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歷】巴爾幹半島科普貼——揭開大家腦海中的迷霧,給你一個真實的巴爾幹

來源:薛辰?SJY的日誌筆者有幸在2013年冬季假期的後半段時間參觀了巴爾幹半島的絕大部分政治實體。這篇文章的目的在於,為這次旅行做一個最終書面記錄,同時希望對巴爾幹半島有一個準確、清晰、明了的描述。巴爾幹半島地緣政治地位十分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加之宗教、民族、邊界乃至國家歸屬沖矛盾,使得它的歷史錯綜複雜,到今天已經是一個彷彿理不清、道不明的死結。網上至今還沒有一篇文章觸及此地,對於複雜的歷史也是一筆帶過。筆者希望通過一篇文章,來敘說巴爾幹半島的前世今生,使受眾讀過此文後,對巴爾幹半島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由於個人能力有限,文中難免出現謬誤,煩請讀者幫忙指正,並十分感謝。這篇文章是為了描述巴爾幹半島的地理、歷史、國家以及意識形態,為了增強直觀性會添加一些插圖和筆者拍攝的照片;而且為了增強說服力與便於大家理解,文中對於巴爾幹政治實體的描述並不會按筆者的遊覽順序排列;但文章側重點在於對巴爾幹半島本身的敘述。因此本文並不是一篇遊記,旅遊小清新黨可能要失望了。當然,有興趣可以瀏覽筆者的旅遊相冊,那裡可能有你想要的東西。筆者在文章開頭將會闡明第一個需要解釋的問題:為什麼需要進行政治實體描述。眾所周知,巴爾幹問題一直是歐洲的一塊心病,素來有「歐洲火藥桶」之美名。該地區曾經屬於一個完整的南斯拉夫國家,之後由於自身發展問題與外界干預力量的介入,南斯拉夫於1992年至2008年分裂成若干的,基本按照民族邊界劃分的國家。筆者預測的是,這種分裂趨勢仍將持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家與政治實體的不統一,即:除了國家擁有政治統治權力以外,國家內部一些政黨、軍隊、獨立的政治組織等也可能行使對社會的政治統治權力。也就是說,一些國家內部有可能有若干不同的政治實體行使對國家部分地區的絕對權力。(可能有點拗口,但是這是最精確的解釋。)所以,以國家為單位描述巴爾幹半島問題會帶來許多偏差與誤解,也會給讀者理解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本次旅行也主要以政治實體為參觀目的,可以保證對下文出現的國家的全部政治實體的描述。1.對於巴爾幹半島(Balkan)的地理描述提起巴爾幹半島,就不可能對他做出絕對地理的解釋。巴爾幹半島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學的名詞,更是一個地緣政治,甚至文化上的名詞。這個名詞用來描述的區域是:位於歐洲東南部,夾在亞得里亞海(地中海東北部海域)和黑海之間的陸地區域。歐洲大陸南沿有三大半島,從西向東分別為:伊比利亞半島、義大利半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幹半島。其中巴爾幹半島位於亞、非、歐三個大陸的交匯區,自古以來地緣位置便十分重要。該地區面積約49萬平方公里,名稱來自於一條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東塞爾維亞的巴爾幹山脈。境內地形以山地為主,沿黑海一側地形較平緩。巴爾幹半島三面環海,北部與歐洲大陸連接,巴爾幹半島的北部邊界通常以多瑙河、薩瓦河和庫帕河為準。

圖1. 巴爾幹半島地形地貌圖2.對於巴爾幹半島(Balkan)的國家疆域描述上圖描述的是地理意義上的巴爾幹半島。但是一些國家,和一些國家的部分地區,往往也被看做是巴爾幹半島的一部分。文中選擇的記敘對象,也是以政治概念劃分的巴爾幹半島,即下圖:

圖2. 巴爾幹半島政治疆域圖(以國家為單位劃分)該圖包含的國家有:1. 斯洛維尼亞共和國,2.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3.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簡稱波黑),4.黑山共和國,5.阿爾巴尼亞共和國,6. 希臘共和國,7. 馬其頓共和國,8. 塞爾維亞共和國,9. 羅馬尼亞,10. 保加利亞共和國,11.土耳其共和國的西北部。其中橘色是巴爾幹半島地區國家,橙黃色是巴爾幹半島地理定義以外,仍被看做是「巴爾幹地區」的國家(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和土耳其共和國的西北部)。其中,由於土耳其共和國的巴爾幹地區的部分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故在此不深入討論。3.對於巴爾幹半島(Balkan)的政治實體描述如上文所說,巴爾幹地區的一些國家的政治實體與國家邊界不統一。其實這種現象在許多國家都存在,如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就是一個不太形象的例子。但是這些地區的現狀與中國現狀又不完全相同:由於該地區的部分政治實體的邊界劃分是一種以種族為基礎的劃分,因此該地區的政治實體屬於一種更加割裂的政治單元,此種割裂甚至引發了地區獨立問題。首先,政治實體與國家邊界完全重合的國家有: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黑山共和國、阿爾巴尼亞、希臘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保加利亞共和國、羅馬尼亞。這些國家的問題相對簡單。政治實體與國家邊界不完全重合的國家有: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塞爾維亞共和國。這兩個國家內包含如下的政治實體: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a.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聯邦(簡稱波黑聯邦,又稱穆克聯邦,此名稱將在下文中做出詳細解釋);b.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塞族共和國(簡稱波黑塞族共和國);c. 布爾奇科特區。塞爾維亞共和國:a. 中塞爾維亞;b.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c. 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巴爾幹地區當今的矛盾也主要圍繞著這兩個國家的政治實體展開。筆者在這段旅程之前對巴爾幹地區也是一知半解,就以旅行作為學習方式,逐漸理清了巴爾幹地區的發展脈絡。白天遊覽、晚上查閱資料,補充理解並規劃第二天的行程。下面將以政治實體為單位,嘗試對巴爾幹地區的前世今生做出一個概括性的描述。3.1. 巴爾幹地區的歷史沿襲巴爾幹地區是歐洲最早接受農耕文化的地方。此後、這裡先後湧入了希臘人、波斯人、色雷斯人、羅馬人、突厥人、斯拉夫人等:該地區成為他們征戰的舞台。16世紀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逐漸消退,奧匈帝國登上巴爾幹半島的歷史舞台。由於圍繞著奧斯曼帝國的衝突多發生於巴爾幹,加上歐洲經濟和政治重心逐漸從小亞細亞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巴爾幹地區與主流經濟發展隔離,成為歐洲最欠發達的地區。

