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六 (9)

未四、五無量 (分五科) 申一、標

又諸菩薩於五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

第四個頌和第五個頌合為一科,這一科里一共分九科,現在是第四科「五無量」,就是五種無量,分五科,第一科是標。「又諸菩薩於五無量」,這個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應該是入聖位的菩薩,對於五種無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他能夠發起一切善巧作用,就是一切有智慧的作用,一切有智慧的作用,其實就是勸化一切眾生髮心修學聖道,就是這件事,這是標,下邊第二科是征。

申二、征

何等為五?

這五無量是什麼呢?

申三、列

一、有情界無量。二、世界無量。三、法界無量。四、所調伏界無量。五、調伏方便界無量。

這是第三科列出來。第一種無量就是「有情界無量」,第二種是「世界無量」,第三種是「法界無量」,第四「所調伏界無量」,第五是「調伏方便界無量」,是列出來五種無量的名字。

《披尋記》一五四一頁:

「能起一切善巧作用者:成熟有情方便善巧總有六種」,佛菩薩度化眾生,能令有情的善根成熟,成熟有情的善根,是菩薩的方便善巧,菩薩用方便善巧的智慧,能為眾生栽培善根,能令善根得成熟,能令解脫。總有六種的差別,「如前菩薩方便善巧中說」。「如前菩薩方便善巧中說」,我們已經學過了,「是名一切善巧作用」。

這六種,第一種是諸根成熟,第二種是善根成熟,第三種智慧成熟。這個諸根成熟,就是由於菩薩的善巧方便的教化,使令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沒有障礙。這個煩惱障、業障、報障,就是解脫了報障,那就叫做諸根成熟。第二種是善根成熟,就是解脫了業障。第三種智慧成熟,就是解脫了煩惱障。解脫了煩惱障,就是得聖道了。

這個善根成熟,解脫業障,就是無論什麼樣的情形,不會做錯事了。若做錯事,就是你會造罪,那就還有業障。而諸根成熟,解脫報障,報障就是一個果報,像我們忽然間有這樣的病痛,忽然間有那樣的苦惱,那就是報障。能解脫報障這句話,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沒有這些苦惱的事情。如果說我們用病痛來解釋,就是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身體永久是健康的而沒有病痛,那就是解脫了報障。第二個意思,這些不健康的事情也會出現,但是不障礙,那叫做解脫報障。

這件事呢,你常常靜坐,你靜坐有一點相應,你會感覺到這件事。就是我不靜坐的時候,我感覺腿疼、頭疼、腰疼…很多的苦惱,可是正念一提起來的時候,一入定的時候,修止觀的時候,這些事沒有了,不感覺有病,身體健康,有這個事情。如果我不歡喜靜坐,那好,你就不靜坐,不靜坐的時候,這個病痛來了呢,你就是受病痛的折磨,你沒有辦法解脫它。但是常常靜坐達到一個程度的時候,沒有這件事,他一入定,就什麼事都沒有,沒有病了。

我不要說名字,我們南院的同學裡面,有的人有這種事情。他離開我們佛學院了,她現在也有這個境界。她一靜坐,這個奢摩他的止一現前的時候,她心裏面一安住,明靜而住,就沒事了。這種人自然不懈怠,不需要有監學:「你為什麼不來靜坐?」不需要這件事。所以有人問我:「什麼時候我才能夠閉關?」就是要達到這個程度。這個程度是什麼呢?就是未到地定。你成就未到地定呢,當然初開始的未到地定,還軟弱一點,要再向前進,再向前進,應該是接近初禪的時候,就有這個境界。那他一入定是個快樂的事情,他不會說:「我不歡喜靜坐,你們去靜坐,我不靜坐。」沒有這回事情。

這個靜坐這件事,與學習佛法有關係。學習佛法對於靜坐有什麼關係?他能掌握到方法。掌握到方法呢,他就容易相應。我們說一個很粗顯的事情,譬如說,我一靜坐的時候…,我們現在靜坐,這個功課表安排的不太好,不太合適,要安排出來經行的時間,不要一開始到就靜坐,不要這樣。一開始經行,先經行一會,或者經行五分鐘都好,經行十分鐘也可以,早晨起來靜坐呢,經行不要超過一刻鐘,經行有什麼好處呢?其中有一個,就是它對於修止、修觀有幫助。你先經行一會,然後再靜坐,好一點,所以先經行。然後上座的時候,你願意修止的話,你一定要有所緣境,把心安住在所緣境這裡,這話就說到這裡,實在…,也沒有錯,並沒有說錯。

我們用出入息做所緣境,這個心呢,就是知息出,知息入,這樣子就好了。當然已經成功的人,這樣就可以了,他能明靜而住,從欲界定到未地定,到初禪,他很快的就到初禪了。但是我們有的人,不能否認是有業障,還是有業障。有業障這件事辦不到,你心一住呢,也有所緣境了,但是心就不安住,就跑了,就去打妄想了,那怎麼辦呢?說我們學習了《瑜伽師地論》,《瑜伽師地論》告訴我們一個方法。但是你學習是學習了,你不溫習,就等於沒學不知道。

那它告訴什麼方法呢?「於所緣境數數憶念」,這個方法很好,它就能使令你的心安住在所緣境不動,它就沒有妄想進來,那麼你的奢摩他止就相應了,要數數憶念,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憶念這個出入息。「數數憶念」,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憶念所緣境。憶念這個息的出、息的入,所以你若數息,數這個出入息,一、二、三、四、五,那正是數數憶念的意思。心就不跑,就能安住不動。所以你要記住數數憶念,這是個方法。你這個方法不用,那多數是不能安住,心就要跑。但是也可能數數憶念還是不行,心還是要跑,那也可能的。若是這樣子的話呢,那就停下來,不要修止,你就修觀。修觀應該是決定相應的,就和打妄想一樣嘛,但是它和妄想的內容不同,打妄想就是散亂的貪、瞋、痴的虛妄分別。現在是要經論上的法語作你修觀的內容,就是思惟這個內容。

「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從渴愛生…」,這幾句話,這法語把它背起來,背起來呢,就這樣思惟,和打妄想一樣,那有不相應的事情呢?一定是這樣想嘛,把它想了一段就停下來,不要時間太久。或者你歡喜《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用《心經》上「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依照這個去思惟。當然這樣思惟,你要預先學習一下,你要低頭,不要太高慢,「我向你請問?」你不要這樣子,或者沒人可請問,可以看註解。看註解,這當然也是有問題。

