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與創造——包信源山水畫近作評述
包信源,1959年1月生於鎮江市人,祖籍江蘇泰州,畫家、書法家。曾先後結業於南京藝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研究院。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河山畫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特聘教授,江蘇省文聯委員,江蘇省現代美術館常務副館長(主持工作)、江蘇省動漫藝術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山水畫藝委會副主任,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書法家。
堅持與創造
——包信源山水畫近作評述
文/賈德江
包信源一直是我心中記掛的朋友、惦念的畫家。10年前,他來北京中國畫研究院山水畫高研班進修深造,常來我辦公室談藝論道,傾訴衷腸,相見甚歡。或許是我們的家鄉相近,只是蘇皖之隔,自有一種親切感。我喜歡他的正直坦誠、識大體顧大局的品格,更看重他對藝術的執著和天賦。那時他在山水畫方面所顯示的造詣已出類拔萃,其苦研思變、銳意出新的風格已初見端倪,並被一次又一次地選入全國性的各類美術大展,屢屢獲獎,聲名處於上升大勢。
《山情水境春日長》,69cm×137cm,2017年
嗣後,他沒有在北京發展,而是回到家鄉南京,先後在江蘇省動漫藝術家協會和江蘇省現代美術館任職,職務為協會秘書長和美術館主政的常務副館長。正當盛年,他卻忙於政務,瑣事纏身,我擔心他「樂不思蜀」,難以顧及繪事,貽誤了專業的發展,可惜了當年孜孜的追求。
《河山如畫圖》,179cm×48cm ,2017年
10年不見,我想知道他于山水畫進取的程度。在我的一再催促下,他終於寄來了近年創作的大部分作品,其數量之多、風格之多樣、畫藝之精進,頓時打消了我的疑慮,其苦學不止、奮發不倦的精神畫中畢見。我仔細地閱讀這些他在公務之餘的創作,發覺他的用筆已趨老辣圓勁,用墨亦漸變為厚重溫潤,構圖益顯虛實相生,丘壑益顯奇變,氣象益顯磅礴,尤其在水墨之外,又開闢重彩山水之新境,令我深感他的創作達此境界的不易。
《清風無閑》64cm x45cm,2017年
顯然,包信源是一位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藝術家,他不會因為行政工作的糾纏,而影響自己的繪畫探索;也不會因為埋首於藝術的創作,而忘卻自己肩上擔負的責任。他總是把別人用來揮霍虛度的時光全部用來壓榨自己,在夜以繼日的筆墨耕耘中,以焦墨寫老辣,以濕墨寫氣韻,以淡墨寫雅緻,用線寫情,用點寫聲,用擦寫蒼茫,以簡寫理,以繁寫精,以動寫靜;他讓書法入畫、重彩入畫、真情入畫,他讓中國山水美學的藏與露、粗與細、開與合、聚與散、燥與潤、墨與色排列成無數的組合,幻化成不盡的意象樂章。他的山水畫有思想、有新意、有筆墨、有境界、有個性,且與古人、今人的風貌拉開了距離,形成了蒼秀兼蓄、彩墨共輝又不失渾厚勁健的畫風,足以躋身江蘇名家之列。
《春風江南》68cmx68cm,2017年
面對包信源熠熠生輝的幅幅畫作,我以為他的可貴之處,一在堅持,他從來沒有停止過他的藝術探索;二在創造,他一直以旺盛的創造意識追求山水畫的新形式、新語言、新境界。因為堅持,無論命運安排了怎樣的起落,他都放不下他心中的山水;因為堅持,他的生命、生活始終與他的繪畫連在一起。從臨摹古人之跡開始,到師法造化;從讀書、讀詩、讀史到精研書法;從學習江蘇老一輩藝術家到負笈北上問道求師,他幾乎從未間斷過自我的磨鍊。他於古人和大自然間出入變化,他於「南北二宗」間融會貫通,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繪畫語言,塑造了自我的藝術品格。
《春曉圖》50cmx50cm,2012年
藝術貴在創造。包信源堅持不懈的努力,始終是圍繞著山水畫「創造」這一課題而展開的。為了創造,他拚命地錘鍊「畫內功」,蒙養「畫外功」,深入生活「搜盡奇峰打草稿」,為了創造,他不斷地改變著力點,不僅在寫意山水方面出古人頭地,亦在青綠山水領域推陳以出新。他的難點在於身處江蘇南京這一人文薈萃、名家輩出之地,前有以傅抱石為首的錢松、亞明、宋文治、魏紫熙「五老」的高峰林立,後有一批如華拓、盧星堂、宋玉麟、常進、朱道平等山水畫精英扶搖直上,如何在這群星璀璨的追逐中,開拓新的審美領域,別開自己的蹊徑,這就成為貫穿包信源山水畫探索的一條主線,其藝途的艱難性不言而喻。
《山上飛泉萬斛珠》68cmx68cm,2017年
