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一、概述

1、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總攬

17世紀中葉以後,首先在英國,然後在法國,工場手工業逐漸發展成為工業生產的主要形式。重商主義已經不適應日益壯大的產業資本的利益和要求。封建制度還嚴重阻礙著產業資本的發展。

要求從理論上說明產業資本的生產方式怎樣使財富迅速增長,探討財富生產和分配的規律,論證資本主義生產的優越性。由此,產生了由流通過程進入生產過程研究的古典經濟學。並開始透過表面聯繫,研究了生產關係的內部聯繫。

反映英國產業資產利益和要求的經濟思想。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30年代初, W.配第為其創始人。早期的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是粗糙的。斯密系統地論述了勞動價值論,而李嘉圖更堅決和一致地貫徹商品價值決定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思想。斯密和李嘉圖構成了古典經濟學的典型體系。

2、哲學特徵

(1)自然規律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哲學基礎認為新的科學不是他們那個時代的關係和需要的表現, 而是永恆的理性的表現,是永恆的自然規律。自然規律歸結為作為人類社會基礎的個人人性的表達。個人是當時正在向資產者轉變的一般市民, 人性就是利己主義。 利己主義和個人主義的所謂」經濟人」是政治經濟學中無所不在的幽靈。

(2)利己主義與個人主義人性觀在開始時就是以反重商主義者經濟干預主義的姿態出現的。既然個人是他本人利益的最好判斷者,那麼最明智的做法當然就是讓每一個人活動上抉擇自己的道路。斯密所宣揚的「一隻看不見的手」是一切都聽其自由的社會的指導力量。而這一指導力量所藉以發揮作用的機制就是完全競爭。

先驅人物

(1)J.洛克(1632-1704) 是配第的直接後繼者。經濟著作有《政府論》(1680-1690)、《論降低利息和提高貨幣價值的後果》(1691),洛克的享樂主義哲學為斯密的人性論提供了心理基礎。洛克認為,勞動幾乎提供一切東西的全部價值。他又以「自然法」來論證所有權的界限,認為由於土地和貨幣的分配不均所產生的地租和利息都導致了對「自然法」的破壞。實際上就是把二者都歸結為對勞動的剝削。

(2)D.休謨(1711-1776) 對斯密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他的主要經濟論著有《論商業》、《論貨幣》、《論利息》、《論貿易平衡》、《論賦稅》。休謨提出貿易差額平衡的學說,認為這種平衡是按著各國不同的經濟情況而自然決定的,從而貿易不能始終有損或有利於某一國, 為自由貿易論反駁重商主義的貿易控制論提供了理論依據。休謨是貨幣數量論者,他認為商品價格的提高是金銀增加的必然結果,但價格變動並不緊隨著金銀的增加而是需要一些時間,這是所謂價格滯後現象,而這種貨幣貶值只在最後才提高勞動價格即提高工資,這是所謂工資滯後。正是在這滯後時期,貨幣貶值對於工商業起了鼓舞作用。

(3)W·配第(1623-1687)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創始人,統計學家。經濟著作《賦稅論》、《獻給英明人士》、《愛爾蘭政治剖視》、《政治算術》、《貨幣略論》。

①生平

出生於英國毛紡織手工業者家庭。14歲開始獨立謀生, 在英法荷等國當過水手、家庭教師、海軍士兵。 1644-1645年在荷蘭萊頓大學攻讀醫學,後又到法英行醫和研究,1649年獲得牛津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成為醫生併兼任皇家醫學院教授。1651年任愛爾蘭英國駐軍總司令的隨從醫生。1652年任愛爾蘭總督的私人秘書,後又任愛爾蘭土地分配總監。1658年被選為英國議會議員。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時期他投靠國王查理二世(1630-1685),被封為男爵,並被任命為愛爾蘭土地測量總監。1662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晚年他已佔有27萬多英畝土地,還先後創辦和經營過鐵廠、漁場、木材場等企業。配第從事經濟學研究是在英國1640年資產階級革命以後。這時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極為迅速,工場手工業日趨興盛,產業資本逐漸代替商業資本在社會經濟中佔據主要地位。

