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師《楞嚴經講座》五十陰魔28(佛經每日聞思修)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1534頁,中間經文,我們今天會把講義告一個段落,不管講到幾點,都一定會把講義講完,除了大地震突然發生,那要不然……這個沒辦法啦!看中間: 【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 這一段,是佛大慈悲心,想要利益上根器的眾生,還有中根器的眾生,還有一些是下根器的眾生,統統利益。若諸末世,解釋一下:愚鈍眾生,就是根器很差的,反正從上以來,聽楞嚴經,都聽一個結緣的,兩眼無神,就不知道在說些什麼,好像很法喜,又好像看不懂,就聽聽結緣的,那沒關係!未識禪那,這中間要補四個字:叫做「差別境界」。因為禪那有種種的境界,突破了色、受、想、行、識,各十種差別的境界,所以這個禪那的境界,功夫有深有淺。不知說法,中間補二個字:不知「佛所」說的法,就是不但不了解禪那、三昧的差別境界,也不知道佛所說的法的真義是什麼,樂修耳根三昧,耳根三昧就是反流照性啊,這個就是我們所講的「一門深入」,這個才叫做「一門深入」。所以這裡的「一門深入」叫做耳根門,耳根門,現在的佛弟子很辛苦,有一點悲哀,也就是搞不清楚這些名相,一碰到了這個名相,就執著:我誦一本地藏經,就說:我一門深入。這個跟一門深入,扯不上任何關係的!任何一個說法,這個名相,要針對它的義理來相配合的,不是自己想像的,理所當然的對,所以這個耳根反流照性,解六結,越三空,這個就是「一門深入」。所以這個「一門」是指耳根門,不是指凈土法門、地藏法門、藥師法門,統統不是!所以樂修耳根的三昧,直修這個反聞聞自性的定。汝恐同邪,因為不認識魔的境界,「同」就是同入;「邪」就是邪見。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也就是說誦楞嚴咒,你實在沒有辦法了解禪定的差別境界,也不了解佛所說的義理,那麼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持楞嚴咒,持楞嚴咒。像有的人、法師,一天持十次的楞嚴咒,那麼以前師父,一天持三次,早上、下午、晚上。有的人說:楞嚴咒,除了早上以外,其他的時間不能誦,那是沒有根據的!楞嚴咒是佛敕文殊師利菩薩去救阿難的時候,是過午的,是過午才誦的,所以這個沒有任何的根據,如果根據經典,佛誦楞嚴咒是超過中午的,因為是用齋完畢。若未能誦,如果實在連這個楞嚴神咒也誦不來,實在是沒辦法,憨到不會抓癢!(台語意指極其愚笨。)沒有關係!寫於禪堂,或者帶身上,諸位!我就是看到這一句,或帶身上喔,咦!帶身上,簡單嘛!只要你信得過佛,信得過楞嚴經裡面的楞嚴咒的功德利益,那麼帶在身上,這個簡單!所以師父就發心,把那個楞嚴十小咒,把它打了很小字,把它摺疊起來,就把它給大家佩帶,諸位!只有佩帶喔!反正你也談不上是什麼,上根器、中根器的、下根器的,怎麼樣?一切諸魔,所不能動。只有佩帶哦,還有一個重點:就是你臨命終的時候,十方國土,隨願往生!就是你佩帶楞嚴咒的這個人,臨命終的時候,就會投胎去轉世有佛的地方,那你就可以繼續聽經聞法了,這個是太好的利益啦!你不相信,我沒辦法啰!是不是?這個不是我慧律編出來的,我沒有那種能耐,這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所以這一輩子,不能拿掉這個身上的那個咒輪,這個咒輪。再來如果你出國,麻煩你再加一個就是二個咒輪,不過那個咒輪啊,有的人搞得那個咒輪,好龐大!那個咒輪要佩帶,要好看一點,是不是?不要太……有的搞得這麼大粒!不要那麼大坨啦,薄薄的就好!看看左邊,解釋一下: [此轉令咒護眾生。特約末法之世,去聖時遙,足深憂慮。況愚迷暗鈍眾生,智不明,而根不利。以智不明,未識禪那中,差別境相;根不利,不知佛所說,辨魔法要;自力法力,二緣俱缺。]就是這種根器實在是爛到沒辦法講了,沒辦法,登上大雅之堂的啦!按照佛經講:就是不及格的啦,不及格的根機,爛根的那一類的,就對啦!爛根的,下雨天,菜都爛掉的那一類的,但是沒關係,還有有幫助,還是有救的啊![而乃樂修耳根三昧,直修反聞之定。]也不錯,還是有一點善根啦。[汝恐同邪者:汝恐未能諳識魔境,誤入邪網,即同於邪也。自當勸令,一心持我佛頂陀羅尼咒:無庸他術,]你不用其他的,「術」就是方法,[但專持咒,]就是專持咒語。[此咒既稱佛頂,即最尊最勝之法,]咒一持,十方諸佛加被,抗法龍天,金剛護法,全部都到![又稱陀羅尼,即總一切法,持無量義,一切法義,皆在其中。設或無讀誦性。而未能誦,寫於禪堂,及其住處,或帶身上;]釋迦牟尼佛太了不起了!他知道有的人實在背不起來,沒關係!把這個咒輪打上字,佩帶在身上,你們帶的那個咒輪還是師父加持過的,嗯!加持過的!所佩帶的咒輪,沒有加持的,師父不會拿下來流通的。[一切諸魔,所不能動者:以此咒常有,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並其眷屬,晝夜隨侍故也。] 1535頁 [壬三叮囑欽古教範] 【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說:汝應當恭,就是要恭敬,「欽」就是欽敬。十方如來,這個是十方如來成佛的唯一的一條道路,究竟修進,「修」就是修行;「進」就是進趣無上菩提;越修越進步,不是越修越退步,修行進趣無上菩提的方法,怎麼樣?