圖3. 巴爾幹半島國家發展史巴爾幹半島的大部分現有的巴爾幹民族國家出現於19世紀到20世紀初。他們分別從奧斯曼帝國或奧匈帝國獨立後,成為獨立國家。希臘於1829年獨立,塞爾維亞、 保加利亞和黑山在1878年獨立,羅馬尼亞在1878年獨立,阿爾巴尼亞在1912年獨立,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於1918年獨立。1914年,以塞爾維亞人為主、傾向於斯拉夫人民族主義的革命組織「黑手」在薩拉熱窩刺殺了奧匈帝國王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巴爾幹打響。一戰結束後,該地區組成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和斯洛維尼亞人王國。1929年,更名為南斯拉夫王國,南斯拉夫正式走上歷史舞台。除了二戰短暫的解體以外,該國家雖然經幾次更名(1945年更名為南斯拉夫民主聯盟,1946年更名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又更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簡稱「南聯邦」)。),但國家主體不變,維持了單一國家形式一直到1992年。說到南聯邦就不能不提鐵托。約瑟普·布羅茲·鐵托(Josip Broz Tito,1892年5月7日-1980年5月4日),是南聯邦的締造者,南斯拉夫總統、總理,南斯拉夫元帥。儘管他的執政時期被人批評為威權統治,但他的個人形象通常被視為南斯拉夫聯邦內各民族統一的象徵。他還是不結盟運動發起人之一。由於數量最多、分布最廣的塞裔有壟斷政治的傾向。因而鐵托試著降低塞爾維亞的規模,使之處於與其他民族差不多的位置。他重劃戰前的行政區疆界,將某些塞爾維亞人口撥給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以減少塞爾維亞的規模。塞爾維亞境內的匈牙利人以及阿爾巴尼亞人也給了鐵托借口,建立了伏伊伏丁那自治省與科索沃自治區兩個自治地區——但這也給日後這兩個地區的獨立傾向創造了條件。這個強人政治家的葬禮幾乎受到了所有國家的重視,各國政要雲集,包括:美國副總統,阿拉法特,勃列日涅夫,華國風,薩達姆,金日成,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等。鐵託過世後,南聯邦再也無凝聚力將各民族團結在一起了。在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各民族開始各自爭取自治和獨立。1991-1992年,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馬其頓相繼宣布獨立,南聯邦即於1992年宣告解體,當時未獨立的塞爾維亞、黑山兩個加盟國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簡稱「南聯盟」)。說到這裡是不是有點耳熟了呢?相信能看到筆者文章的大部分人1999年大概都能記事了,那年5月8日,北約一架戰機轟炸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造成3名中國公民死亡。南聯盟在2003年更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簡稱「塞黑」),取消「南斯拉夫」這一名稱。這一鬆散的國家聯盟在2006年宣告解體——黑山經由公民投票脫離聯邦,「塞黑」解體;塞爾維亞也同時獨立,稱為塞爾維亞共和國。1996-1999年南聯盟安全部隊鎮壓科索沃解放軍,在1999年3月24日至6月10日的78天中,北約聯軍對南聯盟實行空襲,科索沃地區衝突國際化。1999年科索沃戰爭後,科索沃僅在名義上為塞爾維亞的一部分,實際上則是聯合國的託管地,由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臨時管治。2008年,塞爾維亞科索沃地區宣布獨立,但到今天位置,該地區的獨立要求只得到了世界98個國家或地區的承認。塞爾維亞拒絕承認該地區獨立。08年起的變動一直維持到今天。3.2.按政治實體描述的巴爾幹半島以上歷史算是筆者對巴爾幹近千年的歷史的一個簡短不能再簡短的概括,算是對巴爾幹半島的一個抽象描述。接下來,將為大家呈現的是更加直觀的對政治實體的刻畫。3.2.1.斯洛維尼亞南斯拉夫時期一共有六個加盟共和國,分別是: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黑,黑山,馬其頓和塞爾維亞。其中斯洛維尼亞是六個加盟共和國當中最富裕的一個。鐵托逝世後,斯洛維尼亞政府開始醞釀獨立。1990年12月23日,斯洛維尼亞進行全民公決,88%贊成獨立。1991年6月25日,斯洛維尼亞正式宣布獨立。南斯拉夫隨即派兵向斯洛維尼亞宣戰,但十天內便在斯洛維尼亞的抵抗中撤退,雙方基本沒有傷亡,史稱十日戰爭。斯洛維尼亞由於距離西歐距離比較近,所以「西化」的也最嚴重。現在已經是申根區和歐元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也最高。斯洛維尼亞2012年按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GDP為22193美元(世界排名第36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28642國際元(世界排名第32位)。這也是最像西歐的一個國家,身處申根區不需要與該國西部、北部和東北部鄰國的邊境檢查,歐元讓你覺得尚未離開歐洲核心地區,城市景觀和西歐也並無二致。斯洛維尼亞政治實體與國土邊界並無二致。貼張照片示意一下當地的生活水準。

圖4. 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3.2.2. 克羅埃西亞與斯洛維尼亞類似的,克羅埃西亞則是在1991年6月19日進行的獨立公投。在塞族人的抵制下,獨立一方以絕對優勢勝出。6月25日克羅埃西亞宣布獨立(注意:這個時間點和斯洛維尼亞的獨立時間相同,這就是筆者把兩國放在前兩位說的原因,相似性太多)。克塞二族之間立即爆發流血衝突。塞族人在克羅埃西亞賽族共和國境內繼續抵抗,隨後克羅埃西亞收復塞族共和國。所以目前在克羅埃西亞境內的政治實體只有一個。因克羅埃西亞獨立所導致的南斯拉夫內戰被稱為克羅埃西亞戰爭,戰爭從1991年一直持續到1995年。為啥斯洛維尼亞打了10天,幾乎沒有人員傷亡,而克羅埃西亞打了這麼久?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克羅埃西亞算是夾在斯洛維尼亞和塞爾維亞之間,斯洛維尼亞山高皇帝遠,所以獨立的比較順利,而克羅埃西亞就沒這麼幸運了,邊境直接和塞爾維亞接壤,這也讓塞爾維亞的武裝干涉變得相對容易。而且既然接壤,那邊境地區必然有相當數目的塞族居民,塞族還是不希望「被獨立」出以塞族為民族主體建立的南斯拉夫的。所以支持人數也多。所以,克羅埃西亞東部和南部邊境的塞族人在90年到95年建立了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相當於一個自治政府。注意:這個塞族共和國不僅僅存在於克塞邊境地區,還存在於克羅埃西亞與波黑的邊境地區。這個共和國是之前塞族公投投出的三個塞族自治區組成的,這三個自治區在克羅埃西亞獨立公投的前一天宣布脫離克羅埃西亞獨立(滿臉黑線啊)。。。這共和國國旗和塞爾維亞的一模一樣+。+ 賽爾維亞當時如果再硬一點的話,可能就把克塞邊境的這片收了。

圖5.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的位置和國旗1995年5月,克羅埃西亞發動閃電行動(Operation Flash) 奪回西斯拉夫尼亞。(吐槽一下,閃你妹啊,人家都獨立5年才奪回,還有臉叫這名),後來雙方簽訂協議,衝突結束。衝突雖然沒造成因戰爭大量死亡,但是造成了20萬左右的塞爾維亞難民,大部分都逃回了塞爾維亞。該衝突也改變了克羅埃西亞境內的民族成分,克羅埃西亞人比例提高到近90%,塞族由之前的五分之一下降到只有5%。順便說一句,克羅埃西亞獨立以後禁止了西里爾字母,改用拉丁字母。強弱對比的一個直接體現就是語言文字。

圖6. 斯洛維尼亞與克羅埃西亞國旗在這裡貼出兩國的國旗,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雖然表面上有這麼多民族,但是其實巴爾幹半島的大多數國家的主體民族仍然是斯拉夫民族的分支,民族差別也沒有那麼大。所說的語言也都屬於斯拉夫語族。所以南聯邦建立之初是有著潛在的民族認同感的——這種民族感從國旗就能看出來。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語族國家的國旗,大多由紅、藍、白三條顏色的國旗組成,為此筆者特意請教過毛子室友,他說這三個顏色組成的三條的圖案是斯拉夫民族的代表。

圖7. 歐洲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國家分布圖。其中巴爾幹地區屬於南斯拉夫語支從克羅埃西亞開始即進入了絕對的巴爾幹地區。克羅埃西亞已經不是申根區了,需要邊境檢查(比較松)。克羅埃西亞也比較富裕。克羅埃西亞2012年按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GDP為12972美元(世界排名第52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18192國際元(世界排名第50位)。實際上進入克羅埃西亞以後已經可以感覺到這種經濟實力的下降了——農村垃圾比較多,房屋質量也不如斯洛維尼亞精緻。不過按對巴爾幹所有國家的觀察來說,這已經算是很好的水平。這還是經濟復甦以後的景象。克羅埃西亞在2003年才恢復到戰前1990年的標準。所以對於歐洲人來說對於明天的看法和咱們有挺大不同。他們不認為明天一定會更好。歐洲經歷了太多戰爭,從近代開始就從來沒有一個超過30年的和平發展期,這也是和中國最大的差異。

圖8. 途經克羅埃西亞Zapresic——農村已經開始顯現出破敗的跡象3.2.3.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波黑)下面本文的一個重點出現了——那就是波黑。首先有幾個名詞需要再次說明一下。波黑是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的「黑」,塞黑是曾經的塞爾維亞和黑山的「黑」,波黑塞族共和國是波黑下屬的一個政治實體,黑山是波黑的一個南方鄰國。。。下文說的就是波黑。波黑為組成原南斯拉夫的六個聯邦單位之一,在南斯拉夫內戰的時候獨立,內戰的起因當然就是各地的獨立傾向以及引發獨立的行動所導致的內戰。前文已經說過的有斯洛維尼亞十日戰爭、1991年至1995年的克羅埃西亞戰爭。1992至1995年的波斯尼亞戰爭就是波黑、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的戰爭。其實這場仗打的不明不白的,不是那麼簡單。波斯尼亞族人和克羅埃西亞人不是一直是緊密的聯盟,一開始塞族佔優,佔領了六成國土並對薩拉熱窩進行了4年的圍城(前兩天校內上流傳著一個帖子,教你怎麼在戰爭情況下生存,描述自己的城市被敵軍包圍,筆者十分肯定就是薩拉熱窩,有興趣的可以看看)93年春兩個爛泥扶不上牆的隊友產生了矛盾——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所爭奪的勢力範圍較少,甚至和塞爾維亞人結盟。而因為爭奪莫斯塔爾,波斯尼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產生激戰。(O。Oiii)至此波斯尼亞人的處境更為凄慘。然後情況是怎麼好轉的呢?94年春,塞爾維亞軍隊的一發迫擊炮炮彈打進薩拉熱窩造成67名平民死亡,聯合國安理會才正式請求北約開始立即空襲。此時克羅埃西亞人和波斯尼亞人才再度結成同盟。95年薩拉熱窩中央市場被塞軍炮擊,北約展開了最大的空襲,在北約、波斯尼亞族、克羅埃西亞族人的聯合下,塞族被打敗了,被迫停戰。但是戰爭沒有完全解決問題——如果說巴爾幹一系列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澄清種族邊界,基本以族群分布建立各自的民族國家(註:此處的民族國家值得是西方定義的民族國家,和中國的民族國家的定義是不同的)的話。波黑境內至今也沒有一個絕對主體的民族。所以筆者預測,在今後還是有爆發衝突的可能的。沒準哪天幾個塞族青年打了一個波斯尼亞人,戰爭又爆發了。(別說筆者胡扯,你看看歐洲歷史上哪場戰爭是因為大事引發的?)所以把,打來打去,最終的結果是: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境內現在有三個獨立行使權力的政治實體:a.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聯邦(簡稱波黑聯邦,又稱穆克聯邦);b.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塞族共和國(簡稱波黑塞族共和國);c. 布爾奇科特區。咱們一個一個說。先上一張波黑行政劃分圖。

圖9.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行政區劃首先要明白,這個分界是咋分的呢?是因為雙方打的不會再愛了的時候,1995年11月21日,雙方簽署了岱頓協定,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境內被區分為兩個政治實體:波黑聯邦(Federacija Bosne i Hercegovine, BiH)與塞族共和國(Republika Srpska, RS),雙方各自統領一半的國土,擁有自己的首都、政府組織、旗幟、臂章、領導人、議會等。(尼瑪這和分裂有啥區別??)那個小片的黃色區域算是雙方共管。a. 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聯邦(簡稱波黑聯邦,又稱穆克聯邦)是圖中的藍色的部分。在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境內波斯尼亞人約為48%,主要都集中在波黑聯邦里。這也算是波黑的最主要的民族了,但是連半數都沒過——在波黑境內最多能算是「強勢」民族,主導還完全說不上。筆者坐的大巴從薩格勒布到波黑,由於克羅埃西亞是波黑的北部鄰國,故筆者首先經過的是波黑塞族共和國的領土。當時筆者還是個小白,還納悶呢:這車不會到了塞爾維亞了吧,筆者的塞爾維亞簽證可只是單次入境的。。後來看看自己的波黑入境章,表示完全不能理解。。晚上查資料才搞明白。可惜進入波黑的時候照的波黑塞族共和國國旗的一張照片被邊檢刪除了,不過之後補上了,算是沒有遺憾了。波黑聯邦又稱穆克聯邦。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因為和克羅埃西亞是鄰國,克羅埃西亞南部又沿海岸線條狀分布,所以在波黑聯邦有相當數量的克羅埃西亞人。又:波斯尼亞人主要信仰伊斯蘭教,所以這個聯邦就被稱作為穆斯林和克羅埃西亞聯邦,簡稱為穆克聯邦。那麼,克羅埃西亞的海岸線為什麼伸出這麼多?這裡要插播一段克羅埃西亞的小知識。大家看地圖就會發現,克羅埃西亞的國境範圍那是相當霸道,沿著亞得里亞海佔了得有一半的西巴爾幹的海岸線,留給波黑的海岸線只有短短的8公里,還被一個狹長型的,屬於克羅埃西亞的海島擋上了=。= 一開始筆者以為這是北約主導下邊境談判的結果,後來一想也不對,如果是針對塞族的話那波黑塞族也得有海岸線才對,可塞族都是在內陸啊。再一查才知道,這是威尼斯人的傑作。在8世紀到17世紀末的相當長的時間裡,克羅埃西亞的這一沿海岸的部分屬於威尼斯共和國(原東羅馬附屬國,8世紀獲得自治權)。掌握了海岸線使得威尼斯共和國變得相當富裕,之後克羅埃西亞人就繼承了他們的遺產。所以現在克羅埃西亞的海岸旅遊業也十分發達,是許多西歐和北歐人的理想目的地之一。接著回來說波黑。好吧,克羅埃西亞人是穆克的一部分組成,那穆斯林又是怎麼回事?答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遺產。波黑被土耳其人侵佔的時候土耳其人規定,凡是穆斯林就有許多方面的優先權,比如穆斯林可以進入上流社會,農民如果信可以免稅等等。大家還是務實的,於是就紛紛轉化了,導致現在這裡波黑聯邦的主體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在波黑聯邦的首府薩拉熱窩清真寺無處不在,阿訇的宣禮一天五次準時響起,真讓人以為自己來到了中東。

圖10. 薩拉熱窩大清真寺的禮拜於是,歷史上最糾結的一個族群誕生了:印歐人種,說斯拉夫語,用拉丁字母,信仰伊斯蘭教。。。。。。民族認同感是建立在多種因素的基礎之上的,只有相當相似的人群才會把另一組群看做是「自己人」。比如塞爾維亞人和黑山人(這個之後細說)。你覺得毛子,義大利人,或者是克羅埃西亞人,甚至是土耳其人,會把他們當做自己人么?於是,誰也不把自己當自己人,只有自己把自己當自己人了。在薩拉熱窩停留的2天,當地人的民族認同所帶來的偏執,已經讓筆者有些恐懼了——計程車司機口口聲聲重複著我是穆斯林,他們塞族人太壞(省略一千字,一直說到筆者下車為止)。。。還有,一開始筆者問薩拉熱窩城內有沒有去鄰國黑山首都的直達大巴,那個售票點的人說:我這裡沒有,但是「他們塞族的汽車站」有直達大巴。你見過大巴站連汽車站都要分種族的嗎?可見波黑民族仇恨有多嚴重。92-95年的波斯尼亞戰爭有多慘,不用筆者細說了吧?列個數據:20萬人死亡,難民和逃難的民眾約有200萬人。其實什麼數據在現實免簽都是徒勞的:給你看一眼遍布薩拉熱窩城中的墓地,你就知道了(都是波黑聯邦的死亡士兵)。

圖11. 波黑聯邦士兵的墳墓這種陣亡士兵的墳墓不僅在薩拉熱窩城裡隨處可見,波黑聯邦境內也隨處可見,幾乎每個村都有。你能數的清這片墓地埋葬了多少人么?那波黑聯邦全境又埋葬了多少人?雙方在戰爭期間都犯下了戰爭罪行,屠殺平民等等。被傷的太深,短時間內是不可能解開的了。a.波黑塞族共和國是圖中的紅色的部分。之前已經說過,剛進入波黑國境的時候最先進入的就是波黑塞族共和國,可惜照片被刪。到達薩拉熱窩以後查地圖,發現筆者的住處在城東,往東直線距離3公里就是波黑塞族共和國了。於是冒著大雨來了個徒步暴走,渾身濕透,換來了一張照片和兩塊波黑塞族共和國境內的石頭。

圖12. 波黑塞族共和國邊界開個玩笑:您已進入波黑塞族共和國境內,請藏好自己的波黑聯邦護照,並確認手槍是否放置在車內便於取得的位置。據筆者觀察,波黑聯邦和波黑塞族共和國就像申根區里的兩個鄰國,不會有邊境檢查,但是會有提示牌。塞族共和國顯然是為了表明自己的正統行,改用西里爾字母了,一股毛子氣撲面而來。到了這筆者覺得安全,由於歷史原因巴爾幹半島的塞族人對中國人的感情非常非常好,筆者之後到了塞爾維亞可以說感覺是自己來歐洲以來最安全的,這種安全感比在德國的時候還強烈。友情提示:波黑聯邦居民對中國人可不怎麼友好,在薩拉熱窩參觀的時候和做賊差不多,有幾次當地青年不友好的指著我們瞪著眼說:Hey you!十分不建議中國女子單獨前往。在塞族共和國里當然是塞爾維亞人占民族主體了。塞爾維亞人占整個波黑的比例約為37.1%,也相當多。大多信仰東正教。這個族群就沒那麼糾結了——印歐人種+東正教+斯拉夫語系+西里爾字母,感覺相當對的節奏。所以衝突那麼慘烈,可以理解了吧?不僅僅是民族矛盾,連宗教矛盾都扯上了——大陸人連繁體字和簡體字都能吵得天翻地覆,你可以想像兩種不同宗教的人如果真是反目成仇的話,能到啥程度。。。而且因為宗教矛盾而引發的衝突往往會讓雙方都覺得自己更加正義,因此犯下更嚴重的戰爭罪——「我是為主而戰,殺了你是必須的,只有這樣才能顯示我的正義」。歷史上因為宗教衝突而導致的人間慘禍還少嗎?十字軍東征,侵略東羅馬帝國,法國宗教戰爭,甚至一直到今天的印度,宗教衝突害人無數。c. 布爾奇科特區是圖中的黃色區域。2000年處於國際監護的布爾奇科市設立了特區,為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境內第三個政治實體——布爾奇科特區,雖然布爾奇科特區在名義上是屬於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的兩個政治實體——波黑聯邦以及塞族共和國——所共同治理,但是事實上該區的地位卻等同於第三個政治實體,因為該區具有等同於其他兩個政治實體的相同權力,並且直屬於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政府主權所管轄。這塊地算是波黑直接管轄的區域了,真是不容易。。。另外插一句。波黑聯邦對塞族的仇恨不僅僅是因為戰爭的慘烈,更是因為戰爭後遺症。戰爭在波黑留下了大量沒有排除的地雷,這些地雷直到今天都還留在那裡,具有殺傷力。薩拉熱窩州被圍城,算是一個地雷最密集的地區。

圖13. 薩拉熱窩地雷區分布圖從圖中可見,基本上就是圍城的輪廓。這些黑點都是遇難者留下的,如果有一地區發生觸雷身亡或受傷的事故,就會在圖上多一個黑點。解決措施也只是在雷區掛一個紅色的禁止進入的牌子(排雷很費錢,沒錢排雷,而且地雷實在是太多)。不過薩拉熱窩內城還是相當安全的,公路兩旁也很安全。看見牌子就別忘前走了,自己想活命的話。

圖14. 波黑聯邦境內的地雷標誌牌看見那個小小的紅色的標誌(畫面中部偏左)了吧?那個標誌後就是雷區。這張照片就是坐車的時候在車上照的,離公路多近!在中國,一個大巴在中途停車,讓乘客在野外方便一下,很常見。你在波黑這麼干試試,這真是玩命呢。別忘了雷區是怎麼標記在地圖上的,有人傷亡。沒人可以確定沒有標牌的地方就一定沒有地雷。對了,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的經濟數據:截止2012年,按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GDP為4461美元(世界排名第101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8133國際元(世界排名第95位)。3.2.4. 黑山共和國黑山共和國和塞爾維亞的關係是最緊密的了。1990年代南斯拉夫的其他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以後,黑山和塞爾維亞成為了南斯拉夫僅存的兩個加盟共和國。2003這個聯盟更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直到2006年黑山才獨立出去。2006年5月21日,黑山公投,獨立派以55.50%的得票比例在投票中險勝(有點勝之不武的感覺);6月3日,黑山正式宣布獨立。這個共和國的獨立也是少有的缺少流血衝突的獨立——原因就在於黑山人和塞族人在諸多方面的相似性。這兩個民族的定義和界限並不清楚,每次統計時,兩個民族的人口都會根據當時的政治氣氛有較大的波動,同時還有人會同時認同兩個民族。這兩個民族在人口中占的比例分別為:黑山人:43.16%; 塞爾維亞人:31.99%,也就是說廣義範圍上的「塞爾維亞人」佔到了75.15%,可算是可以算作主體民族了。因為這個,黑山共和國境內也只有一個和國界完全重合的政治實體。筆者在黑山的時候有幸碰到了一位塞爾維亞人,詢問他能否聽懂當地語言,他說不僅是能聽懂,他說的話黑山人也能聽懂,交流完全沒有障礙。筆者以為黑山語和塞爾維亞語很相像,回頭一查才知道,黑山的官方語言是塞爾維亞語。在黑山首都的感覺是最像二十年前的中國,沒有一點歐洲的氣氛,一棟棟的水泥住宅,清靜的火車站。

圖15. 波德戈里察街景。很中國有木有2012年黑山共和國按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GDP為6882美元(世界排名第81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11545國際元(世界排名第77位)。3.2.5.希臘其實雖然現在希臘歐債危機纏身,但是筆者確實覺得希臘是巴爾幹半島最不巴爾幹的國家,只有和一個北部叫馬其頓的鄰國有點國名歸屬矛盾,所以這裡一筆帶過了。其實從國旗也能看出來,藍白條的,怎麼也聯想不到巴爾幹半島陸地霸權之爭。文藝清新黨自行搜索聖托里尼即可,不用從筆者這找靈感了。從阿爾巴尼亞進入希臘以後,看見希臘好的令人難以置信的路況和井井有條的建築和農田,筆者對申根區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層。能進申根區的確實都有兩把刷子。

圖16. 希臘北部郊區景色上傳這張圖片的目的是為了近處那個雙頭鷹的黃色旗幟。一開始筆者以為這是在希臘北部的阿爾巴尼亞的少數民族懸掛的旗幟,回家一查才發現是兩碼事。雖然雙頭鷹是巴爾幹挺多國家的旗幟,但是這個顏色(黃底黑鷹)的雙頭鷹居然是希臘人認為的第二能代表希臘的徽章(第一是藍十字)。關於這個現象史學界有挺多典故,這裡就不引申了。2012年希臘按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GDP為22055美元;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26294國際元;兩者的世界排名都是第37位。3.2.6.馬其頓馬其頓共和國是個內陸國家,1991年9月8日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這次獨立也沒有引發流血衝突——塞族人的精力集中在北部了。馬其頓人口佔大多數的是馬其頓族,有64.18%。唯一的政治實體和國界重合。馬其頓語也是屬於南斯拉夫語支的一門語言。但是獨立以後馬其頓由於國名問題和希臘發生爭端。因為馬其頓是古希臘時期希臘北部的國家的名稱,由亞歷山大大帝統治的馬其頓帝國曾經征服小亞細亞、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臘文明傳播到中東各地。就到現在希臘人還是把希臘北部稱為馬其頓。希臘認為,馬其頓屬於斯拉夫民族,講斯拉夫語,所以由斯拉夫民族所建立的國家無權使用屬於希臘的名稱作為國名。由於希臘所提出的抗議,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聯合國、歐盟和國際奧委會等均未承認「馬其頓共和國」的國名,而將該國稱為「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但是馬其頓自己覺得「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是對自己的侮辱(挺好理解的吧,別人叫中國為「前中華民國中國」,你願意?),所以堅持自己應該被稱作「馬其頓共和國」。目前全世界僅約40個國家承認「馬其頓共和國」本身使用的名稱,但包括美國、俄羅斯、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大國。所以覺得這事只有希臘一個國家抗議貌似不太管事,馬其頓共和國以後也很可能這麼叫。2012年馬其頓共和國按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GDP為4683美元(世界排名第98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10367國際元(世界排名第81位)。另外關於這個奇葩國家筆者一定要吐槽一下,破壞文章的學術風敬請見諒。馬其頓說只對持有申根C類多次入境簽證的人員免簽,但是對持有申根長期居留許可的居民不免簽。這個政策可以理解,申根C類多次入境的多是短期旅遊的,那為吸引這群人到馬其頓旅遊,本來C類多次入境時間就短,再臨時申請個簽證就沒人來了,所以對這類人免簽。對持有申根長期居留許可的居民不免簽,可以理解為這些人一般都是在申根區留學、工作、移民的,自己空閑申請馬其頓簽證的時間多得是,所以不慣著這類人。好吧筆者十分理解你們的政策,所以自己專程去了趟柏林的馬其頓大使館申請了簽證。但是筆者申請簽證,還交了60歐,該有的文件都有,尼瑪你能給我通過一下嗎?居然給我拒簽了,裝什麼逼啊,你以為你這個國家我願意特意來一趟啊,犯得上么?這就像乞丐要錢,然後態度極差,你既然選擇了要錢,選擇了做這個生意那你就放低姿態唄,橫了吧唧的是怎麼個節奏?就這態度誰還給你錢?媽的一個拿著申根居留的中國大城市人還會想到要非法滯留,甚至移民到你們這個國家?腦子進屎了!3.2.7.保加利亞除了塞爾維亞以外,筆者已經沿著斯拉夫語區一通南下,最終到達了保加利亞。這個國家也是巴爾幹地區最東的國家,東部海岸線就是黑海了。使用西里爾字母,斯拉夫語系語言(毛子室友親測,可以讀懂大部分)。不僅在民族上沒什麼矛盾,主體民族是保加利亞族,占人口的85%,絕對的統治地位。自己國名也沒招惹到別的國家,不存在領土爭議。政治實體是唯一且和國境重合的。唯一值得一說的是保加利亞是東歐劇變的橋頭堡,蘇聯解體以後,2004年居然加入了北約o。orzz(保持一致的還有它的北部鄰國羅馬尼亞),遭到了俄羅斯的強烈反對。在東部海港城市瓦爾納拍到了保加利亞海軍艦隊,保加利亞海軍總部也在這個城市,估計這個海港里的若干驅逐艦、和大小艦艇就是這個國家海軍武裝力量的全部了。

圖17. 保加利亞瓦爾納軍港艦隊艦船上巡邏的保加利亞海軍士兵另外插一嘴,筆者說完黑山共和國不順著往南繼續說阿爾巴尼亞的原因是,阿爾巴尼亞得和科索沃問題一起說,而科索沃的問題又不能少了塞爾維亞。這兩端重頭戲要放在最後慢慢道來。2012年保加利亞按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GDP為7033美元(世界排名第79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13597國際元(世界排名第69位)。3.2.8.羅馬尼亞羅馬尼亞是一個十分有意思的國家。它身處斯拉夫語族眾語言的包圍之中,居然自己使用的是拉丁語族的語言,按說羅馬尼亞語和古拉丁語居然是最接近的現代語言。細究起來,它和義大利語共屬於羅曼語族的東支。所以筆者認為羅馬尼亞是東羅馬帝國的遺存,東羅馬帝國滅亡以後,這些曾經帝國的子民被斯拉夫人和穆斯林追趕,最終堅守住了羅馬尼亞這塊土地,固守待援,可這一守就是幾百年。查歷史,和剛才設想的一樣:「古羅馬人帶去的通俗拉丁語作為行政和商業所用語言,逐漸將達基亞人的原語言取代,產生原始羅馬尼亞語。」這就是羅馬尼亞語的由來。作為使用拉丁語系的羅馬尼亞人自然的就是拉丁人種了,也算是巴爾幹的一枝獨秀。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一樣,政治實體單一。給筆者印象比較深的是這地方居然還有原油,正經不少呢,火車經過的時候開了二十多分鐘。另外感覺羅馬尼亞貧富差距比保加利亞大不少。2012年保加利亞按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GDP為7935美元(世界排名第72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12476國際元(世界排名第74位)。3.2.9.阿爾巴尼亞最後把阿爾巴尼亞和塞爾維亞,這兩個國家挨個過一遍。阿爾巴尼亞對於中國人來說太過非主流,大家的印象也就是「歐洲的一盞偉大的社會主義的明燈」,年輕點的可能會認為「這個國家不是在非洲么(阿爾及利亞)。。」。維基上說「阿爾巴尼亞為歐洲中最不發達和低收入的國家之一,但在近年已有顯著的改進。」對這句話筆者只能有一句評論:我艹,這叫改進以後?+。+確實無力吐槽的感覺。阿爾巴尼亞是筆者感覺巴爾幹諸國中貧富差距最大的一個,沒有之一。如果你身處首都提拉那,你根本想像不到農村的差距和城市有那麼大,中國和他們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怪不得現在許多歐洲人感覺中國是發達國家了,說這話的很可能是巴爾幹半島上某不發達國家的國民。2012年保加利亞按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GDP為3913美元(世界排名第104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7741國際元(世界排名第97位)。阿爾巴尼亞雖然窮,但是在國境內的政治實體只有一個。這個沒什麼可說的,但是實際上問題不是這麼簡單。筆者認為阿爾巴尼亞現在的政治實體實際上有兩個,科索沃自治省其實可以算作阿爾巴尼亞的一個國家外的政治實體(當然法理上是塞爾維亞共和國的)。也就是說阿爾巴尼亞現階段的政治實體可以算作是大於國家邊界的,這在巴爾幹半島內是唯一一例。筆者為什麼將科索沃算作兩國共有的政治實體,也就是說筆者為什麼將科索沃也算為阿爾巴尼亞的一個政治實體,而不把波黑塞族共和國算作塞爾維亞的一個國家外政治實體,此處先按下不表,下文詳說。

圖18. 提拉那中心廣場的民族英雄雕塑和阿國國旗這個位於阿國首都提拉那市中心的廣場被稱為「斯坎德培廣場」,雕塑就是他本人。斯坎德培是阿國民族英雄,他使用黑色的雙頭鷹作為自己的標誌,這個標誌後來演變為今日的阿爾巴尼亞國旗。喜劇的是他反對的是土耳其帝國,然後皈依天主教。然後被作為穆斯林的阿爾巴尼亞人稱為民族英雄。。。。。。筆者已然理解不上去了。好吧筆者就認為他因為反抗外族侵略加分頗多好了。這個雕塑和國旗別忘了,下文還會出現。阿爾巴尼亞人長得很彪悍,目測並非善類。但是由於中國和阿爾巴尼亞的歷史曾經的友好關係,該國公民對中國人還是比較友好的。但是筆者還是不建議中國女子單獨前往阿爾巴尼亞和科索沃。人大部分時間還是很理智,但也經常會衝動的,尤其是在晚上。3.2.10.塞爾維亞作為巴爾幹半島上最重要和中心國家,筆者把它放在最後來說。這就是塞爾維亞。作為歷史上曾經存在的南斯拉夫,實際上是可以認為「巴爾幹半島眾多民族在塞族的帶領下,建立了一個強盛的社會主義祖國」。所以塞爾維亞人是南斯拉夫的核心。這種重要性從地理上就能看出來:塞爾維亞位於巴爾幹半島的中心,與黑山、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埃西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馬其頓、及阿爾巴尼亞接壤——上述鄰國中,不少都是前南斯拉夫的加盟國。目前塞爾維亞國境內有三個政治實體,分別是:a. 中塞爾維亞;b.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c. 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先貼一張賽爾維亞共和國的行政區劃圖。

圖19. 塞爾維亞共和國行政區劃圖a.中塞爾維亞是行政區劃圖中的紅色部分。中塞爾維亞是指塞爾維亞不包括科索沃和伏伊伏丁那的部份,但與這兩區不同,並沒有相應的行政機關。它是塞族人最核心的家園,境內幾乎沒有原本就居住在這裡的非塞族人,所以這一地區民族成分十分純凈——所以,中塞爾維亞有一個另外稱號:塞爾維亞本土。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就坐落在中塞爾維亞。這一政治實體也可以算作塞爾維亞政治本體。

圖20. 貝爾格萊德市中心,1999年被北約戰機轟炸的塞爾維亞國防部大樓塞爾維亞非科索沃的部分,主要是塞族居民,對中國人非常友好。筆者在塞爾維亞境內的安全感高於在德國的安全感。當年被炸的國防部大樓就在市中心,塞爾維亞就原樣保留,讓自己的後代看看自己當時的恥辱與苦難,在這種氛圍長大下的人民會親美?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北京時間1999年5月8日,北約戰機轟炸了該建築,造成了3名中國公民死亡。使領館是一國的延伸領土,美國對該建築的攻擊,是赤裸裸的侵略。如今建築已經被拆除,紀念碑被永久保留。希望作為一個中國人,如果你有幸去賽爾維亞的話,一定去大使館獻束花。不忘為我們的國家犧牲的烈士,這個多難的民族才能堅強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圖21. 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遺址b.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是行政區劃圖中的黃色部分。它是塞爾維亞北部的一個自治省。伏伊伏丁那民族構成複雜,其中塞爾維亞人為主體民族,馬扎爾人為第二大民族。該自治省首府位於諾維薩德。大家可能對馬扎爾人這個概念很陌生,那就換一種說法:匈牙利的主體民族。該自治省目前的民族主體是塞爾維亞人,占人口比重為65.05%;其次是匈牙利的主體民族,佔14.28%。塞爾維亞人還是超過了半數,所以可以稱之為占統治地位的民族。所以該州目前民族分裂傾向還沒有出現,最多也就是抗議一下中塞爾維亞對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不公。

圖22. 伏伊伏丁那自治省的抗議遊行。已經問過他們的遊行目的,不是為了獨立,可以理解為「釋放不滿」(他們英語也不好)。c. 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是行政區劃圖中的綠色部分。目前塞爾維亞政府對於科索沃和梅托希亞自治省的控制力較弱,但是法理上科索沃仍然是塞爾維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於目前科索沃處於聯合國庇護下,所以塞爾維亞政府並不能控制科索沃。但是在實際操作上還是有方法證明自己對科索沃的主權,即:入境科索沃自治省的人,必須先入境塞爾維亞非科索沃的部分,然後從中塞爾維亞與科索沃自治省的邊界進入科索沃,在科索沃不出境的情況下,還從中塞爾維亞與科索沃自治省的邊界返回塞爾維亞,然後從塞爾維亞非科索沃的部分出境,才是「合法的出入科索沃的方式」。換句話說,從科索沃自治省西、南、東的三個方向直接入境科索沃的行為將都被視為非法,即你不可以從黑山、阿爾巴尼亞、馬其頓共和國中的任何一個直接入境塞爾維亞。筆者在這裡要噴一下窮游網的眾傻逼,為了計算自己多去了一個國家然後把科索沃自治省算作一個獨立的國家,然後再窮游網上貼圖炫耀的。如果你是直接入境科索沃的,非法先不說,權當你去了一趟塞爾維亞。不過別高興的太早,你這輩子也不可能再去塞爾維亞了,因為你在塞爾維亞資料庫里已經有了不良入境記錄,這可算是非常嚴重的不良記錄。其次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都去過的親,你再算你多去了個國家我就忍不了了,為了自己這點利益,能夠出賣國家利益,漢奸非你莫屬。筆者為什麼罵的這麼狠,是因為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家均不承認科索沃的獨立。因為這些國家存在民族分裂勢力,如果承認科索沃獨立,那麼相當於給了民族分裂勢力一個免死金牌,民族矛盾只能更加激化。連有些領土、國家內部不存在民族分裂勢力的國家,也因為害怕自己國家內部的少數民族會受影響而節外生枝,也不承認科索沃獨立。換句話說你出國作為一個中國公民,你就有義務維持國家的利益。這種設計領土問題的決策是不可能改變的,所以希望你也能重視一下自己的言行,別一來就科索沃共和國,國你媽逼。叫自治省會死嗎?你將來去姜臧兩省的時候,也不希望提前一個月辦理簽證對不對?長點心吧。

圖23.目前世界上承認和不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國家貼一張科索沃與世界關係圖。簡化的說就是橘紅色的是不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國家,藍色是承認它獨立的國家,灰色等要不沒定要不沒發過聲要不說再考慮考慮。你會注意到連西方國家內部都不是鐵板一塊,西班牙作為申根區舉足輕重的一個國家,也反對科索沃獨立。原因就在於西班牙境內也有分裂問題。「塞爾維亞拒絕承認科索沃獨立。俄羅斯更指科索沃未經聯合國授權下獨立,違反國際法規定,先例一開,會令車臣等地區仿效,爭相宣布獨立,令「凍結了的衝突」再爆發。另外,多個國家暫時都不會承認科索沃,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塞普勒斯、希臘、羅馬尼亞、西班牙等,這些暫不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國家在其國內大多有分離主義運動,因此擔心承認科索沃獨立後會助長國內的分離主義運動。」科索沃的分裂傾向,是因為科索沃自治省境內的阿爾巴尼亞族人占民族主體地位。到2008年,阿爾巴尼亞人在科索沃總人口中已超過90%,是絕對的主體民族。但是這種民族分布絕不是從一開始就是這樣的。一開始塞族佔到了科索沃自治省的三成。由於南聯盟政府對科索沃境內的阿族穆民實行種族歧視的不公平對待政策,導致一些極端的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族穆斯林(穆民)開始武裝自我,組織了科索沃解放軍,以暴力抗爭的方式騷亂科索沃自治省境內的正常秩序,以達到獲取科索沃獨立的目的。1996年-1999年,塞爾維亞和及後來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即塞爾維亞和黑山)安全部隊,同科索沃解放軍(一支追求科索沃省獨立的阿爾巴尼亞人游擊隊)之間發生了內部戰爭。然後99年北約對塞爾維亞進行了空襲。科索沃占民族主體的阿爾巴尼亞人因為曾經受到過塞族的不公證待遇,所以反過來揚言要對塞族人進行種族咩絕。所以科索沃自治省境內的塞族人紛紛逃離科索沃,導致阿族人占科索沃民族的絕對優勢。領土問題向來是一個國家的核心問題,塞爾維亞不承認科索沃獨立是理所應當。可是科索沃還是塞族的發源地,加上這一條,視科索沃地區為塞爾維亞民族(塞族)發源聖地的塞族人就說什麼也不能讓它獨立出去了。進入科索沃,你想像不到滿眼全是阿爾巴尼亞國旗。事實上科索沃宣布獨立,阿爾巴尼亞是第一個承認科索沃獨立地位的。阿爾巴尼亞和科索沃自治省民族主體相同,這兩個政治實體將來甚至有可能統一。不過如果真這麼乾的話,估計塞爾維亞又得打一場仗了,雖然塞爾維亞當局的調調是「永遠承諾不使用武力解決科索沃問題」。

圖24.科索沃境內的阿爾巴尼亞國旗和科索沃旗幟,公開搞基科索沃除了和阿爾巴尼亞搞基,還和美國搞基。科索沃自治省首府普里什蒂納居然有個柯林頓雕塑,還有各種紀念北約啊美國啊歐盟啊的雕塑。街頭的旗幟最常見的是:科索沃「國」旗,阿爾巴尼亞國旗,歐盟國旗,美國國旗。有興趣的自己查一下科索沃「國」旗長啥樣,你就會發現,科索沃的跪舔北約、歐盟和美國的精神相當執著了,絕對沒有比這個再西奴的例子了。

圖25.塞爾維亞語「未爆炸藥」警示牌,提示進入科索沃就等於進入了雷區

圖26.普里什蒂納的阿爾巴尼亞民族英雄的雕塑,和阿爾巴尼亞首都提拉那的一樣。最後提醒一句,科索沃自治省作為一個政治實體雖然有歸屬阿爾巴尼亞的可能性,但現實操作來說是永遠不可能的,只能永遠屬於塞爾維亞。原因是:外交方面,在國際承認科索沃地位上,塞爾維亞和俄羅斯堅決反對其單方面宣布獨立,而多個重要國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西班牙等也未承認其單方面獨立。雖然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法庭已經於2010年7月22日宣布科索沃的獨立並不違反國際法。但因為俄羅斯和中國擁有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地位,可對科索沃入會一案提出否決權,因此科索沃基本上是永遠無法以獨立國家身份加入聯合國的。最後說一下經濟數據:2012年塞爾維亞(除科索沃自治區)按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GDP為4943美元(世界排名第96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10642國際元(世界排名第80位);科索沃自治區按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GDP為3454美元(世界排名第116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7044國際元(世界排名第104位)。3.3 對巴爾幹地區政治實體分析的總結筆者嘗試對巴爾幹地區的所有政治實體做出了準確、簡短的描述,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巴爾幹地區的政治實體與國家處於被割裂的狀態——這種由於多種因素造成的割裂,是巴爾幹地區種族、宗教衝突的直接原因。巴爾幹半島的國家動蕩與分裂、民族仇恨加深、宗教矛盾激化,是原南斯拉夫政權更迭失敗引發的種種惡果——這些惡劣影響一直持續到了今天。筆者之前在漢堡人類學博物館碰巧拍到了巴爾幹半島嚴謹描述的民族分布,發上來,以便更直觀的加深認識:

圖27.巴爾幹半島民族分布圖匈牙利主體民族分布於伏伊伏丁那自治省,同時塞族分布在塞爾維亞除科索沃自治省的全境,還包括黑山共和國、波黑的北、東和南側(即波黑塞族共和國的這片區域)。阿族人則主要分布於阿爾巴尼亞全境和科索沃自治省大部。希臘北部有一部分馬其頓人。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大致依照民族分界進行劃分。4. 一些自己的看法這次巴爾幹之行,也讓筆者對一些定義有了全新的認識或更深層次的理解。將著重從一下幾個方面談一下自己的看法。4.1. 經濟數據對生活質量的實際參考價值相信細心的讀者已經注意到了,筆者在描述政治實體的同時,還列出了以國家和地區為單位統計出的經濟數據(2012年的按國際匯率和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了方便讀者對比,再次總結成一個列表,並加入中國大陸,以方便大家比對:國家和地區人均GDP(按國際匯率,美元)按國際匯率計算的世界排名經濟增長率人均GDP(購買力平價,國際元)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世界排名斯洛維尼亞2219336-2.2%2864232希臘2205537-6.0%2629437克羅埃西亞1297252-1.1%1819250羅馬尼亞7935720.9%1247674保加利亞7033791.0%1359769黑山6882810.2%1154577中國大陸6076877.8%838293塞爾維亞494396-0.5%1064280馬其頓共和國4683981.0%1036781波黑44611010.0%813395阿爾巴尼亞39131040.5%774197科索沃自治省34541163.8%7044104表1 巴爾幹各國和地區、中國的人均GDP與經濟增長率列出這個的目的是在於說明經濟情況和哪一項數據更為貼切,也就是說看哪一個數據比較貼近這個數據所描述的實際生活。這次出行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大巴和火車,尤其是大巴。當地戰亂導致的火車荒廢的現象時有發生,部分通車的線路也是慢的令人髮指,甚至比只能基本沿山等高線繞山的大巴還慢。所以在巴爾幹核心衝突地區基本上是沒坐過火車的。不過無論是火車還是飛機,筆者所能感受到的都比飛機更加接近現實。路邊的垃圾、民房的建築質量、甚至沿途小販的商業活動,都可以讓你對這個國家的經濟實力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對比上表,我們可以得知,巴爾幹地區的所有國家的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都要比按國際匯率計算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要高。通俗來說,購買力平價計演算法是排出不同貨幣之間的匯率誤差,以一種標準貨幣為標準,描述各國國民人均生產總值情況的。「購買力平價匯率對於比較不同國家之間的生活水平較精準。現行的貨幣匯率對於比較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將會產生誤導。」這次旅行也驗證了這個結論,即:巴爾幹半島居民的生活比想像中的要好。同時,如想比較巴爾幹國家生活水平,購買力評價計算的人均GDP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巴爾幹之行給我的印象是,大多數國家的生活水平,尚不及中國的平均水平。我曾經自駕車遊覽過東三省,也去過新疆、甘肅、青海等西部地區,更是體驗過浙江農村。中國的西部與中東部差距,與城鄉之間的差距,是大於巴爾幹大部分國家的。但是,巴爾幹地區給我的感受是:巴爾幹地區的農村和中國的相對落後的農村相似(比最落後的農村要強不少),中國比較富裕的農村和希臘、斯洛維尼亞的農村類似,中國的大城市不是他們的首都可比的。差的地方差不多,好的地方咱比他好,但是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數據並不如上述許多國家。這是最讓我感到困惑的,如果說巴爾幹國家之間可以用這種方法做比,那為什麼巴爾幹和中國就無法用這種方法了呢?

圖28. 各國城市化率經過我思考的結果就是,中國的城市化率水平還遠遠不夠。如上圖,巴爾幹諸國除了灰色無數據的區域外,剩下的藍色還是比中國要深不少的。所以中國的大城市被一平均,就低了。剛剛寫文章的時候又想到一點,就是物價。雖然巴爾幹地區物價便宜的要死,筆者和同行的人吃了一頓土耳其快餐,很飽,還要了飲料,一共花了8歐元,當時覺得便宜到爆。可是筆者忘記自己是在用和德國的物價作對比。如果和中國的物價作對比,巴爾幹還是要貴不少的。70元人民幣吃頓蘭州牛肉麵的話,顯然是不合適的。雖說購買力平價要考慮進匯率的因素,但是還是有偏差的。一句話總結:巴爾幹地區居民平均生活水準和中國類似。4.2. 多民族地區的人權與主權之爭首先,對於民族的定義,中國和西方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中國有一個更廣義的中華民族的概念,正是這個概念淡化了西方定義下民族的概念,使絕大部分中國人無論什麼民族,還是能夠和睦共處的。極端強化這種民族認同,並強行以民族邊界分裂本是一個團結的國家、劃分國界的做法,就是巴爾幹問題的來源。這種無視主權、強行劃分所帶來的矛盾激化,甚至因此而引發的戰爭和咩絕行徑,恰恰是人權的大退步。巴爾幹用自己的鮮活事例證明了:在一個多民族地區,主權可以並且必須大於人權,只有主權可以保障人權。鐵托時代的經濟發展迅速,各族人民團結生活在一起,是矛盾最少的時代。鐵託過世以後,民粹主義者利用民族認同紛紛宣布脫離以塞爾維亞為中心的南斯拉夫,而塞爾維亞人的大塞爾維亞主義反而惡化了局勢,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尚未獨立的地區也紛紛獨立,最終走到了今天。中國在民國時期也類似於巴爾幹的今天(僅僅是類似,當然不是完全相似)。各地軍閥都擁有自己的領地,臧、疆、滿與蒙處於實際的獨立狀態,各地軍閥不聽令於中央政府,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是真實的地獄。中國歷史上主權動蕩、更迭的時代,恰恰也是人民生活慘淡的時代。如果說漢族內部軍閥爭權搶地尚如此,那麼不同民族之間的政權更迭更是如此。而且按照純粹民族劃分的方法,也不是持久的維護和平的方法——因為人類會根據自身需求進行自由遷徙、流動,今天的民族分界線,過一段時間就可能改變了。所以按照不固定的分界線解決的民族自治問題,只能解一時之渴;今日的波黑共和國就是一個極端生動的例子,境內兩個最大的政治實體視對方為仇敵,活生生將一個共和國一分為二,徒有其名。(塞爾維亞並不希望接收波黑塞族共和國的塞族人,所以塞爾維亞並沒有領土外的政治實體。)按天然地理分界的方法劃分國界,是一個比較理性的方法。舉一例:法國與西班牙之間隔著比利牛斯山脈,瑞士所在的阿爾卑斯山也分割了山下的眾多國家。但是由於地理的局限,這種分界並不穩固。法國西班牙還是爆發了半島戰爭;阿爾卑斯山比比利牛斯山更廣,跨越阿爾卑斯山的衝突也比較少。德法兩國之間的分界的地理因素太少,都是平原或者丘陵,德法交界處的居民的流動,也進而導致了德法百年的邊界戰爭。實際上,歐洲內部確實是沒有一個足夠分量的地理分界線,阿爾卑斯山也不能算,因為並未完全分割歐洲。實際上歐洲各民族在保持自身民族特點的同時,做出一些改變,提出「歐洲是歐洲眾族的歐洲」,才是永久解決民族問題,並最終使歐洲走向強勢的上策。元首的戰略是十分正確的。當初曾經想整合歐洲,但是他一定想像不到,現在的歐洲,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被整合。歐洲一體化的趨勢已經愈發的明顯了:歐元、申根區的誕生與壯大,就是對歐洲一體化最好的詮釋。歐盟都有輪值主席國,誰說現在的國將來不會變為輪值主席大區呢?經濟危機讓一個超主權的歐洲央行誕生,歐洲離大一統的日子不遠了。只不過這個道理,始皇帝已經在2200多年前就已經想明白了。筆者的意思當然並不是說只有大一統才能保證人權,實際上人口遷移也不是一夜之間的事,根據民族區域劃分建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是能保證人權的。我反對的只是因為一己私利、或者利用民意採取改變主權的單方面行動。無論是國家分裂,還是幾個國家合併,都能導致人權的暫時下降。政權應該穩固,而不是時常做出改變。而且相比合併國家,分裂國家往往帶有更強烈的單方面意願,這種單方面的意願所導致的政治更迭會導致政治動蕩,所以必然會損害國家利益。在政治實體變化過程中,既定的經濟計劃和措施無法得到有效貫徹,所以政治實體變動的最明顯的,也是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經濟的倒退。而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密切相關:體面的活在這個世界上,恐怕才是各國民眾迫切追求的人權。4.3. 政權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相對穩固的政權不僅僅能帶來民族的和睦相處與民族問題的暫時緩和,還會帶來經濟的發展。關於南斯拉夫以及分裂之後眾多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請看如下幾段摘自維基百科的資料:南斯拉夫:「1950到1960年代初期,南斯拉夫的經濟成長在國際間相當突出。雖然其生活水平始終無法真正趨近於西歐的水平,但是顯然超過其他共產黨所領導的國家。人民的滿意度與內部的安定度,不但能夠維持,甚至還進一步提升;隨之而來的驕傲感也不斷增加,使大部分的南斯拉夫人相信,他們的模式是一種有效的辦法。」克羅埃西亞:「克羅埃西亞原屬南斯拉夫,經濟處於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期。獨立初期由於內戰,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影響,近年來有所復甦,但失業率依然高居不下,2002年度為21.7%。」波黑:「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在南斯拉夫時期便是聯邦內較貧窮的地區之一,獨立後又發生了內戰,經濟受到嚴重損害。目前波黑經濟正在漸漸復甦,同時還要進行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全國一半的人口依然從事農業種植,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國外工作。國家面臨的嚴重經濟問題包括了高失業率、政府官員的腐敗問題以及有組織犯罪。雖然阿爾巴利亞依賴農業,但從事農業的人大多是在用過時的設備及方法來耕作。而且貪污的嚴重使外資卻步,阻礙阿爾巴尼亞的經濟發展。」馬其頓:「南聯盟解體前,馬其頓地區為國內最貧窮的地區,獨立後由於社會經濟轉型、區域局勢動蕩不安、聯合國對塞爾維亞的經濟制裁、希臘於94-95年對馬其頓的經濟制裁、2001年內戰等原因,馬其頓經濟停滯不前,直到2002年才開始漸漸復甦,至今該地仍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這幾段摘自維基百科的文字用最淺顯的語言說明了政權穩定的重要性。激進的改革、動蕩往往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惡果,甚至包括戰爭。直接影響經濟發展,造成經濟的倒退。歷史彷彿再重複,從蘇聯解體,加盟國經濟實力大大下降,到巴爾幹危機,再到非洲種族衝突,無力使政權穩固,無力排斥外力介入,甚至主動迎合外力的政治實體面臨的往往是悲劇的結局。可以再回頭看一眼表格中的經濟增長率,巴爾幹諸國有一半都是零增長或負增長,正增長的經濟體按照發展程度來說,速度本應是該遠遠高於今日數據的,可結果呢?中國能發展到今天,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中國的穩定的政治環境,和穩定的政權。穩定的政治環境鞏固了政權,穩固的政權又反過來維持穩定的政治環境。這樣環境下的穩定政權推行穩健的經濟改革,並逐步推行機制改革,努力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使中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實行經濟改革之初增加了幾十倍,人民從買物要評票,供給還時常不足的改革之初,發展到現在商品經濟的極大發展,物質生活的極大提高,穩定的政權也帶來了妥善的經濟改革成果。經濟是立國之本。讓我們借鑒巴爾幹的教訓,堅持不懈地努力發展經濟並和睦團結全國各民族,使中華民族重新走向世界巔峰!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902227549&owner=222936389
推薦閱讀:

已婚男自述出軌後真實心態
《色戒》為何拍得如此真實,一切得從張愛玲被稱為漢奸妾說起
還原歷史 講述一個真實完整的袁世凱(三)
現世的真實因果故事
真實的愛情,現實的婚姻

TAG:科普 | 經歷 | 親身經歷 | 真實 | 大家 | 巴爾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