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這樣過端午節的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今年的端午節是6月9號,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但客家人一般不叫端午節,而叫「五月節」,是客家人的三大節日(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之一。每當「端午節」來臨之際,客家人真可謂是忙得不亦樂乎。南遷到廣東、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人,在過端午節時,保留了中原傳統的端午節風俗,也融入了本地人的習慣,如包粽子、做艾飯、掛菖蒲和艾草、香草燒湯沐浴等,按照客家慣例,出閣的閨女這天都要挑上粽子和其他食品、禮物,回娘家看望父母。
那麼客家人是怎麼過端午佳節的呢?
一、艾飯與粽子 在端午節,客家人有作艾飯的習俗。每逢過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從野外採集各種供食用的青草藥,用來製作艾飯。常用的青草藥有艾草、麻葉、雞矢藤、白頭翁、枸杞葉等。製作方法是將需要的草藥洗凈、去梗、煮熟,拌在預先浸透過的濾乾的糯米(加適量的大米)中,用碓舂成米團,添進紅糖拌勻,製成塊蒸熟即成,之所以每年的端午節期間有這種飲食習俗,是因為農曆的五月,客家人稱其為惡月,在傳統社會地處嶺南山區的客家地區,每到這個時期是瘴癘最為盛行的季節,也是人最容易患上各種疾病的季節。而上述製作艾飯的青草藥,幾乎都具有去濕熱、除百毒等治病功能,且在這個時期又是出產這些草藥的季節,故此客家人根據自己的生產生活經驗形成了這樣一套飲食習俗。 贛南俗諺說:「食過五月粽,寒衣收入箱」,意思是:吃過端午節的粽子,禦寒的衣物就可以收到箱子里了。贛南地區在這個季節由春到夏,天氣將變得越來越熱。而端午節又與粽子是不可分離的。粽子,古時稱「角黍」, 粽子定型伊始就是北黍南糯,粽子始見於北、後重於南的歷史特徵,是由於北方人口持續南遷、經濟文化重心逐漸南移造成的。粽子文化起源於「祈年」,競渡始自「禳災」,「龍崇拜」作為追附義則略後。粽子是中國歷史上一道美食,是中國歷史上最典型的藝術特型食品,是文化積澱最豐富的食品。贛南客家人製作粽子的方法是用泡濕的粽子葉包裹浸透的糯米而成,蒸熟即可食之。其講究者,則夾入各種可口的餡心。粽子是一種米制的涼食,不僅有獨特的色、香、味、形,而且具有清熱降火的作用,的確是一種時令佳品。 二、喝雄黃酒 五月五日正值春夏之交,贛南地區氣溫潮濕多變,百蟲滋生,是最容易得病的日子,也是瘟疫最流行的季節,據《荊楚歲時記》講:「五月俗稱惡月」,而五月五日尤甚。原來,古人稱五月為惡月,端午這天又被認為是五月里最不吉利的一天,古代有人甚至將這天出生的孩子視為災星而遺棄。其實,古人之所以對五月深惡痛絕,這是因為進入五月以後,天氣炎熱,瘟疫流行迅速滋生的蚊蠅以及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五毒」開始播害人間。於是,古人便將散發辛香之味的艾草懸掛門前,往房間里灑雄黃酒,以驅除蚊蠅和毒蟲。 古人認為雄黃酒具有避免或驅除災難、祛病和解毒等作用,如《抱朴子》中講,單服雄黃酒可以令「毒蟲不加,猛獸不犯,惡氣不行,眾妖並辟」,還可使「百病除」,還說「菖蒲益聰」。出於贛南客地的生活需要,因客地潮濕多瘴氣,雄黃則為蛇蠍毒蟲之敵,灑喝均有防身之效,所以古時贛南客家人在過端午節時,飲菖蒲雄黃酒以驅病防疫遂成主要風俗之一。 關於雄黃、菖蒲的藥用價值,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菖蒲酒,治三十六風,一十二痹,通血脈,治骨痿,久服耳目聰明。」又講:「雄黃酒味辛溫有毒,具有解蟲蛇毒、燥濕、殺蟲驅痰之功效。」因此,端午節客家地區盛行製作菖蒲雄黃酒,用以塗小兒面額,灑地及飲用,以避毒。 雄黃又叫「雞冠石」,主要化學成分是硫化砷(ASS),是製造砒霜的主要原料,古人也用於製造殺蟲劑。據《本草綱目》講,少量服用雄黃可鎮驚癇、瀉內毒,外敷有殺菌鎮痛的功效,但服用過量會引起神經性中毒,甚至死亡。隨著科學的進步,醫藥知識得到普及,人們了解到雄黃酒具有毒性,喝了會引起中毒反應。因此在端午節,贛南客家人都不在飲用了,但是在贛南有些地方,人們還是會用艾條蘸著雄黃酒往地上灑,用來殺菌驅蟲。
