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細說李鴻章淮軍的八大名將

1、張樹聲(1824-1884),字振軒,1824年(清道光四年)生,安徽合肥人,廩生出身,清末淮軍將領。歷任道台、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通商事務大臣等職。是地主階級開明派代表人物,提倡「采西人之體,以行用。」

1824年(清道光四年),出生,安徽合肥人,漢族,廩生出身。

1853年(咸豐三年),太平軍打到合肥,張樹聲兄弟在父親張蔭谷帶領下,在周公山下的殷家畈築堡結寨,興辦團練,和西鄉團練首領劉銘傳、周盛傳、董鳳高、丁壽昌等聯絡一氣,與太平軍為敵。先後在本縣及六安、霍山、壽州、無為等地打仗,多次配合李文安、李鴻章父子(當時在合肥率官辦團練圍攻太平軍)作戰。

1860年(咸豐十年),奉曾國藩之命攻打併守衛蕪湖,授知府銜。

1861年(咸豐十一年)太平軍攻打上海,上海士紳及洋商恐慌,請求清廷派兵解圍。清廷命駐轅安慶的曾國藩出兵。曾國藩限於兵力不足,命李鴻章(當時在曾國藩幕府辦事)招募合肥一帶團練創辦淮軍。李鴻章深知合肥西南鄉團練久與太平軍作戰,富有作戰經驗,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只有依靠這支力量。他召來張樹聲,叫張回鄉找劉銘傳、周盛傳、周盛波、潘鼎新(廬江籍,世居三河城)、吳長慶(廬江人)等人到安慶來見曾國藩。曾認為「幾人皆可用」。叫他們回鄉招集團勇,「二個月成軍」,於1862年春開赴上海作戰。張樹聲在其中起了召集人的作用。他率兄弟統領「樹字營」,在上海屢勝太平軍。後又在江蘇、浙江數次惡戰。張樹聲被授直隸按察使,賞卓勇巴圖魯名號。又隨曾、李鎮壓捻軍。

1871年(同治十年),授漕運總督、署江蘇巡撫。

1872年(同治十一年),署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次年任江蘇巡撫,在任內曾大力疏浚太湖流域水利。

1879年(光緒五年)授貴州巡撫,旋任兩廣總督。

1882年(光緒八年),因李鴻章回籍治母喪,張樹聲代理直隸總督。適值朝鮮內亂,日本派兵侵朝,企圖迫使朝鮮訂立不平等條約。張樹聲果斷派淮軍將領吳長慶率軍入朝,幫助朝鮮政府平定內亂,日軍被迫退走。清廷認為樹聲處理有方,賞加太子少保銜。第二年還督兩廣,法軍侵略越南,張樹聲派淮軍將領潘鼎新、黃桂蘭等入越抗擊法軍。因朝廷戰和不定,致使戰備受到影響,北寧失陷,自請解除總督職,專治軍。不久受革職留任處分,病逝廣州。謚靖達。

張樹聲

2、劉銘傳(1836年9月7日,道光十六年生-1896年1月12日,光緒二十二年逝世),字省三,號大潛山人。在家中排行第六,因為臉上凹凸不平,被稱為六麻子、劉麻子或劉六麻子。安徽合肥西鄉人(今肥西縣銘傳鄉),是中國清朝末期的一位將軍和大臣,是淮軍重要將領,台灣省首任巡撫。

劉銘傳

劉銘傳是著名的淮軍將領。11歲喪父,生活極為艱苦。18歲時放棄讀書,落入江湖,曾一度上山,從事綠林劫盜。1856年他的母親因為受牽連自殺。劉銘傳悲哀不已,還鄉做團練。他曾一度想加入太平天國,但沒有這樣做,同時他一開始也反對清政府積極對抗太平天國。1857年劉銘傳因為拒絕當時合肥知縣的求救而被捕,此後不久又被釋放。從此他投靠李鴻章手下的淮軍,開始加入對太平天國的戰爭,1862年7月份,接受太平軍的投降,收復上海浦東。

