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椎病因治療學(一) 針刀整脊療法 第二章 應用解剖及生理基礎
第一節 脊柱的生理力學 脊柱是人體的中軸,由脊椎骨、椎間盤、椎間關節和椎旁各關節,韌帶及肌肉緊密連接而成,內容脊髓。成人整個脊柱從正面觀為一直線,從側面觀分為四個彎曲,經部向前凸,胸部向後凸,腰部向前凸,骶部向後凸。這些彎曲是適應人體直立行走的姿勢,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初生兒脊椎是向後凸成弧形的,隨著可以抬頭及起坐,頸部前凸即逐漸出現,胸部後凸也顯得明顯,等到學會行走後,頸部和要不向前的彎曲才顯著發展型成。 脊柱的功能為:支持體重,傳遞重力:保護脊椎和神經根;參與行程胸腔、腹腔即骨盆腔;支持和附著四肢與軀幹聯繫的肌肉和筋膜。 脊柱有前屈、後伸、左右側屈即左右旋轉的運動功能,在脊柱運動時,椎間盤的髓核成為槓桿作用的支點。由於生理彎曲存在,胸椎椎間盤髓核在中央,而頸及腰椎髓核偏後。其髓核前方的纖維環比後側強而厚,前縱韌帶亦較後縱韌帶強而有力,當仰頭,伸腰時,椎間盤後方受擠壓,髓核向前移動,反之,低頭、彎腰時,髓核向後推擠。如用力過度,後縱韌帶核後方纖維環易發生損傷破裂而使髓核發生突出,尤其在椎間盤已有退變的基礎上更易發生椎間盤突出。由於脊椎各段的後關節面排列方向不同,其旋轉軸心亦各異。後關節面頸椎近似水平面,胸椎呈冠狀面,而腰椎呈矢狀面。同時由於各段椎間盤中髓核位置不同,在脊柱運動時頸部和腰部旋轉的軸心位於椎管後部與椎板聯合處,胸部的旋轉軸心在椎間盤中心。 整條脊柱中以頸、腰段活動度較大,故較易受傷,胸椎因有肋骨、胸廓的支持,受傷的機會相對較少,但人們用雙臂勞動,肩胛區軟組織損傷則相對較多。當老年頸、胸椎椎間盤退變而引起椎間失穩時,肩胛區軟組織慢性勞損即加劇,下頸、上胸段脊椎失穩而易發生脊椎錯位,繼而引起內臟功能障礙。頸椎處於負擔較大重量的頭顱與活動較少的胸椎之間,活動度大又要支持頭部平衡,故易勞損,尤以下位頸椎為多見。腰椎亦處於較穩固的胸廓與骨盆之間,為人體的中點,在運動中受剪性應力最大,並在脊柱形似寶塔的形狀中處於基底部位,承受重力最大,故亦易受勞損。其發病率亦以下腰椎為多見,因腰椎作伸屈運動時,其運動範圍約75%發生於第5間隙;20%發生於第4 間隙;只有5%發生於1~3間隙。由此可見各段脊椎在傳遞重力及旋轉運動中,由於各段後關節方向不同,當用力過度或用力不當,較易損傷脊柱各段交界處。臨床常見的枕環關節錯位引起頭暈頭痛,頸胸交界處錯位引起頸肩綜合徵,胸腰交界處錯位出現腸功能紊亂。第二節 脊椎骨與椎間盤 正常人脊柱有32~34個脊椎骨:頸椎7個,胸椎12個,腰椎5個,骶椎5個和尾椎3~5個。有椎間盤23個和關節134個。脊柱的側面觀呈「S」形,正面觀呈一直線。一、脊椎骨 (一)脊椎骨的共有形態: 1.椎體在前,除環椎無椎體外,其餘各椎均有椎體。 2.椎弓在後,椎弓呈半圓形,與其椎體連接部稱椎弓根,其上下緣有切跡,兩側壁稱椎板。 3.椎孔是由椎體與椎弓相連而成一孔。各椎體連接構成椎管,為脊髓所在處 4.椎間孔由椎弓根上緣與上一椎弓根下緣的切跡構成,脊髓發出的脊神經根、脊神經節並有血管在此通過。胸腰椎部還有交感神經節前纖維通過。 5.關節突。在左、右椎弓根與椎板相連處向上和向下突出成為上關節突和下關節突。由下一椎的上關節突與上一椎的下關節突構成後關節(亦稱關節突關節),行程椎間孔的後壁。 6.橫突。由椎弓根與椎板相連處向左右突出,左右各一個。 7.棘突。由兩側椎板會合後向後方突起(二)頸椎的特點 正常人體有7個頸椎,6個椎間盤,35個大小關節。枕環椎間和環樞椎間無椎間盤。6個椎間盤包括第7頸椎與第1胸椎間的椎間盤。 椎體較小,橫徑長,縱徑短,約差1/2。前緣矮些,後緣高些。頸軸前彎弧度由椎間盤構成。椎體上面凹兩側偏後有鉤突。