②思想特徵

配第的經濟學著作都是論述當時社會上存在的主要經濟問題的,並沒有形成完整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配第的優點是不滿足於對現實經濟問題進行現象上的說明,而是要力求探索經濟現象產生的自然基礎。在思想方法上他接受了F.培根、T.霍布斯等人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進步的哲學思想, 並且把它運用於研究經濟問題。

配第反對根據主觀意願去作推論,提出要從具體的統計資料中去尋找經濟現象產生的自然基礎。由此他逐漸擺脫了重商主義的影響,把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從流通領域轉到生產領域。最先提出了粗糙的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對資本主義生產的內部聯繫作了一定的考察。並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考察了工資、地租、利息等範疇。

③勞動價值思想

區分了「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

配第的「自然價格」相當於價值。假如一個人生產一蒲式耳小麥所用勞動時間和從秘魯銀礦中生產一盎斯白銀並運來倫敦所需勞動時間相等,後者便是前者的「自然價格」。 指出商品的價值和勞動生產率成反比例。他提出「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的觀點,由此又認為勞動和土地共同創造價值。配第認為自然工資由工人維持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決定。地租是一塊土地上生產的農產品價值扣除種子和工資以後的餘額,實際上包括了全部剩餘價值。

二、A.斯密

Adam Smith(1723-1790) 18世紀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傑出的代表和理論體系的建立者。他第一次把以前的經濟知識歸結為一個統一和完整的體系並加以豐富和發展。斯密是公認的經濟學宗師。

1、生平和著作

(1)生平。斯密出生於蘇格蘭,父親是律師兼海關官吏。14歲入格拉斯哥大學。17歲獲碩士學位,並被推薦去牛津大學學習,1746年畢業。 1748-1750年任愛丁堡大學講師,先後講授修辭學、英國文學、法學和經濟學。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學邏輯學教授,1752年改任道德哲學教授。他講授的道德哲學的內容包括自然哲學、倫理學、法學、政治學。1758-1763年斯密曾兼任格拉斯哥大學財務主管、教務長、副校長等職務。他還熱情參加當地政治經濟學俱樂部活動。1762年 5月被授予格拉斯哥市榮譽市民稱號。同年10月被授予格拉斯哥大學博士學位。1764年初斯密辭去教職,改任布克萊希公爵的私人教師。同年2月前往法國,先後去過圖盧茲、巴黎、日內瓦等地。這時正值法國百科全書派和重農學派興旺時期,斯密在巴黎拜會了 魁奈、杜爾哥等,交流了學術觀點。這對他的經濟思想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767年他回到家鄉,專心從事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和寫作。1773年5月斯密被接納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776年3月出版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書中的經濟觀點集中地體現了產業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受到了熱烈的讚揚。該書對當時政府的經濟政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776年斯密被授予愛丁堡市榮譽市民稱號。1787-1789年他被選為格拉斯哥大學名譽校長。

(2)早期著作:《道德情操論》

1759年4 月在他的倫理學講義的基礎上出版了《道德情操論》,該書以資產階級人性論為出發點,認為在倫理道德方面人們都具有憐憫他人的同情心。在該書中,作者主張保持現有的等級和社會秩序,確立對某種優勢的尊敬是必要的。對智慧和道德的仰慕使情操高尚,過分崇拜金錢和勢力,則會使道德墮落。1766年斯密回到倫敦,大約有半年時間,他一面修訂《道德情操論》,一面為寫作政治經濟學著作搜集資料。斯密去世後,先後出版了他的《哲學論文集》(1795)和和《關於法律、警察、歲入及軍備的演講》、《亞當·斯密著作和通信錄》。

2、歷史背景

18世紀50-60年代,英國正處在工場手工業向大機器工業的過渡時期。但殘餘的封建制度和重商主義政策還阻礙著新興產業資本的發展。《國富論》的經濟思想代表了產業資本同封建殘餘作鬥爭,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要求。斯密深受18世紀資產階級進步哲學的影響。他的家鄉格拉斯哥是這一時期新興的工業城市之一。18世紀中葉,這裡迅速地發展起了紡織、皮革、冶鐵、造船等工業,作者目睹了這一發展過程,並經常與工商業者接觸,參加他們組織的」政治經濟學俱樂部」的活動,討論發展經濟遇到的問題。

