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千里 | 少帥三篇③:東北易幟,是張學良的愛國行為嗎?

《馬說·第一輯》馬千里簽名蓋章版,聯繫本人在線訂購,微信號:maqlinet

27歲的張學良掌管東北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東北易幟。

東北易幟,就是放棄地方割據軍閥的身份,主動歸屬民國政府,東北軍整建制交由中央軍整編,並聽從其命令。簡單點說,就是「東北王國」歸順中央,接受節制。

發生於1928年12月29日的張學良易幟,被教科書大為稱道,被視為維護國家統一的愛國行為。那麼,張學良易幟是出於愛國之心嗎?

要探討這個問題,必須弄明白當時的歷史背景。

我們知道,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中國陷入軍閥割據狀態,國民政府被輪番把持。新改組的國民黨於1925年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與北京的國民政府互不承認。

成王敗寇。1928年,以蔣介石為總司令的革命軍佔領北京,絕大多數軍閥易幟,表示承認國民黨獲得國民政府地位,民國政府名義上實現了全國的基本統一。

當時,在中國有兩股外國勢力,日本和蘇聯。

在蘇聯看來,統一的中國比分裂的中國更能抵抗日本侵略,如果能把持新政府,那對蘇聯就再好不過。因此,一方面支持國民黨的廣州新政府北伐,一方面扶持新興力量共產黨。其策略是控制一個統一的中國政府,發展在華勢力。

日本想法其實比較保守,佔據東北是第一任務。一個統一而強大的中央政府,勢必要統一東北,顯然是對日本的最大威脅。因此,日本的策略是攪和中國分裂。

好,弄明白蘇聯和日本的對華策略,就可有解釋之後發生的很多歷史事件,包括東北易幟。

北伐戰爭進入尾聲的時候,北京是最後一站。當時,北京國民政府的實際頭領是張作霖。日本的態度,是給錢給物支持張作霖對抗北伐軍,其實是不希望看到一個統一的中國。

但面對紛紛易幟歸順中央的各路軍閥和革命軍的武力,張作霖選擇放棄中原,退回東北。這種不合作的態度,讓日本感到徹底失望,便在張作霖返回東北的途中,實施了暗殺。

結束花天酒地從天津趕回的張學良掌管東北,面臨的第一件事就是東北何去何從。

另一個問題是,儘管各路軍閥易幟,其實並不是真心歸附。在他們看來,國民黨不過是和自己一樣,也是一方軍閥罷了。他們繼續暗中發展勢力,伺機做大做強。

在這個形勢下,張學良就成為各方遊說的對象。

日本,勸說張學良保持東北獨立,以確保日本在東北的利益;蘇聯則通過對國民黨的支持,阻止東北繼續獨立;其他軍閥則拉攏兵力強大的張學良,以便對抗中央;而蔣介石則派員遊說東北易幟。

而東北軍內部,也有不同意見。

我們現在替這個年輕人想一想。

與日本合作,宣布東北繼續獨立,這是日本人所希望的。但這樣必然成為日本的傀儡政府,結果比溥儀未必好到哪裡。但,日本是殺害其父的兇手,儘管當時日本人嫁禍於人不承認。投靠殺父仇人做漢奸,張學良在大節上還是不輸的,因此,這不是一個選項。

與蘇聯合作,保持東北獨立呢?蘇聯不是不想扶持東北獨立政府,而是有日本在,蘇聯在東北的影響實在不足以做到。因此蘇聯必須反對東北獨立,遏制日本。對張學良來說,蘇聯是靠不住的。

不與任何國外勢力合作,東北獨立。這樣其實會腹背受敵,一方面日本會橫加干預,另一方面國民政府也不會聽之任之。對日本來說,不聽我的,我就要弄死你。對國民政府來說,統一是必然選項。張學良如果獨立,難免會落得盛世才的下場。

還有一個選項,就是像當年張作霖那樣,不獨不統,兩邊周旋呢?一方面是大形勢變了,另一方面,少帥實在不具備這樣的能力,這個闊少似乎也不願意費這個心。

其實,張學良面前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和某個軍閥合作,暗中對抗中央;一是歸順中央。

