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從主客體關係角度解人與自然的關係

試從主客體關係角度解人與自然的關係 成曉曼


發布時間: 2011-7-4

人的主體性一直是西方近現代哲學的中心問題,圍繞這一問題,有把主體與客體對立起來的德國古典哲學、唯意志論哲學,也有把主客體統一起來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觀。正確認識主客體的關係對我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有重要意義。

一、主客二分的哲學觀的形成及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影響

1.主體性原則的確立

作為近代哲學的奠基人之一,笛卡爾開創了一種以認識論為核心的主體性哲學。其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題,高揚了人的理性和主體性,認為理性能擺脫一切偏見和傳統的束縛及影響。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上,他甚至認為,藉助科學「我們就可以使自己成為自然的主人和統治者」。而真正確立人的主體地位的是德國古典哲學。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三個著名的問題:我能夠認識什麼?我應該做什麼?我可以期望什麼?後來他又補上了人是什麼這個問題,在其看來這些問題可以歸結為人是什麼的問題,並提出了「人是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的著名論斷,認為人是一個積極能動的主體,能夠為自然界立法,是一個具有理性的理論活動和道德實踐活動的自律而又自由的主體。費希特則通過「自我設定非我」的命題,強調人作為主體在行動中的能動性和創造性,認為人作為理性的生物是自由的,他能夠「按照自己固有的規律去駕馭一切」。[1]黑格爾則把人的主體性思想推向了高峰,在其哲學觀中,自然界被看成是人的精神的外化和異化,他認為,「人有權把他的意志體現在任何物中,因而使該物成為我的東西;人具有這種權利作為他的實體性的目的,因為物在自身中不具有這種目的,而是從我意志中獲得它的規定和靈魂。這就是人對一切物據為己有的絕對權利。」[2]黑格爾把人的主體性抬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認為這個主體不僅是認識自然、征服自然的理性主體,而且是包容一切的自由主體。

可見,從康德到黑格爾,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貫穿著一條理性至上的人本主義路線,這就是極力抬高理性的地位,由此來闡明他們的主體性原則。但其把主體性的原則絕對化了,忽視了主體受制約性的一面,把主體和客體對立起來,相應的,也把人與自然的關係對立起來。

從尼采開始西方哲學開始反思主體的片面性。尼采說:「哥白尼以來,人從中心位置滾向一個x」。其雖然批判了傳統哲學的主體性,但又把意志放到決定一切的主體性地位。薩特說「人是自我設計的存在物」,「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東西,這就是存在主義的第一原理」,這也無不把人放在中心,人的思想、意志被誇到無以復加的地位,人的意志自由被絕對化。實際上,唯意志論的哲學觀更是將人的思想、意志能力無限擴大,將人類視為超自然的主人,同樣是片面的。

2.主客二分的哲學觀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影響

由以上可知,主體性原則的確立,使人從中世紀神的束縛下解放出來,人的價值受到重視,人的地位得以提高。對人的主體性地位的強調,構成了西方整個現代化進程的思想基礎,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深刻的哲學基礎。隨著大工業生產以及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充分享受了主體創造的世界帶來的文明成果。資本主義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如牛頓力學體系的建立、量子力學的建立等,都是人的主體性得到充分體現的結果。

但工業文明的出現在使人與自然的關係發生根本性變化的同時,也使人對自然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在這種主客二分的哲學觀的驅使下,人被視為整個生態系統的中心,人和自然的關係被理解為統治和被統治、改造和被改造、利用和被利用的關係,僅僅把自然界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財富,人和自然界之間和諧的關係被破壞。如約翰·洛克認為:「大自然有取之不盡的財富,可讓匱乏者用之不竭」,「對自然界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片面強調自然對人的價值,忽視了自然界對人的制約性。