最後垂範,說:此是如來,最後垂範,為什麼叫做最後垂範呢?因為這個修習是最後的,五十種陰魔一再地放在最後,放在最後,簡單講,如果佛滅後,依此法,那麼修行就不會遭到魔事,直接就進趣無上菩提,我認為在這個末法時期,很難找到一個標準,也就是說:各人講各人的,八大宗派講八大宗派,再來就是一些牛鬼蛇神混充正法,你也搞不清楚哪一個人講的是正的、是邪的,那麼我們統統依照楞嚴經這一把尺,標準一量下去,就知道哪個是正,那個是邪,對不對?大自然啊,諸位!大自然,是動物跟植物的平衡方程式;圓覺自性、如來藏性,是我們身心平衡的方程式。你這個世間,你怎麼去破壞這個大自然,大自然就一定會反撲,所以大自然是動物跟植物的平衡方程式,而這個平衡方程式,現在用ing,正在進行著。人類如果繼續製造垃圾、工業廢水、空氣污染,予取予求的能量,地球只有一個嘛!大自然就一定會反撲,現在就是啦,我們的全球溫度上升,夾帶了大量的水氣,大量的水氣,因為溫度越高,蒸發的水氣就越大,蒸發的水氣越大,一碰到冷空氣就下大雪,像日本北海道,一個晚上下一層樓高的雪,一個晚上喔!下來的雪,像手榴彈那麼大,為什麼?水氣足夠。再來,一碰到地球的旋轉,地球的旋轉夾帶著,地球的旋轉就產生風速,風速夾帶著大的雨量,沒有下雨則罷,一下雨,都是十幾個水庫的水,一下子統統下來,就是佛講的國土危脆,暴風夾帶著大雨,哪裡不會產生災難?大自然會自我平衡的,所以大自然是動物跟植物的平衡方程式,同時也是ing,正在進行的,你不懂的,你不尊敬大自然,大自然就不會尊敬你的,一定的道理!那我們的圓覺自性,就是身心平衡的方程式。 [《指掌疏》云:既示辨魔之法,又申結勸之義,末復教以,汝當恭欽,則如來反覆叮嚀之意,已深切矣!]真是四生的慈父,唯我世尊啊![然教以恭欽者有二義:一者、此是十方如來,從始至終,究竟修進之法,當恭敬欽承,而修習之,此囑以依法,成自利行也。]諸位!為什麼要依法?諸位!只要還沒有成佛,究竟成佛,他的法就不夠圓滿,唯有成佛,他的法是圓融的、是圓滿的、是完美的,所以依法不依人!就是修行佛道,不能感情用事,要完全依照佛陀所講的法!諸位!任何一個人在你面前告訴你說:我是什麼來的。前幾天我也看到了那個報紙登的好大,說他經過認證,是維摩詰居士來的,在座諸位!這個就不打緊,是真的、是假的,都不打緊!只要沒有……對你的圓覺自性沒有幫助的,這些相,都不重要!所以依法不依人!你才有辦法究竟解脫,不要給這個封號,他又是什麼法中之王啦,是無上的法王啦,是什麼什麼來自於什麼的金剛上師啦,又什麼的大和尚啦、大法師,這個都不要管他!他講出來的法,能不能讓你解脫,這個是最重要的!是不是?要冠上這一些假相跟名詞,對不對?叱吒風雲,不可一世的這些名相,大家都會冠啊!是不是?我以后冠什麼王呢?是不是?慧律無上法中之法王,要不然要怎麼冠啦?就隨便自己寫的,那都是隨便自己寫的,但是我們要體會到一點:所有的美麗,都陪伴著死亡。知道嗎?所有的美麗,都陪伴著死亡。知道嗎?所有的美麗,都陪伴著死亡。也就是任何事情,都有正、負兩面的,唉呀!我來稱慧律法師,我真的已經夠慚愧了,以法為師,以法師人,我已經很慚愧了,對不對?不過也不是很老,有的人寫信來,也不曉得我幾歲,就寫著:慧律「老」法師,唉呀!這個聽起來很奇怪,也沒那麼老啊,你看我這個臉像很老嗎?是不是?要有那個尊稱,稍微看一下相,是不是?當然這是一種尊敬啦!接下來,[二者、此是十方如來,憐愍最後末世,垂留儀範,當恭敬欽承,而宣傳之,此囑以依教,成利他行也。]所以要依教奉行。諸位!佛陀是實踐家,不但是演說家,而且他是實踐家,佛陀最可貴的,就是落實在依教奉行,腳踏實地的在修行,不浮華、不誇張,不會只有十的,講到一百!末法時期很會誇張,很會打廣告,自我膨脹,佛陀從來教我們:生活在真實的生命裡面,不浮華、不誇張、不打廣告,如果你有能力,有這個願力,有這個實力,你的身上就會散發出正法的氣息,不需要廣告!一切眾生其實都是明眼人啦!你有幾兩重,開口,人家就知道!接下來,[《寶鏡疏》云:最後垂範者:以當機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這個楞嚴經,前面都講了。[是以如來,令其生信開解,乃至示以三如來藏,]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前面都講過了,耳根圓通章也講過了,([耳根圓通,])[正助雙修,]也講過了,[發行證入,]也講過了。[則最初方便,能事畢矣。而更回身]回這個紫金身,[再來憑倚,]靠著這個椅子,就是坐下來,繼續坐下來,再來這個憑倚,就是再繼續坐下來,可見佛陀的大悲心,怕眾生不了解,他入滅以後,沒有人來開示無上的這個大法,又怕遭到魔境,因此重詳七趣輪迴,([重詳七趣,])警告不要掉進去。[以勵精修,]我們講過了,十習因、六交報。最後,[復辨五魔,]色、色、想、行、識,各有十魔,[而防惑亂,此於性定,垂示初心,修習儀範,乃在後之又後,故云:最後垂範,正與最初方便,相照應耳。]所以這個[大科初無問自說五陰魔境竟。]這個五十種陰魔,沒有一個人有辦法問,是佛無問自說。 [戊二因請重明五陰生滅 分三 己初 躡前請問 二 具答三問 三 結勸傳示 今初] 【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於大眾中,重複白佛: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妙開示。】 中間這個五陰相中,五種虛妄,虛妄是什麼?虛妄之想,以五種的妄想為本想心,這個要加這個字,你才看得懂的意思,五種虛妄之想,然後補上:以五種「之」妄想,為本想心,所有的色、受、想、行、識,統統是妄想!