3、《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

(1)簡介。簡稱《國富論》。1776年在倫敦出版。19世紀末,中國清末維新派代表人物嚴復將該書第一次譯為中文,譯名《原富》,1902年出版。1972年和197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由郭大力、王亞南翻譯的《國富論》中譯本(上、下)。

(2)地位。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劃時代巨著,把資產階級經濟學發展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在後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既是古典派的又是庸俗派的各學說的啟發點。全書以國民財富為研究對象,認為政治經濟學的目的就在於促進國民財富的增長。書中指出「政治經濟學提出兩個目標:第一,給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計,第二,給國家或社會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務得以進行。總之,其目的在於富國裕民。」書的「序言及全書設計」指出: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取決於勞動生產力的水平和從事生產勞動的人數。

(3)篇章內容。全書共分五篇,三十二章。在第一篇,他從分工開始進而論及與之有關的交換(貨幣、價值)、分配(工資、利潤、地租等問題。這一篇實際上圍繞著提高勞動生產力闡述了資本主義生產、流通和分配的規律。斯密又認為社會上從事生產勞動的人數取決於資本量;社會就業人數的增加,從而產品的增加將是資本增加的結果。在第二篇,他著重分析了資本的性質、資本積累和資本的用途。以上兩篇實際上已經包括了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基本內容。第三篇從經濟史的角度考察促進或阻礙國民財富增長的因素,主要論述了自羅馬帝國崩潰以來,歐洲農業受阻抑的情況,和都市勃興商業發展的作用。第四篇評述了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兩種政治經濟學體系。對重商主義把貨幣和財富等同起來的觀點、貿易差額論和國家統治對外貿易的政策進行了全面的批判。對重農主義,肯定其認為在完全自由、完全公平的制度下國家才能繁榮的觀點「最接近於真理」;批評其片面地認為只有農業是生產的,工商業是不生產的觀點。第五篇論述國家的費用、公共收入的來源,以及國家財政稅收政策對國民財富增長的影響,主張限制君主和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實行經濟自由主義。《國富論》的經濟思想對以後資產階級經濟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國富論》中若干經濟觀點被當時的政府所採納,對這一時期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對歐美各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4、利己心理論

人性論是斯密認識社會問題的出發點。人的本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倫理道德領域人們都具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在經濟活動領域人們都具有「利己心」。他從人性論出發,認為在經濟活動中人們都受「利己心」支配,每個人追求個人利益,自然地會給全社會帶來普遍的利益。這一思想成為斯密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的理論依據。在斯密看來,現實制度是自然的、永恆的、最有利於生產發展的制度。追求個人利益是每個「經濟人」進行經濟活動的動機和目的。每個人追求個人利益,最有利於生產發展,會自然而然地達到社會共同利益。

5、看不見的手理論

國家干預私人經濟活動,只能阻礙經濟的發展和國民財富的增長,實行經濟自由主義才能充分體現「經濟人」的利己本性,符合「自然秩序」的要求。自由競爭是「一隻看不見的手」,自發地調節生產的進行,國家干預私人經濟生活往往會起妨礙作用。這一思想實質上反映了18世紀英國產業資產階級力圖排除一切封建制度殘餘和重商主義政策的束縛,為資本主義經濟充分自由發展開闢道路的要求。

6、國民財富源泉理論

斯密批判了重商主義認為只有對外貿易才是財富源泉的錯誤觀點,也克服了重農學派認為只有農業創造財富的片面看法,強調一切生產部門都創造財富。他強調勞動是國民財富的源泉,並認為增加國民財富靠兩種方法:第一是提高工人的勞動生產力,第二是增加生產工人的人數,減少非生產勞動者人數。前者靠加強勞動分工;後者靠增加資本。他第一個系統地論述了勞動決定價值的原理:區分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指出了勞動是衡量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考察了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的關係,分析了價值規律的作用形式。

7、分工理論

斯密認為發展分工是提高勞動生產力的主要方法。

(1)他首先從當時的主要生產形式手工工場的特點出發,總結了分工可提高勞動生產力的原因。①勞動者的技巧因分工和專業化而增進 ②分工可免除工人由一種工作轉到另一種工作所費的時間③分工使操作簡單化,可促進機械發明。

