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胃炎、腸炎、結腸炎胃腸欣貼.轉載棨
急慢性胃炎、腸炎、結腸炎胃腸欣貼
飛揚草還有一個名字叫不死草
救必應,也叫觀音草。臨床上主要用於急性腸炎、胃痛、腹痛。
火炭母,是暖胃、養腸最好的 方劑棨
,泛酸、燒心、膽汁返流、嘔吐、打嗝、食欲不振者,胃腸欣貼可以幫助修復受損的胃腸黏膜,有效阻止各種有害菌對胃腸黏膜的侵襲,並激活受損的胃腸黏膜,增強胃腸動力,2-3療程解決胃腸各種不適問題。
比如,消化不良、厭食偏食患者,胃腸欣貼從健脾養胃入手,理氣化滯,提高人體消化及吸收功能,2個療程就解決厭食偏食等問題。
比如,長期胃病患者,胃腸欣貼能快速殺滅幽門螺桿菌,消除炎症,而且還能治養同步,恢復胃腸黏膜自我更新能力,提高胃腸免疫力,2-3療程杜絕惡變發生。
比如,慢性結腸炎和頑固性腹瀉患者,胃腸欣貼能吸附給葯,徹底清除腸道內毒素垃圾,促進腸道有益菌生長,增強腸動力,3個療程後腹瀉、腹痛、慢性結腸炎等病都能康復。
比如,輕、中、重度萎縮性胃炎和擔心胃腸惡變的患者,胃腸欣貼可幫助胃黏膜再生,恢復腺體正常功能,3-4個療程有效逆轉萎縮性胃炎、並預防癌變。
比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腸欣貼3療程就能快速修復胃腸黏膜,癒合潰瘍面,還能恢復胃腸黏膜活性,增強自我修復能力,從而避免潰瘍面再次複發。
比如,吃過多種胃腸葯,始終無法治癒的患者,使用胃腸欣貼,不用吃藥,安全方便,胃腸同治,不僅見效快,沒任何副作用,花一次錢,就能清除體內腸毒垃圾,完全治癒。
<棨編整>飛揚草屬大戟科大戟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長20~50厘米。生於向陽山坡、山谷、路旁和灌木叢下,多見於砂質土上或村邊。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等功效。可用於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腸道滴蟲,消化不良,支氣管炎,腎盂腎炎;外用治濕疹、皮炎、皮膚瘙癢等。棨
性味歸經:微苦、微酸,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用於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腸道滴蟲,消化不良,支氣管炎,腎盂腎炎;外用治濕疹、皮炎、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
3 藥物性狀 編輯
全草長20~50厘米,地上部分被毛。根細長彎曲,表面土黃色。莖近圓柱形,直徑1~3毫米,表面黃褐色或淺紅棕色;質脆,易折斷,斷面白色,中空。葉對生,皺縮,紙質易碎,完整葉展平後呈披針狀長圓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3厘米,寬0.5~1.3厘米,灰綠色至褐綠色,先端急尖,基部偏斜,邊緣有細鋸齒。杯狀聚傘花序密集呈頭狀,腋生。氣弱而特異,味微苦。
4 臨床應用 編輯
治療急性腸炎及菌痢
飛揚草每日1-5兩,水煎分3次服;或製成片劑,每次5片,日服3-4次;或製成注射液(每毫升相當於生葯5克),每次2毫升肌肉注射,每日3次。也有用飛揚草8錢,火炭母、鳳尾草各5錢組成復方,煎水濃縮成膏狀,再烘乾研細裝入膠囊(每粒含葯0.6克),成人每服3粒,小兒7-12歲2粒,7歲以下1粒,每日4次,5天為一療程。據2000餘例急性菌痢及腸炎用各種不同劑量及劑型治療觀察,治癒率約在90%左右。根據1743例菌痢的分析,膿血便消失最快為1天,最慢為9天,在3天內消失者78%;退熱時間最短6小時,最長為4天,在1天內退熱者佔68%;糞便轉陰時間最短2天,最長10天。如糞檢幾次為陽性者,藥量可加倍,往往可使糞檢迅速轉陰,亦未發現副作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
