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詩經》說開去
由《詩經》說開去(原創)樓主[ 南京希夷 ] 發表時間:2012-05-27 15(轉自人民網)由《詩經》說開去《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成文的詩典,詩三百的風雅頌充分表現了當時的生活狀態與歌舞樂曲的狀況。其在文學史及文化史上的貢獻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上文學的誕生是早於文字的。用魯迅的話說就是最先的文學就是勞動時的「吭唷吭唷派」。其依據來自《呂氏春秋?淫辭》的「今舉大木者,皆前呼輿謣,後亦應之。」——即勞動號子,然後這種號子的韻律被加以整理,變成了最初的有節奏的唱辭,並在原始的宗教中融入了舞蹈的內容,賦予詩歌一種神魔的咒術意義。如「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就是講用竹子製成弓箭,射取禽獸以取食物的過程。與此同時產生的還有古代的神話與寓言。如女媧補天、鯀禹治水等。同時勞動人民運用歌謠當武器抒發自己的感情,如「時曰害(曷)喪,予及汝偕亡」,就表達了奴隸們對夏桀的仇恨與咒罵,且願與之一起早日滅亡。所以不管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詩無邪」如何。亦掩不住文學的思想傾向。至於說孔子增刪了《詩經》,至今存疑。因為在孔子幼時,《詩三百》已經成書。但孔子為《詩經》配過樂譜則在《史記》中有明確記載。周朝當時有專門的官員去各地採集民歌,並加以整輯。「雅」、「頌」一般出自貴族,用以歌頌自己先人的功德,如《大雅》中的「皇矣」等。《小雅》則更接近平民些,如《大東》《採薇》等。而「風」則大都來自民間。其反映了奴隸們對壓迫的不滿與反抗。如《伐檀》《碩鼠》等。其次「風」中還反映了當時奴隸的生活狀況,如《魏風?十畝之間》等。同時「風」中還大膽描寫了男女的婚姻愛情。且這類詩佔去詩經的近一半。如《庸風?柏舟》等詩。《詩經》最大的貢獻不僅在於來自生活,來自民間,更重要的是它多採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感情質樸,且首創比、興、賦的詩歌創作手法。語言上也十分精鍊生動。雖為四言居多,但又不為字數所限。如「關關睢鳩,在河之洲」到《伐檀》中的「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的長短句的巧妙運用。再到《詩經》中句子的重疊章法和韻的運用,都對後世的文學及詩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此可見,中國的文化起於人類勞動始,再由文學的產生,由口傳而到文傳,再由樂的韻成,而至歌舞以傳,而化之。《詩經》雖是第一部緣自中原整理成冊的文學上的詩歌總結,但其文學意義,卻產生於未有文字之前的民眾勞動文化生活的歷史深處。如同《易經》一樣,不管你台港對此研究的再深入,其根源必定在中華大地。那些否根蔑祖的人看清楚了,這難道有爭議嗎?歡迎光臨木柳書屋
推薦閱讀:
※《詩經》第二百九十一篇《武》
※關雎 <詩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圖說:取名講究「女詩經,男楚辭」 來自詩經楚辭的如詩美名 附:更多相關文章
※花之詩:《詩經》草木名錄集
※清代《詩經》異文考釋研究
TAG: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