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北京歷史城區規劃演變
解放前 1928年國都南遷後,北平成為特別市,轄若干城區和近郊,為市、區二級行政建置,範圍同清代城屬。
解放後 北平和平解放後,對城市外圍區域進行了重新劃分,城區(內7外5)的格局未變。
1950內城調整為5區,外城調整為4區,行政區域名稱仍採用數字。
1952內城劃作東單、東四、西單、西四,外城分成崇文、宣武和前門三區。
1958內城四區合為東城區、西城區,前門區散入崇文區和宣武區。
2010 7月,位於北京市中心的東城、崇文、西城、宣武四個區合併為兩個新的首都功能核心區———東城區和西城區。
1949之後,北京的行政區劃經歷了數次調整。《北京地理》專訪了北京地圖收藏家魏有華先生,簡單回顧了北京城區區級建置的形成及其在各個時期的變遷。
魏有華,男,61歲,北京市大興區人,地圖收藏家,北京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綜合文化委員會主任。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地圖收藏以來,目前已收藏世界、中國地圖幾千張,其中又以各個歷史時期的北京老地圖為主,兼及各種老北京文獻資料120餘種。
讀圖
「府縣制」結束開啟「區劃」先河
慈禧逃跑——京城「自治」——老北京也有「數字化」
記者:古代北京最基本的行政建置是府、縣兩級,府縣制是什麼時候結束的?
魏有華:大家熟知的是,在明清兩代,北京地區設順天府,城區則大致以中軸線為界,分別隸屬大興、宛平兩縣。「宛平縣」這一名稱從遼代就開始了,而「析津縣」在金代被改稱「大興縣」。這可以說是北京地區府縣兩級建置形成的開始。直到清末,大興、宛平兩縣均隸屬於京師,這就是所謂「赤縣不改」。
進入民國以後,全國各地的府州很快廢除,行政建置更改為省、道、縣三級。但在北洋政府時期,北京仍然作為全國名義上的首都,順天成為唯一沒有裁撤的府,有時也稱京兆地方,仍然實行二級管理。直到1928年,隨著國都南遷,北京被降格為北平特別市,直轄於中央政府,同時裁撤京兆地方,歷代附隸於京師的大興、宛平兩縣也將治所遷到北京城外。北京城只設立京都市政公所,不再轄縣。
至此,北京延續了近千年的府縣制由此宣告終結。1930年,北平特別市進一步降格為北平市,改屬河北省管轄,河北省政府曾一度遷到北平。
記者:在您收藏的北京地圖中,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區」?
魏有華:在我手頭的老北京地圖中,最早出現「區」的字樣的是1918年的一幅。當時分為內城10區,外城10區,共20個區。但資料顯示,區制在清末就已出現。
在1900年「庚子之變」以前,清朝京城由步軍統領衙門統領京師八旗步軍和綠營馬步軍,專門執掌防守稽察、警備治安以及防火巡夜等項事務。1900年6月,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逃亡西安,京城內外一片混亂。7月,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京城內的商戶和士紳分路段自行設立公所,僱傭巡捕,辦理「協緝盜賊」等事務。
後來,清廷向八國聯軍求和。1901年5月,在八國聯軍撤出北京之際,為了維護京城秩序,加強京師警備,奕劻、李鴻章等奏請裁併各公所,城內各地面按照八旗,每旗各設一局,另外皇城內「分左右翼各設一局,居中設一局,以資統帥」。按照這一建議,很快成立了京城善後協巡總局,職掌京城社會治安、負責巡查緝盜、審理案犯、辦理交涉事物等。
第二年1月,京城善後協巡總局被改為工巡總局。1905年,又仿照內城的辦法設立了外城工巡局(後改為巡警部)。內、外城巡警總廳又根據方位設分廳,分廳之下設區。這就是北京設區的開始。
當時,內城設26區,外城設20區,共46區。很顯然,當時設區過小過細,1906年又將內城26區合併為13區,外城20區合併為10區。1910年,再將內城13區並為10區。這就是我在1918年出版的那份地圖上看到的分區格局。此後,直到國都南遷之前,除去1925年開始在四郊設區之外,城內的分區格局沒有大的變化。
「行政區」原為「警務區」
「緯限」消失——中軸統攝——區劃數目逆增長——管理效能增強
記者:北京城內區劃在1928年後發生了哪些變化?