所以一定是要多學習,學習這個《中觀論》,學習《大智度論》,你學習這個,你決定能通達諸法自性空的道理。通達了這個道理,那麼這個《心經》就是一個修行的次第,你就照那去思惟。「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樣思惟。思惟完了就停下來,不要思惟很久,然後再修止。它有可能就好一點,因為沒有得定,欲界定也沒有成就,那你這個止不要時間多,或者是一刻鐘,或者是三十分鐘也可以,然後再修觀。

這樣子周而復始,止而後觀,觀而後止,它就會好一點。那麼你這就能夠得到欲界定,得到了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可能會到這個境界,到這個境界,你常常修,常常修,其他的事情是第二件事,這件事是我第一件大事!我不可以停下來的。那你若時間久了,就能得未到地定的呀!得到未到地定,你自己歡喜做件事,因為有輕安樂了,那有不歡喜這件事呢?得了未到地定以後,你自己能夠入定,也能使令身體健康,但是不能說沒有病,還可能有病的,但你心裡和以前也不同,想法不一樣。得了定以後,你的理解力也會強一點,這個定能幫助你有智慧,這叫做增上心。

增上心,心就是定,這個定有增上的力量,能幫助你得智慧,它本身不是智慧。但是它能幫助你有智慧,所以叫做增上心。戒能增上定,定能增上慧,就是這樣意思。定和慧是兩回事,不能說定就是慧,不是這樣意思。但是你若得了聖道的時候,或者暖、頂、忍、世第一的時候,這個忍位以後的時候,定裡面有慧的意思,那個情形不同,那是由你修成就的,實在定是定,慧是慧,但是互相有關係。到那個時候,你有未到地定以上的奢摩他的功夫,心情快樂,對教義的學習也快樂,靜坐的時候也快樂,把經書這個本子打開,心情也快樂,這是什麼境界呀?這是非常難得的境界。

不過有一件事呢,等到這個境界的時候,也有可能這狂妄的心會起來:「嘿呀!我現在可以做大法師了」,就會有這個情形,但這是個錯誤。若這個時候,你不能安住,你妄動,就可能會破壞你這個境界,你成就這個境界會失掉了,因為沒到不退轉。你若從未到地定再進一步到初禪,這時候好一點就不容易破壞,還是能破壞的,但是不容易,不是小小的境界就會破壞。你這個止觀的力量強,小小的境界,就是特別令人顛倒的境界,你的正念一提起來,就什麼事沒有。若是你未到地定還沒成就,你是不歡喜靜坐的人,那個境界來了,你就隨著去了,你不能同它作戰的呀!你沒有力量同那個煩惱作戰的。

我個人的看法,我們現在的佛教徒,如果肯努力,得聖道的人很多,不是你一個人,很多人都能得聖道,但是就是沒有掌握到這個方法,這個道次第沒有。這個方法,我這麼看,就是《瑜伽師地論》是最完備。所以人家若肯到這來學習,我心裡歡喜,「哎呀!你能學習聖道很難得呀!」我心裡很歡喜,但是來不成,無可奈何的。

我認為,當然不是說我們漢傳佛教,我都看見了,我只是看見一少份。我也到過中國大陸,但是我走的地方少,台灣我也去過,但是地方也不是我都看見了,我就有一點感覺,各地方都缺少阿闍黎,缺少老師。若是我們把《瑜伽師地論》能夠用功的學習,其他的人我是非完全放下,你不分別就沒有事,很明白的一件事,你不分別就沒有事,你若分別,很多的問題。不分別就沒有事,把那都放下,你就安心的學習止觀,安心的學習靜坐,安心的學習《瑜伽師地論》。當然前面,你們後來的同學還是沒有學習,有時間應該把它補習。

我感覺到你們都比我智慧高,你們讀書都比我多,讀書比我多,智慧也高,我有歡喜心。有人問我,你為什麼辦佛學院?我辦佛學院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我歡喜學習佛法,我也歡喜有人來和我共同學習,只此而已,沒有別的。我不敢說我弘揚佛法,我沒有這一件事,我沒有到那個程度。只要是這樣學習呢,你一定成功。因為我感覺到你們都很有善根,前多少生,都是遇見過佛菩薩為你們作善知識,不是平常人,所以現在你肯發心的時候,佛菩薩就來同你接近,你應該感覺到這件事,應該有感覺的。所以你現在好好努力,決定成功,可以保證這件事,但是要努力。

你本身要努力,其他的事情另一回事,你本身要付出來力量。其中有一個條件,不是無條件的,就是其他的事非不注意,不要放在心上,沒有事,只要你不分別就沒有事。因為我感覺到,到我們這裡來的同學,在家居士都在內,都是有誠意要學習佛法的,所以其他的事情都不要緊,都不要緊。如果沒有心學習佛法,那個人的煩惱是有問題,他內心的煩惱,你要注意一點,可以注意一點,我們都是發心,有誠意來學習佛法的人,他就是有煩惱,那煩惱有辦法調伏的,只要你不要去觸動就沒事,你安心的學習,一定是和平的,沒有什麼事。

所以這上面說,「如前菩薩方便善巧中說,是名一切善巧作用」,諸根成熟、善根成熟、智慧成熟。這個智慧成熟,那是要得聖道,解脫了煩惱得聖道。而這個諸根成熟裡面,我剛才說,這個地方,我沒有神通,你們心裡怎麼想不知道,對我個人有點吸引力,就是你若達到未到地定以上,到了初禪,就會有這種事情。就是有病痛的時候,你一入定,就沒有病痛。

我再說明白一點,就是那個同學,他在台灣給我打電話,他和別人不說這話,他和我說:「一入定的時候呢,心裡一明靜而住的時候,這個病痛就沒有了。」這件事對你沒有吸引力嗎?但是你要努力、要用功。這個有六種,那麼後三種是下品成熟、中品成熟、上品成熟,這個善根成熟,有這三種不同。前面我們在〈聲聞地.趣入品〉已經講的很詳細了,我現在不解釋了。

申四、釋 (分二科) 酉一、別辨相 (分五科) 戌一、有情界無量

云何有情界無量?謂六十二諸有情眾,名有情界。如前意地,已具條列。若依相續,差別無邊。

這是第四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別辨相,分五科,第一科是有情界無量,就是這五種無量,一樣一樣的解釋它的相貌。「云何有情界無量?」怎麼叫做有情界無量呢?這個「情」就是虛妄分別,他有心意識,三界的心、心所法都是虛妄分別。你有心、心所法就叫做有情。這個有情的世界,有情這一類是很多的,有多少呢?「謂六十二諸有情眾」,分六十二類諸有情眾,這就叫做有情界,「名有情界」。「如前意地,已具條列」,六十二種在〈意地〉那已經一樣一樣都列出來了。