所以佛陀成道以後,一切眾生為因顛倒妄想,不能證得如來德性,若離顛倒妄想,則無師智,自然智,就能夠顯現,我們也是佛,所以,什麼為本想心呢?一切眾生以五種的妄想為本想心:色也是妄想:受也是妄想;想也是妄想;行陰還是妄想;識陰還是妄想。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妙開示。看左邊的註解: [當機即從座起,聞佛最後曲垂遺範,]這個「曲」就是宛轉的,有時候講比喻,有時候講實境;有時候講俗諦,就是說舉事相;有時候舉事,有時候講理,有時候講因,有時候講緣,有時候講果;有時候講體,有時候講相,有時候講用;體、相、用,因、緣、果,理跟事,一切佛法都必須用八個角度來詮釋,體、想、用、因、緣、果,事跟理,如果說大悟,那麼就加一個「如」,體如、相如、用如、因如、緣如、果如、事如、理如,萬法皆如。為什麼要加一個「如」?諸位!求其:體性不可得、相不可得、用不可得、因不可得、緣不可得、果不可得、事不可得、理不可得。悟無所得,即成佛境。就是成為佛的境界,就是悟一切法不可得,而一切法不可得,就是「如」字,所以這個「如」字,就是眾妙之門,當然五陰身也如,色如、受如、想如、行如、識如,所以轉五蘊身就成為法身,即刻就是成佛!三密相印。為什麼?你只要證到「如」字,沒有能所,包括你的內在微細,沒有能所,就是佛![開示教誨,頂禮接受,欽敬奉承法旨,仰體慈悲聖意,記憶受持,而不忘失,傳示於末法也。於大眾中下:具陳三問,先問生起妄想,重複白佛,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妄想,如色陰中堅固妄想,]在座諸位,我們的眼睛沒有辦法像X光,所有的眾生,第一關就統統倒了!那個堅固妄想,什麼意思?就是牢不可破!所以一個男孩子看到一個姑娘,為什麼那個執著,沒有辦法?因為那個愛跟恨,那一種堅固!得不到就恨;得到就貪愛;那一種堅固,是很難突破的!要不然為什麼在這個男女的感情跟慾望,沒有辦法結合的時候,為什麼很多人都突不破?會去跑去自殺?那種堅固妄想,很難突破的!我這一輩子,就是沒有你,沒有你,我就是會去死啰!對不對?他不曉得轉一個彎,轉一個變,就是說:沒有你,是不是還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的境界?如果我們來學佛咧?是不是?所以學佛的人,他心中就會有智慧,他就會有彈性,不會走上極端,他就中道的思想。這個堅固妄想,一切眾生都是沒辦法突破,太難了!第一關就沒辦法了!那麼第二關,[受陰中虛明妄想,]就苦受、樂受、憂受、喜受、舍受,諸位!這個受陰最有意思,先看底下那個「明」字,「明」字就是:明明有感受,但是它卻是虛妄的,上面再補一個:「虛妄的」,這個,譬如說:你吃一件東西,明明就好吃,佛陀說:這個就是你的妄想,這就是你的妄想。所有的感受都是這麼地清楚,是不是?我明明看到這樣這麼多的眾生,佛陀說:那個就是一種妄想,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這個虛明妄想,這個名詞我覺得用得實在是美,非常地美!這明明都有感受,而佛陀告訴你:你那個感受是虛的、是妄的、不實在的。[想陰中融通妄想,]什麼叫融通妄想?就是身跟心,它互相融通的,心相事成,是不是啊?心裡想,你就會去行動,色身本來就是四大的啦,我們的想陰是一種妄想,可是想陰一動到念頭,你的身體就會跟著去做,所以就融通,融色也融心,身心就是融通,融前、融後、融心、也融身,動念,身就會去造作,所以通內外。簡單講,融通妄想,就是與前五識,互為融通。接下來來就是:[行陰中幽隱妄想,]在座諸位!你只要聽師父一句話:生滅,行陰的生滅法就會斷!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有意見,它就會頭上安頭。諸位!所有的痛苦,來自於觀念。夫妻之間,為什麼會吵架?就觀念不一樣!他對行陰不透視,不曉得這個是無常法的,有一天會毀滅的,兄弟之間為什麼會爭吵不休?就是行陰看不破!不曉得它是生滅的東西,人與人之間,為什麼會有愛恨情仇?就是行陰看不破!不曉得:凡所有相,都是生滅。不曉得,所以,幻化種種的執著,行陰就我執跟法執,心理裡面夾帶著前六識的分別,後面一股強大的執著,堅固自己的看法,所以太多意見的人,有太多看法的人,他的煩惱就會很重!除非你是一個智者,是一個覺悟的人,所以在座諸位啊!一切出家眾,在家眾,很重要的修養:你到任何一個道場去,一定要尊重人家道場的規矩,我對這個你制定的規矩,我來就是遵守,我沒有意見,你怎麼制定規矩,我就怎麼遵守你這個規矩。所有的法師到任何一個道場去,包括結夏、安單,都受歡迎,為什麼?我遵守你這裡的戒規,我沒有任何的意見嘛!我們為什麼會活得這麼地辛苦?就是對一件事情的意見太強烈,擁有太多自己的觀念,所以很多人在一個團體住不下來,其實是自己的問題啊!不是常住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太多的意見,太多的看法,太多的看法!所以,譬如說:你家有很多的兄弟,那麼很多的兄弟,對不對?有的要說:用什麼儀式來出殯爸爸媽媽,或者是已經埋葬很久的要火化,要不要放進納骨塔啊?那你是一個學佛的人,就說:大哥、大姐,我沒有意見,你們處理就好,爸爸媽媽的事,我是老幺,我沒意見。那麼大哥、大姐就好處理了,對不對?所以兄弟之間,有時候為了一個出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啊,外公外婆的出殯,兄弟姐妹,叔叔伯伯,鬧得很不愉快,為什麼?