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業新國標影響消費者心態 洋奶粉漲價仍受歡迎

奶業新國標影響消費者心態 洋奶粉漲價仍受歡迎http://www.sina.com.cn2011年07月07日10:31半月談

藍天與綠草之間,中國的奶牛顯得很無辜

乳業新國標與舊國標及歐美標準對比

  關於乳品新國標的爭議似乎已經令人們提不起興趣,而近日一條洋奶粉順勢漲價的新聞,卻再次給人們提了個醒:我們可能已經懶得再聊乳品新國標話題,然而它所帶來的影響正在我們的生活中慢慢顯現。面對眾多洋奶粉漲價10%,民眾依然堅定地選擇洋奶粉,這份「果斷」令人深思……

  三大推手助洋奶粉價格齊漲

  7月3日,廣州多家商場均向記者表示,雅培、惠氏均已開始漲價,幅度達到10%左右。有部分商場的多美滋、美素等品牌的奶粉也跟著漲。但是,即使洋奶粉漲價,很多消費者也不願意轉向國內奶粉。

  市民黃小姐兩歲多的BB一直都喝惠氏奶粉。昨日黃小姐到商場買奶粉時,發現價格又漲了:惠氏三階段金裝幼兒樂漲至198元,而上個月才185元,一下就貴了十幾塊。「如今的三階段價格都超過了兩年前的一階段了。」

  國產奶粉很久沒漲價了

  記者發現,此次漲價的全都是洋品牌,國產奶粉已經很久沒有傳出漲價的消息了。記者看到,以900克聽裝奶粉算,廣州市面1階段的嬰兒「洋奶粉」價格已經赫然分成了三個陣營,價位分別是220元、240元和260元。

  其中,惠氏、美贊臣和多美滋奶粉價格分別是226元、227元和228元,而美素佳兒的價格則在240元以上,而通過這次提價,雅培價格達到261元。正在選購奶粉的陳先生嘆道:「洋品牌奶粉價格漲個沒完沒了,但我們也沒轍,為了孩子的安全,我們只能選擇這些洋品牌。」

  廠家:漲價原因是原奶價格上漲等

  7月3日,雅培在華聯繫人表示:「雅培一直符合價格法,對於價格調整不做評論。」而惠氏奶粉熱線電話接線員告訴記者,惠氏奶粉配方全線升級,價格也隨之上漲,不過是在合理範圍內。

  恆天然方面對本報表示,由於原奶價格上漲等因素,自今年6月初對旗下安怡品牌奶粉進行了調價,平均漲幅約一成。但是這次調價不涉及另一大品牌安滿奶粉。

  多美滋在華聯繫人則否認最近上調了價格。多美滋熱線電話接線員告訴記者,多美滋並沒有全國統一價,近期也沒有收到公司的相關漲價信息。不過,多美滋金裝優衡多營養幼兒配方奶粉900克的建議零售價為180~190元,經銷商可以根據當地消費情況定價。而記者查到,該款奶粉廣州價格超過220元。

  「洋奶粉」漲價的三大推手

  早前,發改委價格司召集雅培、多美滋、惠氏、雀巢等6家洋奶粉生產商開會,了解乳品進口數量、價格、生產等情況。

  但是,才過了一個月,各大洋奶粉品牌就忍不住漲價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向中國要市場,「洋奶粉」之間開始利潤率攀比。據雅培高層近日在高盛組織的一場投資論壇中表示,公司正計劃增加其營養品的業務毛利率,以希望追上美贊臣的水平。

  為此雅培也開始對利潤發力。今年1月,雅培委任了新的高層來管理全球營養品業務,之後就「大興土木」,不但在接近新興市場的地方設廠,又削減了渠道費用,降低成本和增加高利潤奶粉的產品組合。

  其次,我國今年初起進口奶粉的平均價格居高不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我國進口奶粉5.8萬噸,大幅增長42.4%,占同期我國乳製品進口總量的60%;其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3414.2美元,上漲25.1%。

