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的歷史是什麼樣的?
謝謝小宋當家2015的邀請。翰林院是官署稱,唐朝時開始設立,清末結束。
唐朝開始設立時,召集了具有各種才藝的彙集翰林院,以供為皇帝服務,這些人包括文學、經術、卜、醫、僧道、書畫、弈棋等方面的人才。
這些人不是官員,只是陪侍皇帝游宴娛樂,陪皇帝吟詩、作畫、下棋、談經論道等,翰林院也不是正式官署。
到唐玄宗時,在翰林院之外又建學士院,給了這些文人學士官職,分為翰林待詔、翰林供奉兩種,後又統一改稱翰林學士,負責為皇帝起草詔書命令和陪侍皇帝活動,翰林院成為專掌伎藝供奉的內廷機構。
到唐德宗時,翰林學士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成為皇帝的顧問兼秘書官,與皇帝的距離更近了,為皇帝起草任免將相大臣、冊立太子、大赦令和征伐令等文告,常在內廷住宿值班,隨時聽從皇帝的調遣。
到這時,翰林院成為正式的內廷機構,翰林學士也成為官員,由於接近皇帝,升職的機會就多了。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張九齡等都曾為翰林學士。
唐朝後期,一些翰林學士升任為宰相。一些讀書人嚮往成為翰林學士,詩人王績有這樣的詩句:「明經思待詔,學劍覓封侯」,讀經和學武的目標是被朝廷詔命做官。
五代時延續了翰林院制度。
到宋朝時,翰林院仍是正式的官署,翰林學士仍負責制誥,掌管圖畫、弈棋、琴院等內廷娛樂供奉,下屬機構有御書院、圖畫院、書藝局、天文院、醫官院等。蘇軾、歐陽修、王安石、司馬光等都曾是翰林學士。
金朝仍置翰林學士院。元朝時分設翰林兼國史院和蒙古翰林院,前者負責起草文誥、編纂國史,後者主要是譯寫文字,相當於蒙漢文編譯。
明朝初置翰林院,負責制誥、修史、圖書等事。設掌院學士為翰林院長官,其下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侍講、修撰、編修、檢討等官,但都統稱翰林。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張居正等,都曾是翰林。
清朝沿襲明制,也設翰林院,掌院學生增為2人,滿、漢各1人。翰林官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升遷容易,重要官職南書房行走及上書房行走,也由翰林官擔任。
此外,清末對留洋歸來的學生酌情賜予進士出身或授官職,他們被稱為「洋翰林」、「洋進士」。
歷朝翰林院集中了一批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體,他們既從事文化學術事業的傳承,又參與、議論朝政,為給後世留下很多文化遺產。隨著清朝的覆滅,翰林院退出了歷史舞台。
推薦閱讀:
※事關國運!康熙乾隆多次去這個陵墓上三跪九叩
※中國歷史三位神人,其中有一位擁有過24個老婆
※用大片方式回顧中華復興之不易
※蒙古官員的家庭-《亞東映畫輯》1930年蒙古
※從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解讀,他的內修達到什麼境界?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