意見太多!所以我爸爸的往生,對不對?因為我是出家嘛,爸爸往生,那麼就說:大哥、大姐,你們有什麼看法,我尊重你們。說:唉呀!師父啊,你這個弟弟,雖然是弟弟,但是你出家,你比較懂得這一方面,就由你來處理。我說:那好!就我來承擔,大家都沒意見。我們一下就整合了,一下就整合了。所以行陰要破,很簡單!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我沒有任何的意見。所以我們去打佛三的時候,那個木屋打佛三,哇!大家都很乖,很守規矩,非常地守規矩。行陰中幽隱妄想。[識陰中虛無妄想,]什麼叫做虛無妄想?「虛無妄想」就是:若有若無,因為太微細了,像塵沙,像麵粉那麼細,那種細惑啊,要不然二乘人為什麼還有變易生死?在座諸位!你一定要……我在這裡特彆強調一下:變易生死其實沒有生死,只是境界的改變。這一句話,你一定要背起來!尤其是講經說法的人,你不要搞成,變易生死把它搞成:變易生死還是生死,不是!只要沒有證悟到圓覺究竟的生滅,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統統叫做有生死!那二乘人已經擺脫了六道輪迴,當然就沒有生死,所以變易,其實是不生死,因為微細的境界轉變,還沒有達到佛的究竟,再加一個生死,意思就是:變易生死那個「生死」,就是不究竟的意思,你還要進步。所以這個講經說法的人,要特別注意!變易,其實不是生死,是境界微細的轉變,叫做變易生死。[以為根本想心。我等平常,只知五陰相妄,當體全空;並未蒙如來,微細開示,五種妄想,以為根本。此第一問,請細說妄源也。] 【又此五陰,為並銷除,為次第盡?如是五重,詣何為界?】 所以又此五陰,這是第一問,說:為並銷,並銷,「為並銷除」就是頓悟呢?頓除呢?第二問,為次第盡?還是慢慢地,一步一步來把它除盡咧?第三問,就是:如是五重,詣何為界?意思就是說:色陰的邊際,到什麼情形,才是色陰的邊際、邊界?「界」就是邊際。受到什麼境界,才是受陰的邊際?想、行、識,要到什麼境界,才是它們的邊際? [此次問滅除頓漸。]到底是頓悟,還是漸除?[又此五陰,既總是妄想,今欲破除,為當一併頓除,為當次第漸盡耶?此第二問,]請指示是頓修?還是漸修?([請指示頓漸也。])[如是五重,詣何為界者:此三問陰界淺深,]五陰的淺跟深的境界,就是邊際。[又如是五陰五重。若欲破除,須至何等界限,為色陰邊際?何等界限,為識陰邊際?此第三問,請因界淺深也。]讓一切修行人,能夠在這個色受想行識的這個界限裡面的淺深,摸得很清楚、摸透了,一件事情看透了,就不會迷茫。 【惟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眼。】 諸位!修行就是這麼地重要!沒有眼睛的人,是沒有辦法走路的!所以沒有開懷見性的人,不能說:來!跟著我修行!那叫做「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將來眼,諸位!正法,為什麼正法眼藏?為什麼這麼稱呼?因為眼睛就是最重要的啰!哪裡走到懸崖,你才不會掉進去啊!哪裡是深坑,你才不會掉進去啊!你才會走上一條平坦的路,你會選擇,你有眼睛,你當然會選擇一條平坦的路嘛!是不是?你才不會迷茫,這個「眼」就是:智慧的眼、正法的眼。因此師父重覆告訴大家:聽經聞法,你要列為今生今世最重要的功課,而不是說:我拼了老命要念佛,念佛當然很重要啦,誦經也很重要,但是你沒有解如目啊,就是等於一個人沒眼睛,解如目,行如足啊!今天如果說:唉!我八十歲了,我這個老爺爺,老太婆了,我真的年紀太大了,慧律法師啊,我年歲真的太大了,我這樣一心念佛,好不好?行!因為你年歲真的很大了,對不對?那麼如果是年輕的這一輩,不能這樣做!不能這樣搞的!這樣搞,佛教會毀滅的!是不是?你懂得這一句佛號,經教不通,心性不明,三藏:經、律、論,完全懵懵懂懂,人家一問三不知,你佛教不收攤嗎?是不是?我不是說念佛不好啊!做為一個佛弟子應當懂得佛的心啊!廣學多聞啊,增長智慧啊!你要廣學多聞啊! [如上三問,乃為進修法要。惟願如來,大慈不倦,一一詳示。不獨為此現前大眾,清明心目,心地清凈,目光明朗,辨識前程,進修無礙;乘願入彼末法,將如來語,傳示後世,令一切修定眾生,作將來正法眼也。初躡前請問竟。] [己二具答三問 分三 庚初 答生起妄想 二 答因界淺深 三答滅除頓漸 庚初分三 辛初 標說妄想之由 二 詳示五重妄想 三 總結妄想所成 辛初分三 壬初 推原生起元虛 二 判決倒計非是 三 結歸故說妄想 今初] 1538頁: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凈,非留生死,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 這一段注意聽!佛告阿難:精真妙明,純一無雜,至真無妄,叫做「精真」。「妙」當然就是寂;「明」就是照的意思。所以這個妙寂明照的本覺的圓凈,「圓凈」就是本圓、本凈。如果一講到這個精真妙明,本覺的、圓凈的如來藏性,什麼叫做「非留生死」?並沒有所謂的界內分段生死,沒有!界內分段生死,也就是受、想、行三陰,前面講的能所不斷啰,受、想、行三陰,是不是?「非留生死」就是說:根本其實若論到精真妙明,把本覺的圓凈的清凈自性,其實根本就是沒有所謂界內的分段生死,受、想、行三陰。及諸塵垢,諸位!「塵」就是想陰。想相為心之塵,那麼識有分別執著,就是心的垢。意思就是說:垢也沒有界外的所證的涅槃,本來就是沒有這些污洉,簡單講,也沒有所謂的變易生死。