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民俗
民俗,從廣義上說,是指民眾的風俗習慣。「風者,氣也;俗者,習也」,「人居此地,習以成性,謂之俗焉。風有厚薄,俗有淳澆。明王之化,當移風使之雅,易俗使之正。是以上之化下,亦為之風焉;民習而行,亦為之俗焉」 (劉晝《劉子新論·風俗章》)。總而言之,民俗是指由人類創造、使用、傳承的全民文化,它是國情的重要構成部分。
宜昌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水道東連荊漢,西通巴蜀;陸路南接三湘,北往襄陽。本是著名的商埠,所轄的5縣(秭歸縣、遠安縣、興山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五峰土家族自治縣)、3市(宜都市、枝江市、當陽市)、5區(夷陵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猇亭區),又分布於鄂渝交界的長江兩岸,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415萬餘人,為漢族和土家族、回族、苗族、滿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因此宜昌民俗不僅具有濃厚的楚、巴遺風和漢、土色彩,還具有強烈的多元性和流變性。尤其是解放以後,社會生活、經濟狀況、政治運動、自然環境等條件發生了極大變化,加以黨和政府提倡移風易俗,民眾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也有了許多變革和變化。
一、人生禮俗
人從呱呱墜地到頤養天年,要經歷幾個成長和生活的關鍵階段。在這幾個階段,都要舉行一定的儀式,以便昭示親屬和社會。這些儀式,都有一套特定的禮儀,習慣通稱人生禮俗。它是民間禮儀習俗的一部分。 人的一生至少有四大禮儀:婚嫁禮、誕生禮、生日禮、喪葬禮。簡稱婚、生、壽、喪。這四大禮儀被看做是人生的四件大喜事,舉行每項禮儀都隆重;其中又以婚嫁禮和喪葬禮尤為複雜和講究。
婚嫁禮 婚嫁禮是最熱鬧、喜慶、隆重和多變的。因為婚姻可以傳宗接代,延續香火,使家族繁衍。宜昌同各地一樣,在解放以前,婚姻的大權完全掌握在男女雙方的父母手中,即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上至王公顯族、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均依例舉行,決不馬虎。一般均要經過納采(送禮求婚)、問名(詢問姓名、生日、合八字)、納吉(送訂婚彩禮)、納徵(送聘禮)、請期(認定結婚日期)、迎親(舉行婚禮)等「六禮」;這是我國自周代以來就確立的婚姻禮儀程序,只是各地及具體族戶人家在具體操辦中其形式各有增減而已。就目前掌握的資料看,宜昌婚嫁禮儀所保存的古俗較為完備、複雜。
宜昌將「迎親」叫「娶新姑娘」。宜昌自古以來其禮儀就有:迎親、接親、伴郎(陪十兄弟)、伴娘(陪十姊妹)、吹親、哭嫁、送親、回煞、擺
下馬宴、迎轎、擺陣、合席、吃合酒、開席、升花、迎菜、敬福酒、給利是錢、謝席、接納、拜天地、揭蓋頭、鬧洞房、搶床、交鈅匙、圓房、亮紅、傳菜、喝茶、拜姑娘、見大小、回門、吃回門酒、謝媒、省親、住滿月等繁複程序。這其中固然不免有封建、顯擺等舊俗,但也有符合現代衛生和優生等合理要求的部分。例如:漢族女子在出嫁前開臉(即用線拔除臉上的汗毛)、同姓不納婚,婚嫁出五服(即同血緣不通婚);迎親日忌見紅(即新娘子來例假)等。在宜昌的土家族迎親中,其送情郎西蘭卡普、陪十姐妹、哭嫁、背親、搶床等民俗流傳至今,成為婚嫁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宜昌的文藝工作者將這一「原生態民俗」搬上舞台劇《土裡巴人》,使創作和演出獲得極大的成功。
解放後,宜昌封建包辦婚姻的陋習被徹底廢除。男女自由戀愛、自主婚姻。雖然還有許多民眾,尤其是山區民眾仍盛行傳統式婚禮,但大多婚嫁的禮儀比以往簡單多了;有的連名稱也悄然改為「結婚慶典」或者「婚慶」 了。為了使婚慶浪漫、幽默風趣,禮儀中增添了當事人介紹戀愛經過、單位領導證婚等過去不曾有的程序;喝交杯酒、甚至當眾擁抱、接吻等過去忌諱的場景也視為開放的標誌和嬉鬧的樂趣。誠然,宜昌還有以西式婚禮在教堂舉行的。