  第三,消費者對洋奶粉依賴驟升,外方對國內市場話語權不斷增加。

  資深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即使每噸進口奶粉漲一兩千元,平均到產品中也就不算什麼了,所以原料價格上漲不過是一個提價的借口。

  王丁棉說,據他所知「洋奶粉」的佔有率已超55%,最近連液態奶進口的貨櫃都在增加。中國奶業標準過低是會影響到消費者心態的,這也就是我們質疑乳品新國標不升反降的理由。(廣州日報,記者 劉俊 林曉麗)

  民調樣本:深圳媽媽重品牌 九成選購洋奶粉

  2011年3月,《深圳晚報》聯合當地多家媒體組織了「媽媽最愛,我最信賴——2011年乳製品質量安全和民意評選之紅黑榜」活動。在回收了近千份有效問卷中,許多數據耐人尋味。

  乳製品尤其是嬰幼兒配方奶粉,直接關係著孩子的健康和未來。近些年一系列奶粉安全事件接二連三地衝擊著年輕父母脆弱的神經,在國內奶粉品牌遭遇信任危機後,眾多「洋奶粉」品牌受到中國爸爸媽媽們的追捧。今年2月初,由於內地媽媽到港澳地區搶購奶粉直接導致港澳地區出現「奶荒」,從而引發「禁購令」的出台,堪稱為今年初的一大奇聞。

  在本次「我最信賴的配方奶粉類品牌」調查中,記者發現,國產品牌無一上榜,眾多消費者選擇購買某一品牌配方奶粉的原因,多數是因為「國外品牌、質量安全」或者「朋友推薦,放心」等因素。

  從購買渠道上看,很多父母通常選擇「香港購買或本地超市」的方式,問及原因,盧女士回答說:「深圳臨近香港,周末有空時跑一趟就順便帶回來了,感覺質量有保證,放心。要是本地超市有促銷或特價,也經常會存一點備用,總之,寶寶的健康是最重要。」

  一切從孩子出發,受近些年國產奶製品信任危機的影響,爸爸媽媽們在選擇配方奶粉及其他乳製品方面非常慎重,「第一要看品牌,第二要看周圍朋友推薦,國外品牌雖然價格貴一點,但是有安全保障。」(深圳晚報)

  乳業大佬炮轟新國標:垃圾生產出來只能是垃圾

  被指全球最差的中國乳業標準,首度遭到乳企炮轟。7月3日,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恆就此開腔「放炮」,指中國生奶標準不僅在「細菌總數」和「蛋白質含量」兩項指標上全球最差,而且對抗生素、亞硝酸鹽等指標「甚至不作要求」。這是繼廣州乳協理事長王丁棉炮轟中國乳業標準之後,首次有乳企打破沉默。

  郭本恆強調,國內乳業亂象叢生,與政府監管力度薄弱有關,這是中庸思想在作怪。 生奶標準全球最差

  不久前,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炮轟中國乳業新標準遭到「個別大企業綁架」,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標準,主要體現在「細菌總數」和「蛋白質含量」兩項指標。

  2010年以前,我國生乳收購標準是每毫升細菌總數不超過50萬個,蛋白質含量最低每百克含2.95克。而去年新修訂的標準,把細菌指標上調為200萬個,蛋白質最低含量下調至2.8克。新標準中蛋白質含量遠低於發達國家3.0克以上的標準;而菌落總數放寬3倍後,是美國、歐盟(10萬個)標準的20倍。

  郭本恆回應表示,我國奶業產品的標準,處於世界中等偏上。但生奶標準,幾乎是全球最差。除了以上「細菌總數」和「蛋白質含量」指標大大落後外,國際奶業標準還要求檢測生奶中抗生素、亞硝酸鹽含量等指標,「但國內對此甚至都不作要求」。