「垢」就是變易生死。所以如果直截了當講,就是說:及諸塵垢,也沒有所謂的界外的變易生死,也沒有這個。所以「非留生死」是指界內的分段生死,也沒有這個諸塵垢,微塵細垢,「微塵細垢」當然指的就是比較分段生死更微細啰,「塵」就是:想相為心之塵;那麼識心分別執著,為心之垢;也沒有所謂的界外所證的涅槃,叫做變易的涅槃,所以二乘人證得這個變易涅槃,統統沒有!若論到本性,無界內的分段生死,也沒有界外的變易生死,統統沒有!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就像你看到的無形相,眼睛一看:欸!這虛空,無形相的,看起來那麼地堅固,那個也是你的從心影現出來的妄想。在座諸位啊!看這裡,我現在告訴你:什麼是真心啊?要注意看喔!這個代表是色法,(師父以左手表示)這個代表虛空,(師父以右手表示)要注意聽喔!這個代表色法,為什麼叫做虛空?「虛空」就是:無形相的色法。什麼叫做色法?就是千差萬別、不同的緣起法,色法、虛空,從心影現出去的。要注意聽喔!我的心現在是無明,沒有開悟,沒見性,我用無明,我就承認:確實有色法、緣起,確實有虛空。所以一切眾生都活在無明裡面,就是:確實,你看!因緣生的東西,這實實在在的。承認這個色法,堅固妄想,這個虛空,是由色法推論過來的,虛空也是色法,為什麼?虛空是沒有顏色的色法,知道嗎?色法:因緣生的色相;沒有顏色的虛空;二個統統叫做色法。從無明幻化出來,看出去的:有虛空,還有色法,清清楚楚!現在如果我恢復到本心,恢復到本凈、本明、妙心,大悟,像佛一樣的,假設說,悟到了真心絕對的如來藏性,我透視色法,是怎麼樣?不存在!它是因緣生的東西,等同虛空,等同虛空,但是這個虛空是由色法比較而來的,色法也是由虛空比較機而來的,二個互相比較而來,因為有虛空,襯托出色法;因為有色法,襯托出虛空;知道嗎?當我這一念真心顯現的時候,了解:色法不存在!虛空存不存在?當然不存在!所以色、空,因為一念見性,同時化做清凈的法身,本來無一物!包括虛空都不存在!都不存在!所謂不存在,是因為不是透過無明,知道嗎?不是透過無明,但是共業所感的世間,是很難去改變的!所以今天來講,如果我大悟、我見性,我了解色法跟虛空,是清凈法身所影現出來的,可是我有沒有這個能力?一個人大悟見性,有沒有能力改變這個共業?世間的假相?緣起法?沒有辦法!沒有辦法的!不是我一個人開悟見性,就所有的眾生都解脫,沒有辦法!各人生死,各人了啊!我吃飯,我飽啊!你吃飯,你飽啊!就算世間顯現了聖人,也沒辦法改變共業的這個世間,沒辦法改變的!沒有能力改變的!所以知道吧?所以無明顯現出去的,就是色跟虛空;真心顯現出去的,就沒有色,也沒有虛空,統統破除,統統破除!就是這個意思。為什麼有色法跟虛空?就是因為透過無明,就是這個意思,而無明都是妄想之所生起。 [此總明五陰,皆以妄想為本。佛告阿難:我說五陰,皆是妄想,以為其本者,豈無故哉?夫精真妙明,本覺圓凈者:謂純一無雜,至真無妄,此指純真之心,體也。妙者寂義,明是照義,此指寂照雙融,]「寂」就是體;「照」就是用;依體起用,叫做「寂照」;攝用歸體,叫做「照寂」;所有的「照」都是「寂」。「寂中照」就是依體起用;「照中寂」就是攝用歸體;寂照雙融,用。([用也。])所以說法,不可能離開體相用。[名曰本覺者,揀非修成,]本覺,不是修成,不是修行而成的,是本來具足的。記得!佛性,因修而顯。你一定要記住這一句話!沒有事修,是沒辦法顯的!就是你一定要吃盡苦頭,什麼苦,你都要吃,你才有辦法成就佛道,佛性,因修而顯。你要牢牢記住這一句話!我本性具足了,可是我不修行,那有什麼用咧?本性具足,有什麼用?你不修啊,對不對?[特言圓凈者,即彌滿清凈,中不容他也。非留生死者:即無界內分段生死。及諸塵垢者:即無界外所證涅槃。如前云:想相為塵,識為垢。]諸位!塵跟垢都是來自一個無明的心,你有無明,你就有識垢;你有無明,你就會有相的塵。[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乃至虛空者:乃至超略,世界眾生,極於虛空。]世界眾生不能離開虛空。[前云:漚滅空本無,]「漚」就是小水泡,小水泡,這個小水泡啊!而且虛空本來就不存在,虛空就如同真心中的小水泡,何況世界還有虛空當中,這前面都講過了,一切世界都在虛空當中,而虛空是真心的小水泡。[這況復諸三有,總之生死涅槃,]諸位!大悟的人跟不悟的,差多少?你注意聽喔!不悟的人,生死是生死,涅槃是涅槃,兩碼事!大悟的人,生死、涅槃,沒有距離!生死涅槃無距離!沒有距離。妄念即生死,無妄真如心,當下,它就是涅槃。諸位!著一個涅槃,就是生死!所以求大涅槃,即得生死業。要牢牢記住這一句話!我要……你要求什麼呢?有一個人來求:師父,我要求法。我說:求大涅槃,得生死業,我這裡告訴你:沒有法可求!你要求什麼咧?是不是?你要求什麼咧?本性具足,不拿出來用喔?做為師父的,只能做為你的增上緣,來引導你回歸到你自己的心性,解決生死,還得你自己來!就像我沒辦法代替你吃飯,說: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做為師父的人,只能做你的增上緣,強大的增上緣!總之生死涅槃,[及諸眾生世界,而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簡單講:所有的世界,無量的世界,都因妄想之所生。[蓋界內分段生死,即受、想、行三陰;界外變易涅槃,即是識陰;]所以二乘人看不透最微細的生滅,就叫做「變易涅槃」。所以在座諸位!變易不是生死,是境界還沒有達到不生不滅,但是粗糙的生滅,已經斷盡了。[依正乃至虛空,即色陰也。