(2)他繼而考察了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生產,指出文明國家的一切工業品,從生產原料、製造工具到加工成品、運輸出賣,都是由各行各業分工協作而成。這種社會分工和專業化生產,使勞動生產力提高,產量增加,各生產者之間通過交換,互相供給需要,使社會各部分聯成一個協作的整體。(3)在他看來兩種分工只是範圍不同。他認為分工是人類本性中互通有無的交換傾向引起的。也指出了分工給工人帶來的不利影響,使操作單一、呆板、妨礙工人智力發展。

8、貨幣理論 ·

斯密認為分工發生之後,人們就要靠交換生活。他論述了作為交換工具的貨幣在歷史上是怎樣產生的,以及它在交換中的作用。他認為貨幣是在克服物物交換的困難中產生的。例如屠夫要賣肉,釀酒人和做麵包的人需要買肉,但屠夫不需要酒和麵包,交換就發生了困難。一些人就想到先用自己的產品換取為許多人都樂於接受的商品,以便使交換順利進行。於是這種商品就逐漸成為交換的通用煤介,發展為貨幣。起初在各個地方充當貨幣的商品是多種多樣的。後來集中到用貴金屬作貨幣,開始用金屬條塊,後來又發展為金屬鑄幣。斯密突出了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作用,認為「貨幣只是貨物藉以流通的輪轂」。斯密讚揚紙幣代替金屬貨幣方便了流通,減少了費用。

9、價值理論

斯密對商品的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作了區分。

他說價值一詞有二個不同的意義,有時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時又表示由於佔有某物而取得的對他種貨物的購買力。前者可叫做使用價值,後者可叫做交換價值。

他指出一個商品可能使用價值很大,而交換價值很小,或者使用價值很小甚至沒有使用價值,而有很大交換價值。

他拋開使用價值,集中說明交換價值。提出關於商品的交換價值要說明三個問題。

第一,什麼是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換言之,構成一切商品真實價格的究竟是什麼?他主要闡述了勞動決定價值的觀點。第二,構成真實價格的各部分,究竟是什麼?他闡述了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觀點。第三,什麼情況使上述價格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有時高於其自然價格或普通價格,有時又低於其自然價格或普通價格?他闡述了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10、價格理論

他指出:自然價格指的是與工資、利潤、地租的自然率相符合的價格。市場價格指受供求影響的價格。自然價格是中心價格,由於供求比例的變動,市場價格有時高於有時低於自然價格。但前者受後者制約,時時刻刻都圍繞著自然價格這個中心。

11、三階級劃分

斯密以階級結構分析為基礎,認為社會分為工人、資本家和地主三個階級。他研究了三個階級的三種收入:工資、利潤和地租。三個階級的收入是社會上的基本收入,其他收入如利息等是派生的收入。他指出利潤和地租都是對勞動創造的價值的扣除。

12、三收入分配理論

斯密肯定利潤是資本家正當的收入來源,承認地租收入的合理性。 (1)勞動生產物構成勞動的自然報酬或自然工資在土地尚未私有,資本尚未積累的原始社會狀態下,工資包括全部勞動生產物。隨著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工資也在增長。但在產生了土地私有和資本積累以後,土地所有者和資本所有者都要求佔有勞動生產物的一部分,因此,這時的工資就不再是全部勞動生產物,而成為生產物的一部分了。工資占的份額由勞資雙方競爭中達成的協議決定。工資額至少要達到勞動者能購買維持其生活和延續後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國民財富的增長和勞動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勞動報酬優厚是國民財富增長的結果。(2)利潤是資本家階級的收入。他把利潤看成是資本的收入,是價值的本源之一。指出資本家手中一旦積累起了資本,為了獲得利潤便用它購買原料和勞動投入生產。這時勞動生產物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支付工人的工資,另一部分支付企業主的利潤。這裡利潤是工人勞動創造的價值的扣除部分,即剩餘勞動創造的剩餘價值。他明確反對把利潤說成是資本家監督指揮勞動的工資。認為利潤總是同資本量成比例,因此,他講的利潤又是平均利潤。指出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利潤率有下降的趨勢,歸結為資本家之間競爭的結果。他抱著樂觀主義的態度,認為利潤率下降是國民財富增進和社會繁榮的標誌。把利息看成是利潤的一部分,是派生的收入。他指出英國法定利息率不斷下降,正是由利潤率下降引起的。