用飛揚草4兩,桔梗3錢,加水煮沸2小時,濾汁再煎,將兩次藥液合併過濾濃縮到60毫升,每服20毫升,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連服二個療程。據128例觀察,近期控制33例(25.8%),顯效36例(28.1%),好轉46例(36.2%)。飛揚合劑對慢性氣管炎的咳嗽,咳痰及肺部乾濕性羅音近期療效較好,但平喘作用不夠理想;年齡越大、病程越長、體質越弱,療效越差;單純型比喘息型療效較好;屬於中醫分型之虛寒型效果較差。如個別病人有頭暈、便溏及感冒者,仍可繼續服藥。
藥物選方
①治赤白痢疾:大飛揚草五至八錢。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用開水燉服。
②治小便不通、淋血:鮮大飛揚草一至二兩。酌加水煎服,日服兩次。
③治疔瘡:大飛揚草鮮葉一把,加食鹽、烏糖各少許,搗爛外敷。
④治肺癰:鮮大飛揚全草一握,搗爛,絞汁半盞,開水沖服。
⑤治乳癰:大飛揚全草二兩和豆腐四兩燉服;另取鮮草一握,加食鹽少許,搗爛加熱水外敷。
⑥治小兒爛頭瘡、黃水浸淫,染生耳面者:飛插草一握,酌加水煎,洗滌。
⑦治小兒疳積:大飛揚草一兩,豬肝四兩。燉服。(①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⑧治帶狀皰疹:鮮飛揚全草搗爛取汁,加雄黃末五分調勻,塗抹患處。(《福建中草藥》)
⑨治腳癬:鮮飛揚草三兩,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三至五天,取浸液外擦。(雲南)
飛揚草的功效:
<棨編整> 飛揚草為大戟科植物飛揚草的帶根全草,飛揚草別名:大飛揚、大乳汁草、節節花、乳籽草、飛相草,飛揚草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飛揚草主治產後少乳、肺癰、乳癰、痢疾、泄瀉、熱淋、血尿、濕疹、腳癬、皮膚瘙癢、疔瘡腫毒、牙疳。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 棨
科屬分類:大戟科。
別名:大奶漿草、大乳汁草、大本乳仔草、大號乳仔劃、飛揚、天泡草、木本奶草、毛飛揚、節節花、白乳草、奶子草、過路蜈蚣、紅骨大本乳子草、金花草、乳仔草、螞蟻草、神仙對坐草、蚝刈草、假奶子草、腳癬草、貓仔癀。 飛揚草的功效與作用
飛揚草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辛;酸澀,涼;小毒。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主治:肺癰;乳癰;痢疾;泄瀉;熱淋;血尿;濕疹;腳癬;皮膚瘙癢;疔瘡腫毒;牙疳;產後少乳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來源:飛揚草為大戟科植物飛揚草的帶根全草。
飛揚草的作用:
飛揚草微苦、微酸,涼,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用於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腸道滴蟲,消化不良,支氣管炎,腎盂腎炎;外用治濕疹、皮炎、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
1、飛揚草治菌痢、腸炎:小飛揚草三至五錢。水煎服。(《文山中草藥》)
2、飛揚草治小兒急驚:乳汁草二兩,洗凈搗爛,合米泔水攪勻,去渣煎沸,沖蜜糖服。(《嶺南草藥志》)
3、飛揚草治瘧疾:生乳汁草四兩,水煎,沖紅砂糖適量,在發作前二小時服。(《嶺南草藥志》)