但是本覺妙明心中,元無五陰,]就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這個道理。照見五蘊皆空。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如《心經》云: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諸位!那個「空中」不是虛空喔,那個叫做「空性中」,無相的空性當中,沒有色法,沒有受陰、沒有想陰、沒有行陰、沒有識陰。[真空實相中本無也。]在座諸位,好,把筆放下來,看這裡,凡夫跟聖人,就差一個字,我左邊比喻作有(凡夫),聖人(無)。諸位啊!眾生貪著「有」,有財;修行人知道:財本空,「無」。世間享受這個「有」貪,有貪、有嗔、有痴;大悟的人:沒有貪,沒有嗔,沒有痴。眾生:有殺、盜、淫;聖人:無殺、無盜、無淫。過的日子,就這樣子,知道嗎?左邊的這個凡夫,過的每天統統「有」:兒孫滿堂啊,兒子考上了高考啊,干到最高的領導啊,他什麼統統「有」,什麼統統煩惱!知道嗎?他是每樣「有」,每一樣都很凄慘就對啦!什麼都有,他過的日子不一樣的,他什麼都有,就什麼都會煩惱。聖人過的日子不一樣,他什麼都「沒有」,空無一物,知道諸法本空嘛,他過的日子,統統「沒有」!諸位!沒有的人,那個才是大財富!那個才是真正的的財富,無盡的寶藏,就在那個「無」的智慧。簡單講:看得破的那個人,看破了色、受、想、行、識,看破了五陰,那個人,全世界最富有!不用錢,不用錢!聽經聞法,我沒跟你收錢啊!也不用繳稅金,每一個人都是大富翁,內在無比的安詳、知足,你看!這個佛法有多好!我年輕的時候,我年輕的時候就一直在找,一直在問自己說:唉呀!人的生,從哪裡來?死了,到底往哪裡去?讀到高中的時候,那時候想說:我們這個算是不錯的這個學校,我們將來考上台大的啦,到美國去留學,智商又這麼的高,對不對?後來想一想!這個也不對啊!你就是干到總統,或者國家主席,有一天也會下台啰,對不對?再來,那時候想到,讀大學的時候就聽到了佛法,聽到佛法的時候,哇!我看過多少書,你知道嗎?看過了哲學、儒家、道家、四書五經,包括了一貫道的書也看,基督教的、天主教的,就是找不到答案!就是怎麼找,都找不到答案!這個不能解決我生命的問題,迷茫,可能這宿世啊,也是乾和尚這一行的,就是找不到答案,就是怎麼找,都找不到答案,後來這佛學社的活動,要去聽這個professor(教授)演講,就去聽演講,一聽以後,我找到了!這個就是我要找的!因為生命活得這麼迷茫,你再有錢,苦苦惱惱,再來,對不對?看我那個三個哥哥的婚姻,又是這麼的美滿,這真是的,沒辦法啰,是不是?那我的意思就是:所有的美麗,都夾帶著死亡。這個世間,都是兩面體的東西,你所有的幸福,都不是建立在絕對的幸福,不是建立在般若智慧的幸福,都是有缺陷!再圓滿的、再美好的家庭,都有缺陷!在這個世間,是不是有一種沒有缺陷的生活?喔!找到了!佛法!就是佛講的正法,在座諸位!如果你見性,你今天,你吃了稀飯,配一個醬瓜,你都會很快樂,你不必大魚,也不必大肉!你今天如果大悟,地上,隨便鋪一個毯子,卧著就睡覺,你心安理得,你不幹殺、盜、淫,你沒有貪、嗔、痴,你什麼都放得下!什麼都看得開,那一念的富有,對法上的喜悅,那個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你用多少錢,你都買不到那份安詳、跟幸福、跟知足,買不到!買不到!所以在座諸位!你找到啦!是不是?找到了最大的原因是什麼咧?就是一個好的師父!因為有時候,講經沒有人鼓掌,我就自己讚歎啰! 看看底下,1539頁: 【斯元本覺,妙明精真,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達多,迷頭認影。】 解釋一下: 斯元,「元」底下就是:是。元是本有之覺性,是這個本來就是原有的覺性,是每一個人都本性具足的妙明精真,妙明精真,有什麼好處喔?就是一真法界,體用互融。諸位!妄前面加二個字:「一念」妄動,以發生業識,是造業的「業」;意識的「識」;造業的「業」;意識的「識」;你不曉得,以前我講到這個,「師媽」,來翻譯,翻譯我這個經典的人,那個人是外行的,初次來打字,結果把「師媽」翻譯成什麼呢?把「師媽」翻譯成「死馬」,死去的馬,喔!看一下差點昏倒!他打字來,怎麼會打成?「師父」打成「死馬」呢?嘎!怎麼會那麼嚴重咧?所以這個有時候,要解釋一下:「一念」妄動,業識就發生,業識就產生了見分跟相分,諸器世間,如演若達多,迷頭認影。這個演若達多,早上起來照鏡子,咦!鏡子,從鏡子可以看到自己的臉,咦!他呀,很生氣,為什麼我的頭看不到自己的臉咧?就發狂了,咦!到處去找,我的頭在哪裡呢?我的頭在哪裡呢?這個就是演若達多的故事,所以妄本無因啊。 諸位!看1539頁: [此喻妄生非實。]虛妄、妄心產生,不是實在的![斯即指五陰,皆是妄想所生。元是本覺,即指本有覺性。妙明精真,即指一真法界,意顯體用互融耳。既元是一真,何有五陰?蓋以一念妄動,而成業識;依動故能見,發生見分;]諸位!那個「動」是?依動故能見,是什麼意思?這個「動」什麼意思?沒有間斷的妄想,從來沒有停止,不了解歇即是菩提,每天攀緣外境,從來沒有停止!晚上睡覺也種種的夢想、妄想,統統是「想」!從來沒停止!叫做從來沒有停止不動,為什麼講「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呢?所以依妄動,依連續的妄動,故能見產生的見分。[依能見故境界妄現,發生相分;既有見相二分,遂發生有情世間,及器界世間。