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聽懂「支架的嘆息」(不吐不快)

誰能聽懂「支架的嘆息」(不吐不快)

 ●教科書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對於疾病的感受,患者永遠是最權威、最有發言權的「專家」

  

  最近,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胡大一教授講了一個故事:一位病人做完支架後,醫生說做得很好,通過檢查沒有發現癥狀,但病人回去後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說支架在心臟里響,醫生不相信。後來,這名醫生自己也得了心肌梗死,放了支架後,才知道晚上一個人的時候,支架真的在心臟里響。

  看來,聽懂支架的「嘆息」,並非易事。對於一名醫生來說,如果不是親身經歷,也許永遠不會相信患者的說法。其實,道理很簡單:病在患者身上,感覺好不好,患者最有發言權。不是因為醫生認為手術很成功,患者就不應該難受了。教科書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在疾病的感受上,患者永遠是最權威、最有發言權的「專家」。

  醫患之間,最難的是換位思考。醫生在觀察,病人在體驗,一個「站在床旁」,一個「躺在床上」,感受怎能相同?多年前,北京軍區總醫院外科專家華益慰胃癌晚期,做了三次手術,胃全部切除。在彌留之際,他渾身插滿管子,不能進食。他告訴同事,自己做了一輩子胃癌手術,原以為切得越乾淨越好,此時才明白病人有多麼痛苦。對於晚期胃癌病人來說,哪怕保留一點點胃,生活質量也會高得多。

  從病本位醫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只要生理指標正常,就是健康的。但是,人畢竟不是機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高級生命。從人本位醫學的角度看,病人的感受是第一位的。醫生必須高度關注病人,尊重病人的感受,而不能只關注疾病本身。

  近年來,很多醫療糾紛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一個手術完成後,患者主觀感受很不好,而醫學檢查未見異常,醫生認為很成功。事實上,客觀指標並不能完全替代主觀感受。很多醫生只是一門心思治病,並且認為治療必然有痛苦,病人就該忍受。事實上,有的痛苦是病人無法忍受的,這就直接導致病人對治療效果產生懷疑。由於缺乏共同的判斷標準,醫患之間很容易發生衝突。

  時下,醫療技術越來越先進,醫患關係卻越來越緊張。為什麼低技術時代擁有高滿意度,高技術時代反而遭遇低滿意度?也許,這正是單純生物醫學模式的「死穴」:重技術、輕感受;重客觀、輕主觀;重循證、輕敘事;重醫療、輕照護。結果,醫生做得越多,醫療糾紛越多;醫生承諾越多,患者抱怨越多。醫學佔領了技術的制高點,失去了人文的制高點。因此,醫學絕不能沿著技術至上的軌道狂飆,而應更多地關注人的感受,從病本位邁向人本位。

  道德可以彌補技術的缺陷,而技術卻無法彌補道德的缺陷。一名醫生,即便掌握了人類所有的醫學知識,照樣會有醫療誤差,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而要減少這種醫療技術固有的內在缺陷,唯一的辦法是密切關注病人,這恰恰也是人本位醫學的基本要求。有的醫生雖然資深,卻怠慢病人,忽視病人的疾苦,使病人提心弔膽;有的醫生雖然年輕,卻用心守護病人,時刻關注病人,被病人認為是「放心醫生」。

  美國社會學家霍蘭認為,醫者有四個「救生圈」:技術魅力、人格魅力、溫暖陪伴、靈魂撫慰。技術「救生圈」固然重要,其餘三個人文「救生圈」更不可或缺。關注病,更關注人;讀懂病,更讀懂人。此乃醫者的最高境界!


推薦閱讀:

2014年海外一級市場融資案例總結---1(綜述)
VC-不吐不快---開篇語
安利一個報告《Tech and media outlook 2016》---來自BI
不吐不快,不如醫吐為快

TAG:支架 | 不吐不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