誕生禮 生兒育女是人生的又一件大事,它關係到家族的興旺延續,也關係到社會的發展。在舊中國,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需要大量勞力,戰亂頻繁也亟需軍隊生源。故添丁進口被擺到顯赫位置。「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是強調此意,成為婚生的一大戒律。宜昌民間,長期存在
生殖器崇拜和求子拜佛等宗教信仰以及重男輕女的封建習俗;時至今日,或多或少仍有孑遺。
在宜昌,誕生禮實際從孩子出生以前就開始了。有的鄉村還流行催生禮,親戚朋友得知將要臨盆的消息以後,早早地就送來小孩所用的衣服、被褥以及產婦所需的米、面、雞、蛋等滋補物品。
小孩出生的當天,要鳴放鞭炮,要給親友把信、報喜、送紅蛋;這習俗流傳至今也屢屢可見。為了表示對小孩的重視,還依次為小孩舉行洗三(即小孩出生的第三天用艾蒿熬水給孩子洗澡以辟邪求吉) 、洗九、送祝米、排八字、取名、記庚帖、做滿月、剃胎頭、做百日、出窩、抓周等禮儀活動。做百日時,一般要置辦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如今婦女生育多在醫院,小孩出生即沐浴或游泳,洗三、洗九等舊俗早已廢棄。 對小孩的關注,最重要的是成年禮。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女子十八歲行加笄禮,一般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長輩主持,宣布其所取的字型大小,並祝賀他們告別少年,步入成年。小孩直到舉行了成年禮,才能獨立參加社交活動,為家族和社會所接納。有的地方,不單獨舉行成年禮,而以結婚標誌進入成年。
解放以後,誕生禮已經漸漸地不太時興了。但為小孩做滿月或做百天在民間還仍然較盛行。青年男女都不再取字型大小,僅極少數喜愛書畫或詩詞的學人用用而已。上世紀90年代,宜昌各中學在教育部的通知下又開始推行集體成人儀式。
生日禮 生日禮是指過生日的禮儀,又稱「做生」 、「做壽」 。宜昌的舊俗是中青年一般不得做壽,要過了四十歲才做,這與現在青年人重視過生日大相徑庭。解放以前,過生日一般不僅重視的是老者,而且看重整十的年頭,並沿襲「男做虛,女做實」的慣例。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六十周歲,因為剛好滿一輪干支紀年的輪迴,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同時,花甲又為一生中第6個本命年,逢此壽誕,幾乎人人都要宴請賓客的,以寄託企求長壽、健康、吉祥的願望。尚有幾個特別的年齡,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歲分別被稱為「喜壽」、「米壽」、「白壽」,一般也會特別慶賀的,家庭中的晚輩要向老者頌「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一類的祝詞。過生一般在家庭置辦,偶爾也有到餐館備酒宴的,稱為「吃壽麵」。如今新潮流行,西風東來,有青年人已用唱《生日快樂》歌曲、吹蠟燭、吃「生日蛋糕」取代;更有以送鮮花、賀卡、巧克力或發電子郵件祝賀的。 在宜昌,壽誕中也有特別禁忌的。例如「男不做三,女不做四」 ,即男人不做三十歲,女人不做四十歲的生日;還有就是三十六歲、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被視為年齡中的幾道「坎」。民間向有「人人有個三十六,不是禍來就是福」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接自己去」 的說法。歲數忌言七十三、八十四,其說與孔孟二聖的終年有關。傳說孔子是七十三歲死的,孟子是八十四歲死的。因此人們以為這兩個歲數是人生的一大關口;連聖人都難以逃避的,一般人更不用提了,所以都很忌諱。至於三十六歲的說法,則與本命年禁忌有關。如今,在這幾個忌年也流行做生了,為的是避凶趨吉,以求順利度過這幾道年齡的關口。