(3)地租是地主階級的收入。地租是土地成為私有財產後,耕種者為使用土地而支付的代價。自然的地租是租地人所得農產品總額扣除用於補償種子和購置耕畜及其他農具的農業資本,支付工資,並提供當地農業資本的普通利潤後剩餘的份額。他把地租看成是使用土地的自然報酬,是價值的本源之一。但對地租來源的解釋極不統一。①他認為土地所有者佔有的是勞動生產物的一部分,是不勞而獲的收入。②有時又把地租看成是來自農產品的壟斷價格。③斯密認為農業中自然力也和勞動一樣參加工作並創造價值。地租是地主借給農業家使用的自然力的產物。

13、資本理論

認為資本是總資財中用於再生產以取得收入的部分。提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區分。用於生產或購買物品,然後通過出賣以取得利潤的部分,可稱為流動資本。用於改良土地或購買機器等不用通過出賣即可提供利潤的部分,可稱為固定資本。認為資本積累是擴大生產、增加財富的重要條件。資本積累取決於社會總資財分為資本和收入的比例。 「資本增加,由於節儉;資本減少,由於奢侈」。把資本積累的源泉看成是資本家勤勞節儉的結果。主張積累資本反對奢侈浪費。

14、思想的矛盾與評價

斯密的經濟理論在許多問題上表現出二重的觀點。 (1)在價值論中,一方面正確地指出商品的交換價值由勞動決定,另一方面又認為交換價值由三種收入決定。斯密在論述商品的交換價值時提出了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和商品的「真實價格」兩個概念。「真實尺度」指的是一個商品所能購買或支配的勞動量,這是商品交換價值在不同社會中共同的外在尺度,也就是一個商品的購買力。 這個「真實尺度」又取決於作為商品交換價值的內在尺度的「真實價格」。商品的「真實價格」,在不同的社會中,由不同的因素構成。在初期社會(斯密稱之為「野蠻社會」),它只由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所構成,所以商品所能購買或支配的勞動也就等於生產這一商品所耗費的勞動。在「進步社會」(指資本主義社會),商品的「真實價格」不再單由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勞動構成,而由工資、利潤、地租三者構成。於是「真實尺度」不再取決於耗費勞動而取決於工資、利潤、地租之和,於是形成了斯密價值理論中的二重觀點。(2)在分配論中,一方面認為利潤是對勞動創造的價值的扣除,另一方面又認為利潤是「資本的自然的報酬」等等。(3)價值規律在現實的資本主義社會和前資本主義社會中有所不同。這一變化實際是:在簡單商品生產條件下商品直接按照耗費勞動決定的價值進行交換;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條件下,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現實的交換是以生產價格為中心。他認為在資本主義的條件下,勞動決定價值的規律不起作用了,把資本主義商品交換以生產價格為中心,看成是由三種收入決定價值了。

三、D.李嘉圖

1、生平和著作。

李嘉圖,D. David Ricardo (1772-1823)19世紀初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傑出代表和完成者。出身於猶太族家庭,父親是倫敦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12歲到荷蘭的商業學校學習。14歲回國,協助其父進行業務活動。21歲時因與新教徒女子戀愛,違反猶太族習俗,遭其父反對,與家庭脫離關係。自此他獨立開展證券交易活動,很快獲得成功。25歲時他已成為擁有200萬英鎊財產的富翁了。李嘉圖深感自己早年受教育不足,經濟生活有了保障後開始進行自學。起初學習自然科學,鑽研數學、物理學等。在1799年他偶然閱讀了A.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從此對政治經濟學發生了興趣,開始研究經濟問題。當時英國突出的經濟問題是「黃金價格」和「穀物法」。李嘉圖熱心地參加了對這兩個問題的辯論。1819年李嘉圖被選為英國下議院議員。他沒有參加政黨,但卻是當時保守黨政府議會內反對派中最激進最活躍的一員。他揭露舊法規的弊病,主張進行議會改革;反對「穀物法」,宣傳自由貿易;批評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建議進行幣制改革等等。

