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極、八卦和形意拳會在晚清集體湧現?
在中國傳統文化土壤中萌生、發展起來的中國武術,不僅接受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而且還自覺地不斷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進入清代後,武術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更為廣泛,注重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規範拳械技術,完善流派體系,升華武術理論。
1、武術整體觀的完善
武術理論在清代的重要發展之一,是多方面地交融「天人合一」的傳統思想,以完善武術的整體觀念。
雍、乾時著名拳家萇乃周在其著《萇氏武技書》中寫道:「人稟天地之氣以生,乃一小天地。」習拳練武要效法天地之道,強調人與自然統一,提出習拳者身體動作要做到「內外如一」、「形氣合一」等整體觀理論。
清初吳殳著《手臂錄》,論述槍及刀、劍等兵械技法,視兵械為手臂的延長。他在述馬家槍和沙家竿子的用法時指出:「馬家槍短硬,其用在兩腕,臂以助腕,身以助臂,足以助身,以成全體。沙家竿長軟,其用在兩足,身以助足,臂以助身,腕以助臂,以成全體。」要求練習者自身與兵械應融為一體,完善了「身械合一」的理論。
2、哲理化拳派的出現
清代武術門派林立,名目繁雜,出現了以傳統哲學名詞命名,並以哲理闡發拳理的拳術和拳派。清晚期,以太極學說立論的太極拳,以八卦學說立論的八卦掌,以五行學說立論的形意拳,相繼崛起,轟動武壇。
太極拳
咸豐、同治年間,楊露禪設教北京,傳授太極拳技,講授太極拳理。楊氏技法,得自河南溫縣陳家溝十四世陳長興。據考證,陳氏拳械創自明末、清初陳家溝九世陳王廷。陳氏拳械,歷代傳承,不乏名手。但陳氏後裔從何時起採用「太極拳」名稱尚待考。
楊露禪
八卦掌
同治初年,就在楊露禪以太極拳享譽北京之際,河北文安人董海川在北京傳出了一種以繞圓走轉為基本運動形式的拳術。此術初名「轉掌」,後易名為「八卦轉掌」,現慣稱「八卦掌」。
董海川
八卦掌與八卦學說的交融,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其一,該拳的基本運動形式「走圓圈」,正好經過八卦的八個方位;其二,以人體各部比諸八卦,提出姿勢要求;其三,以基本八掌(老八掌)比諸八卦取象;其四,借八卦的一套數術,來規範拳技的層次性和系統性,以八卦的八個基本掌法比附八卦之數;以六十四掌分為八組,比附八八六十四卦之數;其五,以闡述八卦含義的「易理」來解釋拳理,作為八卦掌的理論基礎。
形意拳
繼八卦掌之後,河北深縣人郭雲深(1820—1901年)至北京傳授形意拳。形意拳脫胎於明末清初人姬際可創編的心意六合拳。大約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以後,郭雲深之師李飛羽,始以「形意拳」命名這一拳系。此拳系依五行學說立論,以其基本五拳配五行,並以五行的特徵作為對拳法的要求。還借五行生剋之理,製成了五拳連環練習,相互演生的「五行相生拳」單練套路,以及五拳相互破解的「五行相剋拳」對練套路。此外,還依五行臟腑說,將五拳分別配五臟,講述五拳與五髒的相互關係。
這類哲理化拳系的出現,標誌著武術對傳統文化的交融,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促進了傳統武術的理論化進程。
3、武技與氣功的交融
武術與氣功的交融,可以追溯到宋代,至明代已有較為具體的實踐記載。清代武術家廣泛吸取氣功功理和鍛煉手段,促進了武術與氣功的交融,乃至幾乎所有的武術流派都注重運用內功的方法來鍛煉提高運氣、用氣的能力。
入清後,嵩山少林寺僧不僅操練拳棒,而且兼習內功。將《易筋經》、《八段錦》以及《分行內外功》等彙集為《內功圖》,作為武術功法。少林寺傳出的武術內功功法,大都是本《易筋經》行功理法而來。
清代相繼流傳的心意六合拳、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尤其注重鍊氣。在技法上強調以意領氣、以氣運身、以氣助力,追求意、氣、勁、形四者的有序化配合。在練法上,強調先鍊氣培本的鍛煉程序和內外互導的鍛煉原則。遵此系列練法的拳流,被後世統稱為「內功拳」,亦稱為「內家拳」。
練武與鍊氣交融,豐富了武術的鍛煉方法,提高了武術的鍛煉效果,拓廣了武術的鍛煉價值。清代武術與氣功的交融,促進了武術氣功體系的完善,也促進了武術在健身、修身領域的普及和發展。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