1864年劉銘傳所率部隊攻克常州,俘虜陳坤書,被因此晉陞為直隸提督。1867年劉銘傳因對捻軍作戰首功,設計格斃東捻軍領袖任柱,被封為一等男爵,卻在不數日後,自馬上摔落,昏厥一個月,直到服了李鴻章於紫禁城求來的通竅丹才蘇醒。然而在其累功晉陞的過程中,屢傳劉銘傳冒功、誣陷等情,激化了湘軍與淮軍之間的派系矛盾。1868年劉辭職還鄉;回鄉後主持了一些回饋鄉里的建設,例如創辦肥西書院、修祖祠等。

3、丁汝昌,原名先達,也作雨亭,號次章。原籍安徽鳳陽縣,祖先在明初投軍入了衛所,後人成了衛籍,落戶在廬江縣北鄉石嘴頭地方,子孫繁衍,人口增多,後來該地改名為丁家坎村。

咸豐末年,丁汝昌家遷巢縣高林鄉郎中村(今安徽巢湖市高林鎮汪郎中村),丁汝昌的父親丁燦勛,以務農為生,生活貧苦。丁汝昌幼年曾入私塾讀了三年書,因家境貧窮,自十歲起失學,出外幫人放牛、放鴨、擺渡船等,以補貼家用。十四、五歲時,被父親送到同族伯父的豆腐店學徒。

咸豐元年(1851年),廬江一帶發生嚴重災荒,丁汝昌父母先後病故。

三年十二月(1854年1月),太平軍佔領廬江,丁汝昌參加太平軍。後隨太平軍駐紮安慶,成為程學啟的部下。

1879年(清光緒五年),被李鴻章調北洋海防差用。也屬洋務運動代表人之一。

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師官兵200餘人赴英國,接帶清政府在英訂購的「超勇」和「揚威」巡洋艦回國。

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出任北洋海軍提督。在任職期間對北洋海軍和北洋海防的建設嘔心瀝血,嚴於律己,但整肅軍紀不夠嚴厲,貪腐嚴重,並且其嚴重依賴李鴻章,對李鴻章言聽計隨,北洋海軍在其領導下,儼然為李氏家軍。

1891年,率艦隊訪問日本。鑒於日本海軍的發展,回國後曾陳請清政府再購新艦,增強北洋海軍實力,以防外患,未被採納。

1894年7月豐島海戰後,命令加強各艦防護,以備再戰。9月中旬,奉命率北洋艦隊主力護送運兵船隊赴大東溝,17日準備返航時發現日本艦隊,即令艦隊起錨迎敵。由於艦隊的航速不同,導致迎戰敵隊時陣型嚴重脫節,加之負傷後中斷指揮,北洋艦隊遭受重創,被革職留任。

1895年1月30日~2月11日,在威海衛之戰中,指揮北洋艦隊抗擊日軍圍攻,但因為未得到上級命令,無奈港內待援,沒有主動出擊,致北洋海軍陷入絕境。彈盡糧絕後又無援軍來援的希望,在拒絕了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祐亨的勸降和北洋海軍洋員瑞乃爾等的逼降之後,對清政府已絕望,服鴉片自盡以謝國人。

丁汝昌

4、吳長慶(1829~1884),字筱軒,安徽省廬江縣南鄉沙湖山人。父吳廷香,由優貢就選教職。其子吳保初,與陳三立、譚嗣同、丁惠康贊同維新,被人稱為"清末四公子"。

太平軍轉戰安徽,吳廷香創辦團練,對抗太平軍。咸豐四年(1854 年),

淮軍將領吳長慶

戰死廬江,清廷諭旨賜恤,賞雲騎尉世職。五年,吳長慶襲職,安徽巡撫福濟委其統領舒城、廬江團練。吳長慶痛父殉難,誓與太平軍為敵,不共戴天。

咸豐七年

八月,會合諸軍攻克太平軍要地桃溪鎮,擊退上派太平軍援軍,毀太平軍30 余壘,升守備。十一月,安徽巡撫翁同書令其創辦合肥東鄉團練,以保合肥。翁同書因其護城效力,賞戴藍翎。