「若依相續,差別無邊」,若是觀察它的相續,什麼叫做相續,就是這個身體、這個果報、這個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不是斷滅的,前一個色、受、想、行、識滅了,後一剎那色、受、想、行、識又出現了,這樣子叫做相續,不是中斷的。我們凡夫沒有天眼通,這個生命死了以後,就看不見再有什麼,看不見什麼,好像是中斷了,但事實上不是,有天眼通的人能看見,它沒有中斷,是相續的。所以若依相續的生命上看,那此生命、彼生命的不同,那就不只是六十二諸有情眾,那是無量無邊的太多了,所以叫做有情界無量。

《披尋記》一五四一頁:

「如前〈意地〉已具條列等者:有情種類有六十二,此如〈意地〉中說。(陵本二卷十八頁)「依有情身一一相續,應知彼彼差別無邊」。應知彼彼的差別是很多的。這是第一個有情界無量,下面第二科是世界無量。

戌二、世界無量

云何世界無量?謂於十方無量世界,無量名號,各各差別。如此世界,名曰索訶,此界梵王,名索訶主。如是一切,皆當了知。

怎麼叫做世界無量呢?「謂於十方無量世界」,這虛空是沒有邊際的,在虛空裡面有無量無邊的世界,每一個世界都是有名號的,各各都是不一樣的。「如此世界,名曰索訶」,像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名字叫做索訶。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此界梵王,名索訶主」,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梵天王,就是指初禪天的梵天王,他的名字叫索訶主,他是這個世界的主,所以世界叫做索訶。這個索訶,我們通常都是翻個堪忍,就是在這個世界上行菩薩道的菩薩要堪忍,能忍耐眾生的觸惱,佛菩薩還是慈悲,大慈大悲的教化眾生,所以叫索訶,這是約佛菩薩來說。約眾生,這個世界的眾生,受很多的苦,他也能忍,不忍也得忍,就是叫做堪忍。

但是我看《解深密經疏》,圓測撰。圓測法師他不是漢人,是高麗人,韓國人。他那上解釋這個索訶翻個忍,為什麼翻個忍呢?因為這個世界的梵王名字叫做忍,為什麼他名字叫做忍呢?就是這個梵天王,前一生在人間的時候名字叫做忍。怎麼講呢?那是另外一個解釋,就是他能夠容忍,你觸惱他,他能容忍,他對別人有榮譽的事情,也能夠忍而不嫉妒,他有這個忍。這個梵天王在人間的時候,有這個功德,所以現在他做了這個索訶世界的王了,大梵天王的時候,這個世界就叫做索訶世界。這麼講,那和前面的解釋完全不一樣了。

「如是一切,皆當了知」,就是每一個世界都是不一樣的,世界的相貌不一樣,世界的名字也是不一樣。這個世界呢,當然有的世界是殊勝莊嚴,有的世界比較不是那麼殊勝莊嚴,有勝有劣,有粗有細,也有凡夫世界,也有聖人的世界,各式各樣的這些世界呢,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如影像那樣子,如水中月,如夢中鏡,都是不真實的。

戌三、法界無量

云何法界無量?謂善不善無記諸法,如是等類差別道理,應知無量。

「云何法界無量?」這是第三科法界無量,這個法界無量怎麼講呢?「謂善不善無記諸法」,這個法是指名言說的,這是善法,這是不善法,這也不是善也不是不善,是無記的一切法,這個名言有無量無邊的,這是有漏法,這是無漏法,各式各樣的。「如是等類差別道理,應知無量」,所以叫做法界無量。下面第四科所調伏界無量。前面有一個有情界無量,現在這裡說所調伏界無量,也是指有情說的。

戌四、所調伏界無量 (分二科) 亥一、征

云何所調伏界無量?

「云何所調伏界無量?」這是征。下邊第二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列種類,所調伏界也是一類一類的,分兩科,第一科是列,分十科,第一科是一種。

亥二、釋 (分二科) 天一、列種類 (分二科) 地一、列 (分十科) 玄一、一種

謂或有一種所調伏界。一切有情可調伏者,同一類故。

「謂或有一種所調伏界」,就是在無量的有情界裡邊,有一種是佛法所調伏的眾生,那表示有的眾生是不接受調伏的,他不相信佛教,一類的眾生是接受佛菩薩的教化的,那就是所調伏界。「一切有情可調伏者,同一類故」,在無量的有情裡邊,有一類的有情,是可以接受佛菩薩的教導,調伏他的煩惱,這些所調伏的眾生,雖然也有差別,但是同屬於可調伏的一類的,所以叫做一,這是一種,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分兩種。

玄二、二種

或有二種所調伏界。一、具縛。二、不具縛。

「或有二種所調伏界」,所調伏的眾生分兩類,一是具縛的,二是不具縛的。

《披尋記》一五四二頁:

「具縛不具縛者:一切異生,是名具縛」,就是一切的異生。這個「異生」,就是他的煩惱,眾生都有煩惱,但是煩惱和煩惱也不一樣,這個業也不一樣,大家都有業力,但是業力與業力還是不一樣,因為你受果報不一樣,就是業力不一樣的關係,這個惑、業、苦都是不一樣,所以叫做「異生」。就是每一個眾生都有不同的煩惱,不同的業力,因此而受不同的果報,這就叫做異生。那麼若是入聖道了呢,叫做同生,大家都是通達一切法無我,智慧也是相同,將來都得到寂滅性,通達諸法寂滅相的果報,得涅槃都是相同的。所以眾生是異生,是名具縛。

這個具縛就是他雖然能接受佛菩薩的教化,但是他現在還沒能斷煩惱,煩惱還是完全具足的,見煩惱、愛煩惱…所有的煩惱都具足的。「從預流果乃至阿羅漢向有學聖者,名不具縛」,修學四念住,成就了須陀洹的時候,就是斷了見煩惱了,這個煩惱很多,但是一部份煩惱不具足了,這個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是到了阿羅漢向,他現在不是阿羅漢,但是向阿羅漢去了,就是成三果之後,繼續修四念處的時候,就是向阿羅漢去了,但還沒有成阿羅漢,這是「乃至阿羅漢向有學聖者」,從初果到阿羅漢向,這樣多的聖人,他們都還是要繼續學習四念處的。這個時候他們都是聖人了,「名不具縛 」,那麼多的煩惱裡面,他斷除去多少,就是煩惱不具足了,還有煩惱,但是一少份,是這個意思,若是得阿羅漢呢?那就不在此例了,就不在這個範圍內了。「如顯揚論說。(三卷十四頁)」有解釋這個名詞的。這是二種,下面第三科說三種。

