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當代中國哲學的獨特魅力與時代價值

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主辦的第五屆中哲、西哲、馬哲專家論壇日前在武漢舉行。本屆論壇以「哲學在當代中國的創新性發展」為主題,來自全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70餘位學者圍繞「現當代哲學視野與『中國問題』」「中國傳統在現代性視域中的創新與發展」「哲學在當代中國的話語體系構建」「中國道路與全球現代性」等議題展開了深度對話。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論斷,而新時代哲學則擔負了新的歷史使命。有學者提出,這個時代是中國的哲學從「照著講」到「接著講」的重要契機,哲學始終面對人類的共同問題,而全球各地又以其歷史文化背景而產生了豐富多彩的多元的哲學形態。與會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提供了人類解放的正確方向和指導,我們要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和時代化,就必須有廣闊的世界觀和深邃的歷史視野。沒有對中國哲學和西方哲學的深入研究,就不可能真正懂得馬克思主義哲學,更談不上發展馬克思主義,進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哲學。我們要客觀科學地對待中外哲學文化,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對其內涵和表現形式加以研究,充分展現當代中國哲學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與會學者自覺地意識到中西馬哲學對話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他們因相同的問題意識而聚,因不同思想資源的交鋒互鑒而展開研討。總體而言,與會學者聚焦了以下5個重大問題:「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創新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西方哲學史研究與西方哲學中國化」「世界哲學圖景中的中國智慧與中國哲學」「文化自信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科學與人文:科技時代中道德與心靈」。

與會學者提出,以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以及其他融合物理、數字和生物的新興技術為手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加速改變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深度改變著我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情感表達方式和交往方式。對於這些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單一學科的研究顯然無法真正有效面對人類現實生存處境與世界圖景的變化。在當代中國構建一種面向未來的新哲學樣態,要處理好理論創新與學術積累的關係,重視現實維度與歷史維度相結合,以一種跨學科的視野面對現代科學技術的機遇與挑戰。新時代哲學理論的創新,離不開哲學史的研究,更離不開文化自信的提升,即學者對自己哲學史研究與創新性觀點的自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哲學界對哲學史研究較之哲學理論創新更為重視,近年來,學界對哲學理論創新的呼聲不絕於耳,且聲浪日隆。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不斷深入,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不斷為中國學者所發展;對於西方哲學的很多古老論題及前沿動態,中國學者已不滿足於跟隨當代西方學者的腳步挖掘哲學史料,而是逐漸發出自己的聲音;對於當代中國哲學而言,文化自信的不斷提升,表現為中國哲學史研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轉化的推動。與會學者認為,當代中國哲學的生命力和發展機遇仍然在於正確認識和解答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現實問題,哲學的反思與批判只有在融合與對話中才能成為「時代精神的精華」。中國哲學的問題也是世界哲學的問題,只有馬哲、中哲、西哲的學者都能自覺地從世界角度思考中國問題,從中國角度探究世界問題,才能彰顯作為中國學人所應具有的時代視野。

中西馬哲學專家論壇每3年一屆,從2003年首屆論壇主題「全球化語境中的文明衝突與哲學對話」發軔,第二屆到第四屆的主題分別為「對話、融通與當代中國的哲學新開展」「西學東漸與馬克思哲學的傳入」「現代性與中國精神」。中國的哲學學者打破學科壁壘,開展哲學對話,融會中哲、西哲、馬哲三大學科資源,真實面對當下現代化轉型中的中國問題,建構哲學在當代中國的新話語形態。

(作者:莫斌,系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輯)


推薦閱讀:

當代中國正在流行的十大婚戀觀
毛澤東:偉大人民的偉大事業總會有人罵,他們越罵的凶,我就越高興。且看半個世紀後究竟誰敗誰勝?
門閥制度是當代中國最大的毒瘤
當代中國人應更新的十種婚戀觀
當代中國青年婚戀觀研究綜述

TAG:中國 | 魅力 | 哲學 | 價值 | 中國哲學 | 當代中國 | 時代 | 獨特 | 代價 | 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