2、 「黃金價格」的辯論

18世紀末,由於進行對拿破崙的戰爭,英國處於財政困境,政府利用大量發行銀行券的辦法彌補財政赤字。1797年英國政府通過「銀行限制法」,停止銀行券兌現。19世紀初出現了金價上漲、銀行券貶值的情況。這一情況影響了企業經營和人民生活,激起了對這一問題的議論。1809年李嘉圖在《晨報》上匿名發表了《黃金價格》,引起了所謂「金價論戰」。 論戰分為「金屬派」和「反金屬派」兩方。 李嘉圖成為「金屬派」的首領。他以貨幣數量論為依據,認為金價上漲的原因是銀行券發行過多,從維護工業資產階級利益出發,要求有一個穩定幣值的貨幣制度。「反金屬派」由英格蘭銀行董事、金融界利益集團和執政黨政府構成,他們從維護現行貨幣政策和他們的利益出發,否認銀行券發行數量是影響物價的原因。李嘉圖連續寫文章闡明他的觀點,於1810年初出版了《黃金的高價:銀行券貶值的證明》;1810年9月連續寫了關於金價報告給《晨報》的三封信;1811年發表了《答博贊克特先生關於金價委員會報告的實際觀感》;1816年發表了《關於一種既經濟又可靠的通貨建議》。英國議會下議院於1810年 2月19日任命一個「金價委員會」來調查黃金漲價的原因,「金價委員會」於同年 6月 8日送達下議院的報告,接受李嘉圖的觀點。但這個報告於1811年被下議院否決。當時戰事正在進行,政府不能作此更張。戰事結束後,1821年恢復了兌現。但經歷了1825年和1836-1839年兩次經濟危機的襲擊,兌現瀕於困難。1840年議會任命一個「議院發行銀行委員會」,來討論銀行券發行改革問題。這時又出現了以S.J.L.奧弗斯通(1796-1883)為領袖的「通貨主義」和以T.圖克(1774-1858)為領袖的「銀行主義」的兩派論戰。前者繼承以李嘉圖為首的「金屬派」的論點,後者繼承「反金屬派」的論點。這場論戰討論了四年,沒有結論。首相R.皮爾(1788-1850)是通貨主義信徒,他於1844年提出了「英格蘭銀行條例」,由英王裁可頒為法令。通貨主義派的意見取得了勝利。

3、「穀物法」的辯論

1815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修訂的「穀物法」,引起了對這一法令的辯論。「穀物法」是限制外國糧食進口的保護貿易政策,它維持和提高國內糧價,使地租增加,給土地所有者帶來利益。糧價提高使貨幣工資上升,又限制了利潤的增長。因此,「穀物法」的存廢成為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鬥爭的一個突出問題。李嘉圖也積极參加了這一問題的辯論,對「穀物法」提出尖銳的批評。1815年發表了《論穀物的低價對資本利潤的影響:證明限制進口的不當》;1822年發表了《論農業保護關稅》,與代表土地貴族利益的經濟學家T.R.馬爾薩斯進行了激烈的論戰。這場辯論繼續了許多年,直到1846年英國政府才廢除了「穀物法」。

4、理論淵源

參加社會經濟問題的辯論促進了李嘉圖對政治經濟學理論的研究和寫作。1817年發表了他的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該書一發表就受到了極大的重視,他本人成為當時英國最著名的經濟學家。李嘉圖的經濟理論以J.邊沁的功利主義為出發點。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一書中,他建立起了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分配論為中心的理論體系。他直接繼承斯密理論中的科學因素,並作出重要的發展.李嘉圖強調政治經濟學的主要任務是闡明和研究財富在社會各階級間分配的規律。他認為全部價值都是由勞動生產的,它在三個階級(即勞動者、資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之間進行分配:工資由工人的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利潤是工資以上的餘額;地租是工資和利潤以上的餘額。李嘉圖由此闡明了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工資、利潤和地租的對立。此外,李嘉圖還論述了貨幣流通量的規律、對外貿易中的比較成本學說等等。李嘉圖接受英國哲學家經濟學家J.邊沁的功利主義,把個人利益看作是經濟活動的出發點和準則。在他看來,資本家發展生產時追求的是個人利益,是利潤。利潤又是資本積累的源泉和擴大生產的條件,只有利潤增加才能保證生產力發展,財富增加。因此,資本的利益不僅代表資本家自身的利益,同時代表了全社會的利益。但他認為地主階級的利益和社會的利益是矛盾的。他的主張實際上是資產階級的功利主義,其功利主義原則服從於資本擴大自身利益和反對地主階級的要求。他批評斯密價值論中的二元觀點,堅持商品的價值由生產中耗費的勞動決定的原理。他第一個提出了決定價值的勞動不是實際的個別勞動而是社會必要勞動,他還指出了決定商品價值的不僅有直接投入生產的活勞動,還有投在所耗費的生產資料上的勞動。