玄三、三種

或有三種所調伏界。一、鈍根。二、中根。三、利根。

這個善根,就是信、進、念、定、慧;信、戒、聞、舍、慧也可以,他這個善根鈍,什麼叫做鈍呢?就是於所知事遲鈍的理解,他去思惟觀察這件事,比較慢,非常的慢,不是說他不懂,但是他的智慧慢,遲鈍的理解,所以叫做鈍根。

這個中根也是對於所學習的佛法,他比鈍根好一點,就是這樣子,就是剛才說的,或者信、進、念、定、慧這個根,他鈍一點,他比鈍根強一點,但是還不如利根,所以是中間。

利根就是對於所學習的佛法,他很迅速的就理解了,他的智慧的活動很迅速,而且還能夠有廣大、深刻的思惟,那個鈍根的人,理解的很慢,而且理解的範圍少,微劣的理解,這個利根的人呢,他理解的快,而且理解的深廣,能很迅速的得聖道、得解脫,所以叫做利根,那麼分這麼三種不同。下面第四。

玄四、四種

或有四種所調伏界。一、剎帝利。二、婆羅門。三、吠舍。四、戍達羅。

「或有四種所調伏界」,所調伏的這個眾生界,那四種呢?一是剎帝利,剎帝利翻個田主,就是指統治階級說的。二、婆羅門,翻個凈行,就是這個人讀書很多,有高尚的意願,有高尚的思想,是想要得涅槃的,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出家,但是不是佛教徒。三、吠舍,這是指商賈說的,做生意的人。四、戍達羅,就是農民,這一類的人。這四類的人呢也都可以接受佛教。

玄五、五種

或有五種所調伏界。一、貪行。二、瞋行。三、痴行。四、慢行。五、尋思行。

「或有五種所調伏界」,這是說五種。那五種?一是貪行,二、瞋行,三、痴行,四、慢行,五、尋思行。「一、貪行」,這個行,就是心行,就是心在活動叫做行。這貪心的活動很厲害,這個人貪心為什麼會那大呢?就是他前多少生,一直的這樣熏習,所以今生他的貪心很大,一種很卑劣的境界,他感覺也很可愛,何況特別勝妙的呢?這貪心非常大,這個貪心大,一個是長時的有貪心,一個是貪心本身有力量,這叫貪行者。

「二、瞋行」,瞋行就是瞋恨心,瞋恨心為什麼會那麼大呢?也是他前多少生一直的這樣熏習,小小的一點不如意,他就會勃然大怒,瞋的不得了,小小的不如意,他的這個瞋恨心就很大,那叫做瞋行,為什麼這樣?就是前多少生一直這樣熏習來的,不是自然是這樣子。說他原來的脾氣也並不很大,但是常常憤怒呢,這個憤怒心也會大。譬如說在一個地方,沒有人觸惱你,你也常常學習經論,常常靜坐,煩惱逐漸逐漸就會輕微,說到一個地方不靜坐了,你和這些凡夫的世界常常來往,也常常就是這樣子,不如意就憤怒,你不加以控制,這個瞋心又會大起來,這不是說一定是前多少生的熏習,你這一生常常熏習,它也是這樣,就感覺出來,也是這樣的。

若是你在一個地方住,我倒不是讚歎我們這裡好,不是這個意思,我們現在說煩惱的活動,這個同學他常常靜坐,他的身口意比較清凈,他不輕易觸惱人,那麼這個時候,你和這些人在一起住,你的煩惱也就輕,別人都不觸惱你,你也就不好意思觸惱別人嘛!那你的煩惱不動,常常這樣子,煩惱就輕微,自然是輕微了,你自己要認識這件事,「哎呀!我以前在什麼地方和那些苦惱的人在一起常常煩惱,我現在和這麼多修梵行的人在一起,煩惱少」,你要認識這件事,這是一個認識。

還應該有第二個認識,就是學習佛法的時候,我們不是說,我認識這個字,我也會講,不是這樣子學習佛法,這樣子學習佛法的方法還不具足的。你要知道什麼?你學習了這個佛法以後,你隨時就要用,現在就用!這上面說,一切依他起的因緣生法,就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一切法,說阿賴耶識所變現,這好像是唯識宗說的話,其實也是普遍的,阿賴耶識所變現的一切法,也就是你業力所變現的一切法,我為什麼這個身體這樣子?這是我的業力變現的,你的身體為什麼那樣子?那是你的業力變現的,業力是無量無邊的差別,所以所變現的境界也是不一樣,這些事情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夢中境,都不真實。

你這樣學習了以後,你也就這樣用:我看見這個高山,這是業力的變現,是共業所變現。我們現在這個境界,這是大家的共業,不是所有人的共業,這是我們這一部份人的共業,這些也是業力所變現,也是如幻如化,是不真實的。當然這樣子想也是可以,但是加上一個譬喻好一點,如水中月,如夢中境,水裡有月亮和天上月好像一樣,但是這個水中的月是假的,有而不真實。說我現在看見這個高山,如水中月,就是不真實。我看見一個法師在這裡走過去,如水中月。你常常要這樣思惟觀察,常常這樣的如理作意,就是你要這樣用,常常這樣作用的時候呢,那就不一樣了,你這個貪心就輕一點,這個瞋心也輕一點,這個煩惱就輕微。

我們學習唯識上,從〈真實義品〉到現在這裡,常常的碰到這句話,「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的」,常常遇見這句話,遇見這句話你要用,現在我聽見某位同學讚歎我,說我很有智慧,說我靜坐的功夫很好,還說了很多讚歎我的話,你馬上要用這一句話,「言說安立的一切法是自性空的,是有而不真實的,是畢竟空寂的」。你常常這樣用呢,這個煩惱就輕,這個貪、瞋、痴、慢,各式各樣的煩惱就輕微,它和以前,你不用這句話,那個心裡上的反應不一樣,而且你常常作如是觀,當然這叫如理作意,還不是修觀,修觀是要有奢摩他相應的時候,叫做修觀,那力量就是更大了,能調伏煩惱。