如是空見不分,]虛空跟我們的知見不分,[色陰與劫濁並起。]性搏,搏(bó)就是取的意思。有的人念摶(tuán)。[性搏四大,]「摶」就是:混合的意思。四大,[受陰與見濁]生濁就是眾生濁[並起。根塵相識,想陰與煩惱濁並起。知見欲留,業運常遷,行陰與生濁]生濁就是眾生濁[並起。性中相知,用中相背,識陰與命濁並起。總以不了惟心,用諸妄想,展轉妄成五陰。故曰如演若達多,迷頭認影。以演若迷頭,喻眾生不了惟心;認影狂走,喻眾生用諸妄想;究竟真本有,而妄本空。]注意!離塵無自體性,就是妄;離塵有自體性就是真,你一定要背起來!但是這一句話,很多人都搞不清楚,離塵無自體性,就是妄心。簡單講,妄心的成就,就是有客觀的所緣境,還有能緣的主觀心,主、客二觀,從來沒有停止,叫做妄。客觀因主觀而存在;主觀因客觀而存在;叫做「離塵無自體性」,為什麼有能緣心?因為有所緣境。為什麼有所緣境?必須要有能緣的心。所以這個叫做「離塵無自體性」。真心不一樣,不管你主觀能緣心、客觀的外在的環境,都跟本性沒關係!清凈自性,無關於明暗;無關於動靜;無關於一切境界;都沒有關聯!它是絕對的獨立的存在,也不離於緣起法。[由眾生不知真本有,而妄迷如失,如演若頭本在,而妄驚其失也。不達妄本空,]為什麼妄本空?諸位!妄心是可以除去的,要不然怎麼成佛啊?因為它空無自性!尤其是第七意識,對內執著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我;對外作為前六識的依靠、依據,所以第七意識就徹底的依他起,依他起識,沒有實體,完全沒有實體。簡單講,我、法二執,執著的沒有理由,沒有任何的理由,就是妄動![而誤迷為有,如演若影非實,而認為真也。意表五陰,從本虛妄不實矣。初推原生起元虛竟。] [壬二判決倒計非是]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真是無上大覺悟的佛陀!沒有話講!這一句,我把它解釋一下:妄元無因,就是我們現在的妄元無因,有妄想,就有青黃赤白;有妄想,就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所以有人問,第一尊佛怎麼來的?這一句話就是妄想!師父,無明怎麼來的?這一句話就是妄想!你問的這一句話就是無明!妄元無因,為什麼?於妄想當中,立因緣性,我們為了解說方便,所以讓二乘人、聲聞、緣覺,了解因緣性,了解因緣性,才不會墮入斷滅,對因果負責。諸位!佛講因緣,重點在哪裡?重點在對因果負責!連續性的生滅法,就是要對因果負責,要不然就變成斷滅見啦!立因緣性,就是對因果負責,而破除外道,外道,迷因緣者,稱為「自然」,諸位!迷上面加二個字:外道。外道迷於因緣法,不了解因緣法,而說稱為自然,什麼叫做自然?就是說:你看,山河大地,自然有樹,山河大地,你看,自然有花,山河大地,自然有岩石,有水,這個沒有人去造作啊!而佛陀說:所有的草、木、水,都有它的因緣。為什麼?要破除外道的自然,外道的自然,就不負責任啦!是不是?在座諸位!佛講的因緣,當然就比較有道理啦!譬如說一棟房子,當然有你的想法,我要這個房子要怎麼蓋嘛,要有這個心嘛,借重金錢嘛、材料啊,慢慢慢慢……蓋,蓋這個文殊講堂嘛,是不是?怎麼會說:文殊講堂是自然存在的呢?所有的法,當然是建立在因緣嘛,可是因緣是體性本來就空,這個是為了讓二乘人,一個階段性的了解。當我們大悟的時候,因性本空;緣性本空;果性也是空。因,空無自性;緣,空無自性;果,空無自性;萬法回歸一如,萬法回歸一心。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到達究竟覺,連因緣統統要放下!放不下因緣法,就會掉進去二乘人的境界!所以要開採圓覺的自性,還是這個因緣法,還是要放下。稱為自然,外道稱為自然,外道迷於因緣法,而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這個虛空,仍然是幻生,無明幻化而生,加上無明,你現在看到的虛空,猶實透過無明幻化而生,無明根本就是不存在,堅固的執著,才產生了這個虛空跟色法,這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加二個字:無始「無明」,妄心計度,無始來的無明,這個妄心的計度、顛倒分別,記得!這個世間,不是實在的!所以有一個禪師告訴我們:我們真正的生命,不在這個色身,也不離這個色身,我們這個真正的生命,不是五蘊身,真正的生命是法身慧命啊! [《正脈》云:此中所以必斥二計者:良以五陰,始從妄想而生,]雖有,加一個字:「但「恆無,補一個字:雖有「但」,不是雞蛋、鴨蛋那個蛋,不是!但是的「但」,雖有,但其實是沒有。([雖有恆無;])[終依倒計而住,]雖無「但」恆有,恆跟有中間補三個字:恆「執為實」有,但雖無,但是眾生恆執為實有,所以[雖無恆有;]就是雖然諸法本空,就是雖無,但是眾生恆執為,實有,從來不改變。所以當你開悟以後,對這個節慶日,就沒什麼了不得了,中秋節到!端午節快到了!端午節快到了,又怎麼樣呢?是國為屈原投汩羅江,所以有粽子吃,今天。再來接下來就等中秋,中秋再過了咧?就等農曆年,中國以農立國嘛,農曆處,再來又過了,就等元宵,元宵,再來又等端午節,每天都重覆!對不對?然後有的人講:唉呀!師父啊!你今年是六十大壽,六十大壽,又怎麼樣呢?六十大壽有什麼?你有什麼意思嗎?我都沒什麼感覺咧!六十大壽,對不對?六十大壽,就是大匹的野獸,越來越猛,越來越猛。所以我也沒有什麼感覺,我說:我都忘記我六十歲了,你不要一直提醒我,對不對?我都忘記我六十歲了,你一直提醒我,這樣不好!