4、飛揚草治痢疾:乳汁草一兩,老茶葉五錢。煎水,沖蜜糖服。(《嶺南草藥志》)
5、飛揚草治小兒爛頭瘡、黃水浸淫,染生耳面者:飛插草一握,酌加水煎,洗滌。
6、飛揚草治皮膚瘙癢,皮炎,濕疹,痔瘡出血:小飛揚鮮品適量煎水洗患處。(《文山中草藥》)
7、飛揚草治乳癰:乳汁草和片糖搗爛敷患處,有消炎退腫之效。(《嶺南草藥志》)
8、飛揚草治赤白痢疾:大飛揚草五至八錢。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用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9、飛揚草小兒腹瀉:小飛揚草1斤,番石榴葉、山大顏各半斤,加水3000毫升,煎成2000毫升。每次服20~30毫升,每日3~4次。重度脫水者要適當輸液。(《福建民間草藥》)
10、飛揚草治小便不通、淋血:鮮大飛揚草一至二兩。酌加水煎服,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11、飛揚草治乳癰:大飛揚全草二兩和豆腐四兩燉服;另取鮮草一握,加食鹽少許,搗爛加熱水外敷。(《福建民間草藥》)
12、飛揚草治小兒疳積:大飛揚草一兩,豬肝四兩。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13、飛揚草治疔瘡:大飛揚草鮮葉一把,加食鹽、烏糖各少許,搗爛外敷。(《福建民間草藥》)
14、飛揚草治肺癰:鮮大飛揚全草一握,搗爛,絞汁半盞,開水沖服。(《福建民間草藥》)
15、飛揚草治帶狀皰疹:鮮飛揚全草搗爛取汁,加雄黃末五分調勻,塗抹患處。(《福建中草藥》)
16、飛揚草治腳癬:鮮飛揚草三兩,加75%酒精500毫升,浸泡三至五天,取浸液外擦。(雲南) <棨編整>
17、濕疹:飛揚草2斤,黑面葉4斤,毛麝香半斤。加水4萬5千毫升,煎成1萬5千毫升。根據濕疹部位可選擇坐浴、濕敷或外塗。有感染者加穿心蓮內服。
18、腳癬:飛揚草330克,白花丹220克,小飛揚、烏桕葉、五色梅、扛板歸各110克。水煎2次,過濾去渣,濃縮成1000毫升。搽患處。
19、細菌性痢疾,急性腸炎,消化不良,腸道滴蟲:飛揚草2~10兩。水煎,分2~4次口服。
20、慢性氣管炎:鮮飛揚草4兩,桔梗3錢。水煎2次,每次煎沸2小時,過濾,兩次濾液混合濃縮至60毫升,加白糖適量。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10天為一療程,連服兩個療程。
21、飛揚草治纏腰蛇:乳汁草一撮,蒜草一隻。搗爛,調冷開水塗患處。(《嶺南草藥志》)
22、飛揚草細菌性痢疾:小飛揚草0.5~1兩。水煎,2次分服。(《福建民間草藥》)
飛揚草用藥禁忌:
脾胃虛寒者忌用飛揚草。
鐵冬青(IlexrotundaThunb.),別名救必應、
熊膽木、白銀香、白銀木、過山風、紅熊膽、羊不食等,為冬青科亞熱帶常綠灌木或喬木,高可達20米,胸徑達1米;樹皮灰色至灰黑色;葉薄革質,橢圓形、全緣,葉面有光澤;花小,黃白色,芳香;雌雄異株,通常4-7朵排成聚傘花序,腋生或生於當年小枝上,果球形,6-8mm大小,熟時紅色;花期3一4月,果熟期10-12月。[1]生於海拔400~1100米的山坡常綠闊葉林中和林緣,野外一般多生於濕潤肥沃的山間林緣和向陽山坡或溪谷兩旁。喜溫暖濕潤的氣候。鐵冬青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台灣,朝鮮、日本等地也有。鐵冬青花後果由黃轉紅。
清熱解毒,利濕,止痛。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急慢性肝炎,急性腸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湯火傷。①《嶺南採藥錄》:"清熱...[詳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7錢。外用:搗敷或熬膏塗。[詳情]