「三、痴行」,就是愚痴,不明白一切法都是因緣所有的,我不知道色、受、想、行、識裡面是無我無我所的,這叫做愚痴,不是說那個人像牛似的,不是這個意思。這樣子痴行,只有明白佛法,能夠學習佛法,還能夠修止觀,那愚痴就輕一點。如果我們學習佛法而不肯這樣用,我雖然學習了一切法都是空的,但是我行在有中,我還是執著一切法都是真實的,還是原來的老習慣,那就叫做痴行,他的心是愚痴的呀!說這個人大學教授,非常有學問,在佛法來說,是愚痴人。這個佛法你看有多高?境界是很高的呀。這個痴行呢,也是熏習來的,你不要說這個人很笨,你常愚弄他,你若這樣作,將來你就會愚痴,你就會笨,也是因緣所生法。

「四、是慢行」,慢就是高慢,瞧不起別人,你常常這樣做,將來你得的果報,也會笨,被人瞧不起呀。這個慢,就是看見一個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也生高慢心,或者是看見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也生高慢心,「你還是不如我」,這就是慢,常常分別這件事。

「五、尋思行」,尋思是什麼呢?就是遇見什麼事情,他不是在表面上就相信了,你說這樣我就相信了,你叫我這樣子我就這樣子,不是,他要內心思惟,就是深入的推度這件事,觀察思惟這件事,這叫做尋思行。而尋思行呢,也就是散亂,因為這個不是正觀,不是修止觀的觀察。尋思行這種人,你叫他相信佛法,那是不容易的,他要自己去思惟觀察,感覺到有道理那才能相信,不是你說我就相信了,這種人是這樣子。這樣子尋思行呢,你勸他相信佛法不容易,當然有的時候也有可能,他若相信了佛法以後,他的信心也會強一點,因為不是你說我就相信,他經過自己觀察思惟,「哦!有道理」,他才能相信。但是這裡邊是說什麼呢?就是妄想特別多,而且特別有力量。尋思也包括前面說的貪行、瞋行、痴行,我們說有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那應該屬於貪行、瞋行、痴行這一類的。現在這個尋思是說普遍的,他遇見什麼事情,他不輕易的就這麼決定了,要經過思惟觀察的,那就叫做尋思行。

《披尋記》一五四二頁:

「五種所調伏界等者:此中五種補特伽羅,〈聲聞地〉中廣顯其相應知。那裡邊有詳細的解釋(陵本二十六卷八頁),我們可以再到那裡去讀一讀。這下面是第六科。

玄六、六種

或有六種所調伏界。一、在家。二、出家。三、未成熟。四、已成熟。五、未解脫。六、已解脫。

這是六種。

《披尋記》一五四二頁:

「在家出家等者:處家白衣」,處者居也,就是在家的這個白衣,穿白色衣服的人,其實也有不穿白衣服的,總而言之是在家人,這個在家人是幹什麼的呢?「受用五欲」,這個受用兩個字,我費了好多的時間去查這個字典,它怎麼講呢?這個受是承受,這個用是什麼東西?是財富。這個受用,就是這種人積聚了很多的財富,就去享受五欲,叫做受用五欲,就是在社會上做種種的事,積聚很多財富,然後就是享受,唯利是圖,就是做這種事情的人。

「營構俗業」,這個「營」就是造作,這個「構」,構者謀也,他造作很多的事情,在那裡計劃,做這個事情可以發財,做那個事情可以發財,就是營構世俗的這些發財的事情,叫做營構俗業。「以自活命」,積聚了很多的財,這樣子來活命,就是做這個事情的人,是名叫做在家。

「若持出家威儀相貌」,如果是保持出家人的威儀相貌,出家人的威儀就和在家人不同了,他行住坐卧的威儀和在家人不一樣,他有出家人的相貌,出家人剃了發,著了袈裟。「棄捨俗境」,棄捨了在家人「受用五欲,營構俗業」,這些事情都棄捨了,不做這個事情。「受持禁戒」,棄捨了俗人唯利是圖的這一切業,那麼他幹什麼呢?他若受了戒,而後能夠保持,受持不犯,清凈他的身心。「如法乞求」,就是依據佛所開導的方法,去乞求衣、食、住所需的事情。「清凈自活」,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活命,而不去貪財,自己不生產,這就指「清凈自活」。清凈自活也容易有問題呢,就是容易說謊話,欺騙在家居士,他能夠拿到錢來,這是不合道理的,那就不是清凈自活了。「是名出家。如《顯揚論》說。(三卷十三頁)」,也解釋這件事。

「未得善根資心相續」,說是我相信佛法,或者還是在家,或者已經出家,但是沒能夠「得」,得者成就也,這個善根呢,就是信、戒、聞、舍、慧,簡單說就是戒、定、慧,沒能學習戒,也沒能學習定,也沒能學習慧,沒有這樣栽培的話呢,這個善根不成就。

「資心相續」,這個信、戒、聞、舍、慧;信、進、念、定、慧,這些善法,你若常常的學習的話呢,「資心相續」,資者蓄也,儲蓄,這個善法的功德,儲藏在你的心裏面,相續下去,而不會失壞,這個善根成就了以後,它儲藏在你心裏面,相續下去。譬如我現在學習佛法成就的善根,它相續下去。相續下去呢,你繼續的熏習呢,它的力量繼續增長,那你有希望得聖道了。

「未得善根,資心相續」,你沒有這樣學習佛法,雖然出了家,沒有學習佛法,沒有學習戒、定、慧,你沒能資心相續。「不能現法」,就是不能在現在的生命體,這個法就是色、受、想、行、識,現在的生命體裡邊。「證見諦理」,你能覺悟了諦理,你成就了無分別智呢,就見到諸法寂滅相。這件事不能辦到,「不能現法證見諦理」。

「不得現法下中上乘所證寂滅」,前邊「不能現法證見諦理」,這句話是通說的,「不得現法下中上乘所證寂滅」是別說的,就是分別下、中、上乘,聲聞乘是下,緣覺乘是中,菩薩一佛乘是上,就是這三種佛法裡面,「所證寂滅」,都辦不到。這個事情,說明白了呢,我們的心情怎麼樣?就是我們在凡夫的時候,我們的心情就是向外攀緣,貪著色、聲、香、味、觸的欲,就是這樣子。那個色界天、無色界天的人呢,他不去貪著外邊的色、聲、香、味、觸的欲,但是他貪著禪定的欲,愛著這個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在這裡住,還是有所著,還是有所得,還是有我、我所,還是有愛、見、慢的煩惱。

現在學習佛法的時候,不向外攀緣,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如水中月,如鏡中相,是自性空的,只是一個言說而已,但有言說而已,只是一句話,一句名言而已,這個名言是內心的分別,由內心有分別,才有名言出來,只是內心的分別,那這麼說就是很厲害了,一切法都是心的分別,現在心裡若不分別,觀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心裡無分別,就是離一切相了,叫做寂滅。那麼你成就無分別智,安住在寂滅相上,這件事就圓滿了。

若是一般的在家人,可能不容易接受這樣道理,我不接受,我一定要有一樣東西可以貪,可以瞋,可以痴的,這樣是真實嘛!你若什麼也沒有,有什麼意思呢?可能還不容易接受。若是初來到佛教裡邊的人,現在還沒落髮,你就聽見這個話,你接受這件事嗎?你同意嗎?

