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4.《孔孟兩章》教學設計
06-19
14.《孔孟兩章》教學設計;高一語文第11周五——第12周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習和積累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合作學習譯讀課文,學;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孔子、孟子的仁政思;【教學重難點】;1.自學課文,學習和積累文言詞語和句式;2.學習孔子與孟子的說理方式;了解二人的治國主張;【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探究法討14.《孔孟兩章》教學設計高一語文第11周五——第12周二【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習和積累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學習了解孔子、孟子的仁政思想及政治主張。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合作學習譯讀課文,學習孔子和孟子運用比喻、排比的方式增強說服力的說理方式。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孔子、孟子的仁政思想及政治主張,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古代聖人的語言和人格魅力。【教學重難點】1.自學課文,學習和積累文言詞語和句式。2.學習孔子與孟子的說理方式;了解二人的治國主張以及仁政思想。【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討論法 點撥法【課時安排】3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季氏將伐顓臾》【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熟讀並了解課文內容;掌握常用的文言詞語和句式;了解孔子的仁政思想和政治主張。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合作學習譯讀課文,學習孔子運用比喻的方式增強說服力的說理方式。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孔子以德治國、以理服人的人格魅力。【教學重難點】1.文言多義詞與文言句式的辨識和積累。2.了解孔子的治國主張及仁政思想。【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討論法 點撥法【教學過程】一.導入:同歷史散文不同,先秦諸子散文是議論說理的文章。春秋戰國時代是我國歷史上思想空前活躍的時期,誕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種流派,這些派別及其代表人物紛紛著書立說,各抒己見,爭辯不休,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因此,先秦諸子包括了各種不同的學術流派和政治觀點。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今天,我們學習有關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經典著作——《論語》中的一篇《季氏將伐顓臾》。二.作者及背景介紹: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他是我國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他主張仁義,主張以德服人,反對殘暴統治,反對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開明態度。孔子學說成為二千餘年封建文化的正統,影響極大,被尊為聖人。並在晚年整理「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在我國歷史上,他是致力於教育事業的第一人,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首開私人辦學講學之風,相傳有學生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 《論語》就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孔子時代的魯國,政治上處於動蕩變革之中,當時,魯桓公的後代季孫、孟孫、叔孫三大家族逐漸強大,魯國公室日趨衰敗。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魯國朝政,其中,季孫氏勢力最大,他要討伐顓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貪其土地,其二是擔心顓臾對己不利。當時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門下,且都參與了出征前的籌劃。也就是在這時候,二人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兩位弟子的對話。三.朗讀感知:1. 學生自讀熟悉課文。2. 聽配樂朗誦,正音:顓臾(zhuānyú) 冉rǎn有 虎兕(sì)出於柙(xiá) 龜兔毀於櫝(dú) 社稷(jì)之臣 費bì 則將焉用彼相(xiàng)矣3.教師朗讀指導,注意人物語氣的變化,尤其是孔子面對弟子們推卸責任時,對他們義正詞嚴的指責。4.學生分組自讀。5.全班齊讀。四.疏通文意: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藉助課下注釋以及學案預習翻譯課文,重點解決以下問題:1.把握狀語後置、賓語前置、省略句、判斷句等特殊句式,「無乃??與」「何以??為」等固定格式及「是、疾、止、見、相、過」等詞語的意思。(見輔助課件)2.翻譯下列重點句子:①無乃爾是過與?②何以伐為?③陳力就列,不能者止。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⑤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3.將自己結合注釋讀課文時遇到的問題向本組同學提問,小組內自行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向老師提出來,教師點撥解決。4.學生再次齊讀課文。五.文本探究:1.文章中孔子和兩位學生的對話是圍繞什麼展開的?明確:該不該伐顓臾2.哪些話表達了孔子的態度?他反對討伐顓臾的理由是什麼?明確:「無乃爾是過與」一句。特別是「過」字確切而又傳神的表達了孔子對季氏將伐顓臾的強烈不滿,同時也是對作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勸阻、嚴重失職的責怪。「何以伐為」孔子明確指出了不應該攻打顓臾的理由,反對征伐。顓臾是受先王之封,不可伐;是魯國的附庸,不必伐;是社稷之臣,不當伐。這三條理由體現了孔子一向反對國君進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張。3.為了說明冉有、季路應對季氏的行為負責,孔子引用了哪些話,用用了哪些比喻?這樣說理有什麼好處?明確:孔子首先引用周任的話「陳力就列,不能則止」,指出如果一個臣子不能盡自己的職責,寧可辭去職務,也不應該尸位素餐。孔子用了三個形象的比喻「危而不持,顛而不扶」「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教育冉有和季路認識自己的失職。一用輔相應盡的責任作比,一用看守柙和櫝的人作比,說明冉有、季路不能推卸討伐顓臾的責任。這樣說理沒有直接批評冉有、季路的過失,但又實實在在的抓住了二人的要害,使冉有、季路難以推脫自己的責任,所以,他們只好實話實說。4.當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開脫責任時,又遭到孔子的駁斥,這是孔子和兩位學生的第三次對話,並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張。孔子的主張是什麼呢?明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表明了對內創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樂業;對外加強文教德化,使外邦異族歸附。但冉有和季路卻違背了這些原則。5.通過分析,孔子認為季氏當前之「憂」是什麼?明確:「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孔子在此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顓臾地實質,最終目的是要篡奪魯國的政權。此句後來衍變為成語「禍起蕭牆」,喻內部發生爭鬥併產生嚴重後果,沿用至今。六.小結:本文是一篇語錄體的議論文。通過孔子與冉有和季路的對話,體現了孔子豐富的政治經驗和深刻的政治眼光。 孔子雖然歷來主張溫、良、恭、儉、讓,但是面對原則問題時,他卻又有「當仁不讓」的精神,充分表現了他的人格。七.作業:1. 完成課後「思考˙探究˙練習」題一,背誦課文。2. 完成《學習與評價》相應內容。