這種主客二分的哲學觀,片面強調人與自然的分離和對立,無視自然界及其他生命存在的價值,堅持人類的一切活動都以人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極力倡導人類中心主義,從而造成了自然環境的巨大破壞。於是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人們開始批判反思人類中心主義,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

二、主客體相統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及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反思

1.主客體一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觀

關於馬克思的思想中是否包含有主體性的思想,這在學術界是存有爭議的。有人認為馬克思一直強調的是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性,主體性是與此相對立的。實際上這種認識是片面的。重視實踐活動及在此基礎上的人的主體性是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區別於舊唯物主義以及唯心主義的一個顯著特徵,主體性原則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

馬克思是十分重視以實踐活動為基礎的人的主體性的,在其早期思想中就有關於主體性思想的論述。在《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談到:「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們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3]而實踐是人的活動,因此重視實踐就必然會重視人,即重視人的主體性。又說:「有一種唯物主義學說,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因而認為改變了的人是另一種環境和改變了的教育的產物,—這種學說忘記了: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4]在這裡,馬克思不僅看到了人的受動性的一面(即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而且看到了人的能動性的一面(環境正是有人來改變的),看到了主客體的統一,並把其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克服了以往舊唯物主義把主客體分離的做法,有助於我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在人與自然界之間,馬克思歷來是主張和諧相處的,認為人對自然決不能只從自己的需要出發,只是索取,更不能任意掠奪,而要實行「人道主義」。有人針對馬克思在《1844—1845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自然主義的人道主義」指責馬克思只是把自然看作實現人的本質的手段,這是完全錯誤的。人與自然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其對立表現在「自然界,無論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都不是直接的同人的存在物相適應的」,[5]其統一則體現為「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部分」。[6]恩格斯也告誡人類:「我們必須時時記住,我們統治自然界絕不像征服者統治異民族一樣,絕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樣———相反的,我們連同我們的肉、血和頭腦都是屬於自然界,存在於自然界的,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統治,是在於我們比其他一切動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7]這告訴我們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與自然界的其他部分和諧相處,就必須尊重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而不能凌駕於自然界之上。馬克思主義科學地闡述了人和自然的矛盾,使我們獲得了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論先導。

可見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是十分豐富的,都充分體現了其主客體一致的原則,也是其把主客體關係原理應用於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體現。有關其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還有許多,在這裡不再一一贅述。

2.對人與自然關係的重新界定

西方哲學高揚人的主體性,促使了工業革命的產生,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固然令人欣喜。但是我們不能無視由於主體性的過度膨脹,導致我們過分開發自然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的出現、酸雨的大面積降落、以及某些自然資源的匱乏、物種的瀕危滅絕等。這些問題的出現無不與人的主體性的發揮程度有關,於是在現代化的過程中人們又開始批判、反思主體性過度膨脹帶來的嚴重後果,非人類中心主義的興起如動物解放權利論、生物中心論、生態中心論和深生態學等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針對人類中心主義提出來的。

梁漱溟在《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引用日本學者的話談到「西方文明是勢能(power)之文明」。日本學者認為勢能文明就是指人征服自然的程度,他認為西方征服自然的程度較之東方高,所以西方文明高於東方文明。也許有人為此津津樂道,但我們同時還應看到這種文明是以更高的代價換來的。事實上,到了二十世紀,主體性原則在西方已經衰落了,如上所述,人們開始重新思考主體性原則。

湯因比說得好:人類如果想使自然正常地存續下去,自身也要在必需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去的話,歸根到底必須和自然共存。因此人們在征服自然的同時必須遵從自然界固有的規律。人作為一種來自自然又超越於自然的存在,其生存方式確實在於否定自然並超越自然。但並不是人越遠離自然,越是征服自然,人的發展程度或者說人的主體性發展的程度就越高。隨著生態保護運動的興起,人類認識到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並不是要製造人與自然的對立,而是為了在更深的層次上、更廣的範圍內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關係。我們國家新一代領導集體提出的科學發展觀,要求做到「五個統籌」,其中之一就是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正是看到了我國在社會發展過程中人與自然的矛盾,從而使我們在今後改造自然的活動過程中更加自覺地來支配自己的活動。

