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名師帶給我們的啟示

名師帶給我們的啟示 2006-08-30 16:52:00, 肖川, 1819, 11/1557, 原創 ,

(1)

  《現代教育報》的"名師"版編輯雷玲女士主編的《聽名師講課》,從多個角度展示了國內中小學名師精湛的教學藝術和良好的教育素養。雷玲女士囑我為書寫序,我也正好藉此機會表達我對中小學名師這一特殊群體的祝福和祈望。  名師,即非常有名氣的教師,他們無疑是教育實踐領域中的佼佼者。他們何以能那麼有名氣?首先是因為課上得好,教學效果顯著,受學生的歡迎,受同行的認可。在全國各地,他們上過許多的公開課。在很多地方,聽說名師要來上課,大家都想一睹名師的風采。  其次是他們勤於寫作,常有文章見諸報刊,有的還著書立說。我一直認為,能寫好文章的人,也一定能上好課。因為,一節課和一篇文章的要素幾乎是一樣的,都包含主題、材料(素材)、技巧和語言四個基本的元素。  而要能上好課,需要的就更多了。首先是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很好地解讀教材、駕馭材料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創造一個豐富的、開放的課堂,讓學生的心靈氤氳在博大、溫暖的氛圍之中。  其次是良好的教育素養。教育素養首先是對於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教育不是簡單的操作性行為,而是建基於信念的行為。同樣一句話,有沒有信念打底,其效果是很不一樣的。只有基於信念的言說,才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才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教育素養的第二個方面是駕馭課堂,調控課堂,設計活動,與兒童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要能上好課,教師的個性表現力也是十分重要的,像於永正老師、竇桂梅老師、劉可欽老師、吳正憲老師的個性表現力就很強。特別是像竇桂梅老師的那種開朗與熱情,宜於創造生命化的課堂,能夠帶給學生刻骨銘心的美好回憶。  書中的名師的課我差不多都聽過,他們的確有一些共同的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熱情洋溢,活力四射;比如聲情並茂、情真意切;比如師生平等、水乳交融等等,還有設計精巧,妙趣橫生,給了我很多的啟示,很多的享受。在新生代的名師中,我尤其欣賞薛法根老師和韓軍老師。薛法根老師濃濃的書卷氣、質樸的個性和好學上進的品質,令人心儀和油然而生敬意。韓軍老師底蘊深厚、思想敏銳,有大家氣象。  近年來,我也嘗試著在基礎教育界面對中小學生來上公開課。我先後在廣州、深圳、廈門、福州、石家莊、赤峰等地嘗試著從小學到高中的多門學科的教學,感受頗多,深知上好課的不易。我也非常願意向中小學優秀教師學習。近年來,我每年都要聽上百節課,不同學科和不同年級的課。我也發現了許多很有潛力的年輕教師,如福州的林莘老師,哈爾濱的呂曉濱老師和劉彩鳳老師,廈門的洪延平老師,金華的王春燕老師,江蘇通州的王笑梅老師和秦志強老師,石家莊的施艷霞老師,北京的高玉麗和王健穩老師及廣州的王閩汀老師等。他們也經常說,他們是看著前輩名師的教學錄像成長起來的。我想他們一定會成長為非常優秀的教師,一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我曾寫過《慎學名師》一文,旨在提醒廣大教師不要簡單地模仿名師,重要的是學習名師的教學思想和個性修養。他們所代表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是值得學習的,他們的成長之路也值得研究、借鑒,但他們的示範課的招式卻不可簡單模仿。其實,真正的好課是不太有觀賞性的。因為,對於教學而言,學生實質性的參與需要沉靜的心智活動。福建的黃瑞夷老師在《有靈魂的教育》一文中寫道:"聽過許多優秀之課,課堂熱鬧得讓你激動,學生愉悅得令你也歡快,教師活潑得如同孩子,而學生們卻智慧老沉得像教師,有一種40分鐘里就能學到騰雲駕霧的本領的感覺,眩人耳目,可學生真正的收穫是什麼?只要你私下找上一兩個問一問便會發覺,他們其實並沒有像課堂上表現得那麼聰慧,他們回答你的收穫是課文里的思想意義,而這其實只要預習一遍就能回答的答案,卻成為他們最後的最得意的收穫。"有靈魂的教育是理智而又充滿感情的,就像以上這些老師的課。  雷玲女士有一雙發現人們閃光之處的慧眼,這是作為編輯記者美好和寶貴的品質,其實也是任何一個受人尊敬和受人歡迎的人所具有的品質,特別是我們作為教師應具有的品質。名望總是一種稀缺的社會資源,這使得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成為名師。但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優秀的、成功的教師。善於借鑒別人成功的經驗,不斷完善品質,是成為一個好教師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質。這也就是《聽名師講課》一書的閱讀意義。   是為序。


推薦閱讀:

4月1日,今天,我們不想關心別的,只想懷念你...
80多年過去了,魯迅的這些話依然影響著我們
我們跟佛學什麼?學覺悟
?這個夏天讓我們一起美的像幅畫!

TAG:名師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