所謂本命年禁忌,近年大有流行的趨勢。一個人出生的那年是農曆什麼年,那麼以後每到這一屬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於十二生肖的循環往複,每過12年,人們就要遇到自己的本命年。這樣依次推出,人的本命年分別為12歲、24歲、36歲、48歲、60歲……。在傳統習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的民謠是關於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寫照。每到本命年時,漢族不論大人小孩都要買紅腰帶繫上,俗稱「扎紅」;小孩還要系紅繩、穿紅背心、紅褲衩,認為這樣才能消災免禍。這種習俗現在又流行起來,每逢春節前後,紅繩、紅文胸、紅褲衩、紅襪子特別俏銷。
喪葬禮 喪葬禮是人死以後的禮儀。這項禮儀更嚴肅莊重、繁瑣而多禁忌,宗教儀式和民間習俗往往混雜在一起難以區分。人們通常還把這種喪葬禮作為標準來衡量家人是否對長輩「盡孝」 。宜昌的漢族流行土葬或者火葬,而土、苗族則有懸棺葬的習俗。解放以前,再窮的家庭遇到喪事也是要舉行喪葬禮的。除了夭亡的未成年人喪葬形式較簡單以外,年過六十花甲或者七十歲以上老者的喪禮,都被作為「白」喜事來辦,其隆重甚至不亞於年輕人的婚禮。在農村,人剛斷氣時,興放鞭和燒落氣紙,家人要向親屬報喪,親朋好友必須在三天內前去弔唁,否則被視為對死者的不敬。第三天以後,要為死者舉行招魂儀式。有錢的人家請道士做齋超度死者。子女要披麻戴孝,親屬要弔孝或送輓聯、挽幛。做道場的齋有大、中、小,分別叫做滿城齋、豐城齋或一夜齋。更為隆重的,則根據佛教祭祀進行七七四十九天。送葬途中,要為死者撒錢紙買路,下葬要請風水先生選墓地、定山向。由於佛教的影響,民間還流行做頭
七、做三七、做五七。所謂「五七」 ,就是在三十五天內要為死者守靈、叫飯,每天吃飯前要先為死者供奉齋飯;三十五天內點長明燈,不得熄滅,又稱「燒五七」。有的地方還流行百日忌辰。一般一年之後為死者固墳,並在清明前立碑。三年內的大年三十晚上,必須為新亡人燒紙錢、送祭食、點長明燈,以免死者成為孤魂野鬼。這其中雖然不免有迷信色彩,但也深刻表達了親人對死者的緬懷悼念之情。解放以後,黨和政府提倡火葬,舊日許多喪葬習俗已經不適興了。人死之後,一般只在火葬場舉行告別儀式,送花圈或者挽幛表示悼念。有的家庭還根據亡人的遺囑實行樹葬或拋灑骨灰儀式。
值得一提的是,宜昌作為巴、楚故地,至今仍然遺存巴、楚古風。表現在喪葬上,就是漢族的哭喪和土家族的跳喪。所謂哭喪,就是守靈人在三更半夜以唱歌或訴說的形式,訴說亡靈生前的經歷和遺囑的哀痛,其聲凄厲哀婉,令人動容,如今仍在鄉村流行。秭歸縣在端午節為屈原招魂的儀式,也是用輓歌哀唱,既具有濃郁的楚風,也寄託了屈鄉人民對屈原的深切懷念。值得注意的是,招魂儀式不僅用於亡魂,在宜昌也用於活人的。先民們認為人生病或受驚嚇,會魂飛魄散,必須請巫師或神婆驅鬼招魂才得安生。相傳屈原汨羅投江,神魚負屍回鄉,屈鄉人民念其忠心,遂以紅棺葬之,此後便相沿成習,至今秭歸民眾都流行紅棺葬。長陽清江一帶的土家族,家裡死了老人,就在靈柩前擊大鼓叫歌,眾人則通宵達旦,踏歌起舞。這是一種大眾都可以參加的祭祀性活動,漢族叫跳喪,土家人則稱「撒葉兒嗬」 ,俗諺有「人死眾家喪,一打喪鼓二幫
忙」的說法。跳喪時歌舞相伴,即興動作,以送別亡人,安慰生者。根據跳喪改編的撒葉兒嗬舞蹈,如今已成為流行的全民健身舞蹈。
每年的清明節前後,要為亡人祭奠,上墳、插青、燒紙、修墳塋。宜昌清明上墳還遺存有「趕堆子」的古風,淳樸至極。每年的鬼節和死者的忌日、壽誕日也要為死者祭奠。特別講究禮性的人家,每年的元宵節也興祭祀;不論親人亡故多少年(即三年以上的),依然為死者舉行弔唁。俗話說「埋葬死者是給活人看的」 。這些充分反映了宜昌自古以來民間流行「厚葬」的風氣和講究禮儀的淳樸楚俗,與《漢書·地理志》記載的「楚人信巫鬼,重淫祀」之說相一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