5、《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1817年倫敦出版,1819年和1821年分別出了第2版和第3版。李嘉圖的研究方法,導致了本書的奇特的結構。全書共分32章,結構鬆散。實際上,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完全包括在該書前六章中。論若干具體的賦稅的十二章和論對外貿易的兩章都是理論原則的運用,而其餘涉及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解釋和補充的各章只能算為本書的附錄。就前六章來說其邏輯結構也是不嚴謹的。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篇章結構

第一章論價值本應只涉及價值問題,其他範疇只有在對價值分析的基礎上才可能進一步說明。但本書在這一章里不僅假定了商品的存在,論述了價值原理,而且假定了工資、資本、利潤甚至一般利潤的存在,並對這些範疇一併作了論述。第二章論地租,第三章論礦山地租只是對第二章的補充。在這兩章里又是以對整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全部見解為前提論述的。第四章論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第五章論工資,第六章論利潤只是對第一、二章的補充。可見全部經濟理論又可以說都包含在頭兩章里了。以後各章除個別地方有新的見解外,都是對這兩章闡述的原理的運用和補充。

6、勞動價值論

李嘉圖認為商品的交換價值來自兩個源泉:一是它的稀少性;一是獲得它時所必需的勞動量。如名畫、古錢等其價值由稀少性決定,不過這類商品數量很少。

指出商品價值由勞動決定的原理只適用於可以由人類勞動不斷生產出來,不受限制地參加競爭的商品,這類商品占絕大多數。李嘉圖始終堅持耗費勞動決定價值的原理,批評一切與其相矛盾的觀點,進一步闡述了商品價值量與生產時的耗費勞動成正比例,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例的原理。他著重批評斯密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觀點。他贊成商品價值要分解為三種收入,同時指出不能倒轉過來又認為三種收入構成交換價值,並詳細地證明工資、利潤和地租的變動不會影響商品的價值量,隻影響三者之間的分配比例。因此,商品價值分解為三種收入,並不改變勞動決定價值的原理。李嘉圖還指出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的;也論及了簡單勞動與複雜勞動的計量問題。

7、分配理論

李嘉圖以分配論作為理論體系的中心。他認為社會總產品要在三個階級之間進行分配。社會總產品是一個確定的量,在三個階級之間進行分割,必然表現為三個階級之間經濟利益的對立。李嘉圖強調地租不是決定價值的原因,而是農產品價格提高的結果。給地租下定義說:「地租是為使用土地的原有和不可摧毀的生產力而付給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產品。」他反對把地租看成是自然的賜予,認為恰恰相反,大自然是吝嗇的,自然界中好地太少,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不得不耕種貧瘠的土地,耗費更多的勞動生產農產品。李嘉圖只講級差地租,否認絕對地租的存在。對級差地租的考察涉及到兩種形態第一種形態是由於土地肥力和位置不同,在同量土地上投入同量資本,勞動生產率不同而形成的級差地租。第二種形態是由於在同一塊土地上追加投資,勞動生產率遞減,原先投資和追加投資所形成的勞動生產率的差別,也會形成級差地租。

8、工資

李嘉圖認為工資是勞動的價值。他認為勞動的價格可分為自然價格和市場價格。勞動的自然價格是讓勞動者大體上能夠生活下去,並不增不減地延續其後裔所必需的價格。勞動的市場價格是根據供求比例的自然作用實際支付的價格。人口繁殖的變化是供求趨向的動力。

李嘉圖在論述利潤時,沒有抽象出剩餘價值來。指出了利潤率變動的歷史趨勢。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地租有增長的趨勢,因此商品總價值在支付地租後,留下來屬於資本家和工人的部分逐漸減少。由於勞動的自然價格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是不變的,剩下來歸於利潤的部分就會越來越少,他由此得出了利潤率有下降的趨勢的結論。

