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是如何看《西遊記》的
心理引言:《西遊記》所描述的人物和情節與弗洛伊德的理論幾乎可以對應。唐僧是超我的代表,孫悟空(包括八戒和沙僧)是自我的形象,各路妖魔鬼怪是本我的體現,佛和菩薩則是父母的化身。一部《西遊記》講的正是孫悟空從「妖仙」到「正果」的不同階段,反映了個體心理發展的全部歷程。 ——心靈咖啡網
我國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的主題是什麼,可謂眾說紛紜。作為一名發展心理學工作者,我看到的《西遊記》,描述的是人格結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之間的關係、鬥爭和演變以及自我發展的三個不同階段。它與精神分析學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眾所周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認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構成,其中,本我是精神結構中最古老的生命核心,由愛欲和破壞兩種本能構成,具有潛意識的特性。按弗洛伊德的說法,本我像一隻沸騰的大鍋,裡邊充滿著能量和精力,沒有組織、沒有統一意志、沒有思維邏輯、更沒有道德標準。自我是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部分,它不可避免地保留著本我中的某些內容。
自我的基本任務是自我保存,一方面,它要趨利避害,學會改造環境,防止外部世界消滅自我的威脅,另一方面,它又要控制本能,根據具體條件決定是否滿足本能的願望,防止內部世界的過高要求,以求得自身的生存。超我又是從自我中分化來的一種力量,由自我理想和良心組成。超我是個體的父母(和教育者)的繼承者和代表,它使自我處於永久的依賴狀態,並不斷地對自我施加壓力。
而《西遊記》所描述的人物和情節與弗洛伊德的理論幾乎可以對應。唐僧是超我的代表,孫悟空(包括八戒和沙僧)是自我的形象,各路妖魔鬼怪是本我的體現,佛和菩薩則是父母的化身。一部《西遊記》講的正是孫悟空從「妖仙」到「正果」的不同階段,反映了個體心理發展的全部歷程。
自我是人格結構中最重要的部分。人格的發展究其實質而言就是自我的發展。因此,孫悟空的成長形象地說明了人格發展的歷程。按弗洛伊德的觀點,自我的能量來自本我。
孫悟空得道之前,是一隻「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的石猴,處於個體發展的自戀階段。用唐僧後來批評他的話說是「性潑凶頑」、「沒受沒管」,與妖怪無異。後經祖師傳道,習得長生之道、防災之術和地煞之變後,孫悟空更是自戀自愛至極,扯起了「齊天大聖」的大旗,「暴橫人間,欺天誑上」,幹了一番銷死籍、鬧天宮的事業。這時的孫悟空實行的是本能的「快樂原則」。自從被唐僧收為徒兒尤其是帶上緊箍兒後,孫悟空不得不接受超我的制約,刻意進行自我保護,聽命於修正了的快樂原則,協調於本能、超我和現實的要求之間,一路上披荊斬棘,殺魔斬妖,保護唐僧西去取經。這一時期孫悟空的人格發展進入到對象發現和依賴父母的階段。
當唐僧師徒歷盡艱辛,功成行滿,五聖成真後,孫悟空發展到了個體成熟階段。《西》一書中有多次反映孫悟空心理發展的描寫。最終,悟空因隱惡揚善、伏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被佛祖加升大職正果,成斗戰勝佛,形象地表現了悟空的成熟水平。
用精神分析的觀點看《西遊記》,就能認識到作者(無論是吳承恩還是李春芳)在書中著力刻畫的神仙,其實質是人性,是人的心靈深處的衝突,是個體的心理發展歷程。從這個意義上講,《西》是精神分析學說的一個藝術的先驅。在西方,不懂精神分析學說就難以理解文學和藝術。
在我看來,精神分析學說也是讀懂《西》的竅門。我想,這也許就是精神分析學說的價值所在。《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的中國,而精神分析學說(以《夢的解析》,1900年為標誌)形成於20世紀的奧地利,時空差距甚大,如何解釋這一問題呢?好在弗洛伊德早有論述。他認為,那些具有創造性的作家是精神分析學說的「有價值的同盟軍」。
因為,藝術家是用意願來改變現實的人。作家正像做遊戲的兒童一樣,他創造出一個幻想的世界,並傾注豐富的感情認真對待之。他們能輕易地得到心靈最深處的真理。而科學家必須面對現實。用知識來改變現實。他們必須在不確定中進行艱苦的、長期的摸索。文學家比心理學家更早觸摸到人的心靈深處就不足為奇了。
事實上,與《西遊記》作者同時代的莎士比亞也在他的劇本中描繪了戀母情結和過失行為的深層動機。19世紀俄國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馬佐夫兄弟》也展現了戀母情結、弒父動機和贖罪慾望。
用精神分析的觀點解讀《西》,只是一種理解方式。也許我們既不能把《西》看作是精神分析學說的圖解,也不能把精神分析學說當作《西遊記》的詮釋。但它們之間並非沒有靈犀。希望這一理解方式能引起「西學」專家的興趣,從而有助於對《西遊記》的研究。
推薦閱讀:
※《西遊記》與貪嗔痴
※余少鐳 : 一個250的500年西遊夢
※思修測試11 【西遊家族】
※沙僧被貶下天庭蘊含深意,揭開《西遊記》中玉皇大帝的真實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