椎體下面略凹,兩側偏後有斜坡。下一椎的鉤突與上一椎體斜坡之間構成鉤椎關節,此為滑膜關節(又稱為椎體側方關節,椎體半關節,神經弓椎體關節,弓體關節及Luschka關節)。其作用可防止椎間盤向後突出。椎體上面前緣呈斜坡狀,下面前緣呈嵴狀突起,約為椎體厚度的1/3,故椎體前方椎間隙小,前路手術時,切勿過多切除椎間下方的椎體骨。椎弓較短,故椎孔前後徑小。當椎體發生前後滑脫移位,黃韌帶和後縱韌帶鈣化肥厚,或發生椎間盤突出時,神經根和脊髓易受擠壓損傷。 椎間孔為橢圓形的骨性管道,縱徑長,橫徑短,神經根通過其中只佔其1/2 ~2/3左右。當椎間盤變窄時,椎間孔縱徑縮短成為圓形;鉤椎關節和後關節發生錯位時,椎間孔橫徑變成多邊形或腎形且狹窄,變窄1/3~1/2即刺激或壓迫神經根而引起頸椎病癥狀。枕環即環樞椎間無椎間盤,亦無椎間孔保護第1、2頸神經,故神經較容易受損傷。 橫突較小,有橫突孔,椎動脈及經脈從中通過。橫突上面呈溝狀,脊神經根從中通過。 關節突較低,呈塊狀。上關節突的關節面朝上,偏後方。下關節突處的關節面朝下,偏前方神經根從關節突前方通過。頸椎後關節呈水平面,正常時使經部活動較靈活;頸椎失穩使,則甚發生錯位。 棘突較短且末端多分叉。第七頸椎棘突不分叉或分叉不明顯,但最長,可作為體表標誌之一。 環椎(第一頸椎)無椎體和棘突,有前弓、後弓和左右側塊組成。前弓短,內面有關節面,於樞椎齒狀突形成關節,齒狀突有橫韌帶固定於關節內。前弓前方正中有關節,使兩側頸長肌附著點。後弓上面兩側近側塊處有椎動脈溝;側塊上面有橢圓形的凹形關節面,於枕骨髁突行程枕環關節。下面兩側各有平坦的關節面,朝下前內方,於樞椎上關節突形成關節。側塊兩側有橫突,較長大,為環椎旋轉的指點。 樞椎椎體是頸椎中最厚者,成為環椎環繞運動的支點,上方有齒突,與環椎構成環齒關節。上關節面在椎體與椎弓根連接處。朝上、稍後方,與環椎下關節面形成環樞關節。棘突寬大且分叉,橫突較小且朝下。第2頸神經從關節突後方通過。 頸椎的活動:前屈以下段為主,後伸以中段為主,左右側屈時全部頸椎均參加活動。頸椎共有35各關節,頸椎後關節呈水平面,故正常時比胸椎腰椎更為靈活。枕環關節以伸屈為主,環樞關節以旋轉為主。(三)胸椎的特點: 正常人有12個胸椎及12個椎間盤,全胸段脊椎排列呈胸脊柱的後凸背弓。椎體比驚魂最高達,椎體上面和下面均平坦,而後側略厚。胸椎後外方近椎弓根處有與肋骨小頭相關節的關節凹。第1、10至12胸椎只有上關節凹,第2~9胸椎因肋骨小頭上移而與相鄰的上下椎體相關節,故此八個胸椎各有上下兩個肋凹,與肋骨構成肋小頭關節。胸椎橫突比頸椎橫突粗大,末端呈小球形膨大,側方有小關節面與肋骨結節構成肋橫突關節。胸椎後關節面平坦,上關節面向後外,下關節面向前內,故關節呈冠狀面,這種關節結構使胸椎運動以側屈和旋轉為主。 脊髓的頸膨大達第二胸椎,腰膨大向上達第十胸椎,故1、2和10~12胸椎椎孔較大,呈三角形,其餘椎孔較小,呈心形。 胸椎棘突較長而細,呈三稜柱形,末端有較粗糙的結節,向後下方互相重疊如瓦蓋狀,故胸椎棘突與椎體的定位約相差一節。(四)腰椎的特點: 腰椎負重最大,故椎體比胸椎更粗大,呈腎形,上下面扁平。 腰椎椎弓很發達,棘突呈板狀,呈水平方向後伸,故腰椎與棘突體表位置一致。 腰椎上關節突由椎弓根發出,關節面向內弧形;下關節突由椎體發出,面向外,故腰椎後關節呈矢狀面,但從上而下又逐漸為冠裝面(腰骶關節面)。(五)脊椎的變異: 人體脊椎的變異是較常見的,尤其是某些附件的變異更多見。 1.椎體:數量的變異,如椎體融合;椎體互變,例如骶椎腰化,腰椎骶化,第七頸肋或第12胸椎無肋骨等。 2.橫突或棘突變形較為多見,如過長、過短、彎曲或分叉等,故體表觸診時,切勿單靠骨標誌的偏歪而定為錯位,必須與臨床癥狀及椎旁軟組織同時有損害才下診斷為宜。二,脊柱的連接(一)椎體之間有椎間盤連接。(二)前縱韌帶,位於椎體前方,從第1頸椎前弓前面至骶椎前面的膜狀韌帶。中部較厚;側方較薄,有稱為側縱韌帶者。