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到底是超越了生死八苦,還是只是學會了接受?


同樣3厘米長的一個傷口,

如果一個小姑娘,他能邪乎倆禮拜,看見就哭,越哭越難受……

如果是一個打籃球的小夥子,可能從傷到一直到痊癒,他自己都意識不到……

您說,是小夥子超越了傷口?還是只學會了接受?

佛亦如是,在昏沉散亂分別執著的凡夫來看天塌了地陷了的事兒,在佛那裡可能只有四個字兒——不作是念吧……


接受得,那隻能叫佛系,我執還在,痛苦也仍然在,這事情有個閾值,一旦超過閾值,那一切壓抑的問題最終該爆發還是會爆發

而超脫,是將我我對八苦的執念中解脫出來,八苦仍然在,但對我已經不重要了

不說佛吧,沒見過,也不好評論,也不說大和尚,他們是出家人,也不會和你說在世的經驗

只是以我個人的理解而言,大部分所謂的精神問題,都是由於八苦的執念產生的,而一般人又單純喜歡用勝厭的方法治療,然而其後會有更大得無常

後來我改用了所謂超脫的技術,效果驚人的好

所以我以為,佛所謂的超脫,本質上是超脫八苦帶來的執念

如此罷了


大王當知。沙門瞿曇受念處者。謂

觀內受 外受 內外受

於是受中。作二種觀。謂常 無常。

起慈悲心觀諸眾生。

若受樂時 生於貪心

若受苦時 生於嗔心

若受不苦不樂受時 生於痴心

作是思惟。有受皆苦。

畢竟樂者。斷一切受。即是常樂

隨所受生。常生一切慈心悲心。

若自若他

受樂受時。遠離染心 生於慈心

若受苦時。觀三惡道。遠離嗔心。生於悲心

若受不苦不樂受時。離無明心。生於舍心

一切受無常 苦 無我

見受樂者。即知是苦

見受苦者。如癰如瘡

見受不苦不樂受者。是不寂靜

觀於樂受即知無常

觀於苦受即知是

不苦不樂受即知無我

如是觀者。名受念處。


護法居士:正法:【涅槃】 涅槃大宮殿 空寂不可量?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對於八苦,佛陀的態度是如實面對,隨緣了業,所以談不上超越八苦,而可以理解為接受八苦。但是接受八苦不等於受制於八苦,因為對於未來世佛陀選擇了無生,因此八苦永遠不會在未來世產生,所以從這個角度,算不算超越八苦,這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狒祖接受了印度賤民的悲觀厭世絕望思想,並且極端化。

如果印度賤民是鴕鳥,那麼狒祖就是鴕鳥中的鴕鳥。

而已,

後世孝子賢孫們將他包裝吹出來


題主提了一個很好很犀利的問題。

但目前無一人真正回答了問題。


這個問題

我來搶答

因為覺悟,所以接受。

因為接受,所以超越。

所以,既是超越也是接受。

但必須有提前,就是真的覺悟。

——————————————————【分割線】——————————————

沒覺悟者,就是單純的接受(苦修)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意思是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現象,不知事物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原因。

出自唐代李節《餞潭州疏言禪師詣太原求藏經詩序》。

覺悟者,因為覺悟,所以看破。

也就這也自在,那也自在了。


超越吧. 南無阿彌陀佛


又欲界色界眾生。以四大五根桎梏。不得自在。乃至阿羅漢辟支佛。心雖得離三界之累形。猶未勉寒熱飢渴等患。法身菩薩即不然。無有生死。存亡自在。隨所變現。無所罣礙


苦分身苦與心苦。

心苦,因惡意而激發,如憤怒,嫉妒,疑慮激發壞的感受。佛陀,依心的自製,離於惡意,不引發壞的感受。

身苦,為身體之疾病,傷害。當遭遇身苦時,佛陀,依心的自製,離於惡意,避免不必要的心苦。


這個怎麼說呢,我也不知道,我又不是佛,但是據記載,如來這個境界啊,不動,不退轉,無生無死,不增不減,也就是說到達這個境界後,這是永存的。永存的永存的。也就是說到這個境界後就永遠到了。到境界後,就不生不死了,或許肉體會死,但靈魂永存啊,不存在投胎啦。除非自已還願歸來。還願回來後還有沒有記憶,我覺得是有的。有個故事這麼說,三生石的佛家故事,有句話此身雖異性長存,這還沒到如來境界。所以我覺得如來是超越了,境界不退轉,肉身可以死,靈魂可以完全自由操作。


阿羅漢就已經斷除生死業苦了,何況乎菩薩、佛了。


我覺得應該是一個字

既沒有超越,也沒有接受。

遁入空門,空空如也。

紅塵皆俗世,紅塵亦無視。


經歷了生死無畏生死,經歷了愛情無畏愛情,大多數佛祖大多數都是是富二代,官二代,特權階級二代,我等凡人此生追求的東西人家都很輕易的嘗試過了,而且無限供應,無畏追求,必定是超越了生死八苦!

佛系讓人無欲無求,那世界怎麼推進?違反能量三大定律,質量守恆定律的,我是窮二代,佛系的理論我不感冒!


佛祖天天喝心靈雞湯,已經感覺不到八苦。


當然是超越了,佛已經不受八苦了好嗎


佛無生死。

』生死涅槃等空華『,所以可以理解為超越了。


推薦閱讀:

澳洲心理學專業如何移民?
兒童時被性侵與成年後濫交或性取向是否有聯繫?
正在撩的妹子不冷不熱,你正糾結要不要放棄?這篇文章幫你分析她的心理
為什麼我總覺得自己胖?

TAG:生活 | 心理學 | 佛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