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名老中醫經驗集-陳超

名老中醫經驗集-陳超時間:2010-07-30 17:46點擊:195 次

名老中醫經驗集卷二 陳 超 辨證倡導重脾腎,調陰陽 劉彥榮張軍整理 編者按:陳超,出身中醫世家,幼承家學,又曾在北京中醫進修學校深造,根基雄厚,博古通今。崇尚東垣、景岳學說,對中醫理論有較深刻造詣,臨床經驗豐富。本文系統介紹陳氏在學術思想上,對病機注重調理脾胃;治法強調治病必求其本;病因注重七情所傷的觀點。臨證特色方面重點介紹陳氏善於運用陰陽五行學說指導臨床;重視臟腑辨證,尤重先天後天;論治哮喘首重肺腎又顧及心脾和氣血痰瘀的經驗。名案評析記載陳氏治療慢性腎炎、骨痹、血虛頭痛、肺寒咳嗽和潰瘍性結腸炎的獨特見解。醫論醫話論及傷風感冒,小兒發熱,溫病衛氣營血辨證,紫癜、血瘀與活血化瘀法都密切聯繫臨床實踐。經驗方中的生髮飲、胃痛靈、健兒散、氣管炎方、雙解退熱散、榴連湯、中耳炎散、龍柏洗劑,均是數十年經驗的總結,內容十分豐富。學習本文,除能系統了解陳氏的生平事迹,學術思想外,還能學到陳氏臨證中的獨到的經驗,拓寬自己的思路,對中醫教學、科研、臨床診療有所啟迪,獲益匪淺。 陰陽五行,參伍錯綜,迭相為用。氣有偏勝,故理有扶抑,其間輕重疾徐,酌其盈,劑其虛,補其偏,救其弊,審察乎毫釐之際,批導乎谷阝窺之中,蓋戛乎其難哉。 ———丁甘仁《丁甘仁醫案·序》 陳超,男,字釒享教,生於1925年10月,湖北省嘉魚縣人。其家三世業醫,秉承家技,學有淵源。弱年讀書之暇,常隨診於叔父,令其誦讀《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藥性賦》、《瀕湖脈學》等著作,初步奠定了中醫理論基礎。年長從師於嘉魚縣內科名醫李季峰先生,先生臨床經驗豐富,尤精於溫病。通過數年刻苦學習和跟師隨診,並進一步攻讀吳鞠通、葉天士及金元四大家之論著,對內科雜病和溫病有了較深功底。學成後,1947年即懸壺市肆,臨證之初由於缺乏經驗,每遇疑難重症,即感棘手,常自勤求古訓,或尋師長求教,或訪同窗切磋,以求解決患者痛苦之術,不數年學術水平明顯提高,同時積累了臨床經驗,求醫者甚眾,深受廣大鄉里患者之讚譽。 解放後,參加湖北省孝感地區中醫進修學校學習,1954年至北京中醫進修學校深造,重點系統地學習中醫理論和部分現代醫學知識,開闊了眼界和思路,畢業後返鄉里參加縣人民醫院工第二卷351作。1956年應調至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兒科。此後又拜兒科名中醫趙心波為師,侍診其左右,親聆其教導,獲益匪淺,使學術思路大為豁達。趙師嘗云:「學習要有一個完整的計劃和步驟,書要一本一本地讀,要鑽進去,吃透書中要旨精華,不要怕困難,要有釘子精神,以求問題得到解決,才能學有所成,如果這本書沒看完又去看另一本書,像蜻蜓點水一樣,必然枉費心機,半途而廢,學焉有成?」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又重新精讀了四部經典著作,瀏覽了各家學說,其中重點學習了東垣脾胃論和景岳全書,體會到,李杲以《脾胃論》為代表作,根據《內經》、《難經》的理論及張元素的學術影響,總結出脾胃為元氣之源,精氣升降之樞,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病機理論,東垣在論脾胃方面提出「人賴天陽之氣以生,而此陽氣須並於脾;人賴地陰之氣以長,而此陰氣須化於脾胃;人賴陰精之奉以壽,而此陰精必源於脾胃;人賴營氣之充以養,而此營氣必統於脾胃」。因此,東垣在病機方面重視脾胃與元氣的關係,強調脾胃在精氣升降中的樞紐作用。在病因方面,強調飲食勞役,情志失度導致脾胃運化失常而百病叢生。張介賓積一生臨證經驗和心得輯成《景岳全書》,全面反應了他的學術觀點,以《內經》「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為依據,認為陰無陽無氣則不能生形,陽無陰無形則無以載氣,故物生於陽而成於陰。進而闡述了陽非有餘,陰常不足,真陰之象是為精是為形;真陰統藏於腎(命門),是為真陰之臟,「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陰精不虧,則元陽有載,陰平陽秘。故命門與腎為真陽真陰所在,為五臟六腑之本,凡陰陽諸病變,當責之腎與命門之水火陰陽平衡失調,故病必求其本也。由於對東垣、景岳學說的鑽研和崇尚,對陳氏學術思想的形成影響頗大。 1972年調至中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中醫科,從事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在臨床工作中更加重視脾腎。認為「五臟之根本乃脾與腎,而五臟之枝葉乃心與肺」,「根本不固,枝葉焉有不凋之理」。因此強調脾腎心肺不論在生理與病理方面均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故治病必求於本。 在學術思想治學態度方面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而不尚空談;博採眾方而不偏執一端;處方求精練,既用經方,又用時方,靈活運用,師古而不泥古,因而臨床療效顯著。在醫德方面,尊崇孫思邈之大醫精誠的觀點,對病人一視同仁,精心辨治,從不苟言,既不炫耀自己,大包大攬,亦不輕譏同業。