「下中上乘所證寂滅」,說簡單的話呢,就由有而無,我們在凡夫的世界,凡夫的思想在有的境界上虛妄分別,現在來到佛法裡邊呢,要棄捨這個有,到畢竟空這裡住下來,就是這麼回事,你同意嗎?你還歡喜這樣子嗎?我們凡夫這個境界,我滿意可意的色、聲、香、味、觸,這樣感覺有意思,但是這裡面有苦惱,使令你貪、瞋、痴活動了,然後造業。造罪業的時候,跑到三惡道去,造福業就是在人天,修不動業在色界、無色界天,但是那個地方也不是永久的,還會掉下來的,就是在六道輪迴。

現在佛法裡面觀這一切法都是心的分別,本身是畢竟空,無有體性的,本身都沒有體性的,而且是無常的,是假的,它有欺誑性,我現在不受它欺騙了,心裏面悟入了寂滅相,到這個時候就沒有貪、瞋、痴的煩惱,你也不會到三惡道去,也不在人天,超出三界了,那是大自在的境界。這個時候,你還是有色、受、想、行、識,有眼、耳、鼻、舌、身、意的,但是都是如幻如化的,這是一個大自在的境界。

你若願意入於寂滅相,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識乃至無意識,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到諸法寂滅相那裡住也可以,那就是阿羅漢入無餘涅槃了。若有大悲心呢,你還是在色、聲、香、味、觸這個地方,還有色、受、想、行、識,保留這個生命體,在這裡寂靜住,也還是寂滅相,但是保留這個色、受、想、行、識呢,可以度化眾生,就是這麼兩回事。你只是離一切相在那裡住,這是無餘涅槃了,若有大悲心呢,還回到世俗諦這個地方來教化眾生,但是菩薩這個時候,觀一切法都是畢竟空寂的,還是寂滅相。

但是這一位佛教徒懈怠,不肯栽培善根呢,那這件事就辦不到了,「名未成熟」,他是信佛的人,也在佛法裡面栽培,但是懈怠,這個善根不成熟。「與此相違名已成熟」,與這個地方不一樣,他很努力的栽培善根,栽培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接近得聖道的時候,那麼這叫做已成熟。

那個未解脫和已解脫有什麼不同呢?就是善根成熟了,但是還沒得解脫,還需要見佛聞法修學聖道,這一生這個人可以得阿羅漢,但是他現在還是個凡夫,不是聖人,那這個時候,就叫做未解脫。得阿羅漢,叫已解脫,這個已解脫,未解脫,未解脫和已成熟,這地方有這樣的關係。

前邊〈趣入品〉說到這件事,就是已經成熟了,但是你還不是聖人,還需要佛菩薩的慈悲的教導,才能夠得解脫。所以從這些地方看出來,看出什麼事呢?你不斷的要學習佛法,你達到這個程度,你還需要佛法,見佛聞法,「我不需要見佛聞法,閉上眼睛我就是佛!」這是邪知邪見,要知道啊!是邪知邪見。這是第六種,下面第七科。又分兩科,總標列。

玄七、七種 (分二科) 黃一、總標列

或有七種所調伏界。一、輕毀。二、中庸。三、廣顯智。四、略開智。五、現所調伏。六、當所調伏。七、緣引調伏。

「或有七種所調伏界」,七種所調伏的眾生界,第一種是「輕毀」。二、中庸。三、廣顯智。四、略開智。五、現所調伏。六、當所調伏。七、緣引調伏」,這七種,這是第一科標列。

黃二、隨難釋

謂遇如是如是緣,即如是如是轉變。

現在第二科隨難釋,就是「緣引調伏」怎麼講?「謂遇如是如是緣,即如是如是轉變」,這可見眾生多數都是這一類的,看你遇見什麼因緣,這個人遇見這樣的這樣的因緣,我遇見一個仁波切,我就學習密宗,我遇見的是顯教的善知識,我就學習佛法,我遇見一個念佛法門的法師,我就念阿彌陀佛,我遇見一個修禪的人,我就修禪,就是遇見什麼因緣呢,各式各樣的因緣,「即如是如是轉變」,就隨順這個因緣去了,原來我不相信佛法嘛,後來轉變成為一個佛教徒,這是一個密乘的行者、這是一個禪行者、這是一個念佛的人,就這樣轉變了,這叫「緣引調伏」。

《披尋記》一五四二頁:

「輕毀中庸等者:於佛聖教憎背有情,是名輕毀」,就是對於佛所宣說的聖教,就是語言文字的佛法,「憎背」,不歡喜,棄捨而去就叫做背,這樣的人呢,是名「輕毀」,這個輕毀就是這麼講,他內心裏面輕視佛法而又毀謗佛法。「於佛聖教處中有情,是名中庸」,這中庸是什麼呢?就是對於佛法,我也不輕毀,但是也不相信,那叫做處中的有情。

「若彼所化廣說方解,名廣顯智」,這「廣顯智」怎麼講呢?就是那個所教化的眾生,需要廣博的為他宣說佛法,他才能夠信解,這叫做「廣顯智」。「略聞即解,名略開智」,簡略的聽聞一些佛法,他就明白了、就信解了,叫「略開智」。第五個,「現所調伏」,現在可以教化,他就能調伏煩惱悟入聖道。第六是「當所調伏」,現在不能教化,要等待一個時期,將來能夠相信佛法,這是在時間上說的,這個現所調伏,當所調伏。這是第七種,下面是第八種。

玄八、八種

或有八種所調伏界。謂八部眾,從剎帝利,乃至梵眾。

「或有八種所調伏界。謂八部眾」,就是八個部份,這麼多人,那八種呢?就是「從剎帝利」,從這裡開始,「乃至梵眾」,那就是梵天,這八種第一個是剎帝利。第二婆羅門眾。第三長者眾,長者應該說是有道德的人。第四是沙門眾,沙門眾就是這一些出家的外道。第五是四大天王眾,這不是人間的人了,天上的人,東南西北四大天王眾。第六是三十三天眾,就是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天眾。第七夜摩天眾,高過了三十三天,叫夜摩天眾。第八就是梵天眾。這個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都沒有提,這個梵天眾就是色界初禪的三天,那麼就是八眾。欲界天那個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可以包括在這裡邊。下面第九科。