咸豐十年

大敗太平軍英王陳玉成於華子崗,功加都司銜,賞換花翎。

咸豐十一年,奉兩江總督曾國藩令,收復廬江,攻佔三河。曾國藩即令其以所部500 人,創立淮軍慶字營。並親手書寫"忠孝堅定,不可撓折"八個大字,贊其"忠孝",以勵慶軍將士。不久江蘇郡縣被太平軍攻佔。曾國藩令其隨福建延建邵道李鴻章赴援上海。吳長慶首戰虹橋取勝,次克柘林、奉賢、南匯、川沙、金山,擊退寶山太平軍強悍援軍。戰後敘功,以游擊留江蘇補用。

同治元年

(1862年),江蘇巡撫李鴻章令其回籍添募勇練3 營。適太平軍忠王李秀成進攻廬江,曾國藩即令其留營駐守,吳長慶慨然允諾,說道:"此桑梓邦,又吾先人殉節地,敢不勉"。遂麾軍與李秀成戰,將太平軍擊退。不久李秀成復集大軍,再次圍攻廬江,吳長慶登陴固守,伺懈出擊,又將太平軍擊退,廬江城始保無恙。

同治二年

率營返上海,繼續參加援滬戰鬥。七月,攻拔楓涇、西塘等鎮,摧毀千窯巢太平軍營壘,越級升為副將。十月,調往浙江鎮壓太平軍。吳長慶採取偷襲戰法,欲取浙江嘉善。在進攻張涇匯戰鬥中,奪取北岸橋壘,將城攻破。同治三年,率部進攻嘉興府城時,左臂中彈丸,仍裹創血戰,斬士卒在前進中回顧者數人,軍中沒有人再敢後退一步,皆蜂擁而上,蟻緣登城,破城而入,城即陷。積功以總兵記名簡放,賞力勇巴圖魯名號。同治五年,分援浙閩,累克湖州、長興、廣德、漳州、漳浦等地,因戰功卓著,旨交軍機處記名,遇有提督、總兵缺出,儘先題奏。

太平軍基本平定後,捻軍復起。吳長慶率馬步隊11 營隨李鴻章前往鎮壓,進剿於河南內黃、滑縣、浚縣、山東臨邑、德州、直隸寧津間。

同治五年

四月二十八日,捻軍張宗禹部轉戰至宿遷埠子鎮一帶,吳長慶與總兵王占魁、況文榜各率所部,夜襲捻軍營壘,斬獲捻軍70 余名。五月一日黎明,復由舊河堤內外分路夾擊,斃捻軍甚眾。

同治六年

四月十一日,東捻軍轉戰至應山縣境,伏擊清總兵楊鼎勛部,吳長慶率隊往援,殊死戰鬥,將東捻軍擊退。

同治七年

五月四日,西捻軍突破李鴻章運河、減河之守,轉戰陽信、海豐等地,向南轉移。吳長慶飛赴吳橋攔截,狂殺捻眾,致使西捻軍遭受巨大損失。東、西捻軍殄除凈盡後,清廷賞吳長慶穿黃馬褂,換瑚敦巴圖魯名號,並正一品封典。時曾國藩再督兩江,以宿遷、徐海地處衝要,民俗強悍,常有發難,需良將鎮守,乃疏准吳長慶率所部防守徐州。

同治八年

潘鼎新軍因爭糧餉發生嘩變。水陸兩路數千人,蔽河而南。曾國藩令吳長慶前往查辦。嘩變士卒欲謀脅慶軍,以擾淮陰。吳長慶偵知,即潛遣精兵良將,防守要隘。時河水暴漲,北風勁吹,水路乘舟先至,塞河道數里。他先以好言召羈其首,後對嘩擾骨幹立即斬首,再曉以利害,眾皆懾服,不敢亂為。盡收其旗幟、槍炮、刀矛。適陸路趕至,他們見從水路先至的一部已被解除武裝,感僅陸路一部勢單力薄,不敢較量,亦就撫。吳長慶另築營舍,將嘩變士卒與慶軍分開居住,並令軍中不得有一人與其通話。派得力人員,分別鄉貫,資送回家,旬日大定。漕運總督張之洞,疏稱吳長慶在處理鼎軍嘩變事件中,有條不紊,請予獎敘。清廷允奏,賞加一級,記錄2 次。

