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與黃山
作者:羅毅力
公孫軒轅黃帝是否來過黃山?是否在黃山升天?這個問題歷來被看作是神話傳說。但是,我們在追索歷史的時候,仍然有一些蛛絲馬跡在告訴我們,黃帝在黃山的活動並非是空穴來風,遠古時期因沒留下任何歷史文獻,使我們無法確證曾有過的歷史事實,正如林河先生所著的《古儺尋蹤》一書所言:"黃帝的時代離我們太遠了,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是靠口頭傳說去認識黃帝的,傳說的真實與否,只能依據傳說的合理性去判斷"。那麼,我們能否依據一點僅有的材料對黃帝在黃山升天的故事進行合理的判斷呢?我們先可以體驗一下黃帝以及黃帝文化究竟是什麼樣的歷史面貌。 一、司馬遷記黃帝給我們的啟示 陝西黃陵縣的黃帝陵,歷來都被世俗都盲目肯定是黃帝逝世的地方,其實這個黃帝陵是在漢代武帝以後才被命名的,也僅只是依據黃帝在黃河流域的活動範圍所選擇的一個地點。而把黃帝當作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正式進行祭祀則開始於晉朝。這些事實使我們看到,黃帝在中國更多的是種文化概念,而不是具體的歷史人物,他是人們心目中的一個文化象徵。要認識黃帝的本來面貌,我們只能依據偉大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錄和描述。 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寫道:"黃帝者,少典之子也,姓公孫,名軒轅"。這說明黃帝不是神,是個有名有姓的人。關於黃帝的出生地,司馬遷並沒有告訴我們他出生在哪裡。關於黃帝的死,司馬遷在《史記》里除了說"黃帝崩,葬橋山"外,也沒有告訴我們黃帝究竟在何地逝世。在《史記·封禪》里有這樣一段記載:"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鬚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這似乎說明黃帝在荊山鑄鼎成功後得道升天,但前面已說葬於橋山,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史記·封禪》又作了解釋:"上曰:"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對曰:"黃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原來葬於橋山僅只是個"衣冠冢"。這裡說的"首山銅"是一種銅礦石的名稱。黃帝把從首山采來的銅運到荊山去鑄造銅鼎(首山與荊山應該相距很近,否則在當時交通情況下是無法運輸的)。荊山應是黃帝升天的地方。 荊山以「荊」而名,我們完全可以看作是在長江以南的"荊蠻"之地。也可看作是古時的黃山。黃山自古以來就有"吳頭楚尾"之說,也就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戰國晚期,楚國統一了整個長江流域以及以南大部分地區。中原人有可能稱"大楚"之奇山黃山為"荊山"。 可以有把握地講,黃帝是在南方某地採集銅礦時逝世的。這正是青銅時代的早期(2000-2500 B.C),符合目前"三代"斷代工程的研究結論。因此,我們從司馬遷論黃帝的言語中可得出一個結論:黃帝逝世的地方不在北方或中原,北方只有黃帝的衣冠冢。 從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黃帝的家系包含了西北和東南兩大族群,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不同的政治族群都是與黃帝有關的親緣氏族。周族的一支 "吳泰伯"就是從西北來到長江流域,並長期居住在南方荊蠻地區的一個大部族,最後形成了古吳國。我們知道古吳的核心基地主要是在南陵縣大工山一帶。這裡有數千年以前的銅礦遺址。黃山恰好是古吳發源地青弋江流域的源頭。因此黃帝到黃山無論是邏輯上,還是史實上應該說都是可以成立的。 二、軒轅黃帝為什麼來黃山? 我們以前很少思考黃帝文化為什麼會出現於黃山。為什麼軒轅黃帝要來黃山?龐大的華夏民族之所以可以形成,是因為在上古時期就存在著一個長時間的部落戰爭和文化征服戰爭。因為不停的戰爭與媾和形成了多民族的融合,以至於形成了佔據幅員遼闊的國土面積的華夏古族。炎黃時期,兩個大族輪番做主。《史記》曰:"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征。"軒轅部落發跡時,炎帝部落已經開始衰落了,不能號令天下,也無力控制天下。黃帝與炎帝打了三場戰爭,並建立了征服天下的信心。這時期,南北部落之間的土地征戰、資源爭奪、人口爭奪等社會矛盾已經非常激烈。"炎黃大戰"、"黃帝戰蚩尤"說明了南北、東西部落族群發生了多個方面的利益矛盾。黃帝來黃山的時間應該在戰勝了南方大盟主——炎帝和東南部大盟主——蚩尤。其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征服蚩尤和炎帝部落的人民,侵佔他們的土地和資源。 軒轅黃帝所處的是青銅時代,尤其是與蚩尤大戰後對銅資源的需求顯得格外強烈。我們知道史書記載了蚩尤當年銅頭鐵身的傳說實際上是蚩尤部落已經使用了金屬兵器和金屬盔甲。黃帝戰蚩尤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因此,黃帝南征江南目的是尋找銅礦和冶煉銅的技術。我們知道黃帝在黃山的民間傳說講的是在黃山隨浮丘翁學習"煉丹術"的故事。道家所講的煉丹術實際上就是古代的金屬冶煉技術。 三、黃帝文化在黃山的形成 黃帝祭祀在黃山的形成可以說由來已久。在黃山的七十二峰中,東方第一大峰——軒轅峰就位於黃山區三口鄉夫子山的上方。