詳細說明
用藥諮詢
全部別名藥用部位成份功能主治用法用量選方臨床應用
【別名】白木香(《嶺南採藥錄》)。【藥用部位】為冬青科植物鐵冬青的樹皮或根皮。【成份】樹皮含黃酮甙、酚類、鞣質、三萜甙,並分離出β-香樹脂醇、β-谷甾醇和硬脂酸。葉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糖類、三萜。種子含齊墩果酸、鐵冬青酸。
同屬植物果園冬青中,含冬青甙A、冬青甙B,兩者均為葡萄糖甙。【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止痛。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急慢性肝炎,急性腸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湯火傷。
①《嶺南採藥錄》:"清熱毒。"
②《南寧市藥物志》:"清涼解毒。治痧症,內熱。熬膏可塗熱瘡。"
③江西《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消腫止痛。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急性腸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跌打損傷,風濕病。"【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7錢。外用:搗敷或熬膏塗。【選方】①治癍痧、絞腸痧:救必應二兩,山豆根一兩,龍牙草二兩,路邊菊三兩。水煎服。(廣西)
②治外感風熱頭痛:救必應一兩,水煎,日服三次。
③治喉痛:干救必應三錢,水煎作茶飲。
④治跌打腫痛:救必應樹皮二錢研粉,白糖一兩,開水沖服。
⑤治湯火傷:干救必應研粉,用冷開水調成糊狀,日塗五至六次。(②方以下出《廣西中草藥》)
⑥治一般胃癌:鐵冬青三錢,雞蛋殼五錢,緋紅南五味子三錢,白及三錢,石菖蒲一錢。共研細粉,每次服五錢,每日二次,飯後服。(江西《草藥手冊》)
⑦治胃、十二指腸潰瘍:鐵冬青二兩,海螵蛸四兩,緋紅南五味子二兩,竹葉椒一兩。共研為細粉,作成小顆粒,每服五分,每日三次。(江西《草藥手冊》)
⑧治急慢性肝炎:救必應一兩半,八角王五錢。二葯均用樹皮。颳去粗皮,切片。加水二碗,煎至半碗,每日一劑,分二次服。(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棨
⑨治神經性皮炎:熊膽木皮三兩,煎水外洗局部。(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臨床應用】用於抗感染
製成注射劑、片劑和溶液應用。注射劑每次肌注2毫升,片劑每服4片,均每日3~4次;溶液供局部外用。適用於化膿性疾患(如皮膚瘡癤、蜂窩織炎、深部膿腫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體炎、急性胃腸炎、菌痢、燒傷感染及手術後預防感染等。臨床治療外科化膿性感染26例,治癒23例;用於手術後預防傷口感染9例,8例效果滿意。此外,片劑還有止痛作用,可用於胃痛、腹痛、腎痰痛等。治程中一般無全身不良反應。
救必應
2008-12-11 15:36 來源:醫學教育網 【小 中 大】【在線列印】【我來糾錯】
【別名】白銀樹皮、九層皮、白蘭香、熊膽木
【來源】冬青科冬青屬植物鐵冬青Ilex rotunda Thunb.的樹皮(二層皮),葉、根也可入葯。全年可采,颳去外層粗皮,切碎,晒乾或鮮用;葉多為鮮用,根春秋採挖。
【性味歸經】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感冒,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急性胃腸炎,風濕骨痛;外用治跌打損傷,癰癤瘡瘍,外傷出血,燒燙傷。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樹皮研粉調油敷;鮮葉或根搗爛敷患處。