第1頸椎前另有一條狀較窄的膜樣組織與顱底相連。(三)後縱韌帶:由第2頸椎椎體後面至骶骨,附著於椎間盤及椎體後方的長韌帶。在椎管內通過於各椎體之間有裂隙,有椎體的動、靜脈支穿過。由第2頸椎向上有膜樣組織於枕骨斜坡相連。(四)後關節囊:每個關節突之間有薄而松的關節囊及韌帶相連。(五)椎弓間韌帶:每個椎弓之間有黃韌帶,含大量彈性纖維,故較堅韌。其兩側有裂隙,有靜脈通過。此韌帶如變形則增厚失去彈性,可引起神經根的壓迫癥狀。(六)橫突間韌帶:連接上下相鄰的橫突。(七)棘間韌帶:連接上下相鄰的棘突。(八)棘上韌帶:強大的棘上韌帶,在棘間韌帶幫助下,可保持脊柱前屈後伸及旋轉體運動於安全範圍以內。在頸椎部的棘上韌帶特別發達,又稱項韌帶。三,椎間盤 成人的椎間盤比所連接的椎體稍大,其厚度約等於所連接的椎體厚度的1/3,其長度總和約佔脊柱全長的1/4。經部的椎間盤約佔經部脊柱高度的20~40%。頸、腰部之椎間盤前側厚後側薄,形成頸、腰段脊柱有前凸之弧形。胸椎椎間怕前後側等高。(一)結構: 1.纖維環。為纖維交錯之同心環,圍繞在椎間盤之外圍。因前部厚而髓核靠後,後縱韌帶又窄又薄,故椎間盤易向後突出。纖維環的纖維是斜形編織的彈性纖維,包繞髓核,使兩個椎體的椎間限有5毫米的扭距有搖椅樣和三軸向運動。 2.髓核。稱膠狀物,有類蛋白組成。含水分約有80%,髓年齡的不同及負重的不同,可有改變,正常人早晚的身長高度可相差1~2厘米,就是由於椎間盤的高度變化所致。髓核具有流體力學的特點。 3.透明軟骨板。是椎間盤的上下面。緊貼於椎體上,原為骨骺軟骨,於椎體向高度增長有關。在成年後軟骨板和纖維環融合在一起,將髓核密封於其中。(二)椎間盤的血液供應和神經支配 椎間盤的血液供應在胎兒期是來自周圍和相鄰椎體的血管。椎體的血管進入透明軟骨板,但不進入髓核。出生後這些血管發生變性並逐漸疤痕化二閉鎖。因而成年人之椎間盤沒有血供應,其營養來源是藉以軟骨板類似半滲透膜的滲透作用,於椎體進行液體交換,維持其新陳代謝。神經支配是由竇椎神經支配椎間盤後部纖維環邊緣及後縱韌帶。竇椎神經是脊神經的脊膜返支和交感神經的一部分所組成,為無髓鞘神經,能傳導於疼痛有關的衝動。當纖維環後部、後縱韌帶受牽張時可出現疼痛。第三節 椎動(靜)脈 椎動脈時由鎖骨下動脈左右各發出一支,左側較大,右側較小從睇6頸椎橫突孔進入後沿各橫突孔上行,至環椎側塊後側彎向外後側椎動脈溝內,然後轉向前方,穿過還真後膜外緣上行,經枕骨大孔入顱內,到延髓前內上行,達橋腦下緣時,雙側椎動脈匯合而成基底動脈。椎動脈分為四段,其分支較多。 一.第一段:自鎖骨下動脈至第6頸椎橫突孔,其通過頸長肌和前斜角肌的裂隙,當斜角肌痙攣時椎動脈受壓迫。與椎動脈並行的椎靜脈多位於其前方,其後側有第7頸椎橫突,7、8頸神經前支及交感神經乾和星狀神經節。此神經節發出的交感節後纖維,與椎動脈並行形成椎動脈神經叢,故臨床上常見椎動脈與交感神經癥狀合併發生。椎動脈進入橫突孔的位置多見與第6頸椎,亦有個別人從C7、C5或C4頸椎橫突孔穿入者。 二.第二段:一般以第6至第2頸椎橫突空之間的椎動脈稱為第二段。此段椎動脈較垂直,在各椎平面分出椎間動脈,此分支經椎間孔進入椎管,營養脊髓及被膜。第二段椎動脈周圍有神經叢及靜脈叢,其前內方有鉤椎關節。該關節錯位或骨質增生時易壓迫椎動脈使其扭曲、偏斜,造成管腔狹窄或發生痙攣而引起供血障礙。 三.第三段:位於枕下三角內,自第一頸椎橫突孔上方穿出向後繞過環椎上關節突的外側和後側,到環椎後弓上面外側的椎動脈溝內,轉向前方,穿過環枕後膜的外緣,沿椎動脈溝進入椎管,貫穿脊膜上行通過枕骨大孔進入顱腔。 第三段椎動脈的前方有頭側直肌和環椎側塊,後方有頭上斜肌。頭後大直肌和頭半棘肌。第一頸神經在此段椎動脈與環椎後弓之間,沿椎動脈溝穿出。 此段椎動脈有肌支和後顱凹腦膜支。第三段椎動脈迂迴曲度大,當枕環關節或環樞關節發生錯位或臨近肌肉痙攣時,均可使椎動脈受壓或受刺激引起椎動脈痙攣而使血供受阻。 