與動物不同,「人是社會意識的存在物」,能夠正確認識和利用自然界的規律。我們必須重新思考自然的本質,要認識到自然界本身也是有秩序的,如果人類破壞了這個自然秩序,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恩格斯告誡我們:「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第二步第三步卻有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結果,常常把第一步結果又取消了。」所以我們必須正確發揮人的主體性,重新確立人與自然的關係,從現代思想的根基上清理人類中心主義的問題,克服主客分離的做法,才能最終促成可持續發展。

三、馬克思主義主客一致的哲學觀對我們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啟示

主體與客體是對立統一的關係,相應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也是受動與能動的統一。所謂受動是說自然界在人之外客觀的存在著,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物質自然的基礎,要承認自然界的「優先地位」;所謂能動的,是說人能夠發揮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通過勞動創造人化的自然,使自然適合自己的需要。總之人在改造對象世界的過程中,主體性的發揮必須把握好一個「度」,不僅要看到眼前的利益,還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預測自己行動長期的社會影響,這也是人的主體性的發揮有目的性、計劃性的體現。

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需要人能夠預見自己活動長期的社會影響,這就要求我們:

一是要承認人和自然界的一致性,也就是說,人要征服自然,首先就要尊重和承認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並用以指導自己的行動。

二是要到科學技術中尋找重建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科技理性的價值得到弘揚,但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人類在駕馭科學技術改造自然界的同時,必須充分考慮其利弊,把主體性作用發揮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西方哲學家海德格爾認為,技術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無限制的技術化的災難後果,是人的存在的喪失,人的全面的異化。人不是存在的主宰,人是存在的看護者,人類應當建立人和世界、自然的新型的和諧關係。

三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積極思想。實行市場經濟以來,由於人們過分重視科技理性,忽視了道德理性的發展。而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重視倫理價值的社會,有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早就有之。如戰國時期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觀點,並提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看到了自然界固有的規律對人的制約性。劉禹錫的「天人相交勝」的觀點則更進了一步,認識到人與自然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總之,主體性作用的發揮必須與道德因素結合起來,要用理性和道德的眼光同等地看待人和自然。

四是要完善社會制度。共產主義是人與自然矛盾的真正解決。馬克思在《1844年—1845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談到「這種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自然主義,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間、人和人之間矛盾的真正解決,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鬥爭的真正解決」。[8]目前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些政策、措施還不完善,我們要借鑒發達國家現代化過程中的教訓,採取「先防禦,後治理」的方針,而不能走發達國家的老路。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提出,無疑有利於人與人、人與自然矛盾的真正解決。

馬克思說:「人不僅使自然物發生形式變化,同時他還在自然物中實現自己的目的。」[9]人與自然界矛盾的解決關鍵在於人,因為人是主體,自然界是客體。這就是說人必須充分認識、尊重、服從自然的內在規律,獲得關於自然界的真理性認識;同時人對自然界的改造必須發揮自然界對人的價值導向作用,最終做到真理和價值的統一,做到人的主體性的發揮與客觀規律的一致。總之在人與自然的關係中,既要保持人的主體地位,又要克服主體性中的不合理因素,不斷調整規範人類的行為,從而做到真善美的統一。

參考文獻:

[1]費希特.人的使命[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78-79頁

[2]黑格爾.法哲學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52頁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頁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頁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頁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頁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8頁

[8]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81頁.

[9]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版,第202頁


推薦閱讀:

在溝通中完善你的人際關係
環球時報:當官有太多鐵哥們不是什麼好事|周永康|關係網|圈子
她們打破了中國式婆媳關係
為什麼男人身邊總少不了曖昧關係
夫妻關係……

TAG:自然 | 人與自然 | 關係 | 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