同治九年

吳長慶奉命率部移駐揚州。時母親病逝,欲告假歸里守喪。曾國藩奏准詔諭,照軍營慣例,穿孝服百日,戴孝管理營務,吳長慶遵詔而從。同治十一年,調駐江浦,督所部疏浚揚州、儀征鹽河,不久移屯江陰。兩江總督沈葆楨奏言:"長慶一軍,號令嚴肅,所駐之處,官民有戀戀不捨之意",深得清廷讚賞。

同治十三年

日本在台灣尋端肇釁,清廷令其添募慶字4 營,築江陰、江寧炮台,加強長江防務。時六合鄉民,因漕糧負擔沉重,聚眾嘩訴,沈葆楨令吳長慶速往處理。他隻身乘單騎,一夕至城下,將主謀誘至,許其不死,然後好言說服,立散其眾。吳長慶以為,"江寧漕糧之重,同於蘇、松二府,而六合與賊(太平軍)相抗最久,被害亦最酷,今二府減漕糧五十四萬,而江寧如故,富者且為能納,則貧者流亡日多……宜奏請減之。"沈葆楨深感言之有理,因有請減江寧五屬漕糧之奏。

光緒元年

(1875 年),敘功授直隸正定鎮總兵,沈葆楨疏請留防江南,從緩赴任,清廷如所請行。光緒二年,寧國府(今宣城地區)天主教徒白會清、黃之紳、楊琴錫等,以教會之名,陵暴鄉里,誘匿少婦,恣其淫虐,激起民眾憤慨。鄉民萬人,奮呼雲集,用木棍將黃之紳、楊琴錫打死,放火燒毀教堂,白會清僅以身免。他挑動西洋教士構訟,為黃、楊二人報仇雪恨,衙門到處抓人,民眾疑懼不安,沈葆楨又遣吳長慶前往處理。吳長慶甫至,教士指控建平(今郎溪縣)人何諸為首,要立即將其斬首。何諸謁見吳長慶說:當時衙門亂抓亂捕,不得主名,民眾惶惶不可終日,為解釁息事,自請受戳。吳長慶認為,袒民不可,枉法徇教也不可,力排干擾,查明事實真相,呈請何諸無罪,嚴懲教會不法行為。並建議沈葆楨親自審理此事。沈葆楨為其所言,事遂平息。吳長慶駐防江寧期間,江浦有條河名黑水河,年年水患為害,橫溢200 余里,民眾苦不堪言。吳長慶率部滅蝗,常行其河,悉知民眾疾苦,即建議疏通下游泉河、玉帶河,以根治黑水河水患。光緒四年秋,沈葆楨依其言奏請河事,委吳長慶以軍力治河。他受任後,從勘察到材料籌集,從兵力安排到工具配備,凡事身必躬親,苦戰2 年,將工程大部完成。其後大學士左宗棠總督兩江,繼續其事,直至完成,深為民眾讚頌。

光緒六年元月,吳長慶升浙江提督。十月,調任廣東水師提督,未赴任。時法國與越南構兵,沿海戒嚴,清廷命吳長慶幫辦山東軍務。適張之洞彈劾山東四鎮總兵驕悍,營規不整,清廷即令其查閱四鎮。並歸節制,吳長慶率所部屯駐登州。

光緒八年

朝鮮禁軍叛亂,進犯王宮,殺戮大臣,王妃失蹤,併火燒日本使館,殺害使館人員,日發兵干預。中國駐日使節黎庶昌電告北洋大臣張樹聲,遣兵輪3 艘前往按治。但所派兵輪駛抵仁川停在日輪後部,士氣沮喪不能濟事。清廷聞奏,即令吳長慶率兵輪前往。七月,軍抵南陽府。日使挾兵前來談判,因條件苛求,談判不成,憤憤而去。吳長慶當機立斷,先佔王宮,日使悔,乃就盟。慶軍入王宮時,其為首分子朝鮮王父大院君李昰應正在造兵聚黨,擴大事態。吳長慶將其誘至,筆談及暮,力勸不聽,即揮隊將其擁赴南海口,安置在登瀛洲船上,送往天津。第二天擊散亂黨,迎復王妃,將事態平息。清廷以吳長慶功最,賞三等輕車都尉,留鎮漢城。吳長慶駐朝2 年,組織朝鮮人民修道路,築橋樑,救災恤喪,示以恩信。回國時,朝鮮人民作歌相送。