第二課時《寡人之於國也》【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整體感知疏通文意,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和句式。2.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熟讀的基礎上感受、學習文章善用比喻、排比增強文章氣勢的特點。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感受孟子能言善辯的語言風格。【教學重難點】1.文言詞語和句式的歸納掌握。2.感受孟子語言的雄辯風格。【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討論法 點撥法【教學過程】一.導入:同學們,關於孟子的名言你知道多少呢?我們在初中學過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為後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之所以會這樣,說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僅對當時,而且對後世影響極大。今天,我們來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於國也》,從中可以再進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簡介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說,是繼孔子之後儒學家學派最有聲望的大師。 他的學說的核心就是要講「仁義」,行「仁政」,即實行所謂「王道」。 其理論基礎就是民本思想,重視人的生存權利。因此孟子對那些不行仁政,殘酷掠奪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惡痛絕主張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揚性善,反對功利,反對戰爭,這些在當時列國紛爭的形勢下,被認為是脫離實際的空論。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願望,具有進步意義。《寡人之於國也》節選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體現「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課文題目「寡人之於國也」是編者加的。本是梁惠王向孟子說的一句話:「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意思是「我對於梁國的治理,已經費盡心力了。」孟子針對梁惠王「盡心焉」的自詡之言,針對諸侯紛爭、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辛辣的嘲弄了以賢君自居的梁惠王,並憤怒的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詡「為民父母」,可實際上確實「率獸而食人」的人,是人民的災星。從維護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出發,高瞻遠矚,獨倡王道,論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關係。《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來說理,論辯技巧十分高明,這在本文中都有明顯的體現。運用各種驅誘論敵就範的手法,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排偶句,筆鋒咄咄逼人。三.朗讀感知:1.學生自讀課文。2.聽讀課文,並正音。棄甲曳( ya )兵 塗( tú )有餓(piǎo) 雞豚(tún )狗彘(zhì )之畜( xù ) 數( cù )罟( gǔ )不入( wū )池 無( wù )失其時 謹庠( xiáng)序之教 頒(bān )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申之以孝( tì )之義 然而不王(wàng)者3.學生再讀課文,直至讀熟。4.學生齊讀課文。四.疏通文意1.結合課下注釋及學案自主學習,疏通文意。2.按前後桌組成學習小組,學生遇到問題,向小組其他組員提出,組內自行解決,如解決不了,小組長可向全班同學徵求意見,確定答案。3. 這篇課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這次對話是圍繞什麼問題展開討論的? 明確:「民不加多。」 (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4. 勾畫出談及「民不加多」的語句,並據此理清文章思路。明確:梁惠王說「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孟子說「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是對梁惠王行為的評價,指出「民不加多」的原因;最後孟子說「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提出了解決「民不加多」的途徑。由此可以將文章分為三層。第一部分(第一段):問政:梁惠王為自己「盡心於國」,而「民不加多」提出疑問。第二部分(第二、三、四段):議政: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用 「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揭示梁惠王做法實際上與鄰國沒有本質的區別,指望人口勞力比鄰國多是不可能的。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第七段):議政:民加多的措施: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終會使天下歸服。第三課時《寡人之於國也》【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深入分析了解文意,熟讀課文至背誦;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政治主張。2. 過程與方法目標:在熟讀的基礎上感受學習孟子善用比喻、排比來增強文章氣勢的說理方式。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孟子能言善辯的語言風格,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感受古代聖人的語言和人格魅力。【教學重難點】1.熟讀並背誦課文。2.理解孟子仁政思想以及課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討論法 點撥法【教學過程】一.朗讀進入課程。二.深入探究:1. 梁惠王認為自己在治理國家方面做得怎樣?他的自我評價如何?明確:他認為自己做得很好,「盡心焉耳已」,但結果卻不是很理想,所以他對這種效果並不滿意。2.孟子對於梁惠王的行為時如何評價的?他用了什麼樣的說理方式把梁惠王引入自己的話語思路?明確:「王好戰,請以戰喻。」用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將對方帶入自己的話語思路,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這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說:「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認為自己對待百姓的政策比鄰國都好,但孟子卻指出,魏國的政策雖好一些,但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梁惠王儘管給了百姓一點小恩小惠,但他發動戰爭,欺壓黎民,在壓榨人民這點上,跟別國的暴君沒有本質的差別,本質上講都是虐民暴政,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於鄰國。3.孟子認為,要想改變局面,應該怎麼做?明確:實行王道。不違農時,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五畝之宅,樹之以桑。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百畝之田,勿奪其時。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4.當採取王道的措施後會產生怎樣的效果?你如何評價孟子的政治主張?明確:谷不可勝食,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王道之成),然而不王者,三億文庫3y.uu456.com包含各類專業文獻、中學教育、文學作品欣賞、各類資格考試、生活休閑娛樂、幼兒教育、小學教育、高等教育、1814.《孔孟兩章》教學設計等內容。12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不用PS,這5個網站也可以一鍵合成樣機!
※Vray for SketchUp 常用渲染參數
※設計師八項全能訓練(八)
※「Pirate Printers」的街頭創意,把市政圖案印到T恤衫上!
※設計師資源庫,不可不知的素材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