四.第四段:自枕骨大孔向上繞到延髓前內上行,達橋腦下緣時,雙側椎動脈匯合成基底動脈。(一)脊髓前動脈:在匯合成基底動脈前,各分出一支在延髓前方下行一段,匯合組成一條脊髓前動脈,供血脊髓前部。(二)小腦後下動脈:在延髓兩側,左右椎動脈各發出1支,分別進入小腦兩側及延髓外側。(三)延髓後動脈:叢椎動脈或小腦後下動脈左右各分出一支下行動脈,供血脊髓後部。(四)內聽動脈:又稱迷路動脈,有時發自小腦後下動脈。左右各分出一支而匯合成細長迂迴的動脈,供血內耳。頸椎病故能影響內耳血循環而出現耳鳴,聽力減退。 椎動脈——基底動脈供血範圍包括脊髓、延髓、小腦、橋腦和大腦枕葉,故頸椎病損害椎動、靜脈而引起缺血時,多出現頭暈、眩暈、噁心嘔吐等癥狀。體徵可出現水平性眼球震顫,一側肢體力弱和腱反射亢進等。臨床上還可發生中腦病變,如動眼神經受累,引起眼肌麻痹、復視和視物不清等。有些還發生猝倒的癥狀。第四節 脊髓 一.形態 長橢圓形,位於椎管內,全長約42~45公分,直徑1公分,上端在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接,下端為脊髓圓椎。脊髓在頸部和腰部有較膨大部分,稱為頸膨大和腰膨大。頸膨大由C4~T1組成,最粗大部分橫徑為前後徑的兩倍。腰膨大由T12~L5組成。 二.脊髓與脊椎骨的關係 由於脊椎骨發育較快,而脊髓發育較慢,初生兒脊髓下端可達第3腰椎,而成人的脊髓下端只達第1腰椎下緣,故成人脊髓的節段與脊椎骨的水平關係不同在一個水平上。其相互關係為:頸髓節段比相應頸椎高1個,如第5頸髓平第4頸椎;上胸段脊髓比相應胸椎高2個,如第5胸髓平第3胸椎;下胸段脊髓比相應的胸椎高3個,如第11胸髓平第6胸椎;腰髓位於第10~12胸椎部;骶尾脊髓位於胸12至1腰椎。第2腰椎以下為馬尾神經。 三.脊髓被膜 脊髓外包三層膜,自外向內依次為硬膜、蛛網膜和軟膜,借齒狀韌帶和神經根固定於椎管內。神經根向側方延伸時,均覆有三層脊膜呈袖套狀,稱為脊膜袖。至椎間孔處,在脊神經節的外方,硬脊膜於椎間孔的骨膜和脊神經的神經外膜融合在一起,使脊神經固定,對脊髓亦有固定作用。故牽扯脊神經時,外力不易傳到神經根,更不易傷及脊髓。對腰椎間盤突出症者做頸靜脈壓迫試驗時,因脊髓液壓力升高,脊髓袖內壓力隨之升高,故神經根壓力加重而出現坐骨神經痛加重的現象。 硬膜向下達第2或第3骶椎管內稱為盲端,再向下稱為終絲,附著於尾骨的骨膜上。硬膜於骨性椎管之間為硬膜外腔,此腔內含富有脂肪組織的疏鬆結締組織,並有動脈血管網及椎內靜脈叢。若椎內靜脈叢因靜脈血瘀滯而擴張時,亦可造成椎管狹窄症,硬膜前方正中與後縱韌帶緊密相連。 蛛網膜很薄,與軟膜之間的間隙為蛛網膜下腔,內充滿腦脊液。 軟膜緊貼與脊髓表面,在脊髓兩側前後根之間,軟膜外面變厚,向側方形成隔膜。軟膜外緣分成20~22個扇狀齒狀突韌帶,對脊髓起懸吊作用。齒狀韌帶並不緊張部影響脊髓隨脊柱的運動。 四.脊髓內部結構 (一)脊髓表面的溝和裂 1.腹正中裂:為脊髓腹側面正中線上的縱行裂,裂較深。將脊髓的腹側面分成左右兩個部分。 2.背正中溝:為脊髓背側面正中線上的縱隔,將脊髓的背側面分成左右兩個部分。 3.腹外側溝:溝紋不甚明顯,左右各一,為脊神經腹根出口處。4.背外側溝:溝紋較淺,左右各一,為脊神經背根傳入脊髓處。 5.背中間溝:此溝在胸髓中段以上,始逐漸明顯,位於背正中溝與背外側溝之間,將薄束與楔束分開。 (二)脊髓的節段 脊髓共分31各節段,每一節段有兩對神經根(前根和後根)。頸髓8個節段,胸髓12個節段,腰髓5個節段,骶髓5個節段,尾髓1~2個節段。在脊髓圓錐一下的腰骶神經根,在椎管內的方向,幾乎始垂直的,構成所謂馬尾。 (三)脊髓內部結構包括脊髓灰質、脊髓白質、和中央管三部分。 1.脊髓灰質:位於脊髓的中央,包含許多神經細胞團,橫斷面呈H形,全場呈立柱狀體。在灰質的兩側部分,按位置分布為后角、前角及側角。