在那裡有關軒轅黃帝的歷史遺迹和傳說隨處可見。如,始建於晉代的"黃帝宮"和唐代天寶年間的"軒轅古剎"、傳說的黃帝煉丹台和修鍊用的"神仙洞"、黃帝洗葯的"鼎湖"、黃帝居住的"黃帝宮"以及祭祀黃帝的"黃帝坑"。 黃山軒轅峰下面的夫子山一帶早在商周時期或更早就有人類活動的遺迹。而且從已知的出土物件來看,那裡的文化品位是很高的,類似黃山北大門"蔣家山遺址"的良渚文化(5000年左右)。在三口夫子山的黃帝坑、新民樵山神仙洞、黃山軒轅峰上的神仙洞陸續出現了與黃帝祭祀、商代、西周王系的石刻。文字大多介乎甲骨文和青銅銘文之間。部分文字明顯不同與現已收入《甲金篆隸大字典》,具有地方特色。 在這些石刻中"黃帝天位"頭像牌位式石刻顯然是祭祀黃帝的牌位。還有刻有"巢居屋"的魚形石刻具有明顯的魚圖騰崇拜的意味。"旦王令傳萬年"石刻側首像,"上甲王示、龍帝令安"石刻龍、"太甲王祭"石刀等都與商周王系有關。但更多的是沒有文字的圖騰石刻如"魚鳥圖騰","太陽鳥"圖騰,"太陽神"圖騰。這些圖騰實際上反映了遠古時期人類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還有一些圖騰與《山海經》中記述很近似如,"人面鳥神"陶圖騰、"人面獸身"陶圖騰。這兩個圖騰反映了人類進入"人治"社會的神人合一的初級階段。此外還有兩個女祖神的石刻雕像:"母祖氏"石刻和神獸佑護的裸體女神。這兩個石刻反映了祭祀黃帝的時代仍然保留了母系崇拜的習俗。 從以上黃帝文化的遺物老判斷,黃山的黃帝文化歷史應該發生在3500年--2500年左右的時間,即商代初到西周末或春秋初。 《山海經》記載,上古時期黃山名叫"三天子都"。這三天子相傳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伏羲氏、神農氏炎帝、軒轅氏黃帝;另一種說法是浮丘翁、容成公和黃帝。在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里就有"螺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一曰玄囂,是為青陽,降居江水。"由此可見,黃帝的一族支系——青陽在上古時期就散居在長江流域。而在以黃山為源頭的長江支流——青弋江中游就有一個"故青陽城"(在南陵縣大工山西周古銅礦遺址周邊)。那裡曾經是西周的"泰伯奔荊蠻"後居住的故城。泰伯是勾吳的始祖,也就是吳人的一世祖。周人居西方一直以"黃帝嫡系"自稱。因此在西周滅商後,就開始了以"周公旦"和召伯為首的"伐淮夷"和"伐楚蠻"的大舉南進的"佈道宣德"之戰。黃帝及其大公至德的思想則是周族人高舉的精神旗幟。 四、「召伯伐楚蠻」強化了南方的黃帝文化 在黃山西北麓的郭村鄉一直流傳著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大型祭祀活動。周武王滅商之後,建立了著名的國家原始法典——《周禮》。"甘棠"的故事發生在西周時期,也一直被後人看成是《周禮》傳播、推廣至"五湖四海"的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範例。舊時傳說,西周時召伯(召公)循行南國,宣揚文王之政,曾在甘棠樹下休息,後作為對地方官吏的頌詞。在古老的黃山腳下,世居於此的山越人都認為是召公把周天子的德化傳給了他們。古時,這裡民眾廣植甘棠樹以懷召公之德,因名聚落為甘棠。在《史記·燕召公》世家篇里有"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訟政事於其下","召公卒,而民思召公之政,懷甘棠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詩"。這首詩就是《詩經》中的《召南·甘棠》篇: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公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公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斫、召公所說。 這首詩實際上是上古南方的勞動人民假借甘棠樹來抒發對召公的思念和敬意。司馬遷的《史記》和《詩經》中所說的地方與黃山腳下的甘棠有什麼關聯呢?我們首先可以肯定地講,《史記》也好、《詩經》也好,其中所講的"甘棠"都是發生在南方之國。明代余邵魚撰寫的《周朝秘史》第十三章題名就是"南人不敢伐甘棠",其中有這樣的描述:"召公回朝見成王,王問:"南方教化任何?",公具鵲鳩共巢,成王大喜"。這裡的"鵲鳩共巢"講的是水居的鳩族和陸居的鵲族和睦相處。在春秋以前,這應該指楚吳兩族的關係。黃山北大門的婆溪是在蕪湖入江的"青弋江"之源頭,而蕪湖古名為"鳩茲"屬於吳越族系。"鳩"是古吳越的圖騰鳥,"鵲"是楚蠻部族的圖騰鳥。《史記·吳太伯世家》里有司馬遷的自敘"余讀《春秋》古文,乃知中國之虞與荊蠻之勾吳兄弟也"。 勾吳當時在"九夷"之地的南方還是"少數民族",力量薄弱;楚國是世居的楚蠻的大族,侵擾小部落是常事。所以召公舉兵"以伐宣德",南徵選擇在"吳頭楚尾"用兵也是最恰當的地方。事實上關於召公伐楚的史實,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人員近年在青銅器銘文中已經發現了新的證據,與《史記》不同的是,銘文是"召伯伐楚蠻"。因此召公南征,是可信的事實了!周人是黃帝的嫡系,因此我們可以認定黃帝祭祀應該就是周人開始的。由於黃帝文化是中原的根文化,在其「伐楚蠻」之後,在南方得到強化。
推薦閱讀:
※《黃帝內經》的經典名句
※黃帝內經素問
※史前神話:黃帝涿鹿降蚩尤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108】在線收聽
※《黃帝宅經》古法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