格堅固,汪之人物有吸引力,蔣之意志有強力……然而說汪先生之政務精練,或蔣先生的近代知識充分,似乎不能言之成理,而政務之精練,近代知識之充分,確是今日主持一個國家所應有的。」這等於指斥汪精衛和蔣介石都是不合格的領袖。汪、蔣雖然沒有因而迫害他,卻不能虛心受教,埋下了他們後來或覆沒或失敗的禍根。 抗日戰爭爆發,國難當頭,國民政府先後成立國防參議會(1937年9月至1938年7月)和國民參政會(1938年7月至1948年3月),作為朝野各方諮詢性的參政、議政機構。傅斯年被聘請為參議員和參政員。在參與這些機構的活動中,傅斯年不願像御用文人那樣講「好聽的空話」,一再猛烈抨擊那些腐敗官員;特別是不顧蔣介石的關照,持續炮轟孔祥熙、宋子文,先後將這兩位行政院長趕下台,成了名副其實的「傅大炮」。而「大炮」的威力正是與報刊結合中顯示的。 不同年代都不難找到一些骨鯁之士,但他們的命運如何,就與當時的社會條件息息相關了。民國時期獨立的自由知識分子所以能夠發揮前所未有的影響,重要原因是當時以《大公報》、《獨立評論》和《觀察》等為代表的獨立報刊堅定不移履行傳媒的職責,拒絕同流合污;他們的聲音也因通過現代傳媒廣泛傳播而廣為人知;其次是國際輿論頻頻施壓,特別是國民政府的主要盟國——美國對其腐敗和專制統治的不滿日益增長。執政的國民黨雖然專制,還是不能不考慮利害得失,努力爭取這些獨立的自由知識分子與自己合作。 可是,在當時那樣的專制制度下,輿論的壓力又是有限的。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胡適及其周邊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一再辦報刊議論時政,留下不少抨擊專制、腐敗和推進民主、法治的精彩文章。統治者對這些諍言有時不得不聽,有時不但不聽還視若寇讎,而總的說來還是無視民意的情況居多。因此,他們的皇皇大文,主要成了自由思想傳承的文本,為20世紀中國思想史增添了光彩;而就當時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大局而言,依然無補費精神! 「與其入政府,不如組黨;與其組黨,不如辦報。」傅斯年這句話是1947年說的。而當時的國民黨已經再次選擇武力統一全國,除了依順自己的政黨和報刊外,不準組黨和辦報的極端道路。它的結果是捲起包袱,逃離大陸!(袁偉時) 《新聞周刊》2004年3月30日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