中間連接的部分,稱為灰質連合。 (1)前角又稱腹角,其切面較短,分為頭及底,頭在腹側部。前角中含有較大的多極運動細胞(下運動神經元)。這些細胞又分為四個小組,其排列規律是:在內側的主司軀幹的運動,在外側的主司四肢的運動。 a.腹內側細胞群:在前角腹內側,司頸部與軀幹的肌肉運動。 b.背內側細胞群:在前角背內側,該細胞群在與於胸腰段脊髓內,司軀幹的肌肉運動。 c.腹外側細胞群:在前角外側腹方,細胞群在頸膨大及要膨大處較發達,司肩、上臂、骨盆及股部的肌肉運動。 d.背外側細胞群:在前角外側背方,細胞群在頸膨大及腰膨大處較發達。頸膨大處者司前臂及手的肌肉運動,腰膨大處者的小腿及足的肌肉運動。前角細胞發出神經纖維,從腹外側溝穿出,組成前根。 (2)后角:在其切面上又分為尖、頭、頸、底四個部分,含有較小的神經細胞,主要接受脊髓神經後根傳入的神經傳導。尖:在后角的尖端部分,該部分細胞小而少,稱為膠狀質,為接受與傳到脊髓後根傳入的普通感覺的第二神經元(溫痛覺和一部分觸覺);頭:在尖端的腹側,比較膨大,內含固有核,發出纖維,組成脊髓小腦腹側束;頸:比較狹窄的部分:底:是后角的根部,其內側含有較大的細胞群,稱為背核(克氏柱Clarke柱),自此發出纖維,組成脊髓小腦背側束。 (3)側角:在前角與后角之間,範圍較小,裡面含有多極的小型細胞。是交感神經原的所在地,司內臟器官運動、汗腺分泌、血管運動及神經營養功能。 在第8頸節和第1胸節的側角中有一群細胞,稱為睫狀體脊髓中樞。從這裡發出的交感神經纖維,經過前根、頸交感神經節(下、中、上)、交感神經、頸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叢和睫狀神經節,到達眼部,支配三個平滑肌:瞳孔擴大肌,司瞳孔擴大;上瞼板肌,司眼裂開大;眼眶肌,當此肌緊張到一定程度時,能使眼球向外突出。 排尿和排便的脊髓中樞在第3、4、5節的骶髓的前后角之間的細胞中,性中樞則位於2、3、4骶髓前后角之間的細胞中。 2.脊髓白質:是有髓鞘的神經纖維所組成。大致稱為神經纖維束與脊髓平行,上下傳導。現分成後索、側索及前索敘述: (1)後索:位於背正中溝與脊髓后角之間,略呈三角形。在胸髓中段一下僅有薄束,而在此之上側有楔束。 a.薄束:在後索內側部,該束是傳導胸中段以下的深部感覺。自內向外的排列為骶、腰、胸。 b.楔束:位於後索的外側部,其纖維是傳導胸中段以上的深感覺。薄楔二束也屬外受系,傳導精細的觸覺(辨別二點距離、紋理粗細、重量、實體等。) (2)側索:位於脊髓前角與后角的外側,含有上升及下降的兩種纖維,其主要的神經束有: a.皮層脊髓側束:位於脊髓小腦背側束的內側,是對側大腦皮層運動區下降的纖維束。其末梢終止於前角細胞,司遂意肌肉運動的傳導。 b.脊髓丘腦側束:位於脊髓小腦腹側束的內側與紅核脊髓束的腹側,為傳導痛覺與溫度覺的纖維束。 c.脊髓小腦背側束:位於側索的背外方,是傳導深部感覺至小腦的神經纖維束。d.脊髓小腦腹側束:位於側索的腹外方,亦為傳導深部感覺至小腦的神經纖維束。 e.紅核脊髓束:位於皮層脊髓側束的腹側,是自對側紅核下降的神經纖維,其末梢終止於前角,司調節肌肉運動的纖維。 (3)前索:位於腹正中裂與前角之間,亦含有上升與下降的兩種神經束,其主要是: a.皮層脊髓前束:位於前索的內側,是同側大腦皮層運動區直接下降的纖維束。其大部分纖維將經過白質前結合而終止於對側的前角細胞;一小部分纖維終止於同側的前角細胞,司軀幹的肌肉運動。此束在胸髓一下即行消失。 b.脊髓丘腦前束:位於前索的外側部分,是傳導觸覺的神經纖維束。 c.前庭脊髓束:位於皮層脊髓束的外側,是自腦幹前庭神經核下降的神經纖維束。其末梢終止於前角細胞,司身體平衡的傳導。 d.頂蓋脊髓束:起自中腦的頂蓋(上丘和下丘),隨即越邊下行。它的主部終於頸髓,入胸胸後纖維漸減少,散在側、前基束的外方。纖維止於前角細胞間,內側部媒介視覺的反射,外側部媒介聽覺的反射。 e.