玄九、九種

或有九種所調伏界。一、如來所化。二、聲聞獨覺所化。三、菩薩所化。四、難調伏。五、易調伏。六、軟語調伏。七、訶擯調伏。八、遠調伏。九、近調伏。

這一共是九種所化。

《披尋記》一五四三頁:

「如來所化等者:〈決擇分〉說有四種化」,有四種教化。

「一、未成熟有情令成熟故,作菩薩行化」,這個眾生的善根沒有成熟,那麼沒有成熟,需要成熟,要教化他,令他的善根成熟,佛現一個菩薩身形,來教化他,這是一種。

「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故,於三千大千世界百拘胝贍部洲中同於一時方便攝受如來之化」,這是現佛的身相教化眾生,這是一種。

「三、即為彼所化有情作聲聞化」,所教化的眾生看見有一個阿羅漢來為他說法,這叫聲聞化。

「四、即為彼所化有情作獨覺化」,現個獨覺身來教化眾生。這一段文:如來所化、聲聞獨覺所化、菩薩所化就這麼講,這是陵本七十四卷十一頁。「此說三種所化,准彼應知」。

「四、難調伏」,這個人教化他不容易,他可以調伏,但是難一點。

「五、易調伏」,容易教化的。

「六、軟語調伏」,就是柔和的語言、良好的語言教化他,他就能相信佛法的。

「七、訶擯調伏」,這個眾生用強硬的語言訶斥他、驅逐他,他能得調伏。

「八、遠調伏」,遠調伏是什麼意呢?就是這個眾生要經過很久遠的時間,才能相信佛法。「遠」,就是約時間說,也是距離聖道遠,要經過很久的教化,才能夠得聖道。

「九、近調伏」,這個人不用很長的時間,就能夠接受佛法,得入聖道。

《披尋記》一五四三頁:

「遠調伏近調伏者:〈聲聞地〉說遠補特伽羅、近補特伽羅,如彼別釋應知。(陵本二十一卷十四頁)。

玄十、十種

或有十種所調伏界。一、那落迦。二、旁生。三、琰摩世界。四、欲界天人。五、中有。六、有色。七、無色。八、有想。九、無想。十、非想非非想。

這是第十科分十種。

「一、那落迦」,就是地獄的眾生。

「二、旁生」,就是畜牲的世界。

「三、琰摩世界」,就是鬼世界,那裡還有個鬼王,就是閻羅王。

「四、欲界天人」,欲界的人和欲界的天。

「五、中有」,就是這個死有和生有之間有個中有,在這個地方的時候,在這個階段的時候,也能接佛菩薩的教化。

「六、有色」,這個欲界、色界,這兩個世界的眾生都是有色的。

「七、無色」,就是無色界天的人,他沒有這個物質的身體。

「八、有想」,就是欲界天、色界天,除了無想定都是有想的,乃至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處天都是有想。

「九、無想」,就是色界四禪裡面,無想天的無想,這欲界的人悶絕了,也可以是無想。

「十、非想非非想」,就是無色界天第四層叫做非想非非想。這個「非想」就是沒有粗顯的思想,「非非想」,但是還有微細的想。

這是十種所化的眾生界。

地二、結

如是略說品類差別,有五十五。若依相續差別道理,當知無量。

「如是略說品類差別,有五十五」,分這麼十科,這十科加起來正好是五十五種,「若依相續差別道理,當知無量」,若依他的身體的差別的相貌的道理,當知是無量無邊的。

我有話還要說,也是這幾天一個同學給我打電話,這個同學以前在我們佛學院住過的,他離開我們佛學院可能一兩年,兩三年了吧!他對我說了幾句話,什麼話呢?他說:「你只是講說聖道,你沒能講人天道,這裡邊有點問題」,有什麼問題?

我們的同學裡面,有些同學就是和在家人一樣,「你若罵我,我就罵你」,雖然是出了家,「你若罵我,我就罵你」,這樣子才合道理。我們同學裡有這種人,就是完全沒能夠修學聖道,他的意思應該講一點孔夫子的法語,才能夠對治這件事。說一說孔孟之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講講這個就好一點,當然也是可以。

我小時候不是像你們到社會學校讀書,我是在鄉村的私塾,當然是很土氣,沒有現代的這麼高明的智慧,但是我在想,我們學習佛法,佛法沒有這個作用嗎?不能發生這個作用嗎?我們受戒、持戒,戒容許我們隨便罵人嗎?

當然是兩種,就是你若罵我,我就罵你,你若不罵我,我不罵你,有的人呢,你不罵我,我也罵你,也有這種人,這種態度。說是我們現在學習佛法的時候,學習戒、定、慧,不能對治這件事嗎?不能對治嗎?我認為是能對治的。當然有的人,就是習氣了,身、口,這兩部份,表現出來不如法,「我現在來對付你一下!」也未嘗不可,叫你知道嘛,你這件事是不對的嘛,我就對付你,也未嘗不可。但是這件事呢,對方他不能夠向道上會的時候,他也是,「你罵我,我就罵你」,就是這個態度,這樣這個問題不能解決。

修學戒、定、慧的時候呢,譬如說〈聲聞地〉,〈聲聞地〉當然也是對治這些事情,就是〈菩薩地〉的時候,〈施品〉、〈戒品〉、〈忍品〉、〈精進品〉、〈靜慮品〉、〈慧品〉,那幾品都是能對治這一切的煩惱,也是有這樣的對治的法門,並不是說非要孔孟之道」。佛法也有這種作用,能對治煩惱,為什麼沒有對治?出家多少年了,這樣「你若罵我,我就罵你」,完全沒有佛法的氣氛,沒有出家人的氣氛,為什麼會這樣呢?