光緒十年

四月,吳長慶奉命移防金州,閏五月病逝。大學士直隸總督李鴻章疏請優恤,付史館立傳,准於立功地方,建專祠,謚武壯,以其次子吳保初襲職主事。吳長慶好讀書,愛人才,時稱儒將。

5、聶士成,晚清愛國將領,字功亭,安徽合肥人。武童出身。初隸團練大臣袁甲三部,後改隸淮軍之劉銘傳部,先後參與鎮壓太平軍和捻軍,累官至記名總兵。1883年(清光緒九年),中法戰爭爆發,次年10月,法軍攻佔台灣基隆。他主動請戰,率官兵850人赴台抗戰,建立戰功。1892年,升任太原鎮總兵,仍留直隸(約今河北)統率所部淮軍,曾奉命鎮壓熱河朝陽金丹道起義。

1893年,因見日本、沙俄窺伺東北,主動請求踏勘東三省邊陲地形,測繪山川險要,歷時半載,行程2.3萬餘里,輯成《東遊紀程》一書,呈送朝廷,成為當時很有價值的軍事地理文獻。1894年6月,以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奉命隨同直隸提督葉志超統兵2400餘人赴朝鮮牙山。7月,日軍進攻牙山,聶士成根據敵眾己寡、地形不利防守的情況,建議葉志超主動將部隊撤至公州、成歡,利用成歡有利地形伏擊日軍。9月,率軍撤回國內。10月24日,在鴨綠江北岸虎山、栗子園一帶阻擊日軍的進攻,給敵以一定殺傷。後奉命率部堅守摩天嶺,阻擊日軍向遼陽方向突進,在敵眾己寡的不利態勢下,利用山高路險,設疑疲敵,雪夜奇襲連山關,繼擊分水嶺,陣斃日軍中校富岡山造。以功升直隸提督甲午戰爭後,還駐直隸蘆台,奉命從駐防淮軍內,選練馬步隊32營,編為武毅軍,仿照德國營制操法,編訂《淮軍武毅各軍課程》,創辦隨營學堂,用近代軍事知識教育軍官,訓練士兵,收效顯著。1898年,武毅軍編為武衛前軍,成為清軍主力之一。1900年,奉命鎮壓義和團,繼而在天津抗擊八國聯軍,親臨各營周密部署戰守。7月5日,武衛前軍與他部清軍及義和團聯合,三路圍攻天津租界內聯軍。9日,聯軍出租界西南側,繞道進攻跑馬場、八里台等地,聶士成親往督戰,負傷殉國。

聶士成

6、

程學啟(1830-1864)清末淮軍將領。安徽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人。字方忠。初為太平軍佐將,隸葉芸來部,駐守安慶(今安慶市)。1860年(文宗咸豐十年)曾國荃圍安慶,遂叛降湘軍,任前部,陷安慶、無為(今無為縣,位於巢湖市南)、銅陵(今銅陵市),擢為參將。1860年,改隸李鴻章,率所部淮軍開字營至上海(今上海市),解松江(今上海市松江縣)圍,陷清浦(今上海市屬清浦縣,位於上海市西南)。次年,陷崑山(今江蘇省崑山市),犯蘇州(今蘇州市),敗李秀成援軍,11月合圍蘇州,勾結叛王部永寬等,謀殺譚紹光,遂陷城。1864年(穆宗同治三年)春,犯嘉興(今浙江省嘉興市),負傷斃命。

程學啟出身農家,自幼勇武。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奪安慶、破廬州後,學啟加入太平軍,為陳玉成所賞識,命佐葉芸來守安慶。學啟暗與清軍勾結作內應,約期未到而事發,於是夜率親兵千人投靠曾國藩軍營。程倒戈後,曾國藩倍加讚賞;未幾,清軍克安慶,升為游擊,賜帶花翎;後從曾國荃鎮壓無為、銅陵太平軍,升任參將。

李鴻章率湘、淮軍進攻江蘇太平軍,學啟領千人隨往。三月,抵上海,屯兵虹橋,連日3次擊敗太平軍。五月,再敗太平軍,解松江之圍,升為副將,賜號勃勇巴圖魯。八月,升為總兵。九月,太平軍譚紹光部圍淮軍水陸各營於四江口,學啟親自督戰,胸受炮傷,裹傷繼戰,譚軍敗退,清廷加其提督銜,授江西贛鎮總兵。 隨同李鴻章及英將戈登進攻蘇州。李鴻章令學啟總統諸軍,破太平軍於正義鎮,克崑山,清廷賞正一品官銜。又連拔花徑、同里,克吳江。七月,直抵蘇州婁門外永安橋。十月,克蘇州後賞穿黃馬褂。 清軍進攻嘉興,連破太平軍數營壘,毀炮台20餘座,程學啟擁軍登城,頭部中槍,因傷勢過重死於軍中,李鴻章疏陳其兩年之間「為東南第一戰功」。清廷優詔賜葬,稱其謀勇兼優,追贈為太子太保,謚「忠烈」。

程學啟

7、衛汝貴(1836-1895年),字達三,安徽合肥人,晚清淮軍將領,以鎮壓捻軍起家,衛汝貴早年從劉銘傳與捻軍作戰,累遷至副將,晉總兵,授河南鎮。得李鴻章賞識,留統北洋防軍。"歷授大同、寧夏鎮,均未之官,統防軍如故。"

甲午戰爭爆發後,奉檄率盛軍馬步十三營,六千餘人由小站駐地增援平壤。臨行時,李鴻章"誡以屏私見,嚴軍紀"。但衛汝貴所統盛軍,卻是紀律最壞的。這支軍隊"遇賊即潰,遇物即擄,毫無顧忌"。赴朝路上,"沿途騷擾,以致聲名狼藉,其在韓境滋擾尤甚"。駐軍平壤時,士卒強佔民房,毀器皿,奪財物,"韓民怨謗實深"。李鴻章聞訊,曾致電警告他說:"敵氛逼近,若釀成大亂,汝身家性命必不能保,吾顏面聲名何在?"要他"設法安撫軍心,顧全大局"。

平壤之戰中,衛汝貴率盛軍在西南戰場作戰甚為得力,重創了日軍。九月十五日平壤失守後,衛汝貴從葉志超退回國內。十月下旬,隨宋慶防守鴨綠江下游安東縣。"俄而安東、鳳凰陷,踉蹌走岫岩,岫岩陷,走奉天"。時朝士交章彈劾,清廷以衛汝貴罪責嚴重,將其革職逮問。李鴻章為其說情,未成,後械送京師。

一八九五年一月十六日,清政府發布上渝:"衛汝貴平日待兵刻薄寡恩,毫無約束,此次統帶盛軍,臨敵節節退縮,貽誤大局,並有剋扣軍餉,縱兵搶掠情事,罪狀甚重,若不從嚴懲辦,何以肅軍律而儆效尤?衛汝貴著倚律論斬,即行處決"。一月十六日被斬於北京菜市口。

衛汝貴

8、葉志超(1838~1899),字冠群,號曙青,綽號葉大獃子,肥西縣花崗鎮聖村人。自幼父母雙亡,由舅父收養。少年幫舅父放牛,做雜活。青年參加解先亮團練,擔任伙夫。其身材魁梧,猛力過人。一次,解先亮率團練攻打王圩太平軍,他要求參戰被准允。激戰中,一土銃槍彈擊中他的腰部,將其打倒在地,人們皆以為葉大獃子被打死了,可他卻從地上站起來,繼續參加戰鬥。原來土銃槍彈擊中的是腰刀,沒有傷他的身體。解先亮以為,葉志超不是凡人,大難不死,必有洪福。以後每次戰鬥都讓葉志超上陣,而葉志超在戰場上總是一馬當先,衝鋒陷陣,屢建戰功。

同治初年(1862年),葉志超認為,在地方干團練,不足成功名,遂往江蘇投淮軍張樹聲帳下。樹軍副將孫益壽系其妻弟,因委其為前營幫帶。淮軍收復常州、太倉及援浙諸戰鬥中,葉志超無役不從,戰功卓著,尤雄其曹。同治五年,改帶馬隊新左營。太平軍平定蘇浙後,調劉銘傳進剿捻軍。同治六年十二月十日,賴文光率東捻軍突圍至張橋,就食間,葉志超在山西布政使劉秉璋指揮下,率軍沖入東捻軍陣地,麾軍狂殺。肉搏間,身受矛傷,仍裹創力戰,會同總兵才貴、楊岐珍等將東捻軍擊敗,殺戮五六百人。十二月十一日,賴文光率東捻軍突圍至揚州東北灣頭,中炮身亡,余部乘大霧向天長退去。他又率馬步隊窮追不捨,逐北於天長,又敗之汊河,擒斬無餘,將東捻軍剿平。清廷賞賜額渾巴圖魯名號,遇缺儘先題奏。

在圍剿西捻軍中,他窺取南樂,大戰德州、平原間,亦頻有戰功。同治九年,東西捻軍剿滅後,適清廷命李鴻章辦理北洋軍務,李鴻章遂將其留北洋使用,派為馬隊統領,駐保定。時近畿多有饑民起義,凡令葉志超剿辦之事無不平息。他不擒首領,不解散餘眾,決不罷兵。

光緒元年(1875年),署直隸正定鎮總兵,率新式練軍守天津新城,為大沽口後路,拱衛海防。光緒八年,清廷決定整理陸、海軍,修築山海關炮台,李鴻章薦其智略,奏委其任,予以實授總兵。光緒十五年,升為直隸提督兼北洋防軍翼長。光緒十七年,熱河朝陽金田道教教民起義,清廷命其督直隸、奉天之師前往鎮壓。他率精銳出古北口,進師建昌,連克榆林、沈家窩館、貝子廟,解下長皋之圍,陷烏丹城,不一月,收得熱河全境,擒教民首領李國珍,將其車裂,縛楊玉香解送天津斬首。清廷賞穿黃馬褂,世職。

光緒二十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電請清廷出兵幫助鎮壓。日本為利用這一事件,發動侵朝、侵華戰爭,亦誘請清廷出兵干涉。李鴻章在得到日政府"必無他意"的保證下,於五月底遣葉志超率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等清軍2000餘人,開赴朝鮮牙山,行鎮壓東學黨起義之事。日政府見其陰謀得逞,便以保護僑民為名,遣第五師團的一個混成旅在仁川登陸,妄圖挑起中日戰爭。開始遣葉志超率兵前往朝鮮時,葉志超不欲行,乞周馥說情於李鴻章。李鴻章說:"亦未必便戰,何怯!"葉志超乃勉強赴朝。六月二十三日,日一面出動海軍在牙山口外海域向中國艦隊突然發起襲擊,一面出動陸軍向牙山中國派遣軍發起進攻。葉志超聞日軍來攻,坐立不安。聶士成提出:"海道已梗,援軍斷難飛渡,牙山絕地不可守,公州背山面江,天生形勝,宜馳往據之,戰而勝,可據以待援,不勝,猶得繞道出也"。他無可奈何,遂同意聶士成方案,並令其在成歡阻擊,自據公州為後援。其實,葉志超並不據公州設防,而是畏敵為虎,棄公州出漢陽東,逃往平壤。六月二十六日,日軍向成歡發起進攻,聶士成設伏,殺傷日軍千餘人,經激戰,因彈藥垂盡,眾寡懸殊,敗退公州。聶士城退抵公州一看,見葉志超早已向平壤退逃,只得繞道迂迴,尾追葉志超,撤向平壤而去。葉志超到達平壤後,向李鴻章謊報:"成歡之役屢勝,倭死二千多人,葉兵死二百餘人"。李鴻章根據他的謊報,把牙山敗逃說成是一路打敗日軍而轉移到平壤,向清廷為其請功。清廷聞報,大為嘉獎,賞銀2萬兩犒軍。此時,由陸路來援的4支清軍共萬餘人,亦會集平壤,清廷任命其為諸軍總統。

葉志超飾敗為勝獲得嘉獎晉級,甚為得意,天天置酒會尋歡作樂。對嚴峻戰爭形勢和敵情不作分析研究,只是環炮台築一些簡單的營壘,消極防禦。眾將領因其謊報軍情而獲得平壤清軍總統頭銜皆不服氣。

當時日軍在朝部隊僅1個混成旅,後續部隊尚未到達。光緒帝數次催促進軍漢城,北洋行營翼長盛宣懷也建議趁日軍兵力薄弱之機快速進兵。他在李鴻章的授意下,既不主動進軍,也不對戰守進行布置,坐失戰機。直至日軍逼近時,始令左寶貴率奉軍守城北玄武門一帶,衛汝貴率盛軍守城西及西南面,馬玉昆率毅軍守城東及大同江岸,自居城中調度。八月初,日軍偵察分隊竄至大同江岸,被毅軍逐走,葉志超即以屢戰獲勝報奏清廷。日軍採取"大包圍"戰術,分4路進攻平壤。第一路沿大道攻城東,第二路攻城西南,第三路從大同江上游渡江攻城北。第四路從元山登陸西進,切斷平壤西北通往安州大道。八月十六日,日軍發起總攻。東路毅軍扼大同江東岸,拚死抵抗,盛軍渡江支援,激戰八九小時,給日軍以大量殺傷,戰鬥稍利。葉志超非但不縱兵猛擊,反而收兵回城。日軍乘隙渡過大同江,佔據山阜,以排炮猛轟城北玄武門,城外營壘相繼失陷,牡丹江制高點也被日軍奪占。左寶貴親自登城指揮,向葉志超求援,他拒發援兵,並主張棄城逃走。左寶貴不從,一面派人監視葉志超,一面指揮戰鬥,不幸中炮身亡。此時,日軍雖佔領玄武門,因不知城中虛實,不敢冒然入城。大同江岸日軍遭毅、盛兩軍抗擊,已開始撤退。衛汝貴在城西南也阻止了日軍的進攻。葉志超不僅不根據戰鬥形勢乘勢反擊,卻亟樹白旗,乞求罷兵。

日軍議受其降,令率兵來歸。正在日軍準備受降事宜時,他乘機下令各軍棄城向北潛逃,將大小炮40尊、槍萬餘支,和一應糧餉白白丟給日軍。朝兵對清軍撤城逃走,氣憤至極,在其出城時從後面予以槍擊,死者不可計算。日軍得知葉志超率部向北潛逃,遂遣主力要之于山隘。葉志超揮軍迴旋,久不得出,擁擠踐踏而死者相枕藉,傷亡2000餘人,諸將盡委械而去,一潰不可收拾。葉志超率部奔向安州,聶士成建議道:安州地形險要,是進行防禦阻擊的地方,在這裡進行固守,一定能擊敗日軍,轉敗為勝。葉志超猶如驚弓之鳥,不聽聶士成的建議,途經安州時,策馬通過,棄而不守,狂奔500餘里,渡過鴨綠江,進入中國邊境始止。清廷聞知此事,立即詔諭革葉志超之職,李鴻章奏請留營效力,清廷不準。次年解送京師,經刑部審判,定斬監候。光緒二十六年,赦歸。光緒二十七年,病死鄉里。

葉志超

推薦閱讀:

中堂的奇妙冒險第二話
李鴻章家族後代現狀
終點站系列之李鴻章
慈禧太后被打得倉皇西逃,李鴻章等人卻按兵不動,原因很簡單
李鴻章簽完《辛丑條約》大口吐血

TAG:名將 | 李鴻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