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弟子規(連載一~十)

弟子規

編者按:《弟子規》原名《訓蒙文》,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全篇以《論語》中:「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綱,列述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求學上應該恪守的規範。後經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並改名《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孺子的最佳讀物。本版將採用連載形式,為大家介紹,敬請關注!

原文: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弟,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

淺釋:《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言行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弟:讀作「tì」,同「悌」)

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品德高尚的人,向他們學習。

以上是學習的根本,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努力地學習禮、樂、射、御、書、術等六藝以及其他有益的學問。

(連載一)

弟子規

原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

淺釋: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地。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

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

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叩見請安,晚上要替他們鋪好被子。

出門一定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也要通報一聲。平時起居作息,要有規律,學業不要隨意中斷,工作不要變來變去,以免父母擔憂。(連載二)

弟子規

原文:事雖小,勿擅為,苟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淺釋:事情即使很小,也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稟告父母,假如任意而為,容易出錯,就有損為人子女的本分。

公物即使很小,也不要私自收藏佔為己有,如果私藏別人的東西,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傷心。

父母所喜好的東西,子女應該儘力替他們去準備,父母所厭惡的事物,子女應該小心謹慎地去除(包括自己的壞習慣)。

要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身體輕易受到傷害,讓父母擔憂;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不可以做出傷風敗德的事,使父母蒙受恥辱。(連載三)

弟子規

原文: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葯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淺釋:當父母喜愛我們的時候,做到孝順並不難;當父母不喜歡我們,或者管教過於嚴厲的時候,我們一樣孝順,而且還能夠自己反省檢點,這才是難能可貴的。

父母有過錯的時候,應耐心勸導他們改過向善,勸導時態度要誠懇,要和顏悅色,聲音必須柔和。

如果父母不聽規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導;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我們即使難過得痛哭流涕,也要懇求父母改過,縱然遭受到責打,也無怨無悔。

父母生病時,子女應當盡心儘力地照顧,一旦病情嚴重時,更要日夜服侍,不可以隨便離開(連載四)

弟子規

原文: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淺釋:父母去世之後,守孝期間(古禮三年),要常常追思、感懷父母教養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須調整改變,不能貪圖享受,應該戒絕酒肉。

辦理父母的喪事要哀戚合乎禮節,不可草率馬虎,也不可以為了面子鋪張浪費,這才是真的孝順。祭拜時應誠心誠意,對待已經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樣恭敬。

當哥哥姐姐的要友愛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懂得恭敬哥哥姐姐,兄弟姊妹能和睦相處,一家人和樂融融,父母自然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與人相處不斤斤計較貪圖財物,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能夠包容忍讓,多說好話,不說壞話,忍住氣話,不必要的衝突、憤恨自然會消除。(連載五)

弟子規

原文: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

   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

   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

淺釋:不論用餐就座或行走,都應該謙虛禮讓,長幼有序,讓年長者優先,年幼者在後。

長輩有事喚人時,你聽到了,應馬上代為傳喚。如果那個人不在,自己應該主動去詢問是什麼事,可以幫忙就幫忙,不能幫忙則代為轉告。

稱呼長輩,不可以直呼他的姓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不可以夸夸其談,吹噓自己的才能。

路上遇見長輩,應趕緊向前鞠躬問好。長輩沒有事時,應該退後,恭恭敬敬地站立一旁,等待長輩離去。

(連載六)

弟子規

原文: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余。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

淺釋:古禮:不論騎馬或乘車,路上遇見長輩均應下馬或下車問候,並等到長輩離去約百步之後,才可以離開。

與長輩同處,長輩站立時,晚輩應該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座;長輩坐定以後,吩咐你坐下才可以坐。

與尊長交談,聲音要柔和適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讓人聽不清楚,也是不恰當的。

有事要到尊長面前,應快步向前,退回去時,必須稍慢一些才合乎禮節。當長輩問話時要站起來回答,專註聆聽,眼睛不可以東張西望,左顧右盼。

(連載七)

弟子規

原文: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

淺釋:對待叔叔、伯伯等尊長,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一般孝順恭敬,對待兄長輩的親友,要如同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友愛尊敬。

早上要早點起床,晚上也別很早就睡覺。因為時光寶貴,轉瞬即逝,應當好好珍惜。

早晨起床後,務必洗臉、刷牙、漱口,使神清氣爽。大小便後,一定要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要注重服裝儀容的端莊整潔,帽子戴端正,扣子要扣好,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繫緊。

(連載八)

弟子規

原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

   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丑。

淺釋:放置衣帽、鞋襪,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到處亂丟,造成髒亂,要用的時候又要找半天。

穿衣服需注重整潔,不必講究昂貴、華麗。穿著應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場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經濟狀況,這才是持家之道。

日常飲食要注意營養均衡,不可挑食偏食,三餐常吃七分飽,避免暴飲暴食,危害身體健康。

飲酒有害健康,未成年不可以飲酒。成年人飲酒也不要過量,喝多了會醉,醉後會失儀態。

(連載九)

弟子規

原文: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

   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

   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

淺釋:走路時步伐應當從容穩重,不慌不忙;站立時姿勢要端正,抬頭挺胸,精神飽滿;問候他人時,鞠躬要深圓真誠,拜見要恭恭敬敬,不能敷衍了事。

進出門時腳不要踩在門檻上,站立時身體也不要歪歪斜斜的;就座時不可以像簸箕一樣叉開雙腿,更不可以搖晃抖動大腿。

進出房間時,揭帘子和開門的動作都要輕一點、慢一些,避免發出聲響;在室內行走或轉彎時,應小心不要撞到桌椅等物品的稜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即使是拿著空的器具,也要像裡面裝滿東西一樣,小心謹慎以防掉落或打破。進入無人的房間,也要像有人在一樣,不可以隨隨便便。

(連載十)


推薦閱讀:

《弟子規》與佛法修學37_處逆境,隨惡緣,不起嗔恚,業障全消;處順境,隨善緣,不起貪痴,福慧全現
《弟子規》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
細講《弟子規》12_壞習慣真害人
《弟子規》全文有聲誦讀
講解弟子規

TAG:弟子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