愛國,維護國家統一,這些都不是真實的選擇砝碼。實際上,不做漢奸就是愛國。我保持獨立以後幹掉中央政府也能統一全國,也是維護國家統一。這是政治說辭,從來都不是問題實質。

真正影響張學良選擇天秤傾斜的,只有錢。

當時軍閥最有錢的是閻錫山,但閻錫山小氣吧啦出價太低。而其他軍閥都太窮,只講情分拿不出錢來。蔣介石則大大方方承諾高官厚祿、軍費軍餉。

於是,少帥以維護國家統一的愛國姿態,接受了中央政府的招安。

但是,中央政府也錢緊啊,打了訂金就沒了下文,張學良與蔣介石之間的隔閡,從這裡就開始了。這也是西安事變不給老蔣面子的一個誘因。

接受招安,最大程度刺激了關東軍,於是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實際上日本不過是嚇唬一下,表示一下態度,沒想到溫順的少帥不肯浪費一個子彈,日本意外地順利,竟然佔據了東北全境。

日本撿了個大便宜,看到中國軍隊不過如此,這樣下去,全面佔領中國指日可待啊。張學良給了日軍侵華的野心和信心。

如果張作霖在世,會不會選擇東北易幟呢?

或許會吧。

以把機會主義玩到極致的張作霖的秉性和韜略,可能會在全國大形勢下選擇歸順中央,佔據道德上的制高點,同時也會與日本周旋,同時暗通蘇聯,把各方玩得溜溜轉。

其實,那些易幟的軍閥們誰不是各懷心事呢?

隨後不久,軍閥與中央軍對抗的中原大戰就又開始了嘛。

以上《少帥三篇》說的是張學良的三件大事,史料依據都是公開的資料,但與教科書的官方敘事已經大不相同。

個人認為,張學良可以如此總結——

皇姑屯事件,處事冷靜老辣。東北易幟,有功於國;殺害老臣,樹立威信,也自毀長城;中東路事件,自大無知,損失嚴重,搞糟了東北局勢;九一八事變, 膽小無能, 與賣國無異;西安事變, 蠢不可及,不知大體。

或許有人不同意以上評價,但無論如何,張學良失去了父親幾十年的東北基業,東北軍分崩離析徹底解散,自己還混得身陷囹圄,一生被軟禁,37歲就徹底退出歷史舞台。

而做到這些,少帥僅僅用了八年時間。我們還能怎麼樣評說呢?富二代敗家,能做到如此利索而徹底,也算一種能耐吧。

張學良唯一的人生收穫,就是有一位愛到始終的趙四小姐。

中國歷代有新朝為舊朝修史的傳統,為舊朝回護一些醜事,也是修史者的良好心態。就連外族的滿清修明史的時候,還對明朝幾個混蛋皇帝說好話。那種絞盡腦汁找點好詞兒的姿勢,真是非常可愛。

這和我們的平常觀感大不相同。一般說來,抹黑前朝才能顯得新朝的得位之正,前朝黑暗腐敗荒唐,才能顯得新朝偉大光榮正確。

但那些封建帝王,還是做人很厚道的。倒是新中國畫風突變,我們的官方對中華民國的評價,總是一片黑暗、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叱吒風雲的那些精英們,在我們的歷史巨筆之下,幾乎沒有一個好人。

張學良是個反例。一個無心政治的闊少,做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怪事,只因為西安事變對我方有利,便被寫成「民族英雄」。這個稱謂,連張學良自己恐怕都羞於接受。

好在,儘管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歷史總歸還是歷史,別有用心的抹黑和美化,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將成為歷史的笑料。


推薦閱讀:

張愛玲《少帥》面世引疑猜
寫在《少帥》熱播之際 盤點張學良一生上不得檯面的五件事
永遠的少帥
看了《少帥》,你真的了解于鳳至嗎?
張少帥的背影

TAG:東北 | 愛國 | 張學良 | 少帥 | 行為 | 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