網狀脊髓束:起自腦幹網狀結構中的大型細胞,纖維中繼多種的衝動,散漫下行。在脊髓中此系行於側、前束的外方,於紅核脊髓束、頂蓋脊髓束和基束的纖維相混雜。它們止於前角細胞,參與維持身體平衡、肌肉的協調。 f.橄欖脊髓束:起於橄欖下核,下行止於前角的灰質(多在上頸部)。此束技能尚不明廖,應附屬小腦系統。 3.中央管:在灰質的中央為一細長的管道,裡面含有腦脊液,上通第四腦室,下通脊髓圓錐末端的終室。在下更形縮小,形成一個盲管,管壁為一層室管膜細胞構成。 第五節脊神經 脊髓每個節段發出一對脊神經,共31對(個別人32對),脊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及尾神經1~2對。脊神經由脊髓前根(運動根)和後根(感覺根)合成根神經通過椎間孔後,分成前支和後支。後支較細,穿橫突向後行,分布於頸、背、腰、骶部肌肉和皮膚;前支粗大,向外前行,支配頭頸、胸、腹及四肢的肌肉和皮膚。每一對脊神經前支在椎間孔外不遠處發出交通支,與交感神經節相聯繫,並發出脊膜返支(竇椎神經)再入椎管,支配椎管內骨膜、硬脊膜、硬膜外血管、椎間盤後部纖維環、後縱韌帶及關節囊。 一.脊神經的纖維 脊神經包含有四種神經纖維: (一)軀體感覺纖維:神經末梢終於皮膚、肌肉、肌腱、關節和骨膜,向中樞傳導各種深、淺感覺。 (二)軀體運動纖維:末梢終於前身骨骼肌中的運動終板,支配頸、軀幹及四肢骨骼肌的運動。 (三)內臟感覺纖維:傳導胸、腹部內臟、血管及腺體的感覺。 (四)內臟運動纖維:來自脊髓側角交感神經元的纖維,分布至皮膚的汗腺、立毛肌、血管及肌肉內血管,使汗腺分泌、血管收縮及調節肌肉營養。部分頸神經與腦神經聯合支配的,稱為交通支。例如C3,4部分纖維與副神經結合支配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故常見落枕患者胸鎖乳突肌痙攣,當糾正落枕引起2~4頸椎小關節錯位後,肌痙攣即可緩解。 二.神經叢脊神經前支組成個種神經叢,即頸神經叢(C1~4組成)、臂叢(C5~8、T1組成)、腰叢(T12、L1~4組成)、骶叢(尾叢)(L4~5,S1~5、Co1~2組成),胸神經不組成叢。各神經叢分布情況如下: (一)頸叢(C1~4前支) 1.皮支 (1)枕小神經(C2):支配枕外部、耳廓後面及乳突部皮膚。 (2)耳大神經(C2、3):支配耳廓。乳突及腮腺區皮膚。 (3)頸皮神經(C2、3):支配頸前麵皮膚。 (4)鎖骨上神經(C3、4):支配鎖骨區、肩部及上胸部皮膚。 2.肌支 (1)胸鎖乳突肌支(C2、3)。(參與副神經支配)。 (2)斜方肌支(C3、4)。 (3)頸深肌支:C1支配頭前直肌、頭側直肌;C2~4支配頭長肌;C1~4支配頸長肌;C3~4支配中斜角肌;C4支配前斜角肌。 (4)提肩胛肌支(C3~5)。 3.膈神經(C3~5) (1)運動纖維:支配膈肌。 (2)感覺纖維:支配心包、膈、縱膈胸膜和肋胸膜一部分。 (3)至舌下神經交通支:支配頦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狀肌及甲狀舌骨肌。 (4)至迷走神經交通支(C1):支配顱後窩硬腦膜感覺。 (二)臂叢(C5~8、T1前支) 1.鎖骨上分支 (1)肩胛背神經(C3~5):支配菱形肌及提肩胛肌。 (2)胸長神經(C5~7):支配前鋸肌。 (3)鎖骨下神經(C5、6):支配鎖骨下肌。(4)肩胛上神經(C5,6):支配岡上肌、岡下肌。 (5)胸前神經(C5~T1):支配胸大肌、胸小肌。 (6)肩胛下神經(C5、6):支配肩胛下肌、大圓肌。 (7)胸背神經(C6~8):支配胸闊肌。 2.鎖骨下分支 (1)外側束 a.肌皮神經(C5~7):皮支支配前臂外側麵皮膚;肌支支配肱二頭肌及肱肌。 b.