作為江蘇籍的山水畫家,新金陵畫派「五老」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包信源曾用盡自己的全部精力膜拜前輩的光芒,或探索「抱石皴」的磊落瀟洒,或研討錢老圖式風格的新變,或沉潛亞明不拘一格的氣韻高華,或鍾情魏老積墨太行的蒼渾凝重,而最使他傾心的則是宋文治晚年變法開拓的在潑墨中施色的重彩山水。他一方面從「五老」的影響入手上溯清、明、元的筆法與氣韻,以求更多的變異與發展;一方面他又北上進京考入由龍瑞擔任導師的首屆山水畫高級研修班,領進了黃賓虹的藝術天地里,補上了「五筆七墨」這一課,開始直面北方山水的寫生實踐。以博奇雄渾、蒼涼悲壯為基調的北部山水的描繪,拓展了包信源山水畫客體的表現範圍,也創造出符合特定地域特徵表達的筆墨語言。
《峽江春色圖》68cmx68cm,2017年
博採眾長、融合古今,包信源通過近十年的實踐,對傳統的筆墨已經運用自如、從容不迫了。若與那些把筆墨皴法作為一種固定程式的人相比,包信源更注重在現實生活的感受中,去激發自己的創作靈感,靈活地運用他所掌控的筆墨理法,強調感受的真實性和深刻性,幾乎成為他的每一幅作品的探索之源,他的每一幅能夠撥動人心弦的作品無不得益於他在真山真水中獲得的新鮮感受。他的心態沉穩,畫風紮實,因有感而發,筆墨境界較少落入前人窠臼,因注重實境感受,他的作品「我自發我之肺腑,揭我之鬚眉」(石濤語),自然與眾不同,自成家數。
《春風》,48cm×57cm,2017年
比如他以萬點惡墨表現《煙雨秋山》的蒼茫,他以層層積墨描繪黃山《峰色松聲》的沉雄,他以點線交織的焦墨展示《萬壑松風入畫圖》的壯偉,他以粗筆大墨抒寫《松山萬壑萬里晴》的浩氣,他以散鋒點戳與長線披麻結合顯露《溪山焦翠》的神秘,他以潑墨與勾勒融為一體輔以淡彩突現《春風碧嶂》的韶秀,他以風行雲動的斜勢畫出了《積雪浮雲端》的奇辟。同時,一大批以江南景色為主體的青綠重彩山水,也陸續出之筆下。
《松谷撫琴伴泉聲》68cmx68cm,2013年
如果說,包信源的寫意山水法無定法,調動了多種手段描繪著他對自然山川的感受和印象,那麼,他的青綠山水則是在此基礎上更強調色彩與水墨的交織,更注重在水墨寫意中融入青綠山水的旨趣使他的作品更富新意。或者說,他的青綠山水因多種寫意筆墨技巧的介入,早已突破了傳統青綠山水的規範,擺脫了流於匠氣的弊端,呈現出新的形式美感,提升了青綠山水的境界和格調。在布局上,以跌宕起伏的結構,將峰巒峻岭、林濤瀑水的萬千氣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技法上,簡筆勾斫、復筆皴擦、青綠設色、水墨漬染以至潑墨、潑彩、積墨、積彩等諸多方法,參差互用,彩墨交融,不僅寫出《春雲帶雨出山林》的奇幻瑰偉、《雨過千山潑黛濃》的壁立雄強、《秦嶺秋月明》的巍峨挺拔、《嵩山高遠見雄姿》的無限風光、江南《山情水境日月長》的種種意境,而且富有筆墨色彩渾厚滋潤明潔蘊藉的風神自現。包信源可謂是水墨寫意和青綠重彩雙翼齊飛,成為既是延續傳統型的全能畫家,又是富有現代氣質的創新畫家,給古老的中國山水畫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氣象。
《林泉秀色圖》,56cmx48cm,2017
各種藝術都是生命的載體,中國山水畫也是如此。如果你的藝術承載了情感,具備了傳統的筆墨技巧,表達了「天人合一」的山水畫精神,又有屬於自己的風格和面貌,融入了時代新機,無疑,這就是成功的作品和成功的藝術家。包信源當然不會例外。
《睛雲日照暖翠屏》110cmx64cm,2017年
他的作品是真情的,溢滿了他對生活、對大自然的深切愛戀,畫中的一山一水、一樹一石都承載著他生命的情意。他愛家鄉,畫江南的風景;他愛祖國,寫神州的山川,他的每一幅新作品的誕生,無論是設色還是水墨,都是這種摯愛的產物;他在技法上的每一次探求,都飽含著他的真情和苦心。
《山高水長》109cmx64cm,2017年
他的作品是有傳統功力的,既有傳統的形式,又有傳統的筆墨,這筆墨體現了書法的精神和雄強的骨力。他學過古人,又不同於古人;他學過前輩,又不同於前輩。他不受山水畫史上「南北二宗」的門戶限制,取宋人之丘壑,擷元人之筆墨,化合現代金陵諸家渾厚蒼潤之優長,加上生活的感受,在不斷創作實踐中,使山水畫傳統逐步與時代脈搏相適應,煥發出新的光彩。
《傲春圖》,138cm×35cm ,2006年
他的作品是有新意的,他繼承了江蘇老一輩藝術家勇於變革、開拓新貌的精神,既在寫意山水「溫故知新」的潛能上用心,又在青綠山水「染乎世情」的範圍上下工夫,尋找新的境、新的意、新的形和新的線。即以現代人的審美觀念,篩選傳統的圖式資源與筆墨資源,給予優化與重構,使之為傳統山水畫注入生動、鮮活的時空變化,以化古求更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圖式與語言,為當代山水畫的發展貢獻一己的力量。
《碧翠濃春》68×48cm,2016年創作
包信源是一位勤奮嚴謹、好學深思的藝術家,也是一位潛心於藝術的實幹家。他珍惜時間、珍惜筆墨,猶如珍惜生命。他不會大喊大叫,也不會趨炎附勢,只會默默地扎紮實實地探索,用自己的作品說話。對於這樣一位貴在堅持、旨在創造的藝術家,我們有信心看到他對當代山水畫的再認識再發展會有更多的貢獻。
《松壑煙雲圖》,47cmx47cm,2015年
2017年6月29日定稿於北京王府花園
(作者系著名出版人、美術評論家、畫家)
推薦閱讀: