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教格言》連載之「緣起·空·無我·中道——無生,如幻夢」

分別此諸蘊,其性本空寂,

空故不可滅,此是無生義。

《華嚴經》卷十九,夜摩宮中偈贊品

不見有少法生,亦不見有少法滅。何以故?若無生則無滅,若無滅則無盡,若無盡則離垢,若離垢則無差別,若無差別則無處所,若無處所則寂靜,若寂靜則離欲,若離欲則無作,若無作則無願,若無願則無住,若無住則無去無來。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無生法忍1。

《華嚴經》卷四十四,十忍品

觀察一切法,悉從因緣起,無生故無滅,無滅故無盡,無盡故無染。於世變異法,了知無變異,無異則無處,無處則寂滅。

《華嚴經》卷四十四,十忍品

眼耳鼻舌身,心意諸情根,以此常流轉,而無能轉者。

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是中無能現,亦無所現物。

《華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

《維摩經》卷上,弟子品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

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中論·破因緣品》

云何真言教法?謂阿字門2,一切諸法本不生故。

《大日經》卷一,入曼荼羅具緣真言品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中論》卷一,破因緣品

一切諸法由因緣生故,不由自能生,自他並不成就故,名無生性。

《佛性論》卷二

視如水上浮漚,視如海上蜃樓,

若人觀世如是,死王不得見他。

《法句》

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無實不堅固,無有我、我所。

《雜阿含經》卷十一,第265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如幻亦如夢,如乾闥婆城,

所說生住滅,其相亦如是。

《中論》卷二,觀三相品

深觀察十緣生句,當於真言行通達作證。云何為十?謂如幻、陽焰、夢、影、乾闥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華、旋火輪。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

夢境生苦樂,彼境亦非有,

如是緣起法,所依緣亦無。

龍樹《七十空性論》

我說佛道如幻如夢,我說涅槃亦如幻如夢,若當有法勝於涅槃者,我說亦復如幻如夢。

《摩訶般若經》卷二十九,幻聽品

如人夢中說夢,所見種種自性,如是所說夢境自性,都無所有,何以故?善勇猛,夢尚非有,況有夢境自性可說?

《大般若經》卷五九六

知一切佛皆如夢故,如夢所見從分別生,見一切佛從自心起。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諸法如水中影。又知自心猶如幻術,知一切法如幻所作。又知自心諸佛菩薩悉皆如響,譬如空谷,隨聲發響。悟解自心,隨念見佛。

「四十華嚴」卷六

知諸眾生悉皆如幻,知諸如來悉皆如影,知諸界趣業行受生悉皆如夢,知諸世間所現果報如鏡中像,知諸世間諸有生起如熱時焰,知諸國土依心想住悉如變化。

「四十華嚴」卷二

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

《圓覺經》卷上

一切有為即無為,等同一相如陽焰3。

《大寶積經》卷一0三,善住意天子會

云何所悟一切諸法?謂蘊、界、處,有為、無為。云何悟入?謂觀察五蘊寂滅,如幻,空無所有。如是悟時,不見悟入,無覺無思,一切分別悉皆寂滅。若於諸蘊如是悟入,即為悟入一切諸法,是名出家所修行法。菩薩如是修此行時,亦不舍離一切眾生。何以故?是菩薩如自所觀,為眾生說,而亦不著法及眾生。善男子,是為菩薩成就一法,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令佛剎具足圓滿。

《大寶積經》卷五十八,文殊師利授記會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圓覺經》卷上

建立水月道場,莊嚴性空世界,羅列幻化供具,供養影響如來。懺悔罪性本空,勸請法身常住。迴向了無所得,隨喜福等真如,讚歎彼我虛玄,發願能使平等。禮拜影現法會,行道步躡真空,焚香妙達無生,誦經深通實相。

永明延壽《觀心玄樞》

注釋

1.無生法忍:對諸法本來無生的真理完全接受、確認。

2.阿字門:阿字為梵文第一韻母,為其他一切字母開頭之音,亦為人初生第一聲,表「本不生」義。

3.陽焰:陽光反射的水波猶如火焰。

推薦閱讀:

佛教道德觀 隆蓮
《佛教文疏模 本》
【佛教節日】今日八月二十,恭逢鳩摩羅什圓寂日
「域名顧問」這個ID在知乎幾乎所有跟佛教有關的問題下都留了「佛教就是奴才教」的言論,是否構成對其他用戶的騷擾?
佛既清虛不染,為何《華嚴經》又盛誇其八寶莊嚴,思衣得衣,思食得食?

TAG:佛教 | 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