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涼的老子墓,他是道教始祖,但連司馬遷都搞不清他是誰?
老子,可以與孔子並列的大思想家,生活於中國東周的春秋時期,著有《道德經》,是道家的主要經典,老子也被奉為是道教始祖,被譽為是東方三聖人之一。老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高不可攀,但在歷史上他卻是一個大大的謎,他的身世是個謎,他的死後埋葬地也是個謎,大家就聽小編隨便扯一扯。
經典老子像,和經典孔子像類似
被神化的老子騎牛過函谷關
傳說老子晚年生活的吾老洞
老子大約生活在春秋時期,距今至少三千多年,但他到底是誰,在司馬遷寫《史記》的年代就已經疑點重重,沒人搞得清了。司馬遷在《史記》中將李耳、老萊子與太史儋並列,認為都有可能是歷史上的老子,不過認為李耳最有可能。李耳是楚國苦縣歷鄉人(今屬河南省鹿邑縣),後來的史書《漢書》、《後漢書》、《資治通鑒》也沿用司馬遷的記載,老子是李耳(又名老聃)是目前海內外道教界的共識。李耳大約擔任過周朝的守藏史藏書室官員,職責就是在洛陽管理周室的藏書和檔案,估計他博覽群書,再加上當時正是百家爭鳴的時代,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估計在當時他的學識也名揚全國,甚至孔子都特意跑到洛陽去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
大約公元前516年,老子辭官歸隱,騎一青牛,西出函谷關準備西遊秦國,函谷關令尹喜是他的粉絲,求他留下些什麼,老子於是總結自己的思想著述,留了一本《五千言》,這就是著名的《道德經》,然後倒騎青牛而去。這個故事聽著好象就是一幅神仙題材的古畫,不過後世認為這個故事真實性存疑,甚至《道德經》是不是老子所著也有爭議,很多人認為可能是後人假託老子之名所著,這種假託聖人著書的情況在古代非常常見,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全世界很多的科學家、政治家都宣稱自己受到老子思想的影響。
在今天陝西省周至縣樓觀台西的大陵山,有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老子墓,相傳是老子晚年生活、著經、逝世和安葬之地。著名的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有記載:「就水出南山就谷,北徑大陵西,世謂老子墓」。在大陵山上,還有一個吾老洞,石洞寬8尺,高丈余,深不可測,相傳為老子晚年生活的地方。老子墓所地在自然就是道教的祖庭聖地,在歷代都是一處文人騷客拜謁懷古的地方,老子墓現在有點荒涼,在60年代曾被毀,只是近年來稍有修復,但規模早已不如從前了。
老子墓文保碑
荒涼的老子墓大門
老子墓全景
老子墓墓碑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明知京師城破在即,崇禎帝為什麼不遷都?
※永樂遷都後:明朝國都差一點又遷回南京
※揭秘崇禎皇帝為什麼不肯遷都卻弔死煤山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