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唐朝歷史上有哪些外國使者來到中國交流

隨著盛唐時代的到來,陸地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通,許多國家的商人、使節、僧侶與留學生,大量湧入唐朝境內,在絲綢之路沿線,在長安、洛陽、廣州、揚州等地都有大量的外國人、外族人居住。

唐都長安儼然是國際大都會,僅接待外國使者、賓客的機構鴻臚寺就擁有外國人四千多。在長安西市有來自中亞、西亞的許多胡商擺攤設點,酒店裡有美貌如花的胡姬招徠生意,詩人李白常來此光顧,詠嘆「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

此外,還有移居長安的周邊少數民族,如突厥人進入長安的就有上萬家。大量外國人、外族人長期在唐朝生活,與漢族雜居,或娶妻生子,入籍唐朝,帶來了外國文化,邊地風俗;從衣食娛樂,到宗教信仰,都對唐朝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到唐朝經商的外國人首推中亞河中(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地區俗稱粟特地區的粟特人,因這一地方有眾多小國,國人皆以國為姓,故漢籍又稱他們為九姓胡人。

九姓胡人尤善歌舞,如曹姓的曹保、曹善才、曹綱是琵琶世家,安姓的安萬善是篳篥高手,米姓的米禾稼、米萬磓是婆羅門舞專家。康國的胡旋舞,石國的胡騰舞、柘枝舞傳進唐朝,深受喜愛,贏得幾多詩人作詩稱嘆,上下百姓爭相效仿,正所謂「伎進胡音務胡曲」,「洛陽家家學胡樂」。

對這些外來音樂,唐朝廷一方面大膽引進,如把康國樂、安國樂以及龜茲樂、疏勒樂、高昌樂、天竺樂、高麗樂列入國家大典運用的十部樂之中;但對不符合國情的玩意兒則加以禁止。如在入冬時節表演的潑胡乞寒戲,以其衣著不潔,露體不雅而下令禁斷。

波斯與阿拉伯商人也在這一時期或從陸路,或從海上進入唐朝,他們以經營珠寶著稱,動輒獲利巨萬。通過他們,菠菜、蜜棗、胡餅、三勒漿等食品及吞刀吐火之類的雜技進入唐朝社會;而造紙、織錦等手工業技術也輾轉傳至西方世界,使那裡的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

隨著西域胡人的到來,其信仰的伊斯蘭教以及祆教、景教、摩尼教等也在唐朝內地傳播。這些外來宗教,特別是早已在中國流傳的印度佛教,滲透到唐朝社會的方方面面,對哲學、文學、語言學、建築、藝術等均產生了巨大影響。

外國人及外族人影響於唐朝社會的,還有衣食化裝,流行時尚。唐朝初期,社會風氣還比較保守,婦女出行時頭戴冪籬,長可過膝,遮蔽全身。

其後學胡人,戴胡帽,穿翻領開襟胡服,至盛唐或衣半袖裙襦,袒胸露面,無復遮蔽。仕女化裝追求時興,如髮型仿效少數民族,有烏蠻髻、椎髻;面飾則有吐蕃妝、回鶻妝等。至於餐桌上的飯菜,也在變換花樣,開元年間,宮廷御饌「盡供胡食」。

開元、天寶時期,大量外國人及周邊少數民族充斥長安,長期與漢人雜居,相互習染,社會風氣一度甚至出現了「胡化」苗頭,引起世人的擔憂。但唐王朝不但沒有禁止,反而積極吸納外來文化的精華,不斷豐富自身營養,將胡風夷俗,融聚為中華文明,創造出更加絢麗多彩的盛唐文化。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fu@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海浪

推薦閱讀:

李隆基登基後,他的哥哥睿宗的長子李憲下場如何?
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風流才子白居易的生活秘聞(圖)
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為何到死還只是個貴妃?
唐朝第一美人,17歲與仇人私通,想做女皇帝,被弟弟砍下腦袋,掛在木棍上示眾
7唐朝時期之唐蕃和親

TAG:中國 | 歷史 | 交流 | 盤點 | 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