  郭本恆說,用如此低的標準要求生產出高級產品,根本無法做到。「垃圾生產出來的就是垃圾」。

  低標準阻礙奶農革新生產方式

  內蒙古奶協秘書長那丁木德在「乳業標準之爭」中是「低標準派」的代表,他認為目前制定牛奶質量標準要從國情出發。由於我國許多地區飼養奶牛的散戶太多,在生產時間、細菌控制等方面眾口難調。

  郭本恆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低標準說到底不僅傷害消費者,也是在害農民,因為養兩頭牛的人永遠不會就此富裕。中國加入WTO之後,許多領域都面臨變革,對於奶業來說,是時候改變農民的飼養方式了。」

  郭本恆表示,從三聚氰胺事件爆發開始,這些話在他心裡憋了很久。「為何在上海沒有三聚氰胺?並非因為光明乳業有專門針對三聚氰胺的檢測,而是因為上海有6萬頭牛,113個牧場,每家養殖規模在500頭到600頭,都是規模化經營,奶農資產都上千萬元。因此育種體系、營養配餐體系相當完備,從源頭上避免了三聚氰胺。」

  他介紹,同樣因為規模化經營,上海的生奶「細菌總數」指標,普遍可以做到10萬個以下,甚至可以做到3萬個以下,達到國際先進標準。

  監管層中庸思想作怪

  郭本恆還指出,國內有些奶企缺乏誠信,「廣告打著牛奶產地『風吹草低見牛羊』,事實上卻來自沙塵暴發源地,奶牛都吃著枯草生長」。

  他認為,適度營銷就像姑娘「化妝」,可以突出優勢獲得消費者歡心。但目前國內有些奶企,開始「整容」,忽悠消費者。

  「多行不義必自斃。」他說,中國乳業加工水平在世界上是領先的,現在生奶不過關,傷害整個中國乳業的國際競爭力。而缺乏誠信的企業,更將面臨淘汰。

  郭本恆認為,我國奶業亂象叢生,與政府監管力度薄弱有關,這背後是監管層的中庸思想作怪。監管薄弱還導致奶業中的創新得不到足夠的尊重和保護,新產品推出市場很快就遭到複製,阻礙企業研發、掌握核心競爭力。

  而在具體手法上,他強調,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做法也存在問題。「一定要從源頭抓,而不是抓流動環節,抓生產環節,只有把生產的源頭抓起來,中國的食品工業才會保證安全。」(羊城晚報,記者 孫毅蕾)

  新國標倒退了25年?

  「我同意王丁棉的觀點,新國標關於生乳標準的降低是一種倒退,而且是全世界最低的!」中國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乳業協會常務理事南慶賢教授接受記者專訪時如是認為。

  1986年《生鮮乳收購標準》(即老國標)規定,生乳蛋白質最低值每100克為2.95克,細菌總數為每毫升不超過50萬個。而2010年6月施行的新版《生鮮乳收購標準》(即新國標)則把每100克生乳蛋白質含量下限從2.95克降到2.80克,菌落總數上限已改為每毫升200萬個。

  而國外生乳蛋白質最低值則明顯高於我國,紐西蘭為3.8克,歐美國家也多在3.2克以上。因此,才有了王丁棉的炮轟:「過去中國的牛奶質量標準在世界範圍就不算高,如今細菌總數跟2010年前相比,每毫升提高了150萬個,而蛋白質含量則每百克降低了0.15克,堪稱全球最差標準,是世界乳業之恥!」

  「讓我困惑不解的是,經過25年的發展,科技水平提高了,經濟生活比以前好了,怎麼能把標準放低到如此低的情況?!若單純從數值上看,甚至連25年前都不如了!世界上所有的乳業大國,生乳蛋白質含量標準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總數,美國、歐盟是10萬,丹麥是3萬,這樣的新標準將我國和發達國家的標準拉得更開,對我國乳業發展是嚴重倒退!」南慶賢告訴記者。

  與此觀點針鋒相對的是,內蒙古奶業協會秘書長那達木德稱:「我們國家72%奶牛都是散戶飼養。北方絕大部分地區生產的牛奶,蛋白質含量達不到當初的2.95。這樣會出現什麼問題?乳品企業按照2.95國標來執行的話,這樣的牛奶都要倒掉!」他認為乳品新國標符合中國國情,若執行更高標準將造成七成奶農殺牛倒奶。

  目前中國乳品行業處於初級階段,國情決定中國乳品無法達到較高水平,因此降低相關標準有利於行業發展;否則按照較高標準,奶源供應將更緊張,優質奶源將更少。同樣地,該協會常務理事金海隨後稱,「人人有牛奶喝比牛奶標準更重要」。

  對此,王丁棉尖銳地反駁:「新國標降低標準最終將帶來少數乳業寡頭的壟斷。一些以經營常溫奶為主的大企業可收購更多原奶,從而有足夠資源佔領市場,而對質量要求更高的巴氏奶奶源進一步減少,最終影響市場拓展,加劇壟斷。」

  還有人心裡裝著消費者嗎?

  「我不挺巴氏奶也不批評常溫奶,二者各有利弊。但是新標準的出台讓行業倒退,讓消費者對國產乳業的信心再次遭受重創,已跌入谷底,整個行業受損的格局已經形成。」南慶賢告訴記者。

  據悉,目前農業部正著手制定生乳分級標準,衛生部也正依法對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實施情況進行跟蹤評價,並將根據跟蹤評價意見對標準進一步修訂完善。但是,南慶賢向記者表示,新國標的制定從始至終,一直受企業干擾;最具代表性的細節是,新國標起初吸納了蒙牛、伊利等大企業參與,專家起草組組長王竹天也承認新國標是「各方利益協調後的產物」。

  「奶業國情固然需要考慮,散戶奶農利益需要照顧,然而國民的身體健康更需要保護,民族身體素質更需要進步。我認為應該從源頭做起,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教授奶農科學育牛,國家也應該根據出奶數目補貼奶農,鼓勵奶農提高裝備水平、提高技藝、提高養殖水平,保證生乳的高標準,而不是為了所謂奶農利益和企業利益,這樣博弈!」南慶賢說。

  而網路上,關於新國標爭論的負面效應也在不斷倍增。「我該相信誰?」「喝低標準牛奶不如白開水!」「這個行業太亂了!」等等。

  對此,中山大學公共傳播研究所林景新教授表示,經歷過去種種乳品安全事故,消費者對國內乳品的信心本就缺失,草木皆兵,現在無休止的爭論,只會越來越打擊消費者信心和對行業的信任度,「這種負面效應的傳播還會產生連鎖效應,比如消費者對乳品的信心和信任度的流失,可能會波及到其他食品行業。」

  在各種利益博弈中,消費者的利益似乎被忽略了。「別讓公眾為倒退的牛奶標準而哭泣。」一位網友在微博上說。(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中國乳製品行業的信任危機從未過去,而且愈演愈烈,這是每一個身在乳業的從業者的悲哀,更加是中國消費者的不幸。信任的流失要用多少努力的才能挽回?流走的信任又要帶來多少倒掉的鮮乳和奶牛的鮮血?關於乳品新國標的爭論,似乎正在令很多人「審美疲勞」,然而這個和我們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真的只能在洋奶粉恣意漲價之下忍氣吞聲嗎?

  「吃人家嘴短」,奶粉定價權我們就要拱手讓人了。希望這會是一次變革的開端……

  (本文綜合廣州日報、深圳晚報、羊城晚報、中國經濟周刊及中新網等媒體稿件)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已有1571人參與我要評論

推薦閱讀:

如何塑造優質領導心態
不一樣的心態,不一樣的人生
人生路上常有風雨,需要一個好的心態
心態決定你的成敗
心態若蘭,意志如水

TAG:消費 | 消費者 | 奶粉 | 心態 | 影響 | 國標 | 漲價 | 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