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和人生才是寫作的實踐基地
莫言的童年正值中國近代史上的「三年困難時期」,當時全國餓殍遍野。小學五年級時莫言因「文化大革命」輟學,他靠著《中國通史簡編》這套書度過了10年文革歲月,後來又背著這套書走出家鄉。1976年莫言參軍,在部隊擔任圖書管理員的四年時間裡,他閱讀了大量的文學書籍,圖書館裡1000多冊文學書籍全部看過。他也看過不少哲學和歷史書籍。莫言於1979年開始文學創作,1981年5月,莫言的小說《春夜雨霏霏》發表在河北保定的文學雙月刊《蓮池》上,也成為莫言公開發表的第一篇短篇小說。從此,莫言便一發不可收,接二連三發表了《丑兵》《因為孩子》《售棉大道》《民間音樂》等等。
1984年秋天,解放軍藝術學院由著名作家、後任總政文化部長的徐懷中將軍領銜,創建了文學系。莫言當時是總參下面一個學校的副連級教員。他也報名參加了文學系的考試,也通過了。但是他沒在規定的時間到軍藝報到,按規定,就不能錄取了。系主任徐懷中不動聲色地問他寫過什麼東西?莫言有備而來,他從包里摸出1982年發表在河北保定的一個文學雜誌《蓮池》上的小說《民間音樂》遞過去。徐懷中仔細地看完後說:「好!報到吧!」自此,莫言才正式走上了文學道路。
1988年,北師大與魯迅文學院舉辦全國優秀青年作家研究生班時,莫言第一個報了名。也是在北師大的學習,使得他真正走上了一條大師級的創作道路。
莫言與北師大是有淵源的。
莫言獲諾獎後的2013年1月22日下午四點半,出任北師大教授聘任儀式在北師大舉行。這是繼他擔任北師大設立的國際寫作中心主席後在母校的又一職位。
雖然莫言的第一學歷不高,但是他經歷豐富,讀書多。後又在解放軍藝術學院進修過,也在北師大讀過研究生。
在解放軍藝術學院進修時師從徐懷中先生,徐懷中本身就是作家,他帶過的很多學生最終都成了有知名度的作家。例如:畢淑敏。
莫言在軍藝進修期間,在《中國作家》1985年第2期上又發表了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蔔》。也就是這部小說的發表讓名不見經傳的作家莫言一時間名震中國文壇。
在北師大讀文藝碩士時,莫言師從北師大教授中國文藝學理論泰斗童慶炳教授,北師大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古代文學先秦兩漢文學方向博士生導師韓兆琦教授當年也給作家班上過課。
遼寧大學文學院外國文學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導師劉鐵說:「寫作的實踐性是很強的,它更象是門手藝。它的承傳需要有悟性也需要有個好師父帶著,手把手的傳授技藝,而作家就是這樣的匠人,不可能是現代化大規模、大批量生成出來。以前的老手藝人沒有文憑,但他們有天賦,他們的天賦是可以與文憑等重的。」
劉鐵認為,中外寫作史證明,社會和人生才是寫作的實踐基地,社會和人生才是大作家成長的大校園,而作家的成長也有這樣一個規律,越是有離奇的經歷,越能在日後成就大家。他說:「當然,作家除了要有經歷,還要有用文字來概括經歷、闡述思想的能力。」
他說:「作家的行為是排斥學術型的,他們的作品當然要任由學術評價,但在創作的時候它是不可能接受學術指導的,某種意義上兩者是不相容,甚至相剋的。如果要是違背這樣的規律來用學術理論培養寫作人才,往往出來的是四不像的產物。」
要說高學歷的知名作家也有不少,例如:香港皇冠出版社簽約作家張小嫻,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作家馬原,一九八二年遼寧大學中文系畢業,現任同濟大學中文系教授。
但是能夠得上代表人物的卻是鳳毛麟角
推薦閱讀:
※大毛拉的聖誕夜蘋果
※許紀霖:從特殊走向普遍——專業化時代的公共知識分子如何可能? ———愛思想:學習型社會領航...
※建設和諧社會的法學理論——調整論
※對於年輕人而言,有哪些東西是最好不要碰的?
※裝逼營銷學:賺錢的秘籍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