在教學方面,除帶教中外學生外,並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他對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言傳身教,啟發後學,深受學生尊敬。 在對待現代醫學知識方面,深感到科學不斷發展,醫學不斷進步,必須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方法,在中醫與西醫結合方面,取其所長,補其所短,更好地運用中醫理法方葯為病人服務。因此,他在西醫確診後的一些疾病探索中醫的辨證分型施治,對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有深刻的體會。 在40餘年的臨床、教學、科研過程中,悉心鑽研中醫理論,對中醫理論有較深的造詣,並運用中醫理論指導實踐,理、法、方、葯嚴謹,用藥輕靈,在中醫內、兒科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治療小兒急性傳染病和內科咳嗽、哮喘、心腦血管病、腎炎、癲癇、胃腸病等,尤其對哮喘病的病因病機和治療上有獨特的見解,在治則治法上注重肺腎同治,標本兼顧,強調寓防於治,寓治於防,並創建了補腎平喘湯,對哮喘病的研究觀察取得滿意的療效。陳氏還在臨床上,每遇涓滴體會或一鱗半爪,則隨時記錄收集,以便系統地進行整理,曾在雜誌報刊發表論文和醫案等20餘篇。近年來已將畢生心得臨床筆記、醫案、醫論整理成冊,近20萬字,定名為《陳超醫案醫論集》待出版,並參加編寫《全國中草藥彙編》等著作。 第二卷352學術精華 一、病機注重調理脾胃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在人體功能正常情況下,飲食通過脾胃的作用,生為水谷精微,化為氣血津液,以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維持正常生命活動。故稱「脾胃為生化之源,後天之本」。 人之一生,無不賴於脾胃後天之養。李東垣云:「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而後能滋養元氣,若脾胃之氣本弱,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又云:「胃虛則五臟六腑十二經十五絡四肢皆不得營運之氣,而百病生焉。」陳氏注重調理脾胃,不僅對脾胃病以治脾胃為主,特別是對其他臟腑的疾患亦強調兼顧脾胃。因為人以胃氣為本,本固而枝葉才能繁茂,從而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同時體現其學術特點。 (一)治咳喘當兼扶脾咳喘為肺氣上逆之病,外感、內傷均可致之。外感者或風或寒或熱或燥,多與表氣不固,肺衛失守有關;內傷者或氣虛、或陰虛、或痰濕內生、或腎氣失納,又多與氣、血、津液虧乏有關。 脾胃為生化之源,生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升降有序,水精布化有常,循環往複,使五髒得養,元氣得充,是以肺氣上升而為固。而且他認為肺為水之上源,脾為水谷精微生化之本。若脾氣虛,則水谷游溢之精氣無以上供於肺。正如東垣所云:「脾氣一虛,則肺氣先絕。」所以陳氏在治療咳喘病中,尤其在咳喘後期,每兼以扶脾燥濕化痰而收意外之效。可見其對「脾為後天之本」和脾肺同治的理論頗有見地。 (二)補虛損首重後天凡虛損之證,不外五臟六腑、表裡陰陽氣血之虛。陳氏多根據《內經》「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等理論來指導臨床。對於虛損的成因,常以病久陰陽失調及陰陽互根的消長變化來分析病機、判斷預後和轉歸的重要論據。其治療多受東垣學說的啟發,常應用補益脾胃之法。如東垣認為「虛證之形成,是人體元氣不足之故,元氣不足,又是脾胃之故」。又云:「真氣又名元氣,乃先生身之精氣也,非胃氣不能滋之。」指出了元氣與胃氣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的關係,是維繫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其治則當遵《內經》「勞者溫之」、「損者益之」和「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旨。故對虛損證, 以調補脾胃為主。使脾氣得升,胃氣得降,水谷之精微得以濡養臟腑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
  • 共7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一篇:名老中醫經驗集-周信有
  • 下一篇:名老中醫經驗集-陳潮祖
  • 章意的個人圖書館地址:http://www.360doc.com/userhome/5620517

  • 推薦閱讀:

    女人老得快、聽聽老中醫的話咋說的
    中醫經絡養生(35篇)
    治療皮膚病中醫驗方
    冠心病,高血壓外治法。中醫這樣說。

    TAG:經驗 | 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