三、用葛藤綁菖蒲和艾草掛門上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據《荊楚歲時記》載:「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在端午節,贛南客家人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洒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楣和懸於堂中,用以避邪去病、驅蚊蠅蟲蟻和凈化空氣。 端午節門上懸掛葛藤,則為客家人特有之俗。贛南客家人也把掛於門楣的葛藤視為驅邪之物,但是與別處將葛藤附會為綁鬼的「鐵鏈」、「神仙索」不同,客家民間傳說中卻把它與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聯繫起來。據傳:唐末農民起義,黃巢造反進入閩粵贛地區。時有婦人背侄牽子,路遇黃巢。黃巢見她背年長小孩而攜年幼者而行,非常奇怪,便上前問其原由。婦人不知問者是黃巢,答道:「聽說黃巢老爺造反,旦夕即到此處,百姓奔走。此年長者為我的侄兒,父母雙亡,實在可憐,恐為黃巢抓去,血脈中斷,故背負。此年幼者為我兒,故牽著走路。」黃巢嘉獎其賢惠,於是赫而不殺,並告誡婦人道:「大嫂,不用害怕,我就是黃巢,我們不殺窮人和好人的。您趕快回去,掛黃葛藤於門為標誌,即可避禍。」於是,黃巢下令軍中,遇門上掛葛藤人家不得殺害。婦人回家後,於是割取許多葛藤掛於村坑的路口,一村男女因得不死。此後一傳十,十傳百,許多難民靠著懸掛葛藤保住了性命。那天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於是每逢這天家家都要在門楣上掛黃葛藤,既褒揚那位好心腸的婦人,也紀念保護窮人的黃巢。這便是今日客家端午節懸掛葛藤的由來。 艾草與菖蒲均為仲夏時品,且具藥用價值。「艾」,又名家艾、艾蒿。據《荊楚歲時》載:「嘗以五月五日雞未鳴時采艾,見似人處,攬而取之。」⑽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的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和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可見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的防病的作用。 四、香草燒湯沐浴 端午節這天,客家一些地方還有洗花草浴的習俗。男女老幼都要洗藥水澡,客家人相信, 「艾蒲洗身,百病消除。這一天百草為葯,洗藥草水可以去濕驅瘴以健身。當天太陽未出山,男主人就早早出門,采來帶露的楓樹葉、桃枝、金銀花藤、千里光、貓爪藤等洗凈紮好,再加上初一插上門樞的菖蒲、艾枝,用大鍋熬水,煮沸後便各自取水洗澡。 香草燒湯沐浴,以祛百病。據清代《贛州府志·禮俗》載:「采各香草燒湯沐浴」。仲夏,各種藥草已茂盛生長,藥性強旺,正是採藥佳時。據《夏小正》:「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因此,客家民間地區也流行端午節採藥之俗。上述艾、菖蒲、香草等,即是其例。
推薦閱讀:
※客家世界客家人和鄰睦族的習俗
※一碗濃郁甘香的擂茶,喚起了多少客家兒女的思鄉情
※客家年俗
※大家對拾骨葬有什麼看法嗎?有沒有誰比較了解客家拾骨葬的?誰有這方面的資料?
※客家雅聯與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