9、貨幣理論

持有貨幣數量論觀點。認為貨幣的價值取決於貨幣的數量,一個國家的貨幣數量增加,它的價值就會下降,同時表現為黃金和其他商品價格上升。貨幣數量減少則引起相反的結果。

混同了金屬貨幣和紙幣的規律。金屬貨幣本身具有內在價值,不會貶值,紙幣作為金屬貨幣的符號,本身沒有價值,無論發行多少,都只等於流通中所需的金屬貨幣的價值。因此,如果發行過多,就會貶值,引起物價上漲。作者看到的實際是銀行券發行過多引起的通貨貶值,誤認為這是包括金屬貨幣在內的一切貨幣的規律。考察了貨幣與商品交換時量的比例關係,得出了一條極其重要的一國所需貨幣流通量的原理,即假定一國內商品流通量和價值量為已知數,它所需要的貨幣量必然取決於其價值。貨幣本身的價值越大,所需貨幣量愈少,貨幣本身價值越小,所需貨幣量愈多。

10、自由貿易理論

積極主張自由貿易學說。李嘉圖繼承斯密國際地域分工理論,並發展為比較成本學說。李嘉圖認為國際貿易不同於國內貿易。在國內,資本和勞動可以自由轉移,形成統一的市場價值。在國與國之間勞動和資本的轉移受到限制, 因此, 支配一個國家中商品交換的規律, 不適用於國與國之間的交換。 在國際交換中 100個英國人的勞動產品有可能交換80個葡萄牙人的勞動產品,也可能換120個東印度人的勞動產品。因此,最有效最有利的對外貿易原則應是比較成本原則。例如英國和葡萄牙兩國進行貿易,假定葡萄牙生產一定數量的酒只需80個工人一年的勞動,生產一定數量的毛呢只需要90個工人一年的勞動,而英國生產同量酒和毛呢,則分別需要120個工人和100個工人一年的勞動。顯然葡萄牙在生產兩種商品上都佔優勢。

按照理想的國際分工,兩類商品最好都在葡葡牙進行生產,但由於資本和勞動轉移的困難,不可能把兩種商品都移在葡萄牙生產。根據比較成本原則,葡萄牙可以生產成本最低的葡萄酒,英國可以生產成本比較有利的毛呢,兩國進行交換都能得到利益,這一學說在19世紀初英國擴大對外貿易,佔領世界市場中曾起了積極的作用。

11、賦稅

賦稅是一個國家的土地和勞動的產品中由政府支配的部分:它最後總是由該國的資本中或是由該國的收入中支付的。稅收額應盡量壓縮,以減輕人民的負擔;稅收的數量應限制在一國新增加的資本和收入中,以免侵蝕原有的資本,使生產萎縮,國家和人民陷入貧困的境地。一種好的稅收政策應該做到各階級都不能逃避,並且根據財力又都能支付。政府應盡量不要徵收那種必然要落在資本上的稅,因為這種稅會損害維持勞動的基金,減少國家將來的生產。主張增加對地主的課稅,減輕由資本負擔的課稅,以維護資本的利益和發展生產的要求。

12、李嘉圖理論體系的缺陷

兩個不可克服的矛盾。第一個矛盾:是資本與勞動交換和價值規律的矛盾。認為工人出賣的是勞動,工資是勞動的價格。依據這一觀點,如果資本與勞動的交換是等量勞動相交換,就無法說明資本家所得的利潤由何而來;如果二者相交換,資本家所得不僅能補償資本還有利潤,那麼交換必定是不等價的,與價值規律是相矛盾的。不能區分勞動和勞動力,因而不能對此矛盾作出科學解釋。

第二個矛盾:是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和價值規律的矛盾。兩個數量相等的資本,有機構成不同,如果剩餘價值率相同,按照勞動價值論二者生產出來的商品必然價值量不同,剩餘價值量不同,利潤率不同。認為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是一個普遍的規律。顯然,如滿足這一規律的要求,商品就不能按勞動決定的價值出賣,二者存在著不相容的矛盾。


推薦閱讀:

政府變革和縣域經濟發展的一些思考
論經濟與政治的關係
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與經濟哲學的研究範式
影響全球政治經濟的7大幕後俱樂部
歷史唯物主義與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邊界討論

TAG:經濟學 | 經濟 | 政治 | 英國 | 政治經濟 | 政治經濟學 | 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