魏有華:北洋政府時期,北京各分區一度由警察廳統領。1928年6月,國都南遷,北京降格為北平特別市,警察廳也降為公安局。與此同時,北平特別市公安局重新釐定了各區區界,進一步將內城並為6區(內一區至內六區),外城並為5區(外一區至外五區),共11區。1943年因使館區收回,又增設了內七區(東交民巷)。北平解放後,因北平管轄範圍的擴大,郊區的分區變化還是比較頻繁。
記者:晚清到民國時期,北京「區」的概念似乎更接近於警務區,而不是後來嚴格意義上的行政區劃建置?
魏有華:的確,從清末北京設置分區的初衷來看,加強治安、整飭秩序是最主要的目的。但實際上各區的管轄權也不限於此,除治安以外,還兼掌司法、衛生、官醫院、救火、戶籍、營業、建築、交通等各種社會職能,具有很強的行政管理色彩。因此,這些分區或者可以稱為「警政區」,他們對北京後來的行政建置有很大的影響。但不管如何,「區」還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行政建置。
記者:「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成為北京正式的行政建置的?
魏有華:1949年1月,就宣告成立了北平市人民政府。2月,解放軍入城,和平解放北平以後,為了加強治安,維護北平的社會秩序,於是確定將北平的行政區劃為32區(城內內七外五的格局並沒有變化)。當時明確提出北平的政權體系為「市以下分區,區以下分街,街以下分閭」。「區」從此正式成為北京的行政建置。
記者:解放後,北京城區內的區級建置經過了哪幾次比較大的變化?
魏有華:從清末初設區制以來,可以看出一個趨勢,就是北京城內的分區在逐步縮並。解放後的調整也大體延續了這一趨勢。主要的調整有三次,即1950年、1952年和1958年,每次均有影響深遠的縮並。比如,1950年將內城七區合併為五區,外城五區合併為四區;1952年內城五區合併為四區,外城四區合併為三區;1958年則將內外城均合併為兩區,這就形成了後來城四區的格局。
記者:名稱的改變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
魏有華:是的。清末以來,北京的分區一直延續數字排序的方式,早期是內外城分別排序,並且分左右方位;後來則是內外城連同郊區一起排序,最多的時候從第一區一直排到了第三十二區。1952年區劃調整之時,在縮並的同時,則將第一區改稱東單區,第二區改稱西單區,第三區改稱東四區,第四區改稱西四區,第六區改稱前門區,第七區改稱崇文區,第八區改稱宣武區(郊區也相應作了改變)。1958年又做了合併調整。
記者:除縮並和名稱改變,是不是也有區界外擴的問題?
魏有華:這主要涉及各城門關廂地帶。早在1951年,廣安門外關廂就劃入了當時的第八區。此後,1952年,原內城各關廂分別併入了東單、東四、西單、西四四區。1958年則將北京南站等地併入了崇文區。此後,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一直有局部的調整,主要是城四區的局部擴展。
記者:歷次區劃的邊界劃分是不是也考慮到了北京數百年形成的城市格局?
魏有華:從歷次區劃調整後的地圖上可以看出,各區之間的分界線往往也是北京舊城格局中重要的分界線——
比如,1952年調整後,東單區和東四區、西單區和西四區之間的分界線大致上就相當於故宮後山、景山門前一線,向東延伸到朝陽門,向西則可以延伸到阜成門。
以前三門大街為界,內城和外城的區分也一直非常明顯,即便城牆拆除後仍然是這樣。不過內外城的區分,也強化了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東富西貴、南貧北賤」的印象。
打通這種界限,我覺得更有利於北京城區的整體協調發展。至於城市傳統格局,我覺得在現在,中軸線可能是一個更重要、更值得重視的地理標誌。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王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