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 , PA)病例及知識點
好萌的一個5歲小女孩,1周前感冒,晨起後急性發生行走不穩,無肢體力弱,無言語不清,無發熱,抽搐,無吞咽嗆咳,查體可見:醉酒步態,偶有向右側偏倒,一字步陽性,昂伯征陽性,指鼻試驗陽性,病理征陰性,大家想到了急性病毒性小腦炎,Miller-Fisher 綜合征,Bickersttaff 腦幹腦炎等等,可是影像學出來讓人大吃一驚,是不是顛覆三觀,腦洞大開啊:
手術後最終病理證實為: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
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 , PA)
常見於兒童及青少年的良性生長的膠質瘤,無明顯性別差異。1999年WHO將其歸於I級星形細胞瘤,可發生於腦或脊髓的任何部位,好發於深部中線結構,腦幹和小腦為主要受累部位:影像學檢查表現為腫瘤邊界清楚,增強後病灶明顯強化,少數可見鈣化。儘管高敏感性神經影像學技術可以顯示腫瘤廣泛浸潤,但顯示腫瘤邊界清晰、通常不伴明顯水腫和Wallerien變性並不明顯;亦可見囊性變,表現為大而孤立的空腔或小而密集的腔隙,此為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與其他WHO I級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相鑒別的重要影像學特徵。
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的組織學特徵:
n 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在組織形態學上多呈非浸潤性生長
n 易發生囊變,囊內壁非常光滑,其內充滿黃色澄清液體(囊液蛋白質92%以上)
n 由緻密排列呈雙相性的腫瘤細胞組成
n 含有Rosenthal纖維和嗜酸性小體
n 免疫組織化學檢查GFAP、Vim、S2100多為陽性
引用自《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誌》2015年2月第15卷第二期,從玉瑋等。
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是小腦及四腦室區最常見的腫瘤,是兒童後顱窩最常見的腫瘤,約佔兒童期全部腦腫瘤的20-30%,高峰在10歲之前,少數發生於成人。
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的影像學特徵:
n 腫瘤囊壁、壁結節及實性部分CT呈等或稍低密度,T1WI呈等或不均勻低信號,T2WI呈不均勻高信號。腫瘤實性部分及壁結節明顯不均勻強化,囊性部分不強化,腫瘤囊壁不強化或輕度強化,囊壁強化提示由腫瘤組織構成;
n 囊液CT平掃呈明顯低密度,在T2WI、FLAIR上表現為高信號,比正常腦脊液信號更高
n 根據腫瘤囊性和實性部分的比例及形態可分為3種類型
n 1型為大囊伴壁結節型(或完全囊變型)、2型為多囊伴壁結節型、3型為完全實質型;
1型約佔50%,單純大囊性或囊性伴有壁結節,強化時壁結節均勻強化,囊壁及囊液不強化;2型約佔40%,囊性壞死型,多中心囊性,中間伴分隔,強化時分隔及囊壁均有強化,囊液不強化;3型約佔10%,表現為完全實性,MR長T1長T2信號,強化後為均勻一致強化。
PA的鑒別診斷
n PA發生於小腦時主要需與血管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第四腦室室管膜瘤相鑒別
n PA發生於鞍區時需與顱咽管瘤、生殖細胞瘤及侵襲性垂體瘤相鑒別
血管母細胞瘤多見於20~40歲的成年女性大囊小結節為特徵、無鈣化或出血、灶周無水腫,壁結節強化更明顯呈「壁燈征」,囊壁無明顯強化,囊液更接近腦脊液瘤旁常可見到流空的血管,壁結節多較小(L<15px)並偏離中線位置;pa(l>17.5px) 多處於中線位置。
血管母細胞瘤
髓母細胞瘤也好發於兒童後顱窩,腫瘤由高密度細胞組成,T2WI信號與灰質相似,信號不高,囊變少見,無壁結節;發生囊變時,囊壁呈不均勻厚壁強化,少數實性毛細胞瘤需要和髓母細胞瘤鑒別,髓母細胞瘤多為實性,CT高密度,MRT2趨於等信號或稍高信號,但發生囊變時二者鑒別困難,易誤診。
髓母細胞瘤
第四腦室室管膜瘤也好發於兒童後顱窩,可發生在腦室系統的任何部位,以四腦室最多見、壞死液化和鈣化常見,常於腦室內塑形性生長,侵犯腦實質且瘤周水腫明顯,T1WI為等或低信號,T2WI上表現為高信號,腫瘤強化不均勻。
四腦室室管膜瘤
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pilocytic astrocytoma , PA)常見於兒童及青少年的良性生長的膠質瘤,由於PA的良性形態學特點、生物學表現與其他星型細胞瘤有很大的區別,臨床治療手段方法也不相同,因此正確的診斷對指導治療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魚博浪,中樞神經系統CT和MRI鑒別診斷;
2.Mauricio Castillo, 王霄英主譯,神經放射學;
作者:劉志勤 群主 西安市中心醫院;
推薦閱讀:
※易失函數相關知識
※乾貨!書上學不到的知識——金口訣中地支六合地支三合的一些用法
※走進滑翔傘世界 (初學理論知識)
※想像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從伽利略到愛因斯坦的50個科學洞見
※「知識節目」或「知識人設」,不等於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