是不是?蛋糕買來吃,默默的就好!不要說插幾支蠟燭喔!就知道幾歲了,是不是?[所謂從畢竟無,成究竟有。]諸法空無自性,妄想顛倒,就變成有。[是故二計不亡,]二種的計著,如果不消滅、不除去。[則五陰牢不可破矣。]所以在座諸位!我們每天忙,就是為了這個色身,忙,實在不值得!而這個色身,有一天它死了,它不跟你打招呼的!所以哲學家說:死亡是生命最難掌控的訊息。你什麼時候死,你不知道!這個五蘊身,把它養得胖胖的,一下子胰臟癌;一下子肝癌;一下子高血壓,破了,血壓高到二百,中風!你看!這個色身!這個色身,不能對它太好,讓它造業;但是也不能對它太壞,每天生病;所以說還是要保持中道。[所以如來欲掘妄想之原,]「掘」就是挖出,妄想從哪裡為呢?[先斥所依之計也。]二乘人執著因緣,外道執著自然。[妄元無因者:承上妄以發生而來,則本無所有,元無有因;如前云: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若有所因,如果有因,「有因」就是有元由。那又為什麼叫做妄?妄就是沒理由啊![是知現前五陰,唯是妄想。以其展轉相因,遞相為種;內教學者,因立因緣,故云於妄想中,立因緣性,已是方便,]內教,諸位!內教就是佛典啊,就是佛教。因為內是指心法,所以一切佛典叫做「內典」,那就是叫做內教學者,我們佛教的書籍叫做內典,教導你,統統是心法,那內教學者,因為立出了因緣法,故云妄想當中,又立因緣性,已經是方便了,就是對二乘人講因緣性,已經是很方便了。[非有實義,]因緣性本空。[何況外道邪見,撥無因果;]產生斷滅見,連因果都否定掉。[復迷因緣者,而稱五陰,為自然性也。]意思:佛陀說:五陰有它的來源的,因為妄想而來源。而這外道不承認有因緣,變成斷滅,做善事,也不得善報,做壞事、幹壞事,也不會得惡報。為什麼?統統是自然!那誰要做好事啊?對不對?而這個世間變成什麼樣?惡無惡報,善無善報。這個就是自然性啦,那不得了!其實二乘人的因緣,外道所執的自然,[其實因緣、自然,皆為戲論,]所以你要補幾個字,你就會看得懂,其實二乘人所執的因緣法,外道所執著的自然性,皆為戲論,戲論就是不究竟,完全不能成就佛道。[故舉虛空之喻,以況顯之。彼虛空之性,雖似不動不壞,猶實幻妄所生。前云: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是也。何況因緣、自然,二計皆是眾生妄心,顛倒分別,妄生計度,都無實義也。] 1541頁,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 這一段,你一定要做筆記,我講了,要不然這一段你完全看不懂,它到底在講什麼?就算後面有解釋,你也看不懂它在講什麼!阿難!這接下去,就是假設說,補三個字:阿難!「假設說」,若知妄,妄的後面補二個:「想」跟「有」,若知妄「想有」所起,加一個「處」,地方那個「處」,不是煮菜那個「醋」,真的!有的人會寫成加一個點醋喔,真的喔!那個筆記本喔,是沒有拿起來看,你們做那個筆記,我來看啊,有時候錯得一塌糊塗喔,每個字都寫錯,亂湊一通,真的喔!亂湊一通!真的!每個字都寫錯喔!每一個字都寫錯了啊。阿難,假設說,若知妄想有所起處,再接下去再補一個字,可以說,「可」說妄想以因緣,妄想以因緣為依據,說妄因緣,就是「說」上面補一個字,可以說妄想以因緣為依據,就是說可以討論因緣法,可說妄想以因緣為依據,可以討論因緣,可以來討論因緣法。接下來,反過來,但是,這補五個字:「反過來,但是」如果妄想,「元無」就是本空,就是根本找不到出處、來處、去處、生處,一切法本自無生,本空,反過來,但是若妄想本空,根本找不到出處、起處,都找不到,當體即空,然後,說妄因緣,則說妄因緣,就站在這個角度來說,則說妄的這個因緣,其實根本元無所有,其實這個因緣法,根本就是元無所有,意思就是:不能討論它!根本,因緣法本身就不存在,當體即空,一切法無生,這只是緣起,緣起本身不存在,你為什麼一定要去討論它,如果說緣起法有依據,那我們可以討論緣起法,緣起法的因緣法,不存在!元無所有,對不對?何況不知,補二個字:何況不知「因緣法」,而謬推自然者,加一個「謬」,就是:何況不知因緣法,而謬推自然。那補上去以後,師父整句就把它貫串起來,叫做阿難,阿難!假設說,若知妄想有所起處,可以說妄想以因緣為依據,可以來討論因緣法。反過來,但是如果妄想根本不存在,本空,找不到因緣法的依據,則說妄也,則說虛妄的因緣法,其實根本元無所有,所以這個說妄因緣,補四個字,「緣」的底下,補四個字:「其實根本」元無所有,說妄因緣,說到虛妄的這個因緣法,「其實根本」元無所有,補上四個字,其實根本元無所有,何況不知因緣法的外道,謬推自然。 我再把它貫串一遍,因為這一句不好懂!阿難!假設說,若知妄想,有所起處,可以說妄想以因緣法為依據,可以來討論因緣法,可以討論它。反過來說,但是如果妄想,根本找不到出處、起處可得,因為當體即空,站在這個角度來說,則妄想因緣,其實根本元無所有,何況不了解因緣法的外道,謬今推自然,更是荒謬!這樣聽得懂吧?這樣聽得懂了!楞嚴經五十陰魔視頻全集慧律法師《楞嚴經》講座第十六套——五十陰魔28(佛經每日聞思修)慧律法師《楞嚴經》講座第十六套——五十陰魔28(佛經每日聞思修)真修行就必須消除貪、嗔、痴、慢、疑
推薦閱讀:

為何要發心承擔?學誠法師
老法師:戒從哪裡做起?
空海法師開示(二十四)
六祖壇經講義(如本法師)
空海法師開示(四十一)

TAG:佛經 | 法師 | 聞思修 | 講座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