他佛法也是學了,可能佛法的文章也能寫,叫他上台講經說法也可能的,但是他還是這種習氣,那是什麼意思?就是他不肯做。我也讀過孟子,我也講過,「如長者折枝,非不能也,是不為也,挾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為也」。這孟子善說譬喻,孔夫子也是一樣,把這件事形容的非常的明顯,叫你明白。你學習〈聲聞地〉的佛法,學習〈菩薩地〉的佛法,也是同樣有這種情形,叫我們調伏身、口、意使令清凈,但是人就是這樣,還是不肯這樣做。不是不能做,是不肯做。

也有個同學,當我面說:「你說的太深了,我做不到」,我說你完全搞錯了,你說一說什麼地方做不到?說修止觀,修止觀是可以做的呀!不是不能做,就是你不想做。我們說修止有什麼不能做的?修觀有什麼不能做的呢?和打妄想一樣嘛,像我剛才說的,佛菩薩知道眾生這個散亂心,叫它寂靜住很困難,但他說出方法來對治你的困難,能解決你的困難的,不是不能的,是你不肯做,不是不能做。

說我們一定要講人天的善法來對治現前的這些不如法的事情,人天善法也是可以啦,但是三乘聖道也能對治嘛!為什麼不肯做呢?為什麼不肯做呢?當然我們也可以說,無量劫來的習氣,你現在就能轉變嗎?不能轉變,說是那樣也可以,我們分期付款,像這個分期付款的辦法,我現在開口要罵人,改不過來這個脾氣。你分期,「我注意,一百天以內決定改過來」,你心裏面常常作意這件事,慢慢也就能改過來。

這個阿羅漢裡邊,畢陵伽婆蹉大阿羅漢,他的高慢的習氣,只有對這些大阿羅漢,他不會有這種習氣現前,對其他的人都會現出來,那高慢的習氣會現出來。對大阿羅漢,他為什麼高慢的習氣不現出來呢?就是他注意了一下,「哎呀!我不要輕視」。其他的人呢,他就容易現出來,但是也不是像凡夫那樣,他沒有心,心還是清凈。所以我想這件事,就是你自己注意一點,自然會改變,會逐漸的改善,要注意就會好一點。

還有一件事,譬如說,我應該鎖門,夜間睡覺的時候要鎖門,但是我就忘記了,這事怎麼辦呢?有個辦法,你到門口那個地方去,站在那裡靜下來,說:「我不要忘記鎖門」,你在這裡作念一下,就會想起來,夜間應該鎖門的時候,就會去鎖門,這個作念幫助你的記憶力,一般的情形可能還記不住,你若靜坐的時候,自己思惟,這記憶力會強。

你靜坐的時候,開始靜坐,其他的妄念都停下來,稍為寂靜一下,然後你就思惟,「我要分期付款的辦法,改善我的貪、瞋、痴的煩惱」,你常常這樣作意,就會記住,等到貪心來了,「哎呀!我現在不對」,如理作意一提起來,就把煩惱消滅了。

我們學習了唯識的法門,它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你先要認識這件事,「言說安立的一切法都是空的」。「這裡有一條龍」這是一句話嘛,實在沒有龍嘛。一切事情都是這樣子,都不是真實的,譬如說,你看見那人很美,這是你的虛妄分別,他就是一個骨頭架子嘛!有什麼美呢?「觀此粉飾身,瘡傷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絕非常存者」,你常常念,常常念這個文,常常作如是觀,這個境界一出現的時候,這個正憶念也出來,所以就沒有煩惱。

說要有老師,我出家,我拜了師父,我師父有責任要教導我,你師父是有這個責任,師父也不容易向你說呀,那怎麼辦呢?你就自己把這些法語記在心裏面,時常憶念,這就是你的老師,以法為師,這法語是我的老師,那個法語它不自己告訴你,靜坐的時候多念,把這法語念它一遍,它就不忘,常常作如是觀呢,記憶力更強,這樣子來調整自己,來調伏自己。我們為什麼要跑到這偏僻的高山上來?就是為了容易調伏自己,就是這麼回事。我也知道,在城市裡住方便嘛,做什麼事情都方便,但是到那個地方調伏煩惱難,你在這個地方調伏煩惱容易,就是這麼回事。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佛法?當然有可能我的目的,「我將來為人講說佛法」,能有這樣的意願,也很難得,我也感覺到很多的地方,需要有一個通達佛法的人,為人講解佛法,我也感覺到這裡,很多的地方都需要。但是也應該增加上:「我也調伏煩惱」,是自己的一個意願。「我願意為人講解佛法」,這個很好,但是加上一個調伏煩惱,「我心裏面不貪、瞋、痴」,你加上這個意願的話呢,那麼這件事,就在學習佛法的同時,我們這裡的課程不多嘛,只是講這麼一堂,只是一門課程,但是也安排了靜坐,就是用學習的佛法來調伏心,令這一念心清凈,要做這件事,「我不煩惱」。

但是處理事情,還是要智慧,這件事是有罪過的事情,我還是不能做的。用智慧處理事情,不用貪、瞋、痴處理事情。所以應該做,我就做,不應該做我還是不做,我雖然不煩惱,但是我還是不糊塗的。這件事不合道理,那我就不做,這是由理智來決定,而不是用貪、瞋、痴來決定,應該是這樣子。

我有一回看香港《明報》的社論,看到一件事,它說在瑞典那個地方,一家報紙停刊了,不能出版了,政府拿錢給他,叫他繼續出版。說這個報紙是怎麼回事?這個報紙就是罵政府的,他不同意政府這個政策,他就寫文章罵政府,而這個報紙這樣做呢,慢慢就沒有人看他的報紙,所以它就不能出版了,停下來,而政府拿錢,叫他繼續罵。我看見這件事,我心裡頭很有感覺,這是政府的高明,我有不對的地方,我讓你罵,我自己不知道不對嘛,你罵我,我警覺了,我改變錯誤的政策,這是我認為很高明。但是有的人呢,「我錯了,你不可以講,一講我就殺你的頭」,這是什麼政策?那和瑞典政府是不一樣了。我贊成瑞典政府的政策,容許別人說話。我有不對,容許你說,我把錯誤改變過來,就沒事了嘛。當然我們不是政府,我們每一個人也應該有這種雅量,我有錯誤,容許你說,你說錯了,不要緊,我不介意。你說的對,我是錯誤,那很好,多謝你告訴我,我改變。改過遷善,不是很好嗎?你告訴我不對,我自己不知道,你告訴我不是很好嗎?我改變就是了嘛。

我們修止觀,調伏我的煩惱,要包括這一條。別人說錯了,他冤枉我,不要緊,心裡沒事,不計較。但是若說對了,我決定承認,我是不對,我改變,應該有這樣的雅量。


推薦閱讀:

骨盆第三講 | 你骨盆都歪了,還敢蹺二郎腿嗎?
紀念饒宗頤大師:在瑜伽中,我同天地融為一體
蕙蘭瑜伽是個怎樣的組織?
美艷母女練瑜伽
戊戌狗年丨瑜伽人的下犬式——低頭承冠!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