救必應又名:鐵冬青、熊膽木、白銀香,為冬青科植物Ilex rotunda Thunb.,屬常綠喬木或灌木,高5~15米。枝灰色,小枝多少有棱,紅褐色。花單性,雌雄異株,排列為具梗的傘形花序;常生長於山下疏林或溝、溪邊。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喜光照,稍耐寒。夏季採收, 清熱葯;清熱解毒藥;清熱燥濕葯。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雲南。
火炭母詞條已鎖定
一年生攀援草本。莖具縱棱,沿棱疏生倒刺。葉三角形,先端鈍或微尖,基部近平截,下面沿葉脈疏生皮刺,托葉鞘葉狀。花序短穗狀,頂生或腋生,花被5深裂,白綠色,花被片橢圓形,果時增大,深藍色;雄蕊8,花柱3,中上部連合。瘦果球形,黑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產我國大部濕潤半濕潤區及東亞北部、東南亞、印度等地。
抗菌作用
本品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枯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及流感嗜血桿菌等也有較強抗菌作用。
民族用藥
【壯葯】蛇不過,喝怕蒿:全草治皮膚瘙癢《桂葯編》。那叭退:全株治毒蛇咬傷,皮膚濕疹《滇省志》。那八退:全草治毒蛇咬傷,消炎《滇葯錄》。雅乃樓(nyahnaiznouz):治療百日咳,腎炎水腫,毒蛇咬傷。喝怕蒿,蛇不過,那叭退:全草主治皮膚濕疹,毒蛇咬傷《民族葯志二》。
【朝葯】穿葉蓼:根治痢疾,痔瘡,創傷《圖朝葯》。
【彝葯】杠板歸,母衣說,蛇倒退,犁頭刺,杠板歸:全草治療毒蛇咬傷,干瘡,瘰癧,百日咳,瀉痢,痔瘡,肝痛,火眼,瘡腫,臨床治療百日咳,濕疹均有一定效果《彝植葯續》。
火炭母【侗葯】罵定中,蛇不過:全草治胃痛,腹脹痛,毒蛇咬傷,皮膚瘙癢《桂葯編》。篤定中,蛇不過:全草主治胃痛,腹脹痛,皮膚濕疹,毒蛇咬傷《民族葯志二》。罵辛蜥Mal xedp suic,罵辛亞(Mal xedp yak):全草主治蜥巴並穹(蘭蛇纏腰),兜亮耿(發燒)《侗醫學》。
【傈僳葯】例膚觸:全草治感冒發燒,帶狀瘡疹,化膿感染《滇葯錄》。噢巴拉則,例膚觸:全株治感冒發熱,咳嗽,化膿感染《滇省志》。例膚觸,噢巴拉則:全草主治感冒發熱,帶狀皰疹,化膿感染,咳嗽《民族葯志二》。
【苗葯】坳兔能:全草治蜈蚣咬傷,燒燙傷《桂葯編》。絨嘎給:全草治感冒,腸炎,腹瀉,毒蛇咬傷《滇葯錄》。絨嘎給:全株用於清熱解毒,拔癯癢《滇省志》。坳兔能,絨嘎給:全草感冒,腸炎,腹瀉,毒蛇咬傷,蜈蚣咬傷《民族葯志》。Reib zheat bad giex liub(銳歹巴經路),jab eb wal nangl(加歐萬朗),Uab mid naot(蛙米鬧),Zhuaf gongt nbongl(抓供薄):全草治黃水瘡,皮膚濕疹《苗醫藥》。
【瑤葯】棵卡筆:全草治黃水瘡,頭瘡《桂葯編》。棵卡筆,米梗色,汪京蹄:全草主治小兒腹瀉,驅蛔蟲,濕疹,黃水瘡,毒蛇咬傷《民族葯志二》。
【傣葯】全株(德傣)治瘡毒,蛇咬傷《滇省志》。
【佤葯】例膚觸:全草治毒蛇咬傷,消炎《滇葯錄》。
【藏葯】瑪達渣窩:全草治感冒,腸炎,腹瀉,急性腎炎水腫,癰癤腫毒,濕疹,膿皰瘡;外用治毒蛇咬傷《藏本草》。
【土家葯】蛇不拉(she bu la):全草治蛇傷,皮膚痒疹,黃水瘡《土家葯》。蛇倒退:全草治痢疾腹瀉,百日咳;外用於疔瘡腫毒,皮膚瘙癢,蛇蟲咬傷。
【仡佬葯】爾浪鵝:全草外搽治皮膚潰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