正中神經(C6~T1):皮支支配手掌面橈側三個半手指皮膚;肌支支配前臂旋前圓肌、掌長肌、指屈淺肌及橈側屈腕肌、姆內收肌以外之拇指肌及橈骨側之2、3蚓狀肌、姆屈長肌、指屈深肌的橈骨頭、旋前方肌。 (2)內側束 a.臂內側皮神經(C8、T1):支配臂內側麵皮膚。 b.前臂內側皮神經(C8、T1):支配前臂內側麵皮膚。 c.尺神經(C7~T1):皮支支配手掌面尺側一個半手指和手背面尺側兩個半指的皮膚;肌支支配尺側屈腕肌、指屈深肌之尺骨頭、尺側二個蚓狀肌、各骨間肌及內收拇肌。 (3)後束 a.腋神經(C5、6):皮之支配臂外側麵皮膚;肌支支配三角肌及小圓肌。 c.橈神經(C5~T1):皮支支配臂和前臂背面、手背橈側兩個半手指皮膚;肌支支配肱三頭肌之長頭、肘肌、肱橈肌及前臂背側各伸肌及橈側之各伸肌。 (三)胸神經前支(T1~12) (1)肋間神經:皮支支配胸前和胸部外側皮膚,第二肋間神經外側皮支稱肋間臂神經,支配臂內側麵皮膚;肌支支配肋間肌。下6對肋間神經還支配腹肌。 (2)肋下神經:為T12胸神經前支。(四)腰叢(T12、L1~4前支)(1)髂腹下神經(T12、L1):皮支支配大腿上外側及恥骨聯合附近的皮膚;及支支配腹肌。 (2)髂腹肌溝神經(L1):皮支支配陰囊、**根的皮膚(女性支配陰阜和大陰唇皮膚)及大腿上內側皮膚;肌支支配腹肌。 (3)生殖股神經(L1、2):皮支支配大腿前側、腹股溝韌帶下方和陰唇皮膚;肌支支配提睾肌和肉膜。 (4)股外側皮神經(L2、3):支配大腿外側麵皮膚。 (5)股神經(L2~4):皮支支配大腿前麵皮膚及小腿內側和足內側緣皮膚(名隱神經);肌支支配股四頭肌。 (6)閉孔神經(L2~4):皮支支配大腿內側面中部皮膚和髖關節;肌支支配大腿內收肌群和閉孔外肌。 (五)骶尾叢(L4~、S1~5、Co1~2前支) (1)陰部神經(S1~4):皮實支配會陰及外生殖器皮膚;肌支支配會陰肌。 (2)臀上神經(L4~S1):支配臀中肌、臀小肌、闊筋膜張肌。 (3)臀下神經(L5~S2):支配臀大肌。 (4)肌支:支配梨狀肌(S1、2)、閉孔內肌(L5、S1)及股方肌(L5、S1)。 (5)股後皮神經(S1~3):支配大腿後麵皮膚。 (6)坐骨神經(L4~5、S1~3) a.脛神經:皮支支配小腿後面及足外側緣、足跟內外側及足底的皮膚;肌支支配腓腸肌、跖肌、比目魚肌、腘肌、脛後肌、拇屈長肌、趾屈長肌及足底部肌肉。 b.腓總神經:皮趾支配小腿前側、外側和足背皮膚;肌支支配脛前肌、伸拇長肌、伸趾長肌、腓骨長肌、腓骨短肌及足背肌肉 (六)脊神經後支的分布: (1)枕大神經(C2):支配頭下斜肌、頭夾肌。頭最長肌及枕部皮膚。 (2)枕下神經(C1):支配頭上斜肌、頭下斜肌、頭後大直肌、頭後小直肌。 (3)第3枕神經(C3):支配頭半棘肌及枕部皮膚。 (4)頸神經4~8 (5)胸神經1~12 (6)腰神經1~5 以上頭、胸及腰神經後支按節段支配頸、背、腰部的肌肉及皮膚感覺。其中L1~3後支的皮支組成臀上皮神經,支配臀部上部皮膚。 (7)骶神經(S1~5):從骶孔穿出支配臀中部皮膚。 (8)尾神經(Co1~2):從骶管裂孔穿出,支配尾部皮膚。 第六節有關肌肉(略) 第七節內臟神經系統 內臟神經的搞機中樞在大腦的邊緣葉;較搞機中樞在丘腦下部;低級中樞在脊髓和腦幹。內臟神經的傳出部分,就是內髒的運動神經。 一、內臟神經的結構特點軀體運動神經由低級中樞(脊髓)到達骨骼肌只有一級神經元。內臟神經由低級中樞到達內臟,必須經過兩級神經元,即節前神經元與節後神經元。節前神經元的細胞體在低級中樞,發出節前纖維,節後神經元的細胞體聚成內臟神經節,發出節後纖維。節前纖維與節後纖維在內臟神經節內聯繫,節後纖維的末梢分布於內臟效應器。 二、內臟神經節 由三種神經節: (一)交感神經節。在脊柱兩旁,又較椎旁節。 (二)內臟神經叢節。在脊柱前方,又叫椎前節。 (三)終節。在器官附近或散左於器官內部(是交感神經節)。 三、交感神經 (一)節前神經元在脊髓T1~L3的側角內。 (二)節後神經元在交感神經節或內臟神經叢節。節後纖維的分布常通過下列三種途徑: 1?直接到達內臟; 2?纏在血管上,隨血管到達內臟; 3?隨脊神經分布。 (三)交感神經干:交感神經幹上自第2頸椎平面,下達尾骨平面。共有23~26各神經節,有纖維連接成為交感神經干。 1頸交感神經節:兩側各有3~4個。 (1)頸上交感神經節。最大。呈紡錘形,在第1、2或第3、4頸椎橫突水平。其節後纖維進入上三個頸神經內。 (2)頸中交感神經節。最小,呈卵圓形,在第5、6頸椎橫突水平。其節後纖維主要進入第4、5頸神經。 (3)頸中間交感神經節。在第6頸椎橫突水平。有時單獨存在,有時與頸中交感神經節合在一起。其節後纖維進入第4、5頸神經。(4)頸下交感神經節。常與第一胸交感神經節合成星狀神經節在第6頸椎橫突水平或第1肋骨小頭前方。其節後纖維進入下三個頸神經。 頸交感神經來源於第1、2胸節的白交通支上行。頸神經是通過灰交通支與交感神經節相連。驚叫干神經節的節後纖維進入頸神經,也進入腦膜返支神經內,入椎管後支配脊膜、後縱韌帶、椎間關節、關節囊。頸交感神經節末梢分布到咽喉部、心臟、頭頸及上肢的動脈。交感神經纖維也加入腦神經,如舌咽、迷走、舌下神經等。頸內動脈的交感神經纖維分布到眼部,支配擴瞳肌和上眼瞼的平滑肌。圍繞在椎動脈上的交感神經纖維,除調節椎動脈外,並隨椎動脈上行分支到內耳動脈。頸交感神經的幾個灰交通支可合成心臟支,組成頸上心支、頸中心支和頸下心支。T1~5交感神經聯合組成心叢(有的與迷走神經的分支吻合),支配心臟。 2胸交感神經節:兩側各有11或12個,胸交感神經節是最正氣地沿兩個肋骨小頭前方下行,但最下兩個稍偏向內側,處於11、12胸椎體之側面。上胸部(T1~5)交感神經節的一部分節後纖維分布到食管、氣管、支氣管和肺。下胸部(T6~12)脊髓側角發出的節前纖維,通過T6~12交感神經節後纖維,組成內臟大、小神經,達腹腔神經節和腸系膜上神經節,在節中交換神經元,節後纖維隨腹腔血管分布到腹腔器官。 3腰交感神經節:兩側各有4或5個,均較胸交感神經節偏與內側,沿腰椎體的側前方下行。 4骶交感神經節及尾交感神經節:通常兩側各有4個骶交感神經節及1個尾交感神經節。其位置是處於骶前孔之內側。骶部交感神經干末端會合呈一個尾交感干神經節。腰骶部交感神經節後纖維是隨血管分布到直腸、膀胱和男、女生殖各個器官。 四、副交感神經 (一)節前神經元。節前神經元細胞體位於中腦、橋腦和延髓的有關腦神經核內(動眼神經副核、上涎核、下涎核、迷走神經背核)及骶2~4骶髓的側角內。節前纖維分別隨動眼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和第2~4骶神經的前根離開中樞,終止於有關的終節內。 (二)節後神經元。節後神經元細胞體位於器官附近和器官內部的終節。如睫狀神經節和粘膜下叢的神經節細胞等。終節發出的節後纖維終止於所分布的器官。 (三)副交感神經的分布 1.動眼神經的副交感神經纖維。起自中腦動眼神經副核。到達睫狀肌及瞳孔括約肌。 2.面神經的副交感神經纖維。起自橋腦上涎核,到達淚腺,頜下腺及舌下腺。 3.舌咽神經的副交感神經纖維。起自延髓下涎核,到達腮腺。 4.迷走神經的副交感神經纖維。起自延髓迷走神經背核,到達心、肺、食道、腹腔叢的各器官。 5.第2~4骶神經的副交感神經纖維。起自骶2~4骶髓的側角,到達結腸左曲下的消化管、盆腔內及會陰部的器官
|
|
|
推薦閱讀:
※當心7大因素誘發脊椎病
※脊椎有問題,現在該怎麼鍛煉身體呢?
※脊椎病專題(一)脊椎病是個什麼病?竟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坐辦公室坐久了,腰疼該怎麼辦? 有什麼好辦法?
※專業分享 | 帶您深